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铁生《合欢树》的“真善美” 价值追求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经典的怀人抒情主题的散文,史铁生笔下的《合欢树》自发表以来便扬名万里。在文本中,作者史铁生借助“合欢树”这一自然物象,旨在抒发其对于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怀念。除此以外,这份难以言喻的浓浓深情久久萦绕在万千读者的内心深处,奏响了一曲曲颂扬亲情的华美乐章。本文力图深入探究《合欢树》一文中,史铁生不幸患病前后所展现出的激烈起伏的心理状态变化,并企图开辟崭新视角,将视线投射于潜藏在暗处且时刻关注孩子情绪动向的坚强而隐忍的母亲形象,二者结合,从而致力于进一步剖析《合欢树》中简简单单却又感人至深的点点滴滴,在平淡中体悟深情,在简约中蕴含真、善、美。
  【关键词】 《合欢树》;史铁生;母爱;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013-02
  诚然,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皆旨在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就文学理论的专业知识而言,“真”指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定规律性,顾名思义,追求真就是要求人的实践合乎规律性;“善”意为善良、善意,常常用作形容人的美好品德的词汇,旨在呼吁世人投身于社会、奉献于他人,体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而“美”则透彻地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纯粹本质以及规律的具体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追求美即要求世人在社会实践中顾全大局,不仅注重事物本身的审美属性,而且强调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换而言之,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美是真与善的结合。因此,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不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而必须遵循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史铁生笔下的《合欢树》一文,恰好凝练直观地体现了文学艺术作品的“真善美”属性,或许也正是由于这一显著特点,才使得该文久久屹立于文坛之林。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钱虹曾经谈到:“《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动人乐章。”故而从文本整体可知,《合欢树》既包含了作者本人及其母亲命运的悲苦遭遇,又通过采用合欢树的生长与开花暗示了小男孩的诞生和成长,不仅歌颂了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而且展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命运的认识。与此同时,作者的思想亦随其阶段角色的变化而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由悲苦无常到永恒不息的转变,种种转变皆显示出了生命的脆弱与生生不息的希冀并存的深厚而复杂的情感,笔墨不多,要言不烦,可谓匠心独运。
  一、真:内容平淡 结构简约
  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曾基于创作经验断言:“获得全世界文明的不朽的成功秘密在于真实”“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因而,文学作品作为作家在假定的情境中,以主观的感知与诗艺性的创造反映社会生活与自身感悟的物质载体,理应具备真实性与准确性的特点,也正是由于其真实而准确,方能促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为丰盈的精神财富,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更为正确的价值观念。
  就《合欢树》整体而言,该文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蓝本,采用一种平实、简约、淡泊、洗练的笔调撰写而成的一篇叙事怀人性的抒情散文。文本虽然仅有短短的一千余字,但史铁生却用类似剪影的形式拼接了“我”与母亲相处的三个时间细节:十岁、二十岁与三十岁。这三个象征着时光流转与时间推移的词语汇集而成品读文章的重要时间线索,不仅使得读者能够清晰透彻地了解到作者的生活轨迹,而且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他对于亡母的深切缅怀与忏悔。
  就《合欢树》细节而言,开篇第一件事即“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在交代了真实的事件的同时还与后文中史铁生凭借撰写小说声名鹊起的事件遥相呼应;第二件事则为在史铁生意外瘫痪后,其母为帮其治病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笨拙的举动与真挚的行为无不从侧面透露出事件的真实性。而最后一件事则呼应了文题中的“合欢树”,一方面它自始至终都在伴随着史铁生与疾病做斗争,而另一方面它在顽强生长的同时亦始终与史铁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文末,“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寥寥数字,既体现了史铁生对生命出现奇迹的意外之情,又促成了他对自我生命的重新认识和再次定位。与此同时,这十个字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与上文有关母子生活的画面交相呼应,而且给予读者豐富的想象空间,结构明晰、语言质朴、内容翔实,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含深意。
