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贫困生规模庞大,做好助学金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传统的静态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助学金管理实际,动态管理体系通过预测、分析等前期处理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应变而变,适时改善系统要素和内容,能够确保助学金更好地配置给最需要的学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助学金 动态管理
[作者简介]严长远(1973- ),男,河南周口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高等职业教育。(陕西 西安 71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JK020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5-0035-03
高职院校贫困生规模巨大。高职学生受生源结构影响(高职院校主要是农村生源),申请助学金人数众多,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申请助学金人数占到在校生总数的90%左右。高职院校助学金管理中,有限的助学金资源与广泛助学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要求高职院校助学金在配置过程中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一、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研究出发点
高职院校申请助学金人数多,评定认定的贫困生规模大。目前,高职院校助学金就管理而言存在较多问题:一是过分强调贫困生的评定和认定工作,而受助后的跟踪管理比较薄弱甚至缺失;二是过分强调助学金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费用支持,在贫困生的教育辅导管理方面比较薄弱;三是强调贫困生在享受资助期间出现重大的与应有情况不符的处理,忽略了贫困生日常管理过程的管控、预警、引导;四是助学金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或者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标准,但却不全面,且缺失管理标准的调整与改进;五是重视贫困生入库标准建设,忽视调整、出库相关标准建设等。
更加有效地进行助学金管理,将助学金评定、认定及过程管理的公平公正性提到较高层次,影响到学生及社会对助学金的认可和评价,影响到助学金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是否较好地实现对学生思想引导、教育辅导、学业指导。研究发现,以上问题在当前高职院校助学金管理中非常突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职院校助学金管理普遍采用静态方式,不能有效解决具有明显过程特性和动态特征的助学金管理问题。高职院校助学金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则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能够有效解决或者改善以上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体系
动态管理指的是管理过程中,通过外部环境预测、内部数据分析,对经营策略、管理手段进行适时调整和对计划进行修改与补充的管理方式。动态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引入了动态化的概念和方法,其核心点在于通过预测、分析等前期的处理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补充。特点在于更加贴合要求,顺应变化,更能适应实际情况。
助学金动态管理是针对助学金管理系统的,面向与助学金相关人员、组织、资金、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助学金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引入动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当助学金管理系统所处环境因素、内外部因素等发生变化后,系统的驱动机制和相关流程能够迅速启动,进行趋优调整,使助学金管理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能够达到一个有序有效状态。具体是指助学金管理系统中,对于系统的相关要素全过程管理和实时的反馈调整管理,以确保助学金管理系统诸要素相适应的一种状态。
从系统角度讲,助学金动态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组织、动态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助学金管理系统中各类关系的处理等,其关键在于管理系统针对内外部变化是否能进行适应调整,进而使管理更加有效。重视变化,正视变化,通过调整优化,是动态管理的核心。要较好地实现调整优化则需要厘清助学金管理系统中的过程关系,适时适度地调整,以达到理想的目标状态。助学金动态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
助学金动态管理具有与静态管理不同的特点:(1)开放性。重视并正视变化,认为在管理系统中处处存在着变化,接受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化并进行调整。(2)有序性。虽然强调变化和调整,但却是有序的调整,以趋于整体优化。(3)连续性。关注过程环节,关注过程之间的关联,从一个变化开始,触发一系列连锁的调整,重在跟踪管理过程,受过程影响,在过程中变化。(4)循环性。在整个管理过程或一些阶段具有一定的循环性,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但这种循环是改善循环,经过各个层次的动态改进,不断提升,每次循环管理系统均能改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达到一个更加有序的稳定状态。(5)更好的公平公正性。通过改善系统要素和内容,确保助学金资源配置给最需要的学生。
三、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的关键过程
开展助学金动态管理要针对整个助学金管理系统。整个助学金动态管理系统分成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当中形成诸如输入—反馈—调整—优化—稳定的动态管理过程。
1.环境要素影响系统而进行的动态管理导入。在院校内部助学金管理系统当中,一切外部输入的信息、资源都可以作为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于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对于系统的刺激可能需要系统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但是并不必须产生一定的变化,也存在量变和质变的转变过程。外部环境对于系统的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需要进行调整变化。如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助学金或者贫困生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或者一定区域内经济水平的变化、发生的自然灾害、社会人员对于助学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其他院校助学金管理当中有效的经验等,这些都可能对确定的院校助学金管理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助学金管理系统在某些方面做出调整。
