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指导思想,立足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特点,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取向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取向的基本观点,以期丰富职业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理论以及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思路与指导。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目标取向
一、前言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4月发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是学时比例最多、覆盖面最广、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体育精品课程,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定位
1.《纲要》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定位。《纲要》的价值取向的重点摆脱单纯的学科中心论,倾向于运动本身和运动着的人的本身发展上;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在自然体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体育的人文观和文化内涵;强调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于不同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取向重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融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于一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科自身的功能和规律,不以某一方为偏颇。《纲要》中阐述的五个领域目标就是国家的共性要求,其中包括认知、情感、价值观和动作技能、体质体能发展的目标。但是,这五个领域目标很难在一节体育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中得到均衡的发展,只能有所侧重。所以,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分析。
2.高等职业教育关于精品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所以体育教育必须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内涵,也要突出职业教育本质的基层性、应用性、综合性。因此,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除了完成《纲要》的共性目标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体育课程是了解和改进社会的一种途径,应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生活作准备。高职学院的体育课程应着重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意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满足未来高科技竞争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他们未来生活质量;训练学生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基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为基准,根据《纲要》,应将精品体育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基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强调特殊性与差异性,寓特殊性于一般性之中,在实现五个领域目标的基础上确定精品课程开发的目标,最终应该以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为归依。
2.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现代健康的理念为出发点。现代健康的理念的提出,要求体育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还必须着眼于学生个体健康的生存发展。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必须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导向,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目标。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精品体育课程必须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导向,结合学生各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增强体质的基础上,着重解决高职学生体质下降、身心变化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其身心调适能力,激励每一个高职学生努力追求身心健康和身心发展的更高层次,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3.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终身锻炼为归宿点。“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正是体育课程目标从增强体质的需要到健康生活的诉求的最佳解读。“健康第一”并不等同于“健康唯一”。健康生活不可能一劳永逸,要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时,不仅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意识,以满足未来高科技竞争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提高他们未来生活质量。
4.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学生的发展水平却不是整齐划一的。国家课程目标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的基本素质,难以顾及学生个体的兴趣及需要,而精品课程开发的根本内涵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课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能力。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周详地考虑特定的高职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5.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开发目标的确定要处理好全面性和职业实用性的关系。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首先应当考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不同兴趣、不同运动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取向,使每一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后,总体上的全面发展。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其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是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而不是“普通专科”人才,因而我们必须考虑职业实用性。职业实用性是强调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所谓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和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职业做到全面性和实用性的协调发展。
6.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开发目标设计应该注意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目前倡导以人为本的小康社会,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走向人本化,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倾向趋向淡化。“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发展,从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健身、教育及休闲娱乐的理念,是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时代性体现;发展性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当同特定的教学阶段相联系,而不应只是对所有教学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因为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不断调整;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是指在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的同时,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及心理状态。民族传统体育就其运动本质上看,更接近于生活的自然形态,就其生活情绪看,体现以人为本、运动休闲、文体合一的特点,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使人的心灵获得一种激荡,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及的。
参考文献:
[1]鲍其安.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开发迫在眉睫[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2]刘宗惠等.高等职业学院不同专业学生体育目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7,(11).
[3]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目标取向
一、前言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4月发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是学时比例最多、覆盖面最广、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体育精品课程,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定位
1.《纲要》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定位。《纲要》的价值取向的重点摆脱单纯的学科中心论,倾向于运动本身和运动着的人的本身发展上;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在自然体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体育的人文观和文化内涵;强调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于不同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取向重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融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于一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科自身的功能和规律,不以某一方为偏颇。《纲要》中阐述的五个领域目标就是国家的共性要求,其中包括认知、情感、价值观和动作技能、体质体能发展的目标。但是,这五个领域目标很难在一节体育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中得到均衡的发展,只能有所侧重。所以,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分析。
2.高等职业教育关于精品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所以体育教育必须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内涵,也要突出职业教育本质的基层性、应用性、综合性。因此,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除了完成《纲要》的共性目标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体育课程是了解和改进社会的一种途径,应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生活作准备。高职学院的体育课程应着重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意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满足未来高科技竞争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他们未来生活质量;训练学生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基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为基准,根据《纲要》,应将精品体育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基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强调特殊性与差异性,寓特殊性于一般性之中,在实现五个领域目标的基础上确定精品课程开发的目标,最终应该以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为归依。
2.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现代健康的理念为出发点。现代健康的理念的提出,要求体育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还必须着眼于学生个体健康的生存发展。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必须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导向,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目标。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精品体育课程必须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导向,结合学生各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增强体质的基础上,着重解决高职学生体质下降、身心变化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其身心调适能力,激励每一个高职学生努力追求身心健康和身心发展的更高层次,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3.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终身锻炼为归宿点。“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正是体育课程目标从增强体质的需要到健康生活的诉求的最佳解读。“健康第一”并不等同于“健康唯一”。健康生活不可能一劳永逸,要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时,不仅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意识,以满足未来高科技竞争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提高他们未来生活质量。
4.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学生的发展水平却不是整齐划一的。国家课程目标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的基本素质,难以顾及学生个体的兴趣及需要,而精品课程开发的根本内涵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课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能力。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周详地考虑特定的高职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5.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开发目标的确定要处理好全面性和职业实用性的关系。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首先应当考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不同兴趣、不同运动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取向,使每一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后,总体上的全面发展。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其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是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而不是“普通专科”人才,因而我们必须考虑职业实用性。职业实用性是强调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所谓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和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职业做到全面性和实用性的协调发展。
6.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开发目标设计应该注意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目前倡导以人为本的小康社会,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走向人本化,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倾向趋向淡化。“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发展,从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健身、教育及休闲娱乐的理念,是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时代性体现;发展性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当同特定的教学阶段相联系,而不应只是对所有教学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因为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不断调整;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是指在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的同时,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及心理状态。民族传统体育就其运动本质上看,更接近于生活的自然形态,就其生活情绪看,体现以人为本、运动休闲、文体合一的特点,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使人的心灵获得一种激荡,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及的。
参考文献:
[1]鲍其安.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开发迫在眉睫[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2]刘宗惠等.高等职业学院不同专业学生体育目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7,(11).
[3]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