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新觉罗·溥杰,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有着一定影响的人物。他曾是清朝皇室主要成员,也是著名书法家,后来成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溥杰先生的二女儿,唯一的继承人福永嫮生女士说:父亲一生最喜欢两件事,一是喜欢吟诗,二是喜欢饮酒。
不少人都知道溥杰先生和酒有着一种理不清剪不断的关系,他不仅爱喝酒,会喝酒,还喜欢为一些酒的名字题字。但是,对于溥杰先生根据中国隋唐时期的一个宫廷制酒秘方,长期坚持自制自饮的、被他戏称为中国人的“XO”的高档酒的细节,却为一般人所不知。
溥杰从两岁开始,就在紫禁城以伴读的身份陪着哥哥溥仪读书,先后在紫禁城待了近20年。溥杰先生在宫中期间,经常听大臣和太监们讲一些历史典故,他还怀有兴趣地翻阅了不少宫中档案。隋唐时期的宫廷制酒秘方,就是溥杰先生在紫禁城时期得到的。
我和溥杰先生由于工作关系相识之后,经常去北京护国寺他的住处拜访。开始见面时,一般都在他的客厅喝着茶闲聊。去的次数多了,相互间也比较熟悉了,于是闲谈的话题不仅越聊越广,也比较随便了。有一次他非要留我吃饭,说是有人刚从日本带来几种小菜,可以一起品尝品尝。走进餐厅,他从冰箱里取出酒菜,又随手从另一张桌子上拿过一瓶酒来,将两个杯子倒满,端起来就要和我干杯。我看着他有条不紊的举动心里暗自发笑,心想这十分熟练的动作大概都是他几十年来坚持“天天练”的结果吧。喝了第一杯酒他问我:“味道如何?”我说口感不错。喝了第二杯他又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酒吗?”这下还真把我问住了,因为这种既有一般烧酒的醇香,又有一般露酒柔软可口的酒,我还是头一次喝。他见我一时答不上来也就不再追问了,只是你一杯我一杯,说说过去,谈谈现在,不一会儿就把一大瓶酒给“消灭”了。
数日后再去溥杰先生家时,已是下午五点了,刚坐下来他就问:“你不是说上次喝的酒味道不错吗,还想不想喝?”于是我们又从客厅到了餐厅,又看着他把熟练的动作重复了一遍。几杯酒后,他站起来说,你跟我来看看。当走进里屋后我发现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摆着四五个很大的玻璃容器,里边装的全是酒,而且分别泡着多种绿色植物。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让我喝的竟是他自己酿制的酒。接着他就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起,他在紫禁城时听说过两个宫廷制酒秘方,一个是隋朝时期的,另一个是唐朝初期的。两个方子除了下料的节气和个别料种略有些区别外,其他都大同小异。于是,他就是按着两个宫廷方子,经过多年反复研究、试制和品尝,最后才形成了我们喝的这种酒。溥杰先生告诉我,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制自饮。他说,这种酒虽然有一定的度数,但烈性甚微,口感好,副作用小,而且不上头,也很少醉人。因为他知道我曾醉过酒,所以非常认真地对我说:“我建议你最好也改饮这种酒。” 溥杰先生的善意,使我又想起我们二人第一次饮酒的情节。
那是一次宴会上,主人正好将我和溥杰先生安排在一桌。当时桌子上摆了两种酒,一种是五粮液白酒,还有一种是啤酒。就坐之后,我随便问了一句:“喜欢不喜欢喝五粮液?”这位“末代皇弟”听后抿嘴一笑,并点了点头。我看他点头有些勉强,又随便问了句:“你平时喜欢喝什么酒?”他说:“只要是用粮食酿造的酒我都可以接受。因为酒只有用粮食做原料发酵才会有味道。我在紫禁城的时候,看到过不少送给宫廷用的制酒秘方,大多都离不开粮食,或者是用粮食酒做原料再次加工而成。”我说:“你讲的完全对,因为人类最早知道酒这东西,就是发现粮食和雨水在一起发酵后产生一股醇香的味道,饮了之后感到清香可口,从此学会了用粮食酿酒,并延续到今天。”