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日本较好地调整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功实现了新旧城市建筑的和谐共存。本论文以京都为例,为了探究影响日本城市风貌变迁的诸多社会要素,对其传统与现状进行考察。并从人口移动和社会分化的视点出发,提出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保护的难点和要点。最后,以这些为参照,提出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取得经济发展与保护继承传统的平衡。
【关键词】京都;城市建设;居民;地域共同体
本文以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为对象,以明确日本的传统城市变迁的过程和形成条件为目的,主要从京都的居民和城市共同体的侧面进行研究。为此,笔者走访了京都、奈良、镰仓,以及西安、大同、乌镇等日本和中国多地古城镇。通过调查相关文献资料,并实地调研京都的传统街区,考察祇园祭等传统民俗活动,来展开事例研究。以京都的古代传统和近代化变迁为轴线,着重分析居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1、京都城市的传统与现状
1.1 祇园祭与共同体的传统
从平安迁都(974年)到明治维新(1868年),京都在一千多年历史中作为日本的国都而繁荣。众所周知,世界史上,千年古都并不罕见。汉唐的长安、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爾、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都是世界性的大帝国首都。而未受到大规模的外族入侵、破坏,古代的文化、礼仪能够保留到今日的千年古都,恐怕在京都之外很难找到。其街道以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洛阳的条坊制为原则纵横交错,传统的町家依旧保留着。特别是平安时代以来的精神风土尚未消失,例如代表日本祭祀文化的祇园祭。
9世纪的平安时代,大量人口因为疫病的蔓延丧生。为镇压怨灵,出现了御灵祭祀。以贞观5年(863年)的御灵会为始,以祇园社(现:八坂神社)为中心,民众开始自发地举行祭祀活动。祇园祭的参加民众,以参与祭祀活动为契机,与邻人和其他居民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换。以此,祇园祭作为每年的盛会,凝聚了居民,起到长期维系城市共同体纽带的作用。如果没有发生彻底的城市破坏和人口流失,象征地缘结合的祭祀就不会断绝。反过来,这样的传统祭祀活动如果继续举行,城市风貌和居民气质这样的地方认同感也会存续下去。
1.2 近代迁都带来的衰退与复兴
近世日本由于德川幕府的和平体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特别是商人阶级的实力有所增强。1700年前后,江户(东京)的人口接近100万,大阪和京都也超过了30万。 京都在丰臣秀吉的城市改造下,实现城下町化,人口大幅增加。江户时代末期,京都是仅次于江户和大阪的人口大都市。然而,随着明治维新的迁都东京,公家和大名离开京都,与皇室保持商业关系的商人们也破产、或者迁往东京,京都人口大量减少。近世后期约30万人,到明治初期衰减为23万人,与东京的人口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京都被横滨、名古屋、札幌、神户逐渐超过,现在是日本第七大城市。可见,随着近代迁都,带给京都的影响是人口规模与排位的下降。
其次,从产业的角度看,以西阵织、友禅染这样的纤维产业为首,19世纪的京都作为产业都市而繁荣。此后,由于明治时代的近代化风潮(殖产兴业),京都市政府积极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第二琵琶湖疏水开通-发电-运河”、“上水道建设”、“道路扩建和城市电车”这三大工程,成功实现城市的近代化改造。进而,传统产业的业者们在持续的革新和导入近代西洋技术方面下苦工,在纤维工业上使用发电而来的电力,谋求产业复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京都在引进新产业的同时,也在努力守护传统产业。现在,京都市上京区的西阵织会馆,通过史料展示、和服秀、和裁体验等,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传统产业的魅力。
