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底栖藻类和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的重要初级生产者,是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对象,主要受到水体营养状况、附着藻类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系统的水体理化因子、底栖细鞘丝藻和苦草生物量、苦草丙二醛含量等指标,评估光照对底栖细鞘丝藻和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 显示水体pH、DO与光照强度显著正相关(P<0.05);底栖细鞘丝藻在弱光照下(≤ 2 mol m2 s-1)的生物量较低,中等光照(9-18 mol m-2 s-1)条件下的生物量最高,当光照强度≥27 mol m2 s-1时,细
【机 构】
: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43007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栖藻类和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的重要初级生产者,是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对象,主要受到水体营养状况、附着藻类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系统的水体理化因子、底栖细鞘丝藻和苦草生物量、苦草丙二醛含量等指标,评估光照对底栖细鞘丝藻和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 显示水体pH、DO与光照强度显著正相关(P<0.05);底栖细鞘丝藻在弱光照下(≤ 2 mol m2 s-1)的生物量较低,中等光照(9-18 mol m-2 s-1)条件下的生物量最高,当光照强度≥27 mol m2 s-1时,细鞘丝藻由呈丝状附着生长的底栖藻转变为浮游生长的藻殖段,使水体Chl a浓度峰值最高达到146 μg/L.此外,中等光照强度下的底栖细鞘丝藻能够有效缓冲水体磷浓度,抑制了沉积物磷释放.苦草的生物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苦草在中等光照强度下的叶片最长,表明底栖细鞘丝藻对苦草的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底栖细鞘丝藻和苦草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不同,底栖细鞘丝藻通过改变生长方式响应光照环境的变化;而苦草通过生物量分配适应不佳的光照环境;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底栖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理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水体理化因子和沉积物氮、磷的释放.
其他文献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采用2005-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将政府和企业主导的环境规制方式分别用强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和命令型环境规制工具采表征,通过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不同环境规制工具作用下污染产业转移的空间溢出性.结果 显示,区域环境规制工具的差异化是造成污染产业转移的原因之一.强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对东、西部地区的污染产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有效抑制了污染负外部性,但是东部地区在该工具的影响作用下会加速污染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加大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治理难度.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西部地区影响
细根是植物根系生长代谢的最活跃的部分.基于根系分级理论,按着生部位和功能,一级根又分为纤维根(fibrous root)和先锋根(pioneer root).为探究不同功能型树种一级纤维根与先锋根在形态及生长策略方面的差异,以四川茂县常见的常绿针叶树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落叶阔叶树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为研究材料,按根序分级及功能分类的方法,分别在8月、9月取岷江冷杉和连香树的纤维根和先锋根,观测其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 发现:(1)纤维根和先锋
研究热带人工林(plantation;以下简称人工林)和热带天然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SF;以下简称次生林)的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分布特征,可为当地人工林经营和次生林保护、抚育提供理论指导.以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次生林、橡胶(Hevea brasiliensis,HF)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AF)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分土层分径级对根系生物量密度(root biomass density)和根长密度(root length density)进行分析.结果 显
根系在植物生长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揭示不同建植期禾草混播人工草地植物群落根系特征的变化规律,以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建植6、7、10和14年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根管”技术在2016年生长季(5-9月)原位监测了0-10、10-20和20-30 cm土层根系生长动态.结果 显示:(1)根系生产、死亡和现存量分别在6-7、8-9和7-8月最高.(2) 6-7月根系均为正生长(净生产速率为正值),8月开始出现负生长(净生产速率为负值).(3)建植6-10年,0-10 cm土层根系形态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培训机构意识到微信公众号在品牌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基于对部分钢铁企业培训机构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情况分析,提出了关于充分利用大数据、合理控制发布频率、发布适量的品牌类信息、提供生动的传播内容、打造实用的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品牌传播策略,力求让钢铁企业培训机构品牌传播效果最大化.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视角,利用2005-2019年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以科学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城市创新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政策示范效果.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创新,且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而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作用渠道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城市区位、等级和规模下存在异质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实施存在扩散
基于新时期目标要求,运用熵值协调函数、重心-SDE模型等方法,对2006-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空间关联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总体偏低,高质量城镇化区域大体沿以沿海和沿江为主轴的“T”型轨迹持续拓展,省域间发展的异质性先扩散后收敛.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重心整体向西偏南方向迁移了 40.886公里,空间布局动态上表现为先扩散后集聚的演化趋势;省域间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较高强度的空间依赖,经济增长滞后成为了当前多数省区新型城镇化质量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企业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程序,把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构建了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59个指标的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综合评估了 2006-2019年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各维度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各维度子系统整体上升,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分别是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指出应加快落实和推动“扬优势,促协调,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北京发展样板.
不同人工林类型会对土壤碳汇潜力产生影响,为科学评价不同人工植被恢复下土壤碳汇功能作出的响应,需要确定不同人工林土壤碳库储量及其稳定性变化.选择云南省楚雄州白依河国有林场内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P)纯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Q)纯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PQ)、黑荆树(Acacia meamsii,AC)纯林和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AL)纯林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5种人工林土壤的C∶N、δ13C、有机碳含量(SOC)和易氧化有机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