他听我这么一说,凭直觉断定与我在有关酒的方面会有共同语言,于是很小声地对着我的耳朵说:“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平常喝的比较多的是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一种酒。”当时我想,溥杰先生的女儿一家在日本定居,他又有好多海外朋友,他所说的市场买不到的酒,肯定是他的亲朋好友专门从国外给“末代皇弟”带来的,至于这种酒的某些细节我也就不好多想,更不好多问了,只好谈论着今天的宴会话题,频频举杯。当时,凭着自己的年纪比他小好多,也不看溥杰先生的杯中酒是不是都喝完了,为了表示敬重,我就来了一个先干为敬。就是那次宴会,我喝高了,回到家就吐了,而且一连好几天都没有食欲。后来我将此事告诉了他,溥杰先生听后,认真地向我说了五个字:要学会喝酒。
人们常说,“行行出状元,事事皆学问”。溥杰先生对酒的研究,可称得上是一位酒专家。他提醒我“要学会喝酒”可谓是 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使我受益匪浅。从那次开始,我才意识到,如何喝酒也是一门学问,并自认为在有关酒的方面,溥杰先生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溥杰先生既然建议我改饮他亲自制作的酒,是不是想把这种酒的制作方法传授给我这个学生呢?于是我大胆地说:“你让我改饮这种酒当然好,但我自己不会酿制怎么办?”溥杰先生看着我的傻样子发笑,我也对着他发笑,对笑之后,溥杰先生才将如何酿制这种酒的方法和使用的原料,像老师讲课一样,一一向我道来。并再三嘱托,现在就你一个人知道就可以了,不宜扩大范围。从此,我就在自己家里,悄悄地按着溥杰先生的指点,每年按着不同的季节如法炮制。后来我才悟到,溥杰先生之所以要我饮这种酒,并把制作方法传授给我,除了让我少醉酒之外,他感到自己年事已高,制酒过程中的好多繁杂事情,对他来说无论是体力或是精力,都感到困难了,只有让另外一个人按着他的方法酿制,他才有可能每年饮用到这种宫廷酒。由于这种酒是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酿制成的,他觉得只有在北京找一个合适的人才行。在他的亲人中,唯一的二女儿福永嫮生,全家长年居住在日本,而且对酒毫无兴趣。于是,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还是选中了我这个当过兵的山东人,成了他自制宫廷酒的唯一徒弟。
有一次我拿着两瓶酿制好的新酒去拜访他,不巧,溥杰先生去全国政协开会,保姆要我在客厅稍等。正在此时,溥杰先生推门而入,我马上把带去的酒给他看,并告诉溥杰先生,这是按着他教给我的方法,并对酒的口感和色泽,进行了微小的改进后酿制的新酒。他听了后像孩子似的笑起来,并马上拿起我带的一瓶酒拉着进了餐厅。保姆说饭还没有好,能否再等一会儿。溥杰先生说:“等不及了,这里有小菜,我们先喝酒。”于是,又见他那熟练的动作,打开冰箱取出菜,拧开瓶子倒上酒,和我边饮边聊。他以品酒专家的学识和“末代皇弟”的身份,对我带去的新酒品评,对色泽和口感备加赞赏,并说宫廷酒的特点很浓。我也说了一些为什么要进行微小改进的理由。我们就像对待一个学术性问题,认真地探讨。数杯过后,他要保姆拿来一个大瓶子,还装着半瓶酒。我看到瓶子上有两个非常醒目的英文字母“XO”。在那个年代,别说市场上没有,就是在其他场合,我也从未见过这种外国酒。他让我品品味道,我慢慢抿了一小口,接着又喝了一口,感到味道有点怪,既不像白酒又不像露酒。溥杰先生边喝边向我说,这是一位日本朋友送来的世界名酒,让我比较此酒的味道和颜色,与我们自己制作的酒有什么不同。我说:“色泽上两种酒看不出什么不一样,只是口感方面稍有差异。”溥杰先生说:“何止稍有一点差异,我们自己制作的酒,不仅色泽好、口感好,而且多喝点也不会有异常反应。而‘XO’喝多了,不知道洋人怎么样,反正咱们是不好受。”我说:“那当然了,因为那是根据洋人的口感制作的,而不是根据咱们中国人口感制作的。” 溥杰先生马上风趣地说:“你说的太对了,那是外国人的‘XO’,咱们今天喝的是中国人的‘XO’。”从此我和溥杰先生每次饮用这种宫廷酒时,都戏称此酒为中国人的“XO” 。