而在京都城市建筑样式方面,低层高密型(低楼层-高密度)住宅是其显著的特征。近代化的城市建设上,低层高密型住宅没有全部拆除,可以说京都慎重地保留了传统的风貌。
为明确京都传统与近现代建筑物的分布特征,笔者使用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平成22年(2010年)国势调查小地区数据,用GIS软件MANDARA,探究京都市中心高层建筑的居住人口的分布特征。采用京都市上京区、中京区(即京都市中心核心地区)的11层建筑以上的共同住宅居住户数的数据,分层设色在地图上表示,并在Google Earth上考察其空间特征。
从图1来看,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图的西南部(即中京区的四条通与山阴本线交汇的壬生寺附近、四条大宫、四条西院之间的地带)。相反,东北部的京都御苑附近(即上京区东部),几乎没有高层建筑。而在东南部的乌丸、乌丸御池附近,也有零星分布。
进一步来看,在Google Earth上扩大京都市区(3D街景),乌丸附近零星分布的、四条大宫附近集中分布的高层建筑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作为对比,京都御苑附近,像传统的京町家的建筑物很多,有着浓厚的古代平安京一般的氛围。可见,京都在近代化城市改造上,保留了低层高密型住宅的传统。正因为有这样的工夫,不论时代如何改变,传统的城市风貌能够保留下来,“京都”这一地方感也能够存续。
2、与变迁相关的诸要素
本章节从居民的视点,考察京都城市风貌变迁要素,即居民是如何影响这座城市。城市风貌变迁的诸多因素上,有经济发展、政府的政策、宗教文化观念、或者战争破坏等多方面。而根本上来说,可以认为落脚点都在城市的主体——居民上。具体地说,人口的增减、居民的产业、组织等因素,会对城市风貌和繁荣程度带来很大影响。
2.1 居民的流动性及产业形成方面
纵览京都的历史,比起战乱,和平岁月更为长久。破坏乃至荒废的危机主要有三次,即安元三年(1177年)的大火和之后的治承-寿永内乱、跨度十年的应仁-文明之乱、以及之后的明治迁都。伴随着大火、战乱与迁都,虽然招致一时的城市破坏和人口剧减的危机,却并未彻底毁灭京都。内乱平息之后,京都再度繁荣,历经千年作为日本的国都。 而从人口的流动性方面考察,比起大陆,岛国日本人口移动较少。整个古典时期,日本几乎没有遭受外族入侵之虞,而可以形成大规模聚落的平原、盆地与海岸被延绵不断的山脉分割破碎,难以进行大规模的人口移动。京都所在的近畿地区对于日本而言,是如同蜂腰一般的重要地区。尽管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核心地区,却并未发生剧烈的人口移动。京都是群山环绕的盆地,周边缺少可以实现大规模人口往来和居住的平原,这样的地理状况也成为阻碍人口移动的因素。如是,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人们很少会迁移到其他地方,长久以来在本地继续生活下去。传承家业、举行民俗活动、城市风貌也得以长久维持。总体来说,居民的低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长期安定社会的状态。
历史上曾经遭受三次灾厄的京都,在一度人口减少和城市破坏后,城市的性质与产业方面也在克服灾害影响后,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治承-寿永内乱后,净土真宗、禅宗、法华宗发展,京都从政治城市向宗教城市转变。应仁-文明之乱后的复兴中,以西阵织为首,近世工商业大步发展。而在明治迁都之际,京都也未曾止步,大胆地迈向近代都市。
2.3 城市传统的保存及新开发的具体策略
对世人而言,“京都”这个城市的印象,一般会围绕着“传统”与“古都”这样的关键词。然而,这只是它的一面。京都是一座拥有14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规模上远远超过奈良、镰仓等传统城市。如GIS统计地图所示,乌丸-河原町这样自古以来的城市中心,亦矗立着高层建筑。与此同时,传统样式的京町家也有分布。京町家代表了近世为止的传统建筑,可以看到木造建筑精细的设计、与城市环境的融合,是城市景观的典型。京都市内町家的景观,例如下京区船鉾町长江伊三郎商店内的“袋屋”、中京区六角町的吉田家住宅、下京区矢田町的杉本家住宅(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财)等,多处可见。而在鸭川之畔,有从町家改造的茶室,特别是日暮后,能感受到古典的氛围。市中心的大马路上,行人往来,高楼耸立,而附近的街巷却很安静,很多町家相连,没有冲突感地共存着。之所以能够切实感受到这样的风景,是因為京都所特有的调和性。
