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第四代反舰导弹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5月,印度宣布印俄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试验取得成功,年内将投入试生产。这种被称21世纪海上“杀手”的新一代反舰导弹,原来就是俄罗斯“红宝石”反舰导弹的印度型。
  
  引起海战样式变化的武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设计师们对世界反舰导弹的未来发展做了一次系统的评估,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70-80年代购买第一代反舰导弹的国家,进入90年代后将不得不对这种武器进行更新换代。美国的“鱼叉”、法国的“飞鱼”、意大利的“奥托玛特”、俄罗斯的I-I-15“白蚁”等老一代反舰导弹不仅不能适应未来海战的发展要求,而且在物理性能上也明显地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现代舰载防空兵器的最新发展已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空间。
  俄罗斯的武器研制者们在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反舰导弹的设计要求:重量轻,尺寸小,对现代雷达暴露征候小,超音速巡航,发射后不用管,真正实现自主发现和攻击目标。上世纪80年代末,研制新一代反舰导弹的计划正式启动,负责设计工作的总师是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T.叶弗列莫夫。尽管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研制工作仍取得了重大进展,到90年代中期,导弹系统已进入了试验阶段, 并在199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推出了第一个样品。
  这种首次亮相的第四代反舰导弹取名为“红宝石”,它可用于在强火力和无线电电子反制情况下打击敌水面舰艇编队和单个舰艇目标。因此,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了各国军界的高度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世界许多国家都将研制和采购排水量有限的舰艇作为海军发展的重点,这种发展方针所带来的问题是,必须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舰载武器系统,以获得过去大型战舰才具备的能力。
  这种新型反舰导弹的发射距离不超出不扩散导弹技术条约的限制,而且进入21世纪后,各国装备第一代亚音速反舰导弹逐步让位于具备更远射程和更高效能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因此“红宝石”的问世可为俄赢得巨大的出口商机。到2005年,俄罗斯就可向国外用户供应这种导弹系统。俄罗斯专家认为,未来10年内,世界武器市场上将不会出现有竞争力的同类产品,这一武器的潜在市场价值将达到100亿~120亿美元。特别是对于原来装备“鱼叉”和“飞鱼”反舰导弹的国家,“红宝石”将是最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国外专家据此预测,这种导弹若被世界许多国家的海军装备,将引发未来海战的巨大变十七。
  
  设计性能
  
  “红宝石”反舰导弹系统与俄(苏)制造的前几代反舰导弹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通用性。这种导弹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了对于不同载具的通用性:既可以配置在潜艇、水面舰艇和快艇上,电可挂载到飞机上,还可由岸基发射装置使用。从通用程度来看,它大大超过了这一领域的“创记录者”——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此外,“红宝石”导弹还具有以下突山特点:超地平线的射程,全自主战斗使用(“发射后不用管”),可采用灵活的弹道进行巡航(“低弹道”或“高低弹道”),在飞行的所有阶段都保持超音速,对现代雷达的具有极低的暴露特征。
  新型反舰导弹在设计上也采用了新颖的结构布局,发动机使用了迎面进气口。这种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导弹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又缩小了弹体的直径。它采用标准的空气动力外形,安装有梯形折叠主翼和尾翼,弹体具有极强的滑翔空气动力性能,这与其强大的推力相结合,保证了导弹的高机动性(最大攻击角度达150度),这使导弹在面对敌防空兵器时可做有效的规避机动。
  “红宝石”反舰导弹的动力系统包括使用积分式固体燃料起动加速器的超音速冲压喷气巡航发动机,发动机进气道位于头锥中心线的两侧,呈对称配置。其实,从进气道到尾喷口,整个导弹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动力装置。除内装进气道、控制单元、自导雷达和战斗部的头锥外,导弹的大部分弹体都被用作巡航发动机燃料和内嵌式固体燃料加速器的贮运筒。这种发动机可以使导弹在0~20000米的高度范围内巡航飞行时保持2-3.5马赫的高速度。发动机的推力也特别强劲,可达到4000公斤。导弹射出发射筒后,发动机的固体燃料加速器启动,只需几秒钟就可使导弹加速到2马赫以上。然后,固体燃料加速器关闭,导弹靠冲压式液体燃料喷气发动机继续以2.5马赫左右的速度飞行。
  “红宝石”反舰导弹采用复合导航系统,巡航段为惯性导航,在飞行的最后阶段改为有源雷达制导。导弹由自身的目标指示数据源形成飞行控制指令,雷达导引头在距离目标75公里的距离上开启,开始自主搜索目标,可截获巡洋舰一类的水上目标。当截获目标后,雷达导引头随即关闭,然后降低到超低空的高度约5~10米。在整个飞行中段,导弹始终处于敌方舰载防空系统的发现区低界以下。在进入飞行的最后阶段后,反舰导弹开始跃出无线电地平线,导弹雷达导引头重新开机,截获并跟踪目标。在这个飞行时间只有几秒的最后阶段, “红宝石”的超音速使近程防空兵器很难对它进行有效的拦截,即使对其导引头实施强电磁干扰也无济于事。
  由于飞行时间短,飞行距离远,“红宝石”反舰导弹的导引头对目标指示信息的精度要求不高。在攻击目标之前,导弹急剧爬升,从很大的高度上对整个目标区进行观察,这为导弹从舰艇编队中识别所要攻击的目标,并辨认假目标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导弹能够按重要性对目标进行分类,自主选定攻击战术和攻击实施方案。在导弹的自主控制系统中,不仅注入了对抗敌电子干扰手段的数据和算法,而且还注入了规避敌防空兵器火力的动作。
  当消灭了舰艇编队中的主要目标后,剩余的导弹将攻击编队中的其他舰艇,不会出现两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的情况。因为在目标引导程序中,集成了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人员在人工智能电子系统研制方面所取得的所有成功经验,导弹能够实现“一枚导弹攻击一艘舰艇”、“一个齐射打一个舰艇编队”的原则。为了消除对目标的误判,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中注入了所有现代舰艇的图像,可供导引头在选择机动方式和攻击指定目标时进行校正。此外,在弹载计算机中还注入了纯战术性的数据,比如舰艇的型号,这可使导弹判定它面对的是什么目标:是护航舰只,是航空母舰,还是登陆编队,然后根据预定的程序攻击其中最重要的目标。
  导弹的射程根据所选定的飞行轨迹有所不同,在采用复合弹道时飞行距离可达300公里以上,而在以5~ 15米的低弹道巡航时,射程为120公里。“红宝石”安装的是200~300公斤高爆炸药战斗部,它能够击沉300公里外的现代化巡洋舰,即便是它装备了“宙斯盾”防卫系统,而几枚能够自主选择要害部位实施攻击的“智能”导弹就可使一艘航母报废。
  