溥杰先生逝世几年之后,他在日本的亲戚和朋友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的“末代皇弟”,决定在日本下关举行纪念活动。全国政协的代表等中国客人将应邀出席。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得隆重而有特色,福永嫮生女士给我发函,希望我能够将100瓶她父亲生前最喜欢饮用的自制酒运往日本。我当即表示同意,于是将我制作保存的100瓶酒,以“溥杰家酿”的名字,用快件空运到日本。随后我又书写了一个裱好的条幅,请溥任先生(溥杰的四弟)一同带到日本,以此表达我对溥杰先生的怀念之情。活动结束后,福永嫮生女士来信告诉我说,中日客人见到溥杰先生生前最喜欢饮用的宫廷酒出现在仪式上非常兴奋,品尝后称赞不已,都说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好酒。她还说,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喝上这种酒该是多么好啊,她积极支持我将这种酒开发出来。我同意考虑开发。我想,如果将这种宫廷酒开发成商品酒,总得有一个正式名字才好。觉得用“溥杰”二字做商标不太好,于是,我就用“皇弟”二字注册了一个商标,可以叫“皇弟家酿”,正式启用时还可以加一个副标题:中国人的“XO”,或者是爱新觉罗·溥杰的“XO”。这样一来,既是对于这位“末代皇弟”发明的肯定,同时也保护了溥杰先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和溥杰一样,一生对酒恋恋不舍。而在有关酒的历史上,很多酒又是因为和一些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有关而制作并流传下来的。正是基于此,才产生了当今的诸多酒文化。现在,溥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年有余了,我觉得开发溥杰先生根据隋唐时期的宫廷秘方而自制自饮的宫廷酒是时候了,好让酒世界中的国人受益。
不少人都知道溥杰先生和酒有着一种理不清剪不断的关系,他不仅爱喝酒,会喝酒,还喜欢为一些酒的名字题字。但是,对于溥杰先生根据中国隋唐时期的一个宫廷制酒秘方,长期坚持自制自饮的、被他戏称为中国人的“XO”的高档酒的细节,却为一般人所不知。
溥杰从两岁开始,就在紫禁城以伴读的身份陪着哥哥溥仪读书,先后在紫禁城待了近20年。溥杰先生在宫中期间,经常听大臣和太监们讲一些历史典故,他还怀有兴趣地翻阅了不少宫中档案。隋唐时期的宫廷制酒秘方,就是溥杰先生在紫禁城时期得到的。
我和溥杰先生由于工作关系相识之后,经常去北京护国寺他的住处拜访。开始见面时,一般都在他的客厅喝着茶闲聊。去的次数多了,相互间也比较熟悉了,于是闲谈的话题不仅越聊越广,也比较随便了。有一次他非要留我吃饭,说是有人刚从日本带来几种小菜,可以一起品尝品尝。走进餐厅,他从冰箱里取出酒菜,又随手从另一张桌子上拿过一瓶酒来,将两个杯子倒满,端起来就要和我干杯。我看着他有条不紊的举动心里暗自发笑,心想这十分熟练的动作大概都是他几十年来坚持“天天练”的结果吧。喝了第一杯酒他问我:“味道如何?”我说口感不错。喝了第二杯他又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酒吗?”这下还真把我问住了,因为这种既有一般烧酒的醇香,又有一般露酒柔软可口的酒,我还是头一次喝。他见我一时答不上来也就不再追问了,只是你一杯我一杯,说说过去,谈谈现在,不一会儿就把一大瓶酒给“消灭”了。
