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也参加了不少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听了不少课,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上逐渐少了“正襟危坐”、“横眉冷对”的严肃气氛,学生“不苟言笑”的胆怯心理也随之淡去。语文课堂增添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生的自主时间多了,想象的空间也大了,课堂上的思维活跃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也热闹了,但经过仔细考虑,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我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总结如下:
一、“民主”的过分张扬
新课改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张扬学习的个性,以求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于是,随之而来的“你想先学习哪一段?”“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你发表一下高见。”、“选择你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研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试试。”等充分体现语文课堂高度民主程度的用话频频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也确实喜欢老师交给他们这样或那样的机会。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往往在教师们的高度民主的背后却仍隐藏着过去陈旧的“独断”现象,只是这种“独断”变得难以发现罢了。其实不管学生是否跟着老师走,只不过课堂上多了那些不中用的“民主”言语罢了,打着“民主”外包装的“填鸭课”经过一翻重新包装后还是粉墨登场,教师不是“导演”,则成为了绝对“领导人”。有些则恰好相反,课堂上学生说喜欢哪,教师也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指导什么,学生说猪八戒懂享受,老师说这样活着日子挺潇洒。于是课堂上增添了不少生动,争议也多了,学生发言也增加了。可是,到头来,整节课却支不出一个所以然,课堂却成了混沌,主要内容也被“民主”争议掉了,我们的教师却被学生牵着鼻了走,课堂成了新的“放羊”课,教师不是“导演”却成了旁观者。
二、“合作”的华而不安
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是新课标的方向,这种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语文素材,提高对问题的见解能力。在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的今天,教师们都在积极地实践着这样的理念,但效果又是如何呢?如果教师未曾正确理解“合作学习”内涵,只是一味盲目地去模仿,那只会冲淡课堂教学的效果。要知道小组合作活动不是让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各自嗡嗡片刻,而是要注意指导学生怎样合作、怎样交流,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怎样讨论、怎样质疑。教师除了应该组织好合作交流外,自己还应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组织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而不是象征性地表演。尤其是在低年级,由于孩子自制能力差,一些孩子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唯我独尊,讨论时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你说,我也说,课堂变得乱糟糟,一些“活跃分子”则趁机搞小动作,这样不仅会影响讨论效果,更无法使讨论深入。如果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只在意教师口令中的“开始”与“停止”,而不管学生讨论些什么,合作到何种程度,思想上交流到什么层面,只会给课堂带来负面影响,这样势必会冲淡有效课堂的浓度。
因此,合作要求学生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就是尊重他人,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合作学习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媒体”的喧宾夺主
多媒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等对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也给与了新的含义。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许多教师就将这把“双刃剑”带进了课堂,便时不时地提着它舞动。如若舞得好,会让教学如虎添翼,如若舞得不好,不仅会伤害自己,还会殃及我们的子弟。多媒体喧宾夺主是尤其突出的一点。众所周知,多媒体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必要的讲授、点拨、质疑,组织讨论和指导基础练习仍不失为课堂主要的教学手段。若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为贯穿课堂的“主教”,课堂成了场景观摩课,却把学生读书、思考、交流情感的时间挤掉了。因此,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一定要结合语文科学的特点,恰当地运用,才能相得益彰,倘若舍本求末,喧宾夺主,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教师使用各种教育手段的熟练程度,这样只会削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那就事与愿违了。
四、“文本”的淡化冷落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课程内容的开放,课程目标的开放,课程实施的开放。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形式多样的、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以体现新课程理念。故而,教师们则绞尽脑汁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有唱有跳,有写有画,有图片展又有课本剧,有生动的故事又有各种表演,有美妙的旋律又有有趣的动画,总之教学手段形式五彩缤纷,犹如丰盛的筵席,一盆盆地皆被老师端进了课堂这张大餐桌,而可怜的文本却被冷落在一旁,宝贵的时间在种种热闹的氛围中慢慢地流失。