  使用特点
  
  “红宝石”导弹在使用上的突出特点,是对外界条件要求非常低,它无需特殊维护与保养,这是由其紧凑的布局所带来的一大优点。导弹平时装入密封的运输发射筒内,巡航导弹与运输发射简内壁之间没有任何缝隙,这使得同样的运输发射筒可多带1~2个弹药基数。运输发射筒是导弹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导弹在离开制造厂时就被装入运输发射筒内,无论是在运输、储存和悬挂在载具上,它始终处于发射准备状态。导弹运输发射筒内装有嵌入式检测装置,在超过保养期后无需将导弹从简内取出就可对其技术状况及其整个系统进行检测,导弹在运输发射筒内的无故障检测期为3年。
  装有导弹的运输发射筒维护起来也非常简便,无需加注液体和气体,对储存地区和载具上的微气候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所有这一切不仅简化了维护保养,还提高了其技术可靠性,使处于无故障保存期内的导弹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使用运输发射筒、广域的发射角度、发射无需复杂的操作规程,这使得“红宝石”很容易挂载到各种载具上,即便是设计结构差异非常大的发射装具。比如,小吨位导弹艇使用的结构极其简单的支架式发射装置,以及大排量水面舰艇(护卫舰、驱逐舰和巡洋舰)的舱式垂直发射装置都可以使用这种导弹。
  如果导弹系统安装在经过改装的舰艇上,除了老式巡航导弹的发射阵位外,还可以再安装3个“红宝石”导弹运输发射筒。比如,在1241型“塔兰图拉”导弹艇在现代化改装时,4部Ⅱ-15“白蚁”导弹发射装置被12个“红宝石”运输发射筒所取代。预计,装在MA3-543汽车底盘上的“棱堡”岸基机动式反舰导弹系统也将装备这种导弹运输发射筒。
  “红宝石”反舰导弹的机载型,保持并改进了舰载型和岸基型的某些基本战术技术性能(最大射程300公里,巡航速度2~2.6马赫,最大飞行高度15000米),但发射重量却大大减少,只有2550公斤。进气管和喷嘴在发射后由抛掉的整流罩关闭(从外形上看,机载型整流罩与舰载型有所不同)。在2001年的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公布了机载型“红宝石-A”反舰导弹系统的性能。据称,苏-30多用途歼击机将可挂3枚“红宝石-A”反舰导弹。最重要的是,这种机载型反舰导弹无须借助机载航电系统就可自行搜索发现目标,这显著降低了对载机的要求,扩大了载机的种类。另外,由于良好的设计结构,机载型在飞机外挂架上的空气动力阻力也显著降低,这使得它能够被各种飞行器所挂载,即使是轻型的歼击机,比如,在米格-29轻型歼击机的机翼下可挂载两枚“红宝石”反舰导弹,而苏—33重型舰载歼击机的挂载数量可提高到3枚,图-142远程巡逻机最多可挂载8枚这种反舰导弹。
其他文献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随着美国对越南战争的深入,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连续不断地入侵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挑衅活动。在针对入侵美国军机的防空作战中,虽然在1965年9月20日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所部击落了一架美军的F-104C,但总的来说作战成绩并不理想。被誉为“打遍天下”的歼-6战斗机在与执行争夺空优势任务的F-4“鬼怪”和F-8“十字军战士”舰载战斗机的遭遇战中,虽多次获得拦截机会,但因性能
期刊
“战场上有个不言而喻的道理:能够夺取并维持空中战场的优势,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台湾拥有先进战斗机群的原因,尤其是在台海存在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情况下更为重要。”这是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的专家大卫·席拉帕克最近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所作的评论。  人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和美国对“台海制空权”的关注在不断升温。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把“台湾海峡的战机竞赛”作为封面文章,大
期刊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数次流下了滚滚热泪。    乌江南岸,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分外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
期刊