数日后再去溥杰先生家时,已是下午五点了,刚坐下来他就问:“你不是说上次喝的酒味道不错吗,还想不想喝?”于是我们又从客厅到了餐厅,又看着他把熟练的动作重复了一遍。几杯酒后,他站起来说,你跟我来看看。当走进里屋后我发现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摆着四五个很大的玻璃容器,里边装的全是酒,而且分别泡着多种绿色植物。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让我喝的竟是他自己酿制的酒。接着他就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起,他在紫禁城时听说过两个宫廷制酒秘方,一个是隋朝时期的,另一个是唐朝初期的。两个方子除了下料的节气和个别料种略有些区别外,其他都大同小异。于是,他就是按着两个宫廷方子,经过多年反复研究、试制和品尝,最后才形成了我们喝的这种酒。溥杰先生告诉我,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制自饮。他说,这种酒虽然有一定的度数,但烈性甚微,口感好,副作用小,而且不上头,也很少醉人。因为他知道我曾醉过酒,所以非常认真地对我说:“我建议你最好也改饮这种酒。” 溥杰先生的善意,使我又想起我们二人第一次饮酒的情节。
那是一次宴会上,主人正好将我和溥杰先生安排在一桌。当时桌子上摆了两种酒,一种是五粮液白酒,还有一种是啤酒。就坐之后,我随便问了一句:“喜欢不喜欢喝五粮液?”这位“末代皇弟”听后抿嘴一笑,并点了点头。我看他点头有些勉强,又随便问了句:“你平时喜欢喝什么酒?”他说:“只要是用粮食酿造的酒我都可以接受。因为酒只有用粮食做原料发酵才会有味道。我在紫禁城的时候,看到过不少送给宫廷用的制酒秘方,大多都离不开粮食,或者是用粮食酒做原料再次加工而成。”我说:“你讲的完全对,因为人类最早知道酒这东西,就是发现粮食和雨水在一起发酵后产生一股醇香的味道,饮了之后感到清香可口,从此学会了用粮食酿酒,并延续到今天。”他听我这么一说,凭直觉断定与我在有关酒的方面会有共同语言,于是很小声地对着我的耳朵说:“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平常喝的比较多的是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一种酒。”当时我想,溥杰先生的女儿一家在日本定居,他又有好多海外朋友,他所说的市场买不到的酒,肯定是他的亲朋好友专门从国外给“末代皇弟”带来的,至于这种酒的某些细节我也就不好多想,更不好多问了,只好谈论着今天的宴会话题,频频举杯。当时,凭着自己的年纪比他小好多,也不看溥杰先生的杯中酒是不是都喝完了,为了表示敬重,我就来了一个先干为敬。就是那次宴会,我喝高了,回到家就吐了,而且一连好几天都没有食欲。后来我将此事告诉了他,溥杰先生听后,认真地向我说了五个字:要学会喝酒。
人们常说,“行行出状元,事事皆学问”。溥杰先生对酒的研究,可称得上是一位酒专家。他提醒我“要学会喝酒”可谓是 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使我受益匪浅。从那次开始,我才意识到,如何喝酒也是一门学问,并自认为在有关酒的方面,溥杰先生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溥杰先生既然建议我改饮他亲自制作的酒,是不是想把这种酒的制作方法传授给我这个学生呢?于是我大胆地说:“你让我改饮这种酒当然好,但我自己不会酿制怎么办?”溥杰先生看着我的傻样子发笑,我也对着他发笑,对笑之后,溥杰先生才将如何酿制这种酒的方法和使用的原料,像老师讲课一样,一一向我道来。并再三嘱托,现在就你一个人知道就可以了,不宜扩大范围。从此,我就在自己家里,悄悄地按着溥杰先生的指点,每年按着不同的季节如法炮制。后来我才悟到,溥杰先生之所以要我饮这种酒,并把制作方法传授给我,除了让我少醉酒之外,他感到自己年事已高,制酒过程中的好多繁杂事情,对他来说无论是体力或是精力,都感到困难了,只有让另外一个人按着他的方法酿制,他才有可能每年饮用到这种宫廷酒。由于这种酒是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酿制成的,他觉得只有在北京找一个合适的人才行。在他的亲人中,唯一的二女儿福永嫮生,全家长年居住在日本,而且对酒毫无兴趣。于是,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还是选中了我这个当过兵的山东人,成了他自制宫廷酒的唯一徒弟。