  二、善:母爱无言 人文关怀
  在众多各不相同的题材领域中,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都拥有着独属自己且独一无二的内容。诚然,人文关怀作为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总主题,它不仅体现了“善”的终极价值观,而且与历史理性共同筑起了全新的文学功能价值体系,即兼容真、善及美。据资料记载,人文关怀来源于人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指的是对人性的关注和理解,旨在满足广大人民的正当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利益,从而实现人权的基本尊重。因而对于现世文学作品而言,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在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中,“人文关怀”的一面主要体现于其母亲对其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一般而言,赞扬母爱的文章总离不开对于母亲的形象、性格及其音容笑貌的描述。而《合欢树》却是通过只言片语,将母亲的形象零星拼凑而成的,譬如文章开头,史铁生写道:“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一笔带过正值风华正茂的母亲,平直的语调中流露出母亲的着急与可爱,而后又提及:“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寥寥数字又高度浓缩了母亲智慧的头脑与漂亮的脸颊。
  在后文中,“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一笔带过,对母亲的肖像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表明母亲为治疗“我”的腿疾煞费苦心,一幕幕为儿奔波的画面浮现于读者脑海,一个含辛茹苦、饱经风霜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给予共鸣。   而在文末,“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史铁生虽然没有任何一句溢美之词,但字里行间依然能够促使读者认识到一位任劳任怨、宽厚仁慈且善良美丽的母亲。在文章的最后,母亲虽然已经逝去,但合欢树却依然在健康生长,暗喻母爱长青,母爱永恒。与此同时,这份母爱,也会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始终陪伴着“我”走出迷茫和孤独,又悄无声息地隐身在黎明里。因而,当史铁生时时忆念母爱时,得到的不仅是温暖和力量,还有鞭策与责任。
  总而言之,尽管史铁生只字未提自己对于母亲离去的伤痛与懊悔,但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对母亲近乎全部的情感与希望寄托在合欢树这一意象上,促使合欢树的投影在无形之中演变为自己对母亲情感的倾泻,不可收覆、肆意延伸。不禁让人感叹:最炽热而浓烈的母爱竟然是悄无声息的;而最深沉且厚重的母爱,却总是以合欢树般曼妙而轻盈的姿态呈现,繁杂琐碎的细小事情与质朴无华的涓涓深情相得益彰,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深深母爱,使世人读来久久难以平息,引起强烈的共鸣感。
  三、美:归于沉静 生命永恒
  我国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说:“文学的审美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因而读者不难可知,《合欢树》的审美意象不仅源于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母爱的眷恋,而且亦来自时过境迁后对世事的淡然处之与淡泊明志。世人固然无法否认《合欢树》是围绕着母亲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来刻画的,它也的确表现了最为深沉的母爱,但更多的应该是表达了一种历经无尽沧桑与悲惨事件后的沉静与淡然。正是由于这种沉静,才促使史铁生拥有了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也正是由于这种淡然,才帮助史铁生逐步理解了母亲先前的良苦用心。
  换而言之,从根本层面而言,这其实是一种大彻大悟,是一种超凡脱俗,更是一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重过千钧的不容轻视的人生力量。在二十岁患病初期,他的自暴自弃,他的妄自菲薄,令年轻貌美的母亲雪花残月,在岁月的摩挲下,迫使面庞习惯了萧风的摧残而变得粗糙不堪。文中借他人之口写道:“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一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背后蕴含的是对生命与生活的崭新思考,树生长的茁壮程度亦象征着人类生命的永恒。史铁生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着重展现出合欢树的茂盛与坚定,促使合欢树在无形之中给予了作者强烈而有力的生命导向作用,逐步激发起作者对于如何面对人生中难以预料的突发悲剧这一深奥问题的探索之心,不仅具有极高的哲学意义,而且其审美功用亦不容小觑。
  四、结语
  《合欢树》的写作开启史铁生对人生、生命、命运等问题的哲理性关照的探索过程,在他之后的散文创作中,这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更为丰富的阐释。《合欢树》作为其经典之作,平淡中蕴含着深情,简约却又胜过繁文,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真挚动人,读来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参考文献:
  [1]范欣欣,石宏伟.真善美——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J].名作欣赏,2007,(12):139-141.
  [2]江足宁.文学艺术弘扬真善美对建设和谐文化的时代价值[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03):29-30.