2006年6月1日,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以及德国六国外长会议在维也纳举行,商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途径。会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了解决伊朗核计划危机的建议。建议说,在伊朗保证不制造核武器的前提下,有关各方将与伊朗开展一系列经济和技术合作,各方向伊朗提供安全保证,帮助伊朗建造核电站以及核燃料贮存设施并确保提供至少5年的燃料供应。美国务卿赖斯表示,只要伊朗中止浓缩铀活动,就
期刊
米俊敏 编译    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资料,美国2005财年精确制导武器(包括非机载的“战斧”巡航导弹),采购与研究发展试验鉴定的预算经费总共为16亿美元,采购数目超过46000枚,其中激光制导炸弹和JDMA制导炸弹分别为15000枚和30000枚。近30年来,没有哪一种武器像精确制导武器这样发展迅猛。精确制导武器能弹无虚发吗?    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    使用有限的兵力兵器在短时间内就可高效
期刊
编者按:2004年10月9日,霍华德总理在选举中再次获胜。随后不久,澳大利亚的战略远景、军队的发展方向以及防卫政策的构成迅速浮出水面。    前言    霍华德政府再次获胜的原因之一在于民众想要其继续提高军队远程作战的能力,消除使军队战斗力提升缓慢的阻力。毫无疑问,在新的防卫政策中,对澳大利亚领土和领海的防卫将仍然摆在第一位,而最大的区别在于,为了实现民众要求军队所需具备的作战能力,对军队的组织结
期刊
中国军事分析家对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爆发的几场战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战争中军事打击与心理战的密切配合,以及大众传媒所起的日益重要的战略作用,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与关注。    中国心理战的悠久历史    中国心理战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古代早期的心理战经验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主要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实质是攻击敌人的谋略;战争的主要原则是争夺
期刊
5月1日,美日两国外交、防务最高长官在美国国务院举行日美安保磋商会议,就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达成协议。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日美军事同盟进入“新阶段”,日本事实上成为美军在东亚的战略据点。  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大郎、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5月1日上午举行了约1小时的“2+2”会谈。在会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双方宣布已经就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达成一致。  报告的
期刊
在台湾制订的“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战略中,“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的滩头阻击、地面决战”,是“防卫固守”的关键。追求“量少、质高、机动、快速反应、多功能”的“第二代台湾陆军”中的装甲兵团,就是“地面决战”中的主要突击力量。  与上个世纪60年代40多万陆军相比,现今台湾陆军本着“减少兵力、增强火力、提升战力”的宗旨,“瘦身”了许多。目前,台陆军总兵力19万人,有3个军团(第6、第8、第10军团)
期刊
正当美国五角大楼决定向太平洋地区增派核潜艇的时候,北京时间2005年1月8日10时(夏威夷时间1月7日下午16时),美海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旧金山”号(SSN-711)在从关岛前往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途中,于关岛南部约560千米的海域撞上海底的一座山峰,艇首外壳和声纳系统严重受损,造成1人死亡和60人受伤。美国海军刚于2004年底在关岛永久性核潜艇基地完成3艘“洛杉矶”级核潜艇的部署,仅仅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