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今,很多的美术课堂失去了活跃的气氛,与高效失之交臂,甚至破坏了学生对美术原有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只是一味地“复制”作品。这就要开发课堂游戏资源并融进教学,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游戏创设 美术教学 效率提高
几乎所有刚入学的小学生都喜欢美术。他们都能画上几幅漂亮的作品。但是,就是这些孩子到了小学以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导致这一结果,固然有学习负担的问题,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家长的观点转变。或许,我们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和理念也有问题。导致学生对美术渐渐地失去兴趣。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潜心绘画,大部分学生则是为了完成任务。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新教学策略,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伴着浓厚的兴趣,认识和感悟美术,运用与创新美术。
一、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在教学《动物面具》一课的时候,为了让课堂效果更好,我将唐老鸭、奥特曼、米老鼠等面具带到教室里,并且邀请学生试戴面具进行表演。这时候,引导学生:“孩子们,刚才是老师带给大家的几个面具,今天咱们亲手制作一个面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进行面具制作。当学生完成面具制作以后,再次组织他们进行表演……
点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学习美术的时候,很容易对美术形成三分钟的热度。如果失去了对他们学习美术的激励,他们便很难对美术始终保持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度和游戏性。要将欣赏、绘画、制作和游戏充分融合在一起,伴随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美术。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了游戏激趣的方法,使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持久的兴趣。首先,教师让学生戴上课前准备的面具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课堂学习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有效激发了。接着,教师为了让学生进行表演,引导学生亲手制作面具。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制作面具就是为了游戏表演。他们的兴趣会更浓。正因为有了游戏表演的驱使,学生会全身心地参与到面具制作的全过程中;此时,游戏已经成为美术课堂中很好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二、用游戏培养创新能力
案例: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设计的服装》一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张贴了一张“招聘服装设计大师”的海报。于是学生跃跃欲试。应聘者纷纷说出自己的服装设计创意,并且经过讨论,发给聘用证书……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
点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每一节美术课,都没有任何的创新元素。那我们拿什么给学生呢?在美术课堂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将画“复制”下来。我需要在交给学生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很多的美术课堂让学生觉得非常乏味,跟教师缺乏创新理念,策略没有创新元素不无关系。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了满足,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发挥。因为学生平时在美术课堂上总是一味地单调地画画。而一张“招聘服装设计大师”的海报,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好的创新氛围,使得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会极力争当服装设计大师,把自己的创新设计提出来与大家商量,以取得别人的支持。这样,就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招聘游戏的过程中了。
三、用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厨房》一课的时候,让学生组合成临时“家庭”,设计自己家的厨房。比如墙上怎么设计,地板上如何安排等等,在“家庭”内部形成统一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制作。并组织评委团对每一个“家庭”制作出来的生活用具、器皿等,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点评:平时很多的美术课教学,教师总是垂青于班上少数几个学优生,总是会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有的时候甚至将他们的作品永远保存。殊不知,这样一来,少数几个孩子得到心理的满足,大部分学生则失去了被肯定、被欣赏的机会,更失去了展示与锻炼的机会。时间久了,美术课堂上,除了“师生问好”全部参与之外,其他的学习活动,他们就会成为被课堂遗忘的角落。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有责任将孩子领到前台就座。因为,他们不应该在台下只是充当观众。如果让他们有了展示的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让老师和同学失望的。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充分运用了学生争先恐后、力争优秀的心理,通过设计厨房这一游戏,在学生自由组合成的家庭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学生便会一改平时学习上依赖的心理,互相支持,出谋划策。以设计最佳的方案,战胜其他“家庭”。这样,在竞争中互相合作,不仅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也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既然游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使用能够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有很大作用,那我们教师就应该将游戏有效融合进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美术知识,培养审美情趣。
关键词 游戏创设 美术教学 效率提高
几乎所有刚入学的小学生都喜欢美术。他们都能画上几幅漂亮的作品。但是,就是这些孩子到了小学以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导致这一结果,固然有学习负担的问题,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家长的观点转变。或许,我们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和理念也有问题。导致学生对美术渐渐地失去兴趣。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潜心绘画,大部分学生则是为了完成任务。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新教学策略,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伴着浓厚的兴趣,认识和感悟美术,运用与创新美术。
一、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在教学《动物面具》一课的时候,为了让课堂效果更好,我将唐老鸭、奥特曼、米老鼠等面具带到教室里,并且邀请学生试戴面具进行表演。这时候,引导学生:“孩子们,刚才是老师带给大家的几个面具,今天咱们亲手制作一个面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进行面具制作。当学生完成面具制作以后,再次组织他们进行表演……
点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学习美术的时候,很容易对美术形成三分钟的热度。如果失去了对他们学习美术的激励,他们便很难对美术始终保持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度和游戏性。要将欣赏、绘画、制作和游戏充分融合在一起,伴随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美术。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了游戏激趣的方法,使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持久的兴趣。首先,教师让学生戴上课前准备的面具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课堂学习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有效激发了。接着,教师为了让学生进行表演,引导学生亲手制作面具。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制作面具就是为了游戏表演。他们的兴趣会更浓。正因为有了游戏表演的驱使,学生会全身心地参与到面具制作的全过程中;此时,游戏已经成为美术课堂中很好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二、用游戏培养创新能力
案例: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设计的服装》一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张贴了一张“招聘服装设计大师”的海报。于是学生跃跃欲试。应聘者纷纷说出自己的服装设计创意,并且经过讨论,发给聘用证书……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
点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每一节美术课,都没有任何的创新元素。那我们拿什么给学生呢?在美术课堂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将画“复制”下来。我需要在交给学生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很多的美术课堂让学生觉得非常乏味,跟教师缺乏创新理念,策略没有创新元素不无关系。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了满足,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发挥。因为学生平时在美术课堂上总是一味地单调地画画。而一张“招聘服装设计大师”的海报,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好的创新氛围,使得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会极力争当服装设计大师,把自己的创新设计提出来与大家商量,以取得别人的支持。这样,就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招聘游戏的过程中了。
三、用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厨房》一课的时候,让学生组合成临时“家庭”,设计自己家的厨房。比如墙上怎么设计,地板上如何安排等等,在“家庭”内部形成统一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制作。并组织评委团对每一个“家庭”制作出来的生活用具、器皿等,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点评:平时很多的美术课教学,教师总是垂青于班上少数几个学优生,总是会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有的时候甚至将他们的作品永远保存。殊不知,这样一来,少数几个孩子得到心理的满足,大部分学生则失去了被肯定、被欣赏的机会,更失去了展示与锻炼的机会。时间久了,美术课堂上,除了“师生问好”全部参与之外,其他的学习活动,他们就会成为被课堂遗忘的角落。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有责任将孩子领到前台就座。因为,他们不应该在台下只是充当观众。如果让他们有了展示的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让老师和同学失望的。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充分运用了学生争先恐后、力争优秀的心理,通过设计厨房这一游戏,在学生自由组合成的家庭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学生便会一改平时学习上依赖的心理,互相支持,出谋划策。以设计最佳的方案,战胜其他“家庭”。这样,在竞争中互相合作,不仅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也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既然游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使用能够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有很大作用,那我们教师就应该将游戏有效融合进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美术知识,培养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