京都的町家,因为遭受战火破坏较少,保留了昔日的棋盘状(古代条坊制)的形态和传统的建筑样式。这是京都的幸运,也是京都人的骄傲。但这并不意味着京都的城市性格就是保守主义。其性格亦非革新主义。不如说是京都人基于这二者,调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之共存。例如,京都市内的麦当劳店面,为了使之与城市氛围相适应,一律采用朴素的颜色(灰色系)。进一步说,京都人在守护京都特征的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与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民与政府充满弹性的智慧与积极的行动。
尤其是京都市政府方面,1930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与市区建筑法。 1966年制定了古都保存法,以保护景观胜地。之后,根据1972年制定的京都市市区景观条例,进行城市景观的保护、建设。景观条例在划定“美观地区”、“巨大工作物规制区域”的同时,为了传统的城市的保存,也划定“特别保全修景地区”。 进入21世纪,对于京町家的保存和历史性景观的维护,社会性关注提高,2004年景观法制定。2007年修正的京都市景观计划中,市区景观的维护的基本方针确立。据此方针,昭和初期形成的市区部分(北大路通、东大路通、九条通、西大路通围成的范围)作为景观形成的重点地区。而对于町家,以市町村的计划策定为前提,目的是国家在财政、税制方面,积极地推进建筑物的复原、带动旧街道的再生、支援祭祀等传统文化活动。
3、结论与展望
3.1 两个平衡的实现
京都的魅力之源在于实现了两个平衡。
首先是传统与革新的平衡。京都人有着对于时代变革的敏感,和把握世界潮流的觉悟。不落后于时代,去学习先进的事物。这种实用主义的性格,不仅仅是京都人,也是日本人所共有的性格。与此同时,不舍弃传统的事物,而是将其保留和改造,使之更加辉煌。换言之,彻底的革命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伴随着激烈的苦痛,也有全盘皆输的风险,京都的城市建设避免那样极端的做法。京都人面向未来的同时,把握着传统与革新的平衡。
其次是政府与民间的平衡。在京都的城市景观建构上,政府方面以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居民的积极行动。保存抑或开发,伴随着这一城市建设的景观论争,政府和居民共同探讨。双方尽可能避免过激的行为,致力于互相交换意见。而在社会文化活动方面,町内会等民间组织又起到维系地域共同体的作用。政府与民间相互承认存在价值,为了京都的更好发展而互相提携。
3.2 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国各地都在迅速展开城市开发。伴随着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人口移动,城市面积扩张、新的高层建筑不断耸立。与此同时被视为低效率的古城区也在走向消失。例如江南的很多水乡古镇,河川污染、建筑物拆除、居民离乡。或者,作为文化遗产的原济南火车站,由行政力量强制拆除,如此事例亦不罕见。另一方面,为了发展文化产业,古都复原热潮也被掀起。诸多历史名城的改建中,名为复原,实为拆除传统建筑,重建带有现代风的“古城”。更有以文化事业为名义,推进过度商业化的观光开发。其结果就是,像丽江古城那样,原住民外迁,来自外地的商业者成为地主,商业资本完全改变了昔日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城镇规划与保护的专家阮仪三教授谈到:京都是世界遗产地,制定有严格的城市遗产保护法令,新的建筑物也很有序,也存在新旧思想观念的争斗。 他对以“古城保护”为名,中国各地急速推进的城市开发,呼吁保持城市传统风貌的重要性。冷静地进行城市建设,是尊重历史、考虑现实与未来的方法。因此,以京都城市风貌为例,从历史、社会、地域、民俗等侧面考察传统与现状,对今后中国城市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阮仪三. 京都考察记. 中国文化遗产,2012(2).
[3]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川崎雅史. 景観の保全とデザインの歩み. 環境技術 33(8),2004.
