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和加强。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能力教育三方面内容。本文就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探究了促进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社会 信息素质教育 基本内容 主要途径
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迈进了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空间。信息素质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产物,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向外拓展。由此可见,信息素质是一个涵义广泛且具有综合性的概念。对信息素质的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70 年代的美国,如今,信息素质在整个社会中逐渐被重视和推广运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所有人都必须具备教育新观念,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掌握一定的与社会同步的基本信息技能,不然就难以在信息社会中获得基本的生存和较好的发展。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素质是指个体的基本品质,是其在后天教育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信息素质则是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的获取、认识、利用和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知识等方面。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能力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指个体在认识具体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的捕捉意识和评价,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信息行为的自主性。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对信息的关注力和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首先,个体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也就是说,个体能够敏锐地捕捉信息,善于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发觉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对信息的关注力,主要表现为个体习惯长期持久地从专业的角度去关注某方面的信息。最后,信息意识虽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对它的培养需要个体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其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是以知识积累为前提,在个体潜意识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二)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个体在搜寻、获取、处理和利用整个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节信息拥有者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信息的相关者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合理利用信息开发技术,自觉地规范信息行为活动。信息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对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一个挑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全新的教育观念,端正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既要贴近社会需要,又要符合学生的喜好和发展,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网络和多媒体等,促使受教育者受到更人性化、更生动的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
(三)信息能力教育
培养个人的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个人的信息技能的综合表现, 其内容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使用及信息创造等技能。信息能力是人们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只有具备信息能力,才能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通过原有信息加工转换为新的信息,从而构成自身的知识基础。而且,信息能力培养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信息能力培养应与专业教育密切联系,应注重专业教育中的实用性信息知识。例如: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以获取、利用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学基础知识等。
二、信息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于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普及性、层次性及实践性等特点,所以,要求信息素质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系统原则,即针对信息素质的各个构成要素密切相关,信息素质教育需要系统全面地进行;
第二,渐进原则,信息素质的培养与个人能力及态度等心理状态有关,只有在长期渐进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时,不可急于求成;
第三,实践原则,由于信息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所以,信息素质教育应遵循其实践性原则,在具体获取信息等操作过程中,要勇于实践,大胆创造。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
信息素质作为每个在信息社会中立足的个人来说,是必备的素质,但这种素质又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引导下形成的。当然,教育的引导在信息素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设置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门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几乎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来对学生的信息素质进行培养。我国教育部门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纲要,这足以说明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视。当今,信息教育日益强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质的培养,这是对世界信息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必非要懂得一种程序语言才能使用计算机,而且,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在现实社会工作中,不仅需要懂得计算机程序开发设计的人才,而且更需要能够使用设计软件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开设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时,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二)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因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各门课程,若学校或教师在各门课程中都利用到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运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图文并茂、动态的数学模型和数学信息,从而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的激发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提升了。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查询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
(三)在学校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也随之进行发展, 信息技术如今已发展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力工具。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信息环境。例如:学生在开学时会通过学校网络终端了解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到图书馆借书时会使用网络终端查找书籍目录和办理借阅手续;到食堂使用IC卡就餐时,也会用到网络终端。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如此多的信息技术,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对其产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质。
(四)利用社会的信息环境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都已经网络化, 例如:银行建立了全国性的网络系统;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建立了网页等。社会的信息化对学生信息素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例如:网络的普及化,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拓自己的视野并锻炼自己的能力, 但是,由于网络上的各种政治流言和色情等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又非常不利,所以,利用社会的信息环境,正是发展学生信息素质的好机遇,学生若能够意识到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而不沉溺于网游等,那么,社会的信息环境就会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积极向上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社会 信息素质教育 基本内容 主要途径
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迈进了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空间。信息素质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产物,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向外拓展。由此可见,信息素质是一个涵义广泛且具有综合性的概念。对信息素质的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70 年代的美国,如今,信息素质在整个社会中逐渐被重视和推广运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所有人都必须具备教育新观念,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掌握一定的与社会同步的基本信息技能,不然就难以在信息社会中获得基本的生存和较好的发展。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素质是指个体的基本品质,是其在后天教育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信息素质则是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的获取、认识、利用和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知识等方面。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能力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指个体在认识具体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的捕捉意识和评价,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信息行为的自主性。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对信息的关注力和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首先,个体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也就是说,个体能够敏锐地捕捉信息,善于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发觉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对信息的关注力,主要表现为个体习惯长期持久地从专业的角度去关注某方面的信息。最后,信息意识虽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对它的培养需要个体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其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是以知识积累为前提,在个体潜意识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二)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个体在搜寻、获取、处理和利用整个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节信息拥有者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信息的相关者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合理利用信息开发技术,自觉地规范信息行为活动。信息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对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一个挑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全新的教育观念,端正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既要贴近社会需要,又要符合学生的喜好和发展,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网络和多媒体等,促使受教育者受到更人性化、更生动的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
(三)信息能力教育
培养个人的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个人的信息技能的综合表现, 其内容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使用及信息创造等技能。信息能力是人们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只有具备信息能力,才能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通过原有信息加工转换为新的信息,从而构成自身的知识基础。而且,信息能力培养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信息能力培养应与专业教育密切联系,应注重专业教育中的实用性信息知识。例如: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以获取、利用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学基础知识等。
二、信息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于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普及性、层次性及实践性等特点,所以,要求信息素质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系统原则,即针对信息素质的各个构成要素密切相关,信息素质教育需要系统全面地进行;
第二,渐进原则,信息素质的培养与个人能力及态度等心理状态有关,只有在长期渐进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时,不可急于求成;
第三,实践原则,由于信息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所以,信息素质教育应遵循其实践性原则,在具体获取信息等操作过程中,要勇于实践,大胆创造。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
信息素质作为每个在信息社会中立足的个人来说,是必备的素质,但这种素质又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引导下形成的。当然,教育的引导在信息素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设置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门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几乎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来对学生的信息素质进行培养。我国教育部门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纲要,这足以说明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视。当今,信息教育日益强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质的培养,这是对世界信息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必非要懂得一种程序语言才能使用计算机,而且,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在现实社会工作中,不仅需要懂得计算机程序开发设计的人才,而且更需要能够使用设计软件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开设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时,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二)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因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各门课程,若学校或教师在各门课程中都利用到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运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图文并茂、动态的数学模型和数学信息,从而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的激发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提升了。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查询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
(三)在学校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也随之进行发展, 信息技术如今已发展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力工具。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信息环境。例如:学生在开学时会通过学校网络终端了解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到图书馆借书时会使用网络终端查找书籍目录和办理借阅手续;到食堂使用IC卡就餐时,也会用到网络终端。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如此多的信息技术,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对其产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质。
(四)利用社会的信息环境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都已经网络化, 例如:银行建立了全国性的网络系统;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建立了网页等。社会的信息化对学生信息素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例如:网络的普及化,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拓自己的视野并锻炼自己的能力, 但是,由于网络上的各种政治流言和色情等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又非常不利,所以,利用社会的信息环境,正是发展学生信息素质的好机遇,学生若能够意识到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而不沉溺于网游等,那么,社会的信息环境就会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积极向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