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家风 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 :邓小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归根结底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的自信,而个人的文化自信最初则来源于家风的熏陶,因此,家风建设和文化自信两者具有高度关联性。习近平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内涵和途径以及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对青少年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释,并对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述,指出新时代优良家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革命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加强家风建设对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内容支撑、找到丰富的理论源泉、塑造生动的实践范式。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文化自信
  〔中圖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1-0067-09
  〔作者〕 吕春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主任科员,北京 100017
  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强大的精神根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5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这一问题,在其系列讲话中多次论及坚定文化自信,并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实质和意义的深刻阐释,确立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范式,在全社会开启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新实践,而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正是这一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礼记·大学》)家庭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的基石,而家风作为家庭中的一种潜移默化的风气,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54页。,而坚定文化自信也是如此。只有坚定个人的文化自信,才能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而个人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其最初就来源于家庭的培养、家风的熏陶。因此,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对坚定文化自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以新时代家风建设为视角,梳理其与坚定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讨其重要作用,从而为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
  一、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和家风建设的相关论述
  (一)习近平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7页。,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9页。。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9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0-41页。
  第二,关于文化自信的内涵。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页。在习近平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5页。,"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人民日报》2013年7月13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1页。,而文化自信就是建筑在这三重文化基础之上、对这三重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自信。习近平的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和内涵。也因为如此,习近平才能充满底气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第三,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习近平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页。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世界,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习近平还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8页。。他强调,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他还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7页。,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滋养,否则领导干部的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8页。。   (二)习近平对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论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历来讲究家国同构,从古至今家与国都紧紧相连,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都是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上,而坚定文化自信也是如此。正如上文所论述的那样,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要先从坚定个人的文化自信开始,而个人的文化自信与家庭的培养、家风的熏陶密切相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在广大家庭中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而在这一方面,习近平同样也有一系列重要论述。
  第一,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視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页。。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页。,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风传统,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用"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第二,关于家风建设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青少年的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青少年自身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4页。,"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4页。。他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5页。,整个社会都要"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4页。,用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5页。,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4页。,让优良家风润物无声地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让青少年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树立个人的文化自信,进而辐射、带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因此,他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5页。习近平所提倡的这种优良家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新时代优良家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和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就是家风,家风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页。,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可以说,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优秀文化传统。
  这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家风,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都有极为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同时,这种传承悠久的家风文化,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资源和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能够为我们构建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正是因为如此,习近平才不断强调"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人民日报》2014年3月13日。。习近平家风建设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因此,我们所弘扬和提倡的这种优良家风,正是建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汲取传统家风文化并成功延续其强大生命力的家风。正是这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补充拓展了新内涵和新外延的家风,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新时代优良家风以革命文化为基础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了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共产党员的信仰,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信仰,而这种信仰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在革命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红色家风。
  红色家风,特指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由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构建的、以革命文化为基础的、体现着党的宗旨和意识的一种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红色家风发源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高度的革命性和先进性。这些红色家风,深深影响了习近平。他曾语重心长地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他在多个场合强调,"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页。,要求大家"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56页。。因此,新时代,我们进行家风建设必须以这些体现革命文化的红色家风为基础,将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家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相结合,用革命文化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优质的文化基因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新时代优良家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6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对国家和社会的道德风尚与个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了规定,而家风作为个人道德教育的起点,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的微观体现。优良家风中所蕴含的爱国爱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家庭美德和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同时,新时代优良家风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与同样根植于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弘扬的这种优良家风,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把其中蕴含的道德资源和价值力量植入家教、家规、家训中,把这些"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从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驗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三、新时代家风建设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如上文所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是和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文化自信心息息相关的,而个人的自信心又与其家风紧密相关。近年来,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弘扬优良家风的呼声日益高涨,弘扬优良家风文化逐渐被视为塑造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对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内容支撑
