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效“导”促进学生有效“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交融的活动,缺一不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也是学习成果的承载者。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两者之间的作用要明确,不可偏废。在以往传授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控制着学生的学,教师的“导”越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习只是一个知识接受、理解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一般。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我们同时也发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弱化,课堂学习成为了一种没有计划,无法调控或是不敢调控的无序活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教师的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小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方向不明确,且行为、思想、情感都处于发展的不稳定期,引导是必须且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导”得有效呢?
  一、把握导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孔子教育名言,意思是教师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进行启发引导,这样才能收获最好的效果。提出问题之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让学生经过较充分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让学生回答,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时教师才进行引导。如在教学“约分”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个过程是不是约分?学生进行了思考,结果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是约分,有的认为不是约分,因为没有化到最简分数。这时教师引导,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再想想=这个过程是不是约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疑点已聚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维的困顿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为此,教师要抓住导的时机,即在学生悱愤的状态下,学生思维之势已蓄满之时,此时进行点拨引导才能引起学生的顿悟,达成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用导的形式
  教师导的形式要灵活,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导的形式根据教师参与导的力度不同,可以分为全导、扶放结合导、点拨导、学生互导等。
  (1)全导。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引导就要充分有力,学生以听讲、理解为主。如在讲解“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时,因为这两个概念较为抽象,且相似点多,区别点较难理解,这时就要全导,即以教师的讲解引导为主。
  (2)扶放结合导。如果新学习的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时引导便可采取扶放结合导。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一课时,学生因有前一节课“小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小数乘小数”时就可扶放结合地进行引导。
  (3)点拨导。如果学生在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上存在问题,教师便可采取点拨导。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一课时,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出示135-95,0.123 1.9两道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些题目计算与异分母分数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学生经过思考,未能得出结果。此时,教师点拨引导:小数与整数加减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要注意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经过这样一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加减时,要小数点对齐,即数位要对齐;整数加减时,数位要对齐;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化成同分母。三者的共同点就是:两个数要能直接相加减,则这两个数的计数单位要相同。
  (4)学生互导。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此时便要采取学生互导的形式,让学生指导学生。学生互导是激活学生整体学习参与度的有效途径。
  导的形式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引导形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明确“导”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要让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并且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的内涵比数学教学更为广泛,说明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导也要体现这三个方面:导知、导法、导情。
  1.导知,让学生学会
  知识与技能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重、难点处进行引导,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所以在教学引导时就要围绕这个重点进行。如:学生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摆大长方形,并在表格中记录下数据。
  教师引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是本课的知识重点。
  导知是“导”的第一层次,这个层次的“导”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能做到,只是采取的形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2.导法,让学生会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知识,同时也要把学习知识的思想方法有机结合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让学习充满智慧。如教学“三角形面积”一课时,在学生经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便可对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同学们,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用了什么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得出:是用了转化思想,经过这个过程的:转化图形(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找出关系(转化前的三角形与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公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就由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升到思想方法的层面,实现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转变。
  3.导情,让学生乐学
  学习情感总是伴随学习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学习情感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情感及价值取向的引导,让学生学有情感,学有动力。如当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遇到困境时,教师不仅要从知识上进行引导,在情感上也要进行引导与激励,让学生能保持学习动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解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欣赏每种解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自己思考的价值,体验成就感。如在学习“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是通过对具体事例从上往下观察,又从下往上观察得出的。这时,教师便可进行这样的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观察才完整地得出积的变化规律的?生:是从上往下观察,又从下往上观察得出的。师:对,即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答案,那对于评价一件事或一个人,大家觉得该怎么办?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的思维由知识学习上升到了对人和事物价值判断上来,得出要评价一件事,一个人要从多角度去观察,这样才能正确地评价一件事,全面了解一个人。
  导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很重要,是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用的重要途径。善导者,事半功倍。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总结教学中有价值的导,不断优化导的形式、导的内容,让教师有效地导促进学生有效地学。
其他文献
介绍了铸轧坯料生产空调器用铝箔的新工艺.新研发的HL02空调箔具有优良的通用性、兼容性和综合性能,充分满足最新ECO翅片成形法的性能要求,填补了铸轧坯料不能生产软(O)状态
“当然”与“但是”李旭东过去,有人爱讲排场,摆阔气,如异议,他就辩解说:"当然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但是,讲究一点也未尝不可。"有的同志喜欢浮于机关,一年半载难得下基层,若遇指责,他便
十月礼赞王睛十月,你是金色的因为,你是收获的季节是你,使庄稼人的辛勤变成丰收的喜悦是你,标志着饱经磨难的中国从此进人一个崭新的世界十月,你是红色的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白色
山东南山集团铝加工总厂熔铸车间拥有中国最大的容量75t的熔炼.静置炉组两组,各有一台圆形顶装料的熔炼炉与各有一台矩形可倾式的静置炉,装有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热效率达到
认真负责、积极热心的律师辩护是自由的最后堡垒--是抵抗气势汹汹的政府欺负他的子民的最后一道防线。辩护律师的任务正是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挑战,要这些权势在握的尊者
税务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为了规范税务工作人员的行为,进一步推动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税务部门的实际.特作如下规定:一、不准接受纳税户宴请和擅
介绍了百特斯燃烧器在铝熔炼保温炉上的应用,并针对其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作了行之有效的改进.
印度人和牛奶每天清晨和下午4时以后,在印度城市大街小巷中可以见到手提铝制和不锈钢盛奶筒的一群群男女老少来往于供奶站。街上又到处可见奶茶店、摊,一般都是一、二卢比一
投稿邹宏标总想写首小诗全因"税"字太感人千百次想投稿只怕自己笔头太笨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那已是夜深人静稿纸一次次揉成面团苦于无法表达内心钟声已整整敲过三下我终于颤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