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菲律宾陆军将采购俄印合作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新闻曝光。消息人士称,菲律宾本对中国的超音速巡航导弹长剑-100很感兴趣,但由于长剑-100并不外销,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布拉莫斯”。
令人垂涎三尺的神秘导弹长剑-100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可以与“布拉莫斯”一较长短?
琵琶遮面
2019年国庆节当天,阅兵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彰显国家远程攻击能力的“战略打击模块”了。率先出场的是东风-17常规导弹方队,东风-17是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研究的最新成果,具备无依托、强突防、全天候精确打击的能力。
压轴登场的则是东风-41战略核导弹方队,东风-41导弹代表了中国最尖端的战略核打击能力,可以从中国本土攻击地球上任意坐标,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跟东风-17、东风-41同样初次亮相,第二顺位登场的长剑-100巡航导弹,受到的关注远不如前两者。它的发射管涂装编号为DF-100,而央视解说员则读作长剑-100。一时之间,很多观众都认为解说员出现“失误”,其实,这牵涉军方对导弹的命名规则。粗略来说,这款导弹读作东风-100或者长剑-100均可,如果在火箭军序列中应叫东风-100,在海军、空军或者岸防部队的序列中则应叫长剑-100。
长剑-100巡航导弹,是长剑-10巡航导弹的最新改进型号,阅兵式上一直隐藏在发射车内,真身并未“暴露”,这也给它增加了许多神秘感。长剑-100的技术参数还属于国家机密范畴,但众多业内人士和军迷们没有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流传出了不少猜测和分析。
长剑-10是一车三弹品字排列,长剑-100改成了一车两弹并排的配置,发射管明显比长剑-10更粗,长度上相差不多,发射车从四轴变成了五轴。这些特点结合阅兵旁白词,让专家们推断出长剑-100作为一款超音速巡航导弹,极可能采用了冲压发动机,其末端速度应可达3马赫,射程为1000公里以上。虽然速度提高需要消耗更多燃料,并导致射程变短,但根据以上技术参数,长剑-100跻身世界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前列,绰绰有余。
各有侧重
巡航导弹旧称为飞航式导弹,主要是凭借发动机的推力及导弹弹翼提供的升力,使其以接近恒速、等高度飞行的低能耗巡航状态,飞行在大气层内,最后由制导系统引导俯冲攻击目标。巡航导弹最有辨识性的就是导弹侧方类似飞机机翼的弹翼。它从陆地、空中、水上及水下均可发射,堪称灵活机动。
“布拉莫斯”被俄印媒体称作“神奇之弹”。
世界上最早的巡航导弹,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名鼎鼎的V-1飞弹。战争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均走上了巡航导弹开发之路,同时瓜分了纳粹德国的军事科技遗产。美苏两国均意识到,先进的导弹技术是核威慑的重要环节,但受到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巡航导弹各个傻大黑粗,被作为战略核导弹使用。
20世纪60年代后,巡航导弹的研究思路发生了转变,大国不再热衷在巡航导弹上搭载核弹头,而是当战术导弹用。中东战争中的苏制SS-N-2“冥河”,马岛之战中的法制AM-39“飞鱼”及海湾战争中的BGM-109 “战斧”巡航导弹,均以亮眼的战绩让军界瞩目。
目前,大部分巡航导弹为亚音速巡航导弹。随着雷达与拦截技术的不断进步,亚音速巡航导弹虽然在长时间的低空巡航阶段难以被发现和拦截,但末端速度慢,造成突防能力低,命中率大幅下滑。
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包括俄罗斯的“锆石”超音速反舰导弹,该弹射程在400公里以上,最高速度可达惊人的6~8马赫。“锆石”巡航导弹继承了俄罗斯反舰导弹高速突防的设计思路,以“锆石”的末端突防速度,美国采用的“密集阵”系统、“海公羊”反导系统等,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拦截。如果“锆石”的实战能力与公布数据相似,那么它就是目前最先进的超音速巡航导弹。
美国的超音速巡航导弹研究项目开启得很早,但是研发方向的重心一直在亚音速导弹隐形、制导的高科技功能上。“战斧”导弹的潜能被开发得淋漓尽致,但它毕竟是70年代的产物,已逐渐在走下坡路。虽然美国重启超音速巡航导弹项目,但研制出优秀的成品再正式列装部队,毕竟还是一个不短的过程。
宝岛台湾的“雄风-3”超音速导弹,射程为2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左右,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据悉,升级之后的雄风-3导弹,射程将达到300公里,算是中规中矩的一款巡航导弹。
