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读者的主题信息网络--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目标与路径

来源 :中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性文章“四要素”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屡被批评,却难以改变。就初中学段而言,这样局面的产生,其根源还要归结到课程标准对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目标陈述的偏颇。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应当以建构读者的主题信息网络为目标,并围绕此探寻教学路径,依从读者对信息的提炼组织、评估筛选、拓展重构、交流完善的阅读认知和体验过程设计教学,开展活动。
其他文献
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存在技巧和方法问题。采访工作也不例外,巧妙的利用一些别具一格的方式方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
关于对人乳头瘤病毒的细胞免疫消除的有关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该文扼要论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以及在此过程中如淋巴样组织、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
目的调查儿童肠道病毒所致肢体瘫痪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2001年至2007年收治的儿童肠道病毒所致肢体瘫痪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相
摘 要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阅读的主体受阅读经验的影响,在阅读中产生的情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这种阅读差异性,并积极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认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选择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选择不同的阅读素材,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体验  何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创新教育是核心。教学过程中在参与法、互动法、项目法、自助法等教学方法的积极使用下,形成高效的教学教育,形成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54-01    飞速发展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