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在自己的小说作品中不仅为各国的读者塑造了以硬汉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男性人物形象,也为各国的读者描绘了以麦康伯夫人与布莱特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人公。结合具体的小说作品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蕴,既能使读者感悟海明威的创作个性,又能使读者把握其小说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在“对比”的视角下详细讨论了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相关问题。
  关键词:对比 男性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形象
  欧内斯特·海明威不仅是一位以描写硬汉形象而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而且他还是一位更擅长描绘女性人物形象的小说家。可惜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众多的研究者只关注了对其前者的研究,却忽视了海明威笔下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为了弥补这样的研究缺憾,为了使读者重新审视海明威作品的社会价值,在此有必要结合具体的作品,对其小说中独特的女性形象进行客观的解读和科学的赏析。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在对比的视角下进行赏析和评判。但是读者在阅读中,一定要具有广义的对比观。不能把其所谓的“对比”仅仅局限于某一部小说作品之内,更不能把所谓的“对比”仅仅局限于人物形象性别上的对比。即,这里所谓广义的对比是一种系统性的对比,全方位的对比。不仅要有具体的对比结果,而且还要对这种对比的结果进行原因层面的探讨和阐释。特别是对于某一个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只有对其全部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对比,才有可能比较出他在某一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对于海明威而言,只有把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与其它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系统性的对比,才有可能概括出其女性人物形象的独特之处。
  一 情感积累对比中的女性形象
  文学理论的研究者似乎都强调一个这样的创作事实,即社会生活是作者的创作源泉。但是,这些研究者却没有对其内涵进行深入阐释。社会生活也是作者创作情感的重要来源,而且作者的情感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会转化为创作欲望而影响作者的小说创作。众所周知,影响海明威情感积累的人物有两位,一位是他的母亲——葛莱斯,另一位是他的父亲——埃德。海明威的母亲葛莱斯要把他培养成一位音乐家,因为她喜欢各种社团活动;而他的父亲却是一位医生,喜欢默默地做实事。葛莱丝和埃德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不可避免地造成他们之间的冲突。从另一个层面分析,也正是其母亲与父亲之间的这种冲突,在其情感的成长历程中完成了不同的情感積累,于是才有后边海明威以突出父亲影响为主的小说作品《老人与海》的创作。这部作品以对男性主人公桑提亚哥的精神特点——硬汉精神作为描绘对象。因为,无论是对于一个医生而言,还是打渔的老人而言,只有不断地克服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只有重实干而少言谈才能成为世人眼中的硬汉。海明威过多地接受了父亲对自己的情感影响,但这并不代表他在情感的层面上会与自己的母亲完全背离。于是在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我们读者看到了小说女主人公玛利亚与其母亲相似的特征。例如,玛利亚与海明威的母亲葛莱斯都具有“天使”一般的特点。不仅都温柔美丽,而且都能为各自的男友做到倾情付出。
  这也就是说,情感对比积累的结果,不仅使海明威产生了以男、女人物形象为主人公的不同小说作品的创作欲望,而且这种情感的对比,还是读者深入理解小说内容,感悟男女人物形象意蕴及其社会意义的基础。因为,这些形象背后的社会意蕴是其女权与男权的斗争过程和结果,以及作者海明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阐释。
  二 主题内涵对比中的女性形象
  在以男、女人物形象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中,小说的主题存在着对比。对于小说作品主题内涵层面上的这种对比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读者明确其小说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可以使读者发现小说原型存在的社会生活及其本质。
  每一个喜欢海明威小说作品的读者都会对其在《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典型——桑提亚哥这位人物形象情有独钟。因为桑提亚哥,在一连八十几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下,却能依然坚持捕鱼。他的这段经历使他以一位普通人的身份诠释了硬汉精神的内涵;与此同时,各位读者也能从桑提亚哥拼尽最后力气,终于把他在大海上捕到的那条鱼弄回岸边的经历中感悟到了只有桑提亚哥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硬汉。否则,他不仅不能把那条大得无法摆弄的大鱼拖回海岸,而且他自己也会葬身大海。但是,在男性强权的背景下,男女两性之间的对立和争斗并没有给男性带来最终的幸福,在海明威作品中,几乎所有的硬汉均以受伤、失败甚至死亡告终,这无疑为他的硬汉形象染上无法抹去的悲剧色彩。《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就是如此。虽然他把那条大鱼从变幻莫测的大海上弄回到了岸边,但是那条鱼却只剩下了骨架。或者说,虽然桑提亚哥在与鱼的搏斗中胜利了,但他却没有取得生活上的胜利。因为这条鱼只是使其硬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但却未能改变他生活的窘境。所以有研究者在这个层面上认为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硬汉,只有他的失败才能体现他的硬汉精神。
  在另一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着力刻画了一位女性人物形象——布莱特。虽然从来没有读者认为她是一位可以与桑提亚哥匹敌的硬汉,但她却通过自己的言行,通过自己的反叛表现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抗争。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把自己的女性主人公描绘成了一位与性别完全不符的形象。但这位似乎与性别完全不符的形象却是其主人公布莱特反抗的体现。在这篇小说中,布莱特不仅像男孩子一样穿着紧身套衫,而且还梳着男子一样的头发;在这篇小说中,布莱特在生活中不仅与其他传统的女性相反,步入酒吧酗酒,而且还换上穿着暴露的“超短裙”,甚至观看连男孩子都觉得血醒的斗牛比赛,甚至与放荡的男人一样到处寻欢作乐。