[5]山崎正史. 京都における町並み保全と都市景観形成の課題. 地域学研究,1980.
[6]越澤明.社会的共通資産としての歴史まちづくり.学術の動向13(3),2008.
【关键词】京都;城市建设;居民;地域共同体
本文以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为对象,以明确日本的传统城市变迁的过程和形成条件为目的,主要从京都的居民和城市共同体的侧面进行研究。为此,笔者走访了京都、奈良、镰仓,以及西安、大同、乌镇等日本和中国多地古城镇。通过调查相关文献资料,并实地调研京都的传统街区,考察祇园祭等传统民俗活动,来展开事例研究。以京都的古代传统和近代化变迁为轴线,着重分析居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1、京都城市的传统与现状
1.1 祇园祭与共同体的传统
从平安迁都(974年)到明治维新(1868年),京都在一千多年历史中作为日本的国都而繁荣。众所周知,世界史上,千年古都并不罕见。汉唐的长安、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爾、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都是世界性的大帝国首都。而未受到大规模的外族入侵、破坏,古代的文化、礼仪能够保留到今日的千年古都,恐怕在京都之外很难找到。其街道以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洛阳的条坊制为原则纵横交错,传统的町家依旧保留着。特别是平安时代以来的精神风土尚未消失,例如代表日本祭祀文化的祇园祭。
9世纪的平安时代,大量人口因为疫病的蔓延丧生。为镇压怨灵,出现了御灵祭祀。以贞观5年(863年)的御灵会为始,以祇园社(现:八坂神社)为中心,民众开始自发地举行祭祀活动。祇园祭的参加民众,以参与祭祀活动为契机,与邻人和其他居民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换。以此,祇园祭作为每年的盛会,凝聚了居民,起到长期维系城市共同体纽带的作用。如果没有发生彻底的城市破坏和人口流失,象征地缘结合的祭祀就不会断绝。反过来,这样的传统祭祀活动如果继续举行,城市风貌和居民气质这样的地方认同感也会存续下去。
1.2 近代迁都带来的衰退与复兴
近世日本由于德川幕府的和平体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特别是商人阶级的实力有所增强。1700年前后,江户(东京)的人口接近100万,大阪和京都也超过了30万。 京都在丰臣秀吉的城市改造下,实现城下町化,人口大幅增加。江户时代末期,京都是仅次于江户和大阪的人口大都市。然而,随着明治维新的迁都东京,公家和大名离开京都,与皇室保持商业关系的商人们也破产、或者迁往东京,京都人口大量减少。近世后期约30万人,到明治初期衰减为23万人,与东京的人口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京都被横滨、名古屋、札幌、神户逐渐超过,现在是日本第七大城市。可见,随着近代迁都,带给京都的影响是人口规模与排位的下降。
其次,从产业的角度看,以西阵织、友禅染这样的纤维产业为首,19世纪的京都作为产业都市而繁荣。此后,由于明治时代的近代化风潮(殖产兴业),京都市政府积极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第二琵琶湖疏水开通-发电-运河”、“上水道建设”、“道路扩建和城市电车”这三大工程,成功实现城市的近代化改造。进而,传统产业的业者们在持续的革新和导入近代西洋技术方面下苦工,在纤维工业上使用发电而来的电力,谋求产业复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京都在引进新产业的同时,也在努力守护传统产业。现在,京都市上京区的西阵织会馆,通过史料展示、和服秀、和裁体验等,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传统产业的魅力。
而在京都城市建筑样式方面,低层高密型(低楼层-高密度)住宅是其显著的特征。近代化的城市建设上,低层高密型住宅没有全部拆除,可以说京都慎重地保留了传统的风貌。
为明确京都传统与近现代建筑物的分布特征,笔者使用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平成22年(2010年)国势调查小地区数据,用GIS软件MANDARA,探究京都市中心高层建筑的居住人口的分布特征。采用京都市上京区、中京区(即京都市中心核心地区)的11层建筑以上的共同住宅居住户数的数据,分层设色在地图上表示,并在Google Earth上考察其空间特征。