  [3]王海娜.真善美——文学的价值追求[J].商业文化,2010,(04):206.
  [4]王繁.苦痛之后的沉静——重读《合欢树》[J].中学语文,2020,(25):48-50.
  [5]唐福玖.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9):102-104.
  [6]錢虹,史铁生.平淡蕴深情 简约胜繁文——《合欢树》课文导读[J].名作欣赏,2003,(09):38-40.
  [7]徐恩仙.只见泪滴,不闻哭声——浅析《合欢树》的语言艺术[J].课外语文,2015,(20):197.
  [8]史铁生.合欢树[J].意林文汇,2020,(11):40-41.
其他文献
【摘要】 文学翻译是书籍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学翻译,文学作品才能够被更多的读者发现和理解,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作品的一致性,就需要在客观性的基础上来完成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本文以文学作品的翻译现状作为基础,探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客观性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文学翻译;客观性;取舍;翻译效果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各行各业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新的时代,人们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行业及企业对于向社会输出人才的各类中职院校,也产生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人在职业技能、道德水平、文学综合素养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彰显着各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者有了更加深刻的要求,当代青年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更应当注重其职业道德培
期刊
【摘要】 灰色詈语作为詈语的一种,有着自身的内在层次。文章调查了平遥詈语72例,其中灰色詈语39例(包含同一词衍生出来的同义不同词形的词)。考释了三则平遥灰色詈语中看似有音无字的本字。  【关键词】 詈语;灰色詈语;本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106-02  平遥作为晋语的中心地带,其方言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许多
期刊
【摘要】 在文学翻译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翻译领域苦心钻研,不僅翻译了大量的作品,更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许渊冲,当代翻译大师,他结合诗歌自身的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诗歌翻译要遵循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本文基于许先生的“三美”原则,对他所译的《无题》进行赏析,并对译文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译。  【关键词】 文学翻译;许渊冲;“三美”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学作品也呈现全球化的特点,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其中,儿童文学作品因其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对儿童文学类读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译者应站在儿童的视角对译文进行翻译。本文以优秀文学作品《小王子》为例,结合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周克希、李继宏两种译本的部分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译本的翻译策略从而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尤金·A·奈达;功能
期刊
【摘要】 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端,与内蒙古接壤。明朝时在从东到西的“万里长城”上逐次设了九个边防重镇,榆林所在的延绥镇即为九边重镇之一。明“隆庆议和”之后,沿长城开设了十一处蒙汉互市场所。在榆林沿着长城的很多县城中,有一批专门从事长城边界贸易往来的人,群众将他们称之为“边客”,他们所从事的行当叫“边行”,他们每年从口外换购大量绒毛、皮张、牲畜、肉油等运回榆林,再把蒙民所需的绸缎、布匹、砖茶、药材等运
期刊
【摘要】 在《起死》中,鲁迅将庄子刻画成油嘴滑舌、擅长诡辩、随随便便的虚伪道士形象,这与文学史中逍遥独立、追求自由的哲学家庄子大相径庭。鲁迅这样的安排与他当时的文学创作意图是密切相关的。他发现国民吸收了庄子思想中的消极方面,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善于诡辩、随随便便、混淆是非、冷漠无为的民族品格。《起死》不仅是对当时国民劣根性的讽刺,也是对庄子思想中消极因素的反讽与批判。《起死》主要是对《外篇·至乐》
期刊
【摘要】 《中国佬》是英国畅销书作家史蒂芬·莱瑟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讲述了爱尔兰共和军和英国政府之间的冲突,间接导致了一名无辜的亚裔移民阮玉明丧失亲人,随后独自展开复仇的故事。本文将结合阮玉明自身经历和相关历史背景,论述和平主义和该角色的相关性。  【关键词】 《中国佬》;阮玉明;和平主义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
期刊
【摘要】 《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在中国有着极高的流传度及影响力,在邻国日本自古以来也备受推崇,并不断地得到传播与发展。本文围绕部分命名中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日本城市、名胜古迹,对该类场所命名的来源、内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其背后的关联因素。  【关键词】 日本 地名;名胜古迹;命名;中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G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因而,文化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华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