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际均将军来我院作报告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2322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98年10月16日,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李际均在我院小教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跨世纪战略遗产与下世纪国际安全》的学术报告。在长约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李际均将军从战略遗产、战略传统与战争;本世纪战略遗产与下世纪战略走向;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国家安全与战略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战略文化传统、新的
其他文献
20世纪是亚洲国家获得新生的世纪,觉醒的世纪。从最近25年东亚经济的发展势头看,可以断言:21世纪将是亚洲腾飞的世纪。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克服制约亚洲腾飞的因素,建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是当前东亚地区各国亟待回答的问题。中国和日本是亚洲的主要国家,两国关系发展好坏不仅关系两国自身的利益,也将直接影响亚洲的进程。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虽然存在一些摩擦,总的来讲发
跨入21世纪,在世纪构图尚不清晰的今天,“信息化”、“规制缓和”、“国际化标准”等用语独领风骚。究竟怎样评价这些用语我们暂且不管,从“国际交流”的角度俯视当今的世界,可以总结出以下4个方面的时代特征。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工党党内关于欧洲问题的争论并不激烈,战后欧洲联合运动并未成为工党政策的中心。工党优先关注在国内实现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在国际上承担一种全球责任,因此其内政的重点就是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工党的“社会主义”政策,在外交上则以维护西欧安全为原则,积极推动美国插手欧洲事务,带头响应
1955年8月1日在日内瓦开始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代表会谈,是两国关系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使当时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也揭开了中美两国政府在没有建交情况下通过谈判解决台湾问题的漫长历史篇章。在中美达成谈判过程中是中国方面采取主动,其标志是周恩来1955年4月23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公开向外界表明中国政府愿与美国政府谈判解决缓和台海紧张局势问题的态度。这是长期以来国内外专
1997、1998年的亚洲货币、金融危机以及伴随而至的经济停滞,使得8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经济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开发模式的终结。针对东亚经济发展的方向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忧虑,可能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被支持这些地区发展的大量的持续的直接投资所吸引,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组合资金也大量流入而且极其活跃,正是这种过量的投机资金给经济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持续是一连串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建构了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作为人类政治秩序的建构,国家主权概念的发展,亦有它客观的环境基础。公元1648年欧洲结束三十年战争,签订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后,国家概念便开始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实践,自此以后,国家逐渐成为国际间冲突、合作、竞争的最主要单位,并且更形成以国家主权概念作为国家独立行使权力的主要依据。对内.
期刊
<正> 1998年11月19日~20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20年国际政治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我院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以及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高校国际政治学科的负责人共30余名代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程郁缀处长出席开幕式,并向与会
<正> 冷战后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充满了波折和起伏,基本上是“并不友好的朋友关系”而不像一些人预言的那样:冷战后印美关系将有一个新起点。由于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崩溃,巴基斯坦作为前线国家战略地位下降,美巴关系将不再亲密无间;而印度也不必像对前苏联那样对俄罗斯经济上依靠,政治上谄媚,印美双方可以在没有历史的旧框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