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该类病的诊断评价。方法 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性回顾,选择两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等作为诊断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的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结果与急性心梗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电图检查在这类患者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认知应在临床诊断中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特征;诊断评价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49-02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在某种诱导因素下突然出现完全阻塞,心肌在瞬间突然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等病理改变,其基础病变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1]。患者在发病时,常常会伴有心绞痛、胸痛、心急、气喘、脉搏微弱以及血压降低症状,除此之外,某些心肌梗死患者还会并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病情危急的急症,必须要及时进行科学的诊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基于此,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性回顾,详细情况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03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我院收治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检查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性回顾[2],对比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差异。
1.3 观察指标 选择患者的心肌酶学检测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有(x±t)表示,采用x2和t检验,得到的结果以P<0.05为差异显著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肌酶学指标结果 见表1。
2.2 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结果 见表2。
2.3 心电图检查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A组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的关系如下:并发室性早搏42例:前臂梗死20例,前间壁梗死10例,高侧壁梗死12例;并发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8例:下壁梗死18例,前壁梗死20例;并发重度窦性心动过速14例:下壁并右室梗死8例,广泛前壁梗死6例;并发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均为下壁梗死;同时并发室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例:下壁梗死4例,前壁梗死2例;并发心房颤动4例患者:下壁梗死1例,广泛前壁梗死3例。
3 讨 论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神经永远绷在第一警备状态。因而广大群众因为神经的压力,再加上对自我身体的不注意,常常会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引起其分支堵塞,使得一部分的心急失去血液的供应,从而坏死的病症,一般该病症是发生在中年以后[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肌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使得患者自身心肌信报的电生理状态产生异常变化,从而发生心律失常;第二,某些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药物或患者自主神经性反射等会造成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第三,患者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而造成的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产生某些有害代谢产物的堆积,使得患者机体发生酸碱代谢紊乱、低氧血症等,从而并发心律失常;最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现象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由此可知,患者急性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是由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异常代谢、电生理异常改变、心肌细胞异常传导等造成的[3]。
通常,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都要接受心肌酶谱检查、心肌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心肌酶学指标与心肌肌钙蛋白的结果并不能判断急性心梗患者是否并发心律失常,而通过心电图检查却能够明确反映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与心律失常类型的关系。综上所述,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合并心律失常的有效诊察手段。
参考文献
[1] 符史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09(25):177-179.
[2] 黄瑞雪.分析8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05):207-209.
[3] 迪丽努力·买买提伊明,夏代提古丽·苏拉衣曼.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J].新疆医学,2011,08(25):149-152.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特征;诊断评价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49-02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在某种诱导因素下突然出现完全阻塞,心肌在瞬间突然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等病理改变,其基础病变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1]。患者在发病时,常常会伴有心绞痛、胸痛、心急、气喘、脉搏微弱以及血压降低症状,除此之外,某些心肌梗死患者还会并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病情危急的急症,必须要及时进行科学的诊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基于此,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性回顾,详细情况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03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我院收治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检查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性回顾[2],对比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差异。
1.3 观察指标 选择患者的心肌酶学检测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有(x±t)表示,采用x2和t检验,得到的结果以P<0.05为差异显著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肌酶学指标结果 见表1。
2.2 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结果 见表2。
2.3 心电图检查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A组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的关系如下:并发室性早搏42例:前臂梗死20例,前间壁梗死10例,高侧壁梗死12例;并发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8例:下壁梗死18例,前壁梗死20例;并发重度窦性心动过速14例:下壁并右室梗死8例,广泛前壁梗死6例;并发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均为下壁梗死;同时并发室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例:下壁梗死4例,前壁梗死2例;并发心房颤动4例患者:下壁梗死1例,广泛前壁梗死3例。
3 讨 论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神经永远绷在第一警备状态。因而广大群众因为神经的压力,再加上对自我身体的不注意,常常会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引起其分支堵塞,使得一部分的心急失去血液的供应,从而坏死的病症,一般该病症是发生在中年以后[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肌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使得患者自身心肌信报的电生理状态产生异常变化,从而发生心律失常;第二,某些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药物或患者自主神经性反射等会造成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第三,患者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而造成的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产生某些有害代谢产物的堆积,使得患者机体发生酸碱代谢紊乱、低氧血症等,从而并发心律失常;最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现象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由此可知,患者急性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是由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异常代谢、电生理异常改变、心肌细胞异常传导等造成的[3]。
通常,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都要接受心肌酶谱检查、心肌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心肌酶学指标与心肌肌钙蛋白的结果并不能判断急性心梗患者是否并发心律失常,而通过心电图检查却能够明确反映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与心律失常类型的关系。综上所述,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合并心律失常的有效诊察手段。
参考文献
[1] 符史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09(25):177-179.
[2] 黄瑞雪.分析8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05):207-209.
[3] 迪丽努力·买买提伊明,夏代提古丽·苏拉衣曼.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J].新疆医学,2011,08(25):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