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防寒比防暑都重要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炎炎,人人都想着法儿地防暑降温,却容易忽略寒邪的侵袭。殊不知,这夏日的寒邪比冬天更伤人。
  外界的寒凉之气,都属于风寒邪气。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阳。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阳气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爱贪凉,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夏至以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此外,夏季寒邪还是慢慢累积病根的过程。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很多在夏天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大多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不仅如此,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夏季寒邪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二是从饮食中来,主要是进食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寒邪入侵最典型的信号是少汗、怕冷、头生疼,轻则出现手足麻木、关节疼痛,重则可能导致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问题。门诊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30多岁的女性,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每天都要吹空调和风扇,两年以后,她得了硬皮病,全身皮肤变硬变黑,并出现内脏损害,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严重后果。
  夏天防寒的措施有哪些呢?首先,避免冷风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此外,空调房内的温度不宜设得过低,最好控制在24℃~26℃,睡觉时应关闭空调或将其设置为“睡眠模式”。
  其次,护好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老人更怕着凉,建议出门时带件长袖上衣或坎肩,进入空调房间或较凉的地方时,立即穿上。
  最后,饮食注意少寒凉。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寒邪初起时,喝姜枣汤有助于缓解症状。取生姜3片,红枣5颗,加水煎煮3~5分钟,饮用即可。也可以吃点葱白、喝些姜茶甚至热水,将体表的寒邪驱除。
其他文献
《大学直指》中,智旭并不以成就“大人之学”来解释《大学》,而是站在佛教立场,解“大”为“心”,解“学”为“觉”,并以佛教“一身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解儒家“
起源于国际私法领域的法律规避概念已被移用到国内法领域并对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法律规避现象在国内法领域亦是一种普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缘起于法律规范之间、法律规范
存在问题是哲学上亘古而常新的话题和难题。本文考察了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虚拟存在问题。网络虚拟存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现实存在的新的存在
魏晋南北朝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学术巨变期.其间中国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两大转变:一是前期魏晋玄学取代两汉经学成为时代的"先锋意识",二是后期佛学逐步实现中国化并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导致了价值冲突,造成了主导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落,形成了以"价值真空
首先,对自然科学方法的特征及功能等进行考察,进而得出基公安部质,把握其精髓,为后面的论述奠定一个坚实而明确的基础,并对历史上有关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