从图1来看,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图的西南部(即中京区的四条通与山阴本线交汇的壬生寺附近、四条大宫、四条西院之间的地带)。相反,东北部的京都御苑附近(即上京区东部),几乎没有高层建筑。而在东南部的乌丸、乌丸御池附近,也有零星分布。
进一步来看,在Google Earth上扩大京都市区(3D街景),乌丸附近零星分布的、四条大宫附近集中分布的高层建筑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作为对比,京都御苑附近,像传统的京町家的建筑物很多,有着浓厚的古代平安京一般的氛围。可见,京都在近代化城市改造上,保留了低层高密型住宅的传统。正因为有这样的工夫,不论时代如何改变,传统的城市风貌能够保留下来,“京都”这一地方感也能够存续。
2、与变迁相关的诸要素
本章节从居民的视点,考察京都城市风貌变迁要素,即居民是如何影响这座城市。城市风貌变迁的诸多因素上,有经济发展、政府的政策、宗教文化观念、或者战争破坏等多方面。而根本上来说,可以认为落脚点都在城市的主体——居民上。具体地说,人口的增减、居民的产业、组织等因素,会对城市风貌和繁荣程度带来很大影响。
2.1 居民的流动性及产业形成方面
纵览京都的历史,比起战乱,和平岁月更为长久。破坏乃至荒废的危机主要有三次,即安元三年(1177年)的大火和之后的治承-寿永内乱、跨度十年的应仁-文明之乱、以及之后的明治迁都。伴随着大火、战乱与迁都,虽然招致一时的城市破坏和人口剧减的危机,却并未彻底毁灭京都。内乱平息之后,京都再度繁荣,历经千年作为日本的国都。 而从人口的流动性方面考察,比起大陆,岛国日本人口移动较少。整个古典时期,日本几乎没有遭受外族入侵之虞,而可以形成大规模聚落的平原、盆地与海岸被延绵不断的山脉分割破碎,难以进行大规模的人口移动。京都所在的近畿地区对于日本而言,是如同蜂腰一般的重要地区。尽管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核心地区,却并未发生剧烈的人口移动。京都是群山环绕的盆地,周边缺少可以实现大规模人口往来和居住的平原,这样的地理状况也成为阻碍人口移动的因素。如是,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人们很少会迁移到其他地方,长久以来在本地继续生活下去。传承家业、举行民俗活动、城市风貌也得以长久维持。总体来说,居民的低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长期安定社会的状态。
历史上曾经遭受三次灾厄的京都,在一度人口减少和城市破坏后,城市的性质与产业方面也在克服灾害影响后,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治承-寿永内乱后,净土真宗、禅宗、法华宗发展,京都从政治城市向宗教城市转变。应仁-文明之乱后的复兴中,以西阵织为首,近世工商业大步发展。而在明治迁都之际,京都也未曾止步,大胆地迈向近代都市。
2.3 城市传统的保存及新开发的具体策略
对世人而言,“京都”这个城市的印象,一般会围绕着“传统”与“古都”这样的关键词。然而,这只是它的一面。京都是一座拥有14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规模上远远超过奈良、镰仓等传统城市。如GIS统计地图所示,乌丸-河原町这样自古以来的城市中心,亦矗立着高层建筑。与此同时,传统样式的京町家也有分布。京町家代表了近世为止的传统建筑,可以看到木造建筑精细的设计、与城市环境的融合,是城市景观的典型。京都市内町家的景观,例如下京区船鉾町长江伊三郎商店内的“袋屋”、中京区六角町的吉田家住宅、下京区矢田町的杉本家住宅(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财)等,多处可见。而在鸭川之畔,有从町家改造的茶室,特别是日暮后,能感受到古典的氛围。市中心的大马路上,行人往来,高楼耸立,而附近的街巷却很安静,很多町家相连,没有冲突感地共存着。之所以能够切实感受到这样的风景,是因為京都所特有的调和性。
