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调查分析,以期为该区域海洋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广西北部湾地区
一、引言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对沿海居民在长期涉海生产生活中创造并积累非遗的总称,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开展海洋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创新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的新模式。由此可见,有关海洋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不仅涉及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问题,而且也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战略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以及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其所拥有海洋非遗的数量与分布、特征与功能等,以期为促进该区域海洋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概述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它东临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广西,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为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是我国大西南地区出海口的最近通道。本文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相关内容,明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包括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崇左六个城市,总面积达7.27万平方公里。通过调查发现,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主要集中于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从民族方面看,广西北部湾地区有汉族、壮族、京族、苗族、瑶族等世居民族,但从事海洋生产的主要以汉族、京族和壮族为主。
三、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自古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沿海而居,形成了以海洋捕捞、滩涂采集、海盐生产等为代表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并逐渐演化出以海洋生产为背景、独具民族特色的海洋非遗。本文现从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资源的数量、特征、功能的不同维度展开海洋非遗相关内容的阐述。
(一)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
本文通过广泛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调研,对相关海洋非遗项目进行验证、补充,最终搜集到137项海洋非遗。根据前文文献综述结果,将其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表演与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能、民间信俗四种类型,其中,民间文学主要包括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文学作品、民族文字等,共计40项;传统表演与游艺主要包括传统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歌曲、民间游戏与杂技等,共计43项;传统工艺与技能则主要包括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技艺、传统美术、海洋生活技能等,共27项;民间信俗是指民间信仰,以及相关节庆活动、生活禁忌等,共计27项。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
1.地域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成果,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与之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1]。海洋非遗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形成、生存和发展也必然与当地居民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洋非遗是海洋这一地理环境下居民“靠海吃海”的直观反映,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海洋制盐、渔业捕捞、民间故事传说等也无不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2.民族性
民族性是海洋非遗的形成与发展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族群)的群体品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广西北部湾地区有汉、壮、京、苗、瑶等多个世居民族,其中,临海而居的主要是京族、壮族,以及汉族中的疍家人和客家人。不同族群虽然均以海洋生产为主,但仍保有其民族文化传统,因此其海洋非遗也被烙下民族印记。
3.多样性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按照非遗的地域特点和生产生活環境进行定义,其自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主要分为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多种类型,进而表现出海洋非遗内容的多样性;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的所属民族不同,壮族、汉族、京族等民族皆有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等海洋非遗类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海洋非遗的多样性。
4.活态性
非遗普遍具有活态性的特点,即它对“人”和文化生态空间的依赖性更强,非遗只有通过传承人才能代代相传[2]。然而,“人”是具有主观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个体,在海洋非遗的传承过程中,每个人对非遗的理解不一,各自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会因为“人”的主观认识和创新应用而发生改变,体现出活态流变的特点。
(三)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功能
1.交流娱乐功能
广西北部湾地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过去与外界接触较少,自然纯朴的海洋活动项目是满足其娱乐需要的主要途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民众依托海洋资源进行生产、生活,创造当地特有的语言、风俗、文化,海洋非遗便是在此种环境下孕育而生并流传至今,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交流、娱乐、调节生活的重要工具。
2.教育传承功能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在现今仍具有优秀的文化表象与生命力,与它不断沿袭和教育创新的传承方式密不可分。在语言和文字不够发达的过去,先人们利用具有健身、娱乐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活动作为载体来传承生活、生产技能以及繁衍技术,其教育表达方式直观、易懂、群众便于接受。也正是这种教育传承性,使得海洋非遗从诞生之日起便代代沿袭、流传至今。
3.凝聚民心功能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凝聚着本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民间信俗,成为本民族凝心聚力的重要保障。此外,开展极具民族特性的海洋非遗项目也是各民族间、区域间甚至国际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间可通过海洋非遗了解彼此文化、增进情感交流或加强交往合作,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凝聚在一起,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袁泽民,季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183-186.