如今,新课程正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间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新现象,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其中的含义,避免课堂上不同程度地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而对有争议的问题,一定要广泛讨论,多方论证,切忌一哄而起,走向极端,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既“活”又“实”的新课堂。
一、“民主”的过分张扬
新课改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张扬学习的个性,以求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于是,随之而来的“你想先学习哪一段?”“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你发表一下高见。”、“选择你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研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试试。”等充分体现语文课堂高度民主程度的用话频频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也确实喜欢老师交给他们这样或那样的机会。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往往在教师们的高度民主的背后却仍隐藏着过去陈旧的“独断”现象,只是这种“独断”变得难以发现罢了。其实不管学生是否跟着老师走,只不过课堂上多了那些不中用的“民主”言语罢了,打着“民主”外包装的“填鸭课”经过一翻重新包装后还是粉墨登场,教师不是“导演”,则成为了绝对“领导人”。有些则恰好相反,课堂上学生说喜欢哪,教师也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指导什么,学生说猪八戒懂享受,老师说这样活着日子挺潇洒。于是课堂上增添了不少生动,争议也多了,学生发言也增加了。可是,到头来,整节课却支不出一个所以然,课堂却成了混沌,主要内容也被“民主”争议掉了,我们的教师却被学生牵着鼻了走,课堂成了新的“放羊”课,教师不是“导演”却成了旁观者。
二、“合作”的华而不安
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是新课标的方向,这种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语文素材,提高对问题的见解能力。在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的今天,教师们都在积极地实践着这样的理念,但效果又是如何呢?如果教师未曾正确理解“合作学习”内涵,只是一味盲目地去模仿,那只会冲淡课堂教学的效果。要知道小组合作活动不是让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各自嗡嗡片刻,而是要注意指导学生怎样合作、怎样交流,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怎样讨论、怎样质疑。教师除了应该组织好合作交流外,自己还应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组织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而不是象征性地表演。尤其是在低年级,由于孩子自制能力差,一些孩子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唯我独尊,讨论时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你说,我也说,课堂变得乱糟糟,一些“活跃分子”则趁机搞小动作,这样不仅会影响讨论效果,更无法使讨论深入。如果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只在意教师口令中的“开始”与“停止”,而不管学生讨论些什么,合作到何种程度,思想上交流到什么层面,只会给课堂带来负面影响,这样势必会冲淡有效课堂的浓度。
因此,合作要求学生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就是尊重他人,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合作学习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媒体”的喧宾夺主
多媒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等对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也给与了新的含义。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许多教师就将这把“双刃剑”带进了课堂,便时不时地提着它舞动。如若舞得好,会让教学如虎添翼,如若舞得不好,不仅会伤害自己,还会殃及我们的子弟。多媒体喧宾夺主是尤其突出的一点。众所周知,多媒体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必要的讲授、点拨、质疑,组织讨论和指导基础练习仍不失为课堂主要的教学手段。若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为贯穿课堂的“主教”,课堂成了场景观摩课,却把学生读书、思考、交流情感的时间挤掉了。因此,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一定要结合语文科学的特点,恰当地运用,才能相得益彰,倘若舍本求末,喧宾夺主,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教师使用各种教育手段的熟练程度,这样只会削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那就事与愿违了。
四、“文本”的淡化冷落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课程内容的开放,课程目标的开放,课程实施的开放。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形式多样的、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以体现新课程理念。故而,教师们则绞尽脑汁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有唱有跳,有写有画,有图片展又有课本剧,有生动的故事又有各种表演,有美妙的旋律又有有趣的动画,总之教学手段形式五彩缤纷,犹如丰盛的筵席,一盆盆地皆被老师端进了课堂这张大餐桌,而可怜的文本却被冷落在一旁,宝贵的时间在种种热闹的氛围中慢慢地流失。
如今,新课程正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间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新现象,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其中的含义,避免课堂上不同程度地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而对有争议的问题,一定要广泛讨论,多方论证,切忌一哄而起,走向极端,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既“活”又“实”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