京都的町家,因为遭受战火破坏较少,保留了昔日的棋盘状(古代条坊制)的形态和传统的建筑样式。这是京都的幸运,也是京都人的骄傲。但这并不意味着京都的城市性格就是保守主义。其性格亦非革新主义。不如说是京都人基于这二者,调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之共存。例如,京都市内的麦当劳店面,为了使之与城市氛围相适应,一律采用朴素的颜色(灰色系)。进一步说,京都人在守护京都特征的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与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民与政府充满弹性的智慧与积极的行动。
尤其是京都市政府方面,1930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与市区建筑法。 1966年制定了古都保存法,以保护景观胜地。之后,根据1972年制定的京都市市区景观条例,进行城市景观的保护、建设。景观条例在划定“美观地区”、“巨大工作物规制区域”的同时,为了传统的城市的保存,也划定“特别保全修景地区”。 进入21世纪,对于京町家的保存和历史性景观的维护,社会性关注提高,2004年景观法制定。2007年修正的京都市景观计划中,市区景观的维护的基本方针确立。据此方针,昭和初期形成的市区部分(北大路通、东大路通、九条通、西大路通围成的范围)作为景观形成的重点地区。而对于町家,以市町村的计划策定为前提,目的是国家在财政、税制方面,积极地推进建筑物的复原、带动旧街道的再生、支援祭祀等传统文化活动。
3、结论与展望
3.1 两个平衡的实现
京都的魅力之源在于实现了两个平衡。
首先是传统与革新的平衡。京都人有着对于时代变革的敏感,和把握世界潮流的觉悟。不落后于时代,去学习先进的事物。这种实用主义的性格,不仅仅是京都人,也是日本人所共有的性格。与此同时,不舍弃传统的事物,而是将其保留和改造,使之更加辉煌。换言之,彻底的革命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伴随着激烈的苦痛,也有全盘皆输的风险,京都的城市建设避免那样极端的做法。京都人面向未来的同时,把握着传统与革新的平衡。
其次是政府与民间的平衡。在京都的城市景观建构上,政府方面以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居民的积极行动。保存抑或开发,伴随着这一城市建设的景观论争,政府和居民共同探讨。双方尽可能避免过激的行为,致力于互相交换意见。而在社会文化活动方面,町内会等民间组织又起到维系地域共同体的作用。政府与民间相互承认存在价值,为了京都的更好发展而互相提携。
3.2 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国各地都在迅速展开城市开发。伴随着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人口移动,城市面积扩张、新的高层建筑不断耸立。与此同时被视为低效率的古城区也在走向消失。例如江南的很多水乡古镇,河川污染、建筑物拆除、居民离乡。或者,作为文化遗产的原济南火车站,由行政力量强制拆除,如此事例亦不罕见。另一方面,为了发展文化产业,古都复原热潮也被掀起。诸多历史名城的改建中,名为复原,实为拆除传统建筑,重建带有现代风的“古城”。更有以文化事业为名义,推进过度商业化的观光开发。其结果就是,像丽江古城那样,原住民外迁,来自外地的商业者成为地主,商业资本完全改变了昔日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城镇规划与保护的专家阮仪三教授谈到:京都是世界遗产地,制定有严格的城市遗产保护法令,新的建筑物也很有序,也存在新旧思想观念的争斗。 他对以“古城保护”为名,中国各地急速推进的城市开发,呼吁保持城市传统风貌的重要性。冷静地进行城市建设,是尊重历史、考虑现实与未来的方法。因此,以京都城市风貌为例,从历史、社会、地域、民俗等侧面考察传统与现状,对今后中国城市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阮仪三. 京都考察记. 中国文化遗产,2012(2).
[3]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川崎雅史. 景観の保全とデザインの歩み. 環境技術 33(8),2004.
[5]山崎正史. 京都における町並み保全と都市景観形成の課題. 地域学研究,1980.
[6]越澤明.社会的共通資産としての歴史まちづくり.学術の動向13(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