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浙东文化培养出来的一位文化巨匠,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古代越文化的刚硬和百折不屈的伟大精神,这种文化基因渗透在鲁迅的生活和作品的方方面面,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种文化的复仇精神。
浙江绍兴,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称会稽郡。“越”字来源于“钺”,本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说文解字》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从字源的考证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越文化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尚武的男性阳刚之气。在春秋时期,越国因为吴国的阻隔,与中原的交往较少,因此在文化上与我们所了解的华夏传统文化有着较大的不同。越国人的原始图腾崇拜尤其发达:《史记·赵世家·正义》记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他们文身是用矿物、植物的颜料在身上画些图案,其中最显著、最典型、延续时间最长的是蛇图腾;《汉书·地理志》载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这大概与浙东地理环境潮湿炎热,植被茂盛,因而多蛟蛇之物有关。据学者考证,“断发文身”是早期图腾崇拜的遗风,也与他们常在水中生活有关。又据《淮南子.原道训》记载:“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断发文身,以像麟虫”。九嶷山以南水鄉,在陆地上事少,比较多地从事水上作业,因而,当地人剪短头发,在身上画上一些像龙像蛇等动物图像。
西周时期,位居中原的华夏民族已经建成了相当完备的礼乐制度,结出了灿烂的文明之花,而此时的越人还是停留在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当中,巫鬼色彩浓重,因此也被中原民族讥之为“夷狄”。不过我倒认为,恰恰是这未开化的夷狄文化,构成了越人的刚硬不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这其中体现的就是越人的这种强烈的复仇精神。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编》里有一篇文章叫《女吊》,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女吊是绍兴民间的一个传说,就是指女性的吊死鬼,这种鬼会在缢死之后返回人间,向之前的仇人复仇,鲁迅先生是高扬这种复仇精神的。在《故事新编》里,有一篇文章叫《铸剑》,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绝佳注脚。铸剑的故事取材自魏晋时期曹丕的《列异传》,里面有一则故事名叫《三王冢》,讲述了春秋时期铸剑高手干将莫邪献宝剑于王反被杀害,而后其子眉间尺受一陌生人相助,为父报仇的故事。在文中鲁迅曾对眉间尺的复仇情节有着精彩的刻画;在听完父亲悲惨的遭遇后,鲁迅写到:“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之后他的母亲说:“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越文化的这种强烈的复仇精神跃然纸上。在对楚王的复仇过程地描写上,鲁迅的手笔更是出神入化:“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湃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他的敌人的后面去。眉间尺偶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这一回王的头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叫痛的声音。”复仇完成之后,鲁迅写到:“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离开王头,沿鼎壁游了一匝,看他可是装死还是真死。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里去了。”复仇乃人之本性,对于眉间尺来说,复仇就是他人生的使命。在这里,越文化的复仇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鲁迅也不仅仅只在他的笔下泄愤,他把这种刚硬的精神彻底地融入到了他的每一滴血液中,并在他的生活和行动中坚决贯彻,这是其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的最重要的原因。
《野草?求乞者》里鲁迅写到:“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同情是鲁迅最大的敌人,同情是软弱的象征,炮火连天的年代,中华民族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男儿的铮铮铁骨!还是《野草》,在《过客》里,面对小女孩的布施,鲁迅写到:“但是我不能。我怕我会这样: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姑娘,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还了你罢。”面对来自亲人、友人的同情,鲁迅却明确表示拒绝,甚至这种人间的温情对他来说反而是前进路上的一个负担,因为鲁迅先生的人生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奋斗的一生,他要用他自己的鲜血“献祭轩辕”,为民族了却“这四千年的旧账”,“自己同黑暗沉寂下去”,“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孩子到光明的地方去”。这是真真正正的民族魂!