[2]陈炜,高翔.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青海民族研究,27(4): 81-8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蒋若蕾(2000-),女,湖南长沙人,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2017级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
刘霄(1995-),女,山东德州人,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广西北部湾地区
一、引言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对沿海居民在长期涉海生产生活中创造并积累非遗的总称,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开展海洋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创新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的新模式。由此可见,有关海洋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不仅涉及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问题,而且也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战略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以及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其所拥有海洋非遗的数量与分布、特征与功能等,以期为促进该区域海洋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概述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它东临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广西,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为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是我国大西南地区出海口的最近通道。本文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相关内容,明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包括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崇左六个城市,总面积达7.27万平方公里。通过调查发现,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主要集中于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从民族方面看,广西北部湾地区有汉族、壮族、京族、苗族、瑶族等世居民族,但从事海洋生产的主要以汉族、京族和壮族为主。
三、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自古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沿海而居,形成了以海洋捕捞、滩涂采集、海盐生产等为代表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并逐渐演化出以海洋生产为背景、独具民族特色的海洋非遗。本文现从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资源的数量、特征、功能的不同维度展开海洋非遗相关内容的阐述。
(一)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
本文通过广泛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调研,对相关海洋非遗项目进行验证、补充,最终搜集到137项海洋非遗。根据前文文献综述结果,将其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表演与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能、民间信俗四种类型,其中,民间文学主要包括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文学作品、民族文字等,共计40项;传统表演与游艺主要包括传统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歌曲、民间游戏与杂技等,共计43项;传统工艺与技能则主要包括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技艺、传统美术、海洋生活技能等,共27项;民间信俗是指民间信仰,以及相关节庆活动、生活禁忌等,共计27项。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
1.地域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成果,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与之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1]。海洋非遗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形成、生存和发展也必然与当地居民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洋非遗是海洋这一地理环境下居民“靠海吃海”的直观反映,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海洋制盐、渔业捕捞、民间故事传说等也无不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2.民族性
民族性是海洋非遗的形成与发展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族群)的群体品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广西北部湾地区有汉、壮、京、苗、瑶等多个世居民族,其中,临海而居的主要是京族、壮族,以及汉族中的疍家人和客家人。不同族群虽然均以海洋生产为主,但仍保有其民族文化传统,因此其海洋非遗也被烙下民族印记。
3.多样性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按照非遗的地域特点和生产生活環境进行定义,其自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主要分为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多种类型,进而表现出海洋非遗内容的多样性;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的所属民族不同,壮族、汉族、京族等民族皆有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等海洋非遗类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海洋非遗的多样性。
4.活态性
非遗普遍具有活态性的特点,即它对“人”和文化生态空间的依赖性更强,非遗只有通过传承人才能代代相传[2]。然而,“人”是具有主观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个体,在海洋非遗的传承过程中,每个人对非遗的理解不一,各自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会因为“人”的主观认识和创新应用而发生改变,体现出活态流变的特点。
(三)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功能
1.交流娱乐功能
广西北部湾地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过去与外界接触较少,自然纯朴的海洋活动项目是满足其娱乐需要的主要途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民众依托海洋资源进行生产、生活,创造当地特有的语言、风俗、文化,海洋非遗便是在此种环境下孕育而生并流传至今,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交流、娱乐、调节生活的重要工具。
2.教育传承功能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在现今仍具有优秀的文化表象与生命力,与它不断沿袭和教育创新的传承方式密不可分。在语言和文字不够发达的过去,先人们利用具有健身、娱乐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活动作为载体来传承生活、生产技能以及繁衍技术,其教育表达方式直观、易懂、群众便于接受。也正是这种教育传承性,使得海洋非遗从诞生之日起便代代沿袭、流传至今。
3.凝聚民心功能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凝聚着本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民间信俗,成为本民族凝心聚力的重要保障。此外,开展极具民族特性的海洋非遗项目也是各民族间、区域间甚至国际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间可通过海洋非遗了解彼此文化、增进情感交流或加强交往合作,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凝聚在一起,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袁泽民,季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183-186.
[2]陈炜,高翔.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青海民族研究,27(4): 81-8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蒋若蕾(2000-),女,湖南长沙人,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2017级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
刘霄(1995-),女,山东德州人,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