  新时代的优良家风,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继承着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孕育的红色家风,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一种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密切相关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包含着厚重深沉的精神实质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对5000多年中国历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的客观写照,具有十分深刻的时代价值、道德力量和政治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4页。。而这一切与习近平所强调的,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页。之上的文化自信同根同源,二者都是源于对这三种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实质的高度认同和理性把握,二者的内涵与实质十分契合。
  因此,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不仅能够丰富和发展文化自信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还能够促使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发展繁荣,为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提供丰富的内容基础和坚实的理论支撑。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从优良家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二)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找到了丰富的理论源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自信力的增强,一定有其内在的传承性和根源所在,而优良家风所蕴含的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勤俭持家的优良品德、一诺千金的处世理念、舍生取义的义利观念、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修身齐家的个人理想、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等思想内涵,正是中国人毕生所追求和所践行的行为准则,是中华文化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具有古今一致的内在传承性,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密码,也是中华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所在。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使个人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与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和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融为一体,这种古今一致的认同感、历史感和一体感,这些深沉隽永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正是个人文化自信力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根基。
  优良家风传承着5000多年的历史,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主义精神,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和文化特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坚守文化信仰、坚定文化自信的不竭之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从其根源出发,不忘初心,方能赢得未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必须从坚定个人文化自信开始,而优良家风则是坚定个人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将优良家风中所蕴含的讲诚信、重孝行、爱国家、尚和合等价值观念融入家教之中,使个人在坚定其文化自信的过程之中获得中华文化的滋养,找到古今一致的依据,从"扫一屋"开始,进而"扫天下",使中华民族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中能够自得其根,又能自得其实,为新时代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源泉,这也是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的意义之所在。
  (三)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塑造了生动的实践范式   优良家风作为家庭中立德树人的一种风范,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鲜活教材,能够有效地提升家庭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性。放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范畴而言,在广大家庭中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良家风通过家庭教育润物无声地注入个人心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之初对其施加影响,进行多方位地熏陶,可以促进个人对这些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从而树立起个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5頁。而优良家风则正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坚定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而优良家风正是文化自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纽带。因此,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可以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塑造生动的实践范式,使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真正的"落细、落小、落实",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换而言之,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就是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实质内化为个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是将家风熏陶的"个人影响"转化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宏大叙事"的过程,这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内化,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引导功能。这种优良家风,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又有革命文化的价值积淀,同时又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最生动、最直接载体和注脚,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在每一个家庭中的微观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如何将"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融入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头脑之中,弘扬优良家风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说,弘扬优良家风,正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页。一个文明进步、文化自信的社会,必定依赖这个社会中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自信力,而优良家风作为影响家庭成员价值观念的风气,对塑造家庭成员的文化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塑造个人文化自信心的实践外溢到整个社会,就能够影响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构建。因此,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赋予家风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可以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精神源泉,可以汇聚起4亿多个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坚定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磅礴的力量。
其他文献
智库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这个成果一定要接"地气"。所以,调查研究是智库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略。智库不完全是科研机构,它要出"管用"的"对策性"成果。智库提交的对策建议,一定要把国情、省情,宏观、微观以及所处的阶段和方位搞清楚,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毛泽东就非常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把调查比作"十月怀胎",拿出的方案是"一朝分娩"。他強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提
期刊
[摘要]谶纬乃儒学经典、阴阳五行、方术卜筮之杂糅。其目的不仅在于印证君权神授,更在于儒士想要以此为工具,限制无限扩张的皇权。但是形势的发展出乎儒士的意料,谶纬随即成为政敌间攻讦的武器。昌邑王刘贺出自地方,本是霍光选择帝王的无奈之举,但刘贺举止轻浮,不善韬光,遂至授人以柄。霍氏执权柄之牛耳,且善于造势。谶纬成为霍氏操纵废立的舆论利器。  [关键词]谶纬神学;昌邑王;废立  中图分类号:K878.8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智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绩斐然,有力地促进了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二是服务内容主要是应用性的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等对策研究。作为中国特色来讲,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非常强,这对智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库成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我国智库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智库管理工作是一项很新的工作,也和传统的科研工作不一样,智库实际上是由几个要素来组成的,包括从事决策咨询的渠道、人才、保障、成果、合作网络,可以把它叫做"五位一体"。目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在探索国家高端智库试点过程当中有很多新的内容。  第一,在渠道方面,如何对接决策部门非常重要。对上海社科院来说,既包括对接中央部门,也包括对接上海市委市政府。供求雙方如何对接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建立国家高端智
期刊
[摘要]尽管在学术上贡献有限,但县级书院占清代书院很大比重,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清代南部县鳌峰书院经历了初创、迁建、改制三个阶段,最终转变为新式学堂。书院所设职事简单,人员不多;院产主要来自民间捐施,收入单一,支出庞杂,财政一直紧张。鳌峰书院有一定规模的藏书,虽主要服务于科举考试,但也是朝廷教化、加强统治的宣传阵地,并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受到西学的强烈影响。县衙对书院进行严格控制,有关书院的事务
期刊
[摘要]越南是儒家文化圈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从文字到思想,由文学至文化,甚至从观念到习俗,都深受儒家礼教观念的浸染。在越南汉文小说中的表现是,塑造了一批讲究“妇德”的妇女形象:她们婚前恪守男女之大防,严格遵守内外之分;婚后贤惠柔顺,无条件顺从丈夫并尽心服侍,妻妾之间也和睦相处、不争不妒;奉养公婆并孝顺柔和;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贤德的越南女性言传身教,要求子女品德优良,发奋读书,尽忠报国,必要时候还要爱
期刊
[摘要]《盘王大歌》是瑶族“还盘王愿”的重要组成部分,唱《盘王大歌》既是通过文本(口头的或书面的)的语词意义对宇宙、人类、族群来源等本体性问题的集体追忆,也是宗教实践与宗教行为。筵席的排布、仪程的有序推进等事项是瑶人在对灾难的集体记忆与渴望回复秩序心理支配下的行为。师公在仪式中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担负着组织仪式与沟通人神等功能,阴话喃词等异于凡常的声腔以及法器的使用有助于展示其在仪式中的交流能力。演
期刊
[摘要]清代南昌干氏家族以读书为任,从书院起家,再到科举及第,出现了白鹿洞书院堂长干特和山长干建邦父子、乾隆名吏干从濂等历史文化名人。干氏家族因族人读书为官而兴盛,在南昌更是兴建干家大屋,再到后来由于人丁不旺、无后继之人而逐渐走向衰败;最后,由于时局动荡而彻底衰落。它的家族史是传统仕宦家族发展史的缩影,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南昌;干氏家族;发展脉络;干家大屋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作为乡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的传统村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传统村落正在急剧消亡,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以江西境内传统村落最为集聚的庐陵地区为例,探索基于村民视角的钓鱼古村与燕坊古村的保护成效,通过对比钓源古村与燕坊古村的保护现状,指出了村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内在动力、基本条件、制度建设、精神
期刊
〔摘要〕 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为全党树立了典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完整、准确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坚决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