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在语言教学环节应强调对语言学习的认知,并在积极认知的基础上培养与完善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正确理解能力。同时,在与中小学应试教育目标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应以较为开放的态度,训练与养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言;比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学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基本看法,即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不应该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如果仅仅是重复与延续,大学语文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的语言认知
一提起大学语文课,有些老师和学生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大学教育是已经进入了专科学习的阶段,而语文课是小学、中学阶段学习的课程,不必进入高校课堂。尤其是从事理工科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大学阶段真的不需要语文学习吗? 理工类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真的不需要接受大学语文的课程培训吗?
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是极其必要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并养成了一定基础的理性思维习惯。但这些学生将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少有集中的机会学习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就是大学语文课。而恰恰是大学语文课能带给我们对汉语、汉语文学及其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魅力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偏向于人文科学的通识课,是这些学生得以了解我们民族何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直接的窗口,也是他们进入社会、自我学习的一座桥梁。
二、语言的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民族通用语言的学习。具体一点说,就是对汉语及其构成的诸多语言表现形式,诸如文章、诗词、歌赋、小说等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同时,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较为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形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
当然,这种读解理念的差异性,其实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设立。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读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是将整个 305 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能发现古人认知的合理性。《诗经》六义,各自有对应的主旨表达。《关雎》作为六义之一的国风中的一篇,如果只将爱情表达作为其全部主旨来解读,忽略了诗歌的整体生发背景,无疑是偏颇的。因此,解读《诗经》,既不能只落实到经学的关注点,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忽视诗歌的创作主旨,只将其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再读子夏的诗大序,就会发现上述的解读方法,其实已经蕴涵其中。诗大序明确论述了诗歌的创作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到国风,诗歌的社会功用在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我们看《关雎》,虽然简单的文字解读可以作为一首爱情诗歌,但诗歌表达的真正主旨,确乎是“后妃之德”,而这正是“风”这种文学体裁应表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序中所指出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之处,应该在于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而非着重对个别知识点的重点讲授; 应该使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过程中,建立起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全面且深入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非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
在大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重点就有显著差异。
一篇古代文学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已经获知的作家作品信息,而是在梳理该时期文学生发的大环境、该种文体发展的阶段特性、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作品创作影响这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内外因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片段的语文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建立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种文学类型的体系结构,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原因,避免延续语文学习初期阶段的模式化介绍与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一个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三、从语言的理解到思辨
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在上述基础上,更加强调对语言思辨能力的提高,所以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而是在于通过这样的作品,使学生养成独立的阅读思维习惯,并使在中小学形成的判断标准与认识观有更加稳定的提高,能够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或现象表面,去深入思考并辨析内在的逻辑与可能引发相关效应的预判,从而使个人具备既有开拓性又有内省性的思辨能力。
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没有间断。一方面,传统文化凝聚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命脉,自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它的历史价值无法全部抹杀; 另一方面,从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又事实上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明显无法指导民族与国家的进步,导致整个国家百年来陷入列强的凌辱与战乱的侵袭。那么,究竟对传统文化是取是舍,或者如何取、如何舍,就成为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阅读反映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时,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是仅靠文字的读解和简单的鉴赏就能获知的,必须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梳理。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知。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成为士子包括每一个普通人在内的最高道德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热潮涌动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再如以往单纯明净,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民族信仰的缺失,理想信念的迷茫,无论对社会群体亦或是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儒家尊奉的道德准则,无疑是这场巨变中的中流砥柱。
儒学兴衰反复的发展历程,使得我们阅读儒学的经典作品时,就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桎梏,作出匆忙的评判。我们应该怀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态度,跳出作品本身,跳出特殊时代的特殊评判,用历史的眼光去阅读、去思考、去衡量,既不一味地尊高,也不极端地抹杀,而是将其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习惯总结来认知,尽量以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作出独立思考与辨析。
通过这种不带偏见、还原本质的阅读形成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辨的意识,增强正确判断外界事物的能力,加深思想深度,提高道德素养。而这种深度,更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冷静思考,用乐观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工作,对读书或工作始终保持责任与担当,对人生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从而能够在青少年时期,不急功近利、不追求肤浅庸俗的所谓时尚,沉下心来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打下扎实的人生基础。
同时,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也是大学语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语言的思考,也是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形成自己开放的思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获取课本中不能体现的知识。而这些习惯的形成,则客观上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大学语文相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中小学语文课,更注重于素质教育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陈洪. 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G].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8.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言;比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学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基本看法,即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不应该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如果仅仅是重复与延续,大学语文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的语言认知
一提起大学语文课,有些老师和学生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大学教育是已经进入了专科学习的阶段,而语文课是小学、中学阶段学习的课程,不必进入高校课堂。尤其是从事理工科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大学阶段真的不需要语文学习吗? 理工类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真的不需要接受大学语文的课程培训吗?
