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教学模式概念模糊,教学随意性很大。因为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模式去规范,课堂教学不规范、课堂效率低下、课堂道德缺失等一些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包括学校、市级教育领导都在反思,培育厚重的课堂文化,构建减负增效的课堂,必须强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探讨、实践我们生物组构建出如下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授课模式流程:导——学——结——读——检
具体过程:
第1步“导”: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1) 课前准备工作:根据教材需要准备导课所需要的实物、幻灯片、动画、或复习上节学习内容所需要的系列连续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准备课前、课堂上对学生问题的处理。
(2) 课堂上采取方式:①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导入 ②由教材问题探究导入 ③图片或者是动画导入 ④复习提问导入等。
(3) 本环节课堂目标: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求知的欲望以及本节具体的教学目标去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语言精练、简洁、生动、自然或幽默。
第2步“学”:学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课前准备工作:依据新课标、教材以及学生实际制定学习目标,设置问题串,用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 课堂上采取方式:①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和老师设置的问题,阅读课本,进行自主探究。有目的地去进行学习。②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形式达成学习目标。对重点、难点内容小组进行深入探究,③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分歧的问题在全班提出来,在老师的参与下全体同学共同解决,问题解决的方式仍然以学生自行解决为主,教师主要发挥点拨引导作用。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认真听讲(听老师讲和同学讲)的习惯,以及敢于公开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
(3) 本环节课堂目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合作探索重点、难点,教师在本环节中起引导作用,要点拨适时、到位。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教师要搭建好和谐、民主、輕松、愉悦的学习平台,耐心听取学生的表达,并及时给予最科学的引导和评价。
第3步“结”:课堂小结是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完善和补充。
(1) 课前准备工作:根据学生在上一环节的表现,准备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可能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然后设计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同时设置恰当的系列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2) 课堂上采取方式: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回扣本节的学习内容,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用线框、图表,因为过度连接是线,简洁流畅,也可采用知识树,总结重点知识。
(3) 本环节课堂目标: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网络,梳理核心概念,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此环节教师应注意:①不但教给学生归纳提炼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②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强化重点。
第4步“读”:打造高效课堂最有效的一步。
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在上面几个环节完成后,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给出3-5(不同内容可作调整)分钟时间针对本节内容进行短时间强化记忆。这时就可以边读边把第3步小结中的知识线框、图表等构图在脑中,同时背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第5步“检”:就是当堂检测,根据本节内容特点,采用适当方式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反馈本节学生学习情况。
(1) 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可以提供检测题,要依据学情,内容既要覆盖知识点,又要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题量要适中,题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既利于学生的达标,又能让学生进一步暴露问题,以便师生进行查漏补缺而进行补偿教学。
(2) 课堂上采取方式:学生先自我检测,独立完成,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然后组内交流,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对本组内仍存在的争议或疑惑再在班内进行生生、师生的交流,以便在交流中进一步达成共识,达成补偿教学。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学生全体发展。
(3) 本环节课堂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检测,加强所学知识的巩固及应用,并且通过交流进行查漏补缺而完成补偿教学。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题量不能过大,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还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争取达到人人过关。
该模式各环节及其时间安排可以灵活处理,同时该模式已经通过了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完善。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较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贯穿课堂。关键是打造了高效课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包括学校、市级教育领导都在反思,培育厚重的课堂文化,构建减负增效的课堂,必须强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探讨、实践我们生物组构建出如下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授课模式流程:导——学——结——读——检
具体过程:
第1步“导”: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1) 课前准备工作:根据教材需要准备导课所需要的实物、幻灯片、动画、或复习上节学习内容所需要的系列连续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准备课前、课堂上对学生问题的处理。
(2) 课堂上采取方式:①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导入 ②由教材问题探究导入 ③图片或者是动画导入 ④复习提问导入等。
(3) 本环节课堂目标: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求知的欲望以及本节具体的教学目标去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语言精练、简洁、生动、自然或幽默。
第2步“学”:学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课前准备工作:依据新课标、教材以及学生实际制定学习目标,设置问题串,用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 课堂上采取方式:①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和老师设置的问题,阅读课本,进行自主探究。有目的地去进行学习。②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形式达成学习目标。对重点、难点内容小组进行深入探究,③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分歧的问题在全班提出来,在老师的参与下全体同学共同解决,问题解决的方式仍然以学生自行解决为主,教师主要发挥点拨引导作用。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认真听讲(听老师讲和同学讲)的习惯,以及敢于公开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
(3) 本环节课堂目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合作探索重点、难点,教师在本环节中起引导作用,要点拨适时、到位。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教师要搭建好和谐、民主、輕松、愉悦的学习平台,耐心听取学生的表达,并及时给予最科学的引导和评价。
第3步“结”:课堂小结是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完善和补充。
(1) 课前准备工作:根据学生在上一环节的表现,准备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可能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然后设计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同时设置恰当的系列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2) 课堂上采取方式: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回扣本节的学习内容,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用线框、图表,因为过度连接是线,简洁流畅,也可采用知识树,总结重点知识。
(3) 本环节课堂目标: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网络,梳理核心概念,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此环节教师应注意:①不但教给学生归纳提炼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②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强化重点。
第4步“读”:打造高效课堂最有效的一步。
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在上面几个环节完成后,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给出3-5(不同内容可作调整)分钟时间针对本节内容进行短时间强化记忆。这时就可以边读边把第3步小结中的知识线框、图表等构图在脑中,同时背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第5步“检”:就是当堂检测,根据本节内容特点,采用适当方式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反馈本节学生学习情况。
(1) 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可以提供检测题,要依据学情,内容既要覆盖知识点,又要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题量要适中,题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既利于学生的达标,又能让学生进一步暴露问题,以便师生进行查漏补缺而进行补偿教学。
(2) 课堂上采取方式:学生先自我检测,独立完成,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然后组内交流,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对本组内仍存在的争议或疑惑再在班内进行生生、师生的交流,以便在交流中进一步达成共识,达成补偿教学。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学生全体发展。
(3) 本环节课堂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检测,加强所学知识的巩固及应用,并且通过交流进行查漏补缺而完成补偿教学。
(4) 本环节操作关键点:题量不能过大,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还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争取达到人人过关。
该模式各环节及其时间安排可以灵活处理,同时该模式已经通过了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完善。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较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贯穿课堂。关键是打造了高效课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