鲁迅临终之前曾说到:“欧洲人死前要饶恕别人,准备上天堂。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好一个“一个都不宽恕”,真是“鲁夫子做杂文而正人君子惧。”当代作家王蒙评价鲁迅时说道:“鲁迅是伟大,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能出这么一个就不错了,想想要是人人都成了鲁迅,我的天。”聪明者如王蒙之流正是看出了鲁迅思想中的颠覆性,这才对鲁迅三缄其口,讳莫如深。其实鲁迅又何尝不渴望爱和宽容,他自己说他的创作“总是植根于爱”,正是因为爱中国爱得深沉,鲁迅才不惜用自己的血和泪奋笔疾书,和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战斗,因为在他看来,那些道貌岸然、张口闭口宽容怜悯的人,其实是“做戏的虚无党”,他们“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所以鲁迅主张“痛打落水狗”,让这些正人君子彻底醒悟。
鲁迅又何尝没有宽容过、没有爱过。他热爱青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他要“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可是和鲁迅站在同一阵线上的青年,却反过来攻击鲁迅,这让鲁迅伤心到了极点。“来自敌人的攻击,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亲人的反目,来自同一阵线的人的暗箭”,但是鲁迅还是一忍再忍,“一般青年人骂十句,我只回一句”。宽容的鲁迅发现这并没有感化青年人,费厄泼赖在中国应该缓刑,复仇才是人的本性,才是中国文化最缺乏的精神。于是晚年的鲁迅变得越来越愤怒,与人的论战也越来越多,这与他那种浙东文化自古的复仇精神是分不开的。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
浙江绍兴,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称会稽郡。“越”字来源于“钺”,本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说文解字》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从字源的考证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越文化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尚武的男性阳刚之气。在春秋时期,越国因为吴国的阻隔,与中原的交往较少,因此在文化上与我们所了解的华夏传统文化有着较大的不同。越国人的原始图腾崇拜尤其发达:《史记·赵世家·正义》记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他们文身是用矿物、植物的颜料在身上画些图案,其中最显著、最典型、延续时间最长的是蛇图腾;《汉书·地理志》载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这大概与浙东地理环境潮湿炎热,植被茂盛,因而多蛟蛇之物有关。据学者考证,“断发文身”是早期图腾崇拜的遗风,也与他们常在水中生活有关。又据《淮南子.原道训》记载:“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断发文身,以像麟虫”。九嶷山以南水鄉,在陆地上事少,比较多地从事水上作业,因而,当地人剪短头发,在身上画上一些像龙像蛇等动物图像。
西周时期,位居中原的华夏民族已经建成了相当完备的礼乐制度,结出了灿烂的文明之花,而此时的越人还是停留在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当中,巫鬼色彩浓重,因此也被中原民族讥之为“夷狄”。不过我倒认为,恰恰是这未开化的夷狄文化,构成了越人的刚硬不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这其中体现的就是越人的这种强烈的复仇精神。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编》里有一篇文章叫《女吊》,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女吊是绍兴民间的一个传说,就是指女性的吊死鬼,这种鬼会在缢死之后返回人间,向之前的仇人复仇,鲁迅先生是高扬这种复仇精神的。在《故事新编》里,有一篇文章叫《铸剑》,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绝佳注脚。铸剑的故事取材自魏晋时期曹丕的《列异传》,里面有一则故事名叫《三王冢》,讲述了春秋时期铸剑高手干将莫邪献宝剑于王反被杀害,而后其子眉间尺受一陌生人相助,为父报仇的故事。在文中鲁迅曾对眉间尺的复仇情节有着精彩的刻画;在听完父亲悲惨的遭遇后,鲁迅写到:“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之后他的母亲说:“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越文化的这种强烈的复仇精神跃然纸上。在对楚王的复仇过程地描写上,鲁迅的手笔更是出神入化:“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湃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他的敌人的后面去。眉间尺偶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这一回王的头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叫痛的声音。”复仇完成之后,鲁迅写到:“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离开王头,沿鼎壁游了一匝,看他可是装死还是真死。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里去了。”复仇乃人之本性,对于眉间尺来说,复仇就是他人生的使命。在这里,越文化的复仇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鲁迅也不仅仅只在他的笔下泄愤,他把这种刚硬的精神彻底地融入到了他的每一滴血液中,并在他的生活和行动中坚决贯彻,这是其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的最重要的原因。
《野草?求乞者》里鲁迅写到:“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同情是鲁迅最大的敌人,同情是软弱的象征,炮火连天的年代,中华民族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男儿的铮铮铁骨!还是《野草》,在《过客》里,面对小女孩的布施,鲁迅写到:“但是我不能。我怕我会这样: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姑娘,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还了你罢。”面对来自亲人、友人的同情,鲁迅却明确表示拒绝,甚至这种人间的温情对他来说反而是前进路上的一个负担,因为鲁迅先生的人生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奋斗的一生,他要用他自己的鲜血“献祭轩辕”,为民族了却“这四千年的旧账”,“自己同黑暗沉寂下去”,“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孩子到光明的地方去”。这是真真正正的民族魂!
鲁迅临终之前曾说到:“欧洲人死前要饶恕别人,准备上天堂。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好一个“一个都不宽恕”,真是“鲁夫子做杂文而正人君子惧。”当代作家王蒙评价鲁迅时说道:“鲁迅是伟大,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能出这么一个就不错了,想想要是人人都成了鲁迅,我的天。”聪明者如王蒙之流正是看出了鲁迅思想中的颠覆性,这才对鲁迅三缄其口,讳莫如深。其实鲁迅又何尝不渴望爱和宽容,他自己说他的创作“总是植根于爱”,正是因为爱中国爱得深沉,鲁迅才不惜用自己的血和泪奋笔疾书,和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战斗,因为在他看来,那些道貌岸然、张口闭口宽容怜悯的人,其实是“做戏的虚无党”,他们“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所以鲁迅主张“痛打落水狗”,让这些正人君子彻底醒悟。
鲁迅又何尝没有宽容过、没有爱过。他热爱青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他要“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可是和鲁迅站在同一阵线上的青年,却反过来攻击鲁迅,这让鲁迅伤心到了极点。“来自敌人的攻击,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亲人的反目,来自同一阵线的人的暗箭”,但是鲁迅还是一忍再忍,“一般青年人骂十句,我只回一句”。宽容的鲁迅发现这并没有感化青年人,费厄泼赖在中国应该缓刑,复仇才是人的本性,才是中国文化最缺乏的精神。于是晚年的鲁迅变得越来越愤怒,与人的论战也越来越多,这与他那种浙东文化自古的复仇精神是分不开的。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