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是极其必要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并养成了一定基础的理性思维习惯。但这些学生将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少有集中的机会学习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就是大学语文课。而恰恰是大学语文课能带给我们对汉语、汉语文学及其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魅力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偏向于人文科学的通识课,是这些学生得以了解我们民族何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直接的窗口,也是他们进入社会、自我学习的一座桥梁。
二、语言的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民族通用语言的学习。具体一点说,就是对汉语及其构成的诸多语言表现形式,诸如文章、诗词、歌赋、小说等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同时,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较为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形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
当然,这种读解理念的差异性,其实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设立。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读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是将整个 305 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能发现古人认知的合理性。《诗经》六义,各自有对应的主旨表达。《关雎》作为六义之一的国风中的一篇,如果只将爱情表达作为其全部主旨来解读,忽略了诗歌的整体生发背景,无疑是偏颇的。因此,解读《诗经》,既不能只落实到经学的关注点,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忽视诗歌的创作主旨,只将其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再读子夏的诗大序,就会发现上述的解读方法,其实已经蕴涵其中。诗大序明确论述了诗歌的创作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到国风,诗歌的社会功用在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我们看《关雎》,虽然简单的文字解读可以作为一首爱情诗歌,但诗歌表达的真正主旨,确乎是“后妃之德”,而这正是“风”这种文学体裁应表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序中所指出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之处,应该在于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而非着重对个别知识点的重点讲授; 应该使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过程中,建立起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全面且深入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非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
在大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重点就有显著差异。
一篇古代文学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已经获知的作家作品信息,而是在梳理该时期文学生发的大环境、该种文体发展的阶段特性、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作品创作影响这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内外因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片段的语文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建立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种文学类型的体系结构,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原因,避免延续语文学习初期阶段的模式化介绍与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一个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三、从语言的理解到思辨
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在上述基础上,更加强调对语言思辨能力的提高,所以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而是在于通过这样的作品,使学生养成独立的阅读思维习惯,并使在中小学形成的判断标准与认识观有更加稳定的提高,能够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或现象表面,去深入思考并辨析内在的逻辑与可能引发相关效应的预判,从而使个人具备既有开拓性又有内省性的思辨能力。
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没有间断。一方面,传统文化凝聚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命脉,自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它的历史价值无法全部抹杀; 另一方面,从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又事实上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明显无法指导民族与国家的进步,导致整个国家百年来陷入列强的凌辱与战乱的侵袭。那么,究竟对传统文化是取是舍,或者如何取、如何舍,就成为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阅读反映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时,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是仅靠文字的读解和简单的鉴赏就能获知的,必须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梳理。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知。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成为士子包括每一个普通人在内的最高道德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热潮涌动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再如以往单纯明净,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民族信仰的缺失,理想信念的迷茫,无论对社会群体亦或是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儒家尊奉的道德准则,无疑是这场巨变中的中流砥柱。
儒学兴衰反复的发展历程,使得我们阅读儒学的经典作品时,就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桎梏,作出匆忙的评判。我们应该怀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态度,跳出作品本身,跳出特殊时代的特殊评判,用历史的眼光去阅读、去思考、去衡量,既不一味地尊高,也不极端地抹杀,而是将其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习惯总结来认知,尽量以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作出独立思考与辨析。
通过这种不带偏见、还原本质的阅读形成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辨的意识,增强正确判断外界事物的能力,加深思想深度,提高道德素养。而这种深度,更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冷静思考,用乐观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工作,对读书或工作始终保持责任与担当,对人生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从而能够在青少年时期,不急功近利、不追求肤浅庸俗的所谓时尚,沉下心来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打下扎实的人生基础。
同时,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也是大学语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语言的思考,也是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形成自己开放的思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获取课本中不能体现的知识。而这些习惯的形成,则客观上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大学语文相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中小学语文课,更注重于素质教育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陈洪. 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G].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