有一次我拿着两瓶酿制好的新酒去拜访他,不巧,溥杰先生去全国政协开会,保姆要我在客厅稍等。正在此时,溥杰先生推门而入,我马上把带去的酒给他看,并告诉溥杰先生,这是按着他教给我的方法,并对酒的口感和色泽,进行了微小的改进后酿制的新酒。他听了后像孩子似的笑起来,并马上拿起我带的一瓶酒拉着进了餐厅。保姆说饭还没有好,能否再等一会儿。溥杰先生说:“等不及了,这里有小菜,我们先喝酒。”于是,又见他那熟练的动作,打开冰箱取出菜,拧开瓶子倒上酒,和我边饮边聊。他以品酒专家的学识和“末代皇弟”的身份,对我带去的新酒品评,对色泽和口感备加赞赏,并说宫廷酒的特点很浓。我也说了一些为什么要进行微小改进的理由。我们就像对待一个学术性问题,认真地探讨。数杯过后,他要保姆拿来一个大瓶子,还装着半瓶酒。我看到瓶子上有两个非常醒目的英文字母“XO”。在那个年代,别说市场上没有,就是在其他场合,我也从未见过这种外国酒。他让我品品味道,我慢慢抿了一小口,接着又喝了一口,感到味道有点怪,既不像白酒又不像露酒。溥杰先生边喝边向我说,这是一位日本朋友送来的世界名酒,让我比较此酒的味道和颜色,与我们自己制作的酒有什么不同。我说:“色泽上两种酒看不出什么不一样,只是口感方面稍有差异。”溥杰先生说:“何止稍有一点差异,我们自己制作的酒,不仅色泽好、口感好,而且多喝点也不会有异常反应。而‘XO’喝多了,不知道洋人怎么样,反正咱们是不好受。”我说:“那当然了,因为那是根据洋人的口感制作的,而不是根据咱们中国人口感制作的。” 溥杰先生马上风趣地说:“你说的太对了,那是外国人的‘XO’,咱们今天喝的是中国人的‘XO’。”从此我和溥杰先生每次饮用这种宫廷酒时,都戏称此酒为中国人的“XO” 。
溥杰先生逝世几年之后,他在日本的亲戚和朋友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的“末代皇弟”,决定在日本下关举行纪念活动。全国政协的代表等中国客人将应邀出席。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得隆重而有特色,福永嫮生女士给我发函,希望我能够将100瓶她父亲生前最喜欢饮用的自制酒运往日本。我当即表示同意,于是将我制作保存的100瓶酒,以“溥杰家酿”的名字,用快件空运到日本。随后我又书写了一个裱好的条幅,请溥任先生(溥杰的四弟)一同带到日本,以此表达我对溥杰先生的怀念之情。活动结束后,福永嫮生女士来信告诉我说,中日客人见到溥杰先生生前最喜欢饮用的宫廷酒出现在仪式上非常兴奋,品尝后称赞不已,都说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好酒。她还说,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喝上这种酒该是多么好啊,她积极支持我将这种酒开发出来。我同意考虑开发。我想,如果将这种宫廷酒开发成商品酒,总得有一个正式名字才好。觉得用“溥杰”二字做商标不太好,于是,我就用“皇弟”二字注册了一个商标,可以叫“皇弟家酿”,正式启用时还可以加一个副标题:中国人的“XO”,或者是爱新觉罗·溥杰的“XO”。这样一来,既是对于这位“末代皇弟”发明的肯定,同时也保护了溥杰先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和溥杰一样,一生对酒恋恋不舍。而在有关酒的历史上,很多酒又是因为和一些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有关而制作并流传下来的。正是基于此,才产生了当今的诸多酒文化。现在,溥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年有余了,我觉得开发溥杰先生根据隋唐时期的宫廷秘方而自制自饮的宫廷酒是时候了,好让酒世界中的国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