日本的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约150~25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XASM-3采用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制导方式为惯性复合制导,也是一款值得重视的巡航导弹。
而长剑-100最主要的对手,则是俄印共同研发、以俄罗斯SS-N-26 “宝石”反舰导弹为蓝本研制的PJ-10“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布拉莫斯”导弹弹长8.1米,其弹径约0.67米,最大射程约35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2.5~2.8马赫。
“布拉莫斯”被俄印媒体称作“神奇之弹”。据称它具有超音速、多弹道、突防能力强的性能特点。“布拉莫斯”的小型冲压喷气发动机及表层的雷达吸波涂料均由印度自研,制导方式也是先进的主动雷达和卫星GPS复合制导,在飞行末端可以以十米高度做躲避拦截的蛇形机动飞行,颇具技术含量。
远程空射型巡航导弹,目前仅中美俄三国拥有。
印度列装“布拉莫斯”的导弹团中,相当一部分部署在中印边界。虽然“布拉莫斯”看上去很美,但各项指标上也有局限和短板:它采用X波段导引头,用于末端制导,X波段在对地目标识别上有其天然短板,这方面落后于长剑-100。而且“布拉莫斯”的射程只有350公里,也逊色于长剑-100。
“长剑”出鞘
海湾战争之后,中国加紧了对巡航导弹的研发,通过对美军BGM-109“战斧”及苏军的外形很像“战斧”而被戏称为“战斧斯基”的KH-55陆基巡航导弹为蓝本的研究,中国军队自行研制成功了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并于2004年左右被外媒曝出试射消息。在2009年国庆阅兵式中,长剑-10正式亮相。
长剑-10导弹,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研制,为亚音速巡航导弹,长度8.3米,弹径0.68米,弹重2.5吨。长剑-10对标的对象,就是大名鼎鼎的BGM-109“战斧”及俄罗斯的“口径”系列亚音速巡航导弹。长剑-10的巡航速度大约0.8马赫,跟“战斧”的“口径”相差无几,而它的有效射程达到了1500公里以上,主要预设目标为陆基航空力量及固定地面目标等,射击精度则约6~10米。
长剑-10巡航导弹具有优越的性能,采用世界首创的多重红外成像和末端雷达复合制导(惯性地形制导结合GPS卫星制导)。长剑-10在末端俯冲阶段对目标的寻找、识别和定位,依靠末端制导雷达,定位之后可向指挥中心回传目标信息,实时校正,最大程度避免了识别错误。这种制导方式在技术上要略优于“战斧”的制导方式。
长剑-10巡航导弹的成功研制和部署,对中国军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结合,不同的攻击方式可以增加敌人的拦截难度,提升打击成功率。长剑-10的射程不仅覆盖近海目标,也可对一些远海目标进行攻击,结合“北斗”系统规划攻击路线后,长剑-10的轨迹更加安全和精准。
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长剑-10的升级版长剑-10A惊艳亮相。在运载状态外观上,长剑-10A从长剑-10的一车三弹品字排列,改成了一车三弹并排的配置。长剑-10A相比原型长剑-10,主要加强了动态化目标识别、多角度连续攻击及超低空隐蔽突防能力。
同年,央视还发布了一段长剑-10A实弹测试攻击建筑物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长剑-10A对于目标打击的精确性。
2016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军方展示了可以安装在轰-6K战略轰炸机上的K/AKD-20即长剑-20巡航导弹。长剑-20巡航导弹即长剑-10的空射版。长剑-20弹长约7米,采用折叠式弹翼,弹径约60厘米,弹重约两吨,采用小型涡扇发动机,可以以30~50米的高度巡航,巡航速度大约0.65马赫。
远程空射型巡航导弹,目前仅中美俄三国拥有。长剑-20使得中国空军对周边国家的“核常兼备”的威慑力大为增加。
通过对长剑-10持续开发、改型和升级,“长剑”系列成为了一个巡航导弹家族。长剑-100型超音速巡航导弹,就是长剑-10家族的最新成员。长剑-100以超音速的迅疾攻击方式,不但可以攻击陆地固定目标,对海上移动的目标也有攻击能力。
长剑-100已有一个画质普通的发射视频公布,遗憾的是视频中可以辨识的元素太少。可以确定的是,作為超音速巡航导弹,长剑-100兼具巡航导弹的高精确度、高度机动能力以及弹道导弹的射程及速度优势。它的战略意义非凡,所以成为了“战略打击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目前的假想作战对手的拦截系统水平,很难对长剑-100进行有效拦截。它的高速突防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在世界同类导弹中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