  虽然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布莱特是一位硬汉,但是其反叛传统的言行却足以有理由使读者认为她是一个“女强人”、“女汉子”,是一位可以与桑提亚哥媲美的硬汉。因此,读者才可以从这样的层面上重新审视这篇小说的价值,即女权与男权的对立。桑提亚哥的悲剧,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以他为代表的男权主义者的悲剧;布莱特的反叛,不仅是她自己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其代表的女权主义者与男权主义者的抗争。然而,在这两个人物形象代表的背后,则是作者海明威对女权与男权斗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桑提亚哥失败了,布莱特也失败了。但他们的失败却使读者认识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即:他们的失败具有不同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正是作者海明威通过这两个性别不同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社会意义,即:男权与女权的融合才是彼此斗争最终的出路。   三 性格特征对比中的女性形象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为核心的一种文学创作。因此,无论是理解小说文本的内涵,还是探讨小说作品的艺术价值,都不能脱离对其人物性格特征的对比。对于海明威作品的研究而言,在男、女人物形象性格的对比中分析女性人物形象的特点,更有利于读者发现其创作的价值所在,也更容易使读者理解其小说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但是,在对比的过程中,读者一定要注意对比的内容,即不能仅从性别的对比就得出分析结论,而且还要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去发现男、女人物形象的不同,去探讨同为女性人物形象彼此之间的不同。只有如此全方位的对比,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海明威的创作个性。
  例如,对上边提到的《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女主人布莱特的分析就是如此。在分析其性格特征的时候,既不要对其放荡不羁的性格进行简单的批判,又不能对其性格中的叛逆全面地肯定。从传统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布莱特多重矛盾的性格特点正是生活时代传统女性与时代女性的特点的综合表现。如果海明威不是把其作为一位时代的女性,她就不可能去酒吧酗酒,就不会穿着如此的暴露,就不敢为所欲为;如果海明威不把其作为一位传统的女性进行描写,对其性格特征成因进行深入的揭露与形象化的阐释,读者就不会了解到当时社会上女权与男权斗争的激烈。
  再如,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描写的内容也是如此。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麦康伯夫人,也是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面对自己那位懦弱的丈夫,她不顾道德的约束而大胆地与威尔逊偷情。但是,在她这放荡行为的刺激下,她原本懦弱的丈夫终于鼓起了勇气,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本是一件普通的生活事件,但是如果從男权与女权的斗争层面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女权与男权的抗争,还是男权与女权的斗争,都会产生悲剧性的结局。只有男权与女权在生活中实现了和谐地统一,彼此才能取得和谐的结局。麦康伯夫人的斗争如此,布莱特的斗争也是如此,就连那位堪称硬汉的桑提亚哥与自然的抗争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海明威的作品中确实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她们和男主人公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说,海明威在其性格特征对比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实际上是其对女权与男权斗争的思考。在现实的生活中,无论是偏执于女权,还是偏执于男权都会使社会生活产生诸多的悲剧。
  四 创作方法对比中的女性形象
  小说的创作方法可以从宏观的层面分析,也可以从微观的层面探讨。但对于广义的对比而言,从宏观上进行分析是最恰当的选择。在宏观层面上,所谓的创作方法中的对比是女性人物形象与男性人物形象的对比和女性人物形象与女性人物形象的对比。在女性人物形象与男性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她们的叛逆性格上。女性人物形象的这种叛逆,不仅是其背后女权主义的象征,也是海明威对自己思考女权主义与男权主义抗争最终结局的形象化诠释。例如,在麦康伯夫人的刺激下,其丈夫的最终改变。其次,表现在对男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格的揭示上。例如,对于桑提亚哥硬汉精神的悲剧性分析就是如此。
  创作方法中的对比还表现在女性人物形象与女性人形象的对比中。同为叛逆性的女性,麦康伯夫人与布莱特完全不同。细究其不同性格的原因,既与其女权与男权斗争的现实相关,也与其各自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前者而言,因为都是对女权与男权斗争的思考,所以麦康伯夫人与布莱特都表现出各自性格中的叛逆性特点;对于后者而言,由于其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她们各自的反抗方式,具体的反抗言行都彼此迥异。
  总之,海明威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在自己的小说作品中不仅为各国的读者塑造了以硬汉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男性人物形象,也为各国的读者描绘了以麦康伯夫人与布莱特等代表的女性主人公。因此,对于海明威及其小说作品的研究,研究的视野不能局限于男性人物形象的身上,还要把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其女性人物形象的创作中。只有如此,才能使读者真正地把握海明威的创作特色,才能深刻地感悟其小说创作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雪玉:《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识》,《芒种》,2013年第3期。
  [2] 倪秋梅:《论海明威作品中被遮蔽的女性原型》,《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 郜珂:《论海明威作品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以作品〈丧钟为谁而鸣〉为例》,《参花》,2013年第2期。
  (熊亭玉,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意大利诗人蒙塔莱(Eugenio Montale,1896-1981),于1975年获第六十五届诺贝尔文学奖。意大利文学研究者吕同六得知其获奖消息,即将诗翻译了四首,后在《外国文艺》刊物发表。然而,自泰戈尔、叶芝、艾略特,乃至辛波斯卡、特兰斯特罗默等等以来的诺贝尔获奖诗人中,蒙塔莱的知名度在中国读者群中相对较低。原因何在?我个人揣测,与诗人的诗歌写作主题、风格,以及进入中国的时间、中国诗坛当时的状
摘要 雷蒙德·卡佛是美国文坛继海明威之后又一最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甚至还被称为是美国的契诃夫。“简约主义”或是“极简主义”都是文学评论家们对他的评价,尽管他本人并不喜欢被贴上这些标签,但他确实是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语言观开创了“新小说”。无论是雷蒙德·卡佛还是他的文学作品一直都是文学界研究的焦点,但是众多论著的内容多是关注于他作品的题材和创作风格,鲜有专注于其文学语言风格的研究,本文就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