2.系统内部的评定管理模块动态调整。系统内部的评定管理模块包括评审、评议和公示。该阶段是目前各院校助学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中评审、评议的标准首先按照上级助学金管理部门的要求,并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标准的设定,但是这些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因素影响,同时各院校情况又具有特殊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需针对特定的情形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类调整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标准内部的一些环节、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在较短的周期内有一定的调整。另外,其间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由于评定认定的不完全合理,或者申请者、评定人员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而采取的调整,使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得以增强。 3.贫困生库的动态调整。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贫困生库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是绝对不变,在标准合理、流程完善、理由充分的条件下,进行贫困生库的调整是助学金动态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通过学生申请、各级组织的评定和认定后,符合条件的学生将被纳入贫困生库。在实际助学金管理中,贫困生库绝对的稳定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贫困生能够享受国家助学金及其他优惠政策,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形需要根据实际(如积分)进行调整,可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采取调整优先顺序、冻结暂停资助金发放、取消资格、追回已获得资助等措施。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对贫困生库的调整需要严格的标准和严格执行流程作为保证。
4.教育、辅导和引导管理。助学金对贫困生的教育、辅导和引导功能是目前众多院校在助学金管理中缺失的部分,但是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施助学金政策的目的在于让贫困学生获得助学金后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调研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思想、行为习惯、学习方面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如果忽视了这些问题,即使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贫困生也很难较好地完成学业并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辅导和引导功能是助学金助学功能的延伸,在助学的基础上,需增加学业指导功能、思想引导功能、心理疏导及能力提升功能。引入动态管理也是助学金管理的一个重要进步,除了发放助学金外,动态管理更加关注贫困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措施。
5.助学金管理动态化的标准化要求。要实现助学金动态管理,就要通过跟踪、关注和分析助学金管理当中存在的变化、不适应情形,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内部甚至系统性的改善调整。相关部门之所以要求贫困生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在于对过程调整合理性的综合考量。但是从助学金管理的突出问题看,如果不调整,系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必然被掩盖。如果调整,针对如何调整、按照哪种路径调整、调整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哪些人员和组织在哪些环节可进行相应的调整等问题则应该进行标准化,否则动态管理将陷入混乱状态。通过标准化,将相关要求制度化、制度执行流程化、标准调整规范化、操作路径通畅化,达到助学金动态管理的相关行为活动有据可依、有条不紊。
6.后续跟踪及其他管理。这个阶段是助学金管理系统的延伸,不但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还关注学生在获得资助甚至完成学业后的情况。通过适当跟踪研究后续情况,根据实际反馈,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动态管理系统。
目前助学金管理的现状和突出问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改革,摒弃原有的静态思维和管理方式,在动态管理系统模型的指导下,开展助学金动态管理,将每一届贫困生的助学金管理工作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后续阶段进行系统性动态设计,同时采用动态标准化手段奠定动态的管理基础。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助学金动态管理实践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动态管理更具有适应性,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公平公正性,使得助学金在达成一般助学功能外,更具学业指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及能力提升等功能,非贫困生、贫困生及社会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盛来运.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徐玲.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4(14).
[3]李海民.高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4]刘继同.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J].管理世界,2002(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助学金 动态管理
[作者简介]严长远(1973- ),男,河南周口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高等职业教育。(陕西 西安 71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JK020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5-0035-03
高职院校贫困生规模巨大。高职学生受生源结构影响(高职院校主要是农村生源),申请助学金人数众多,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申请助学金人数占到在校生总数的90%左右。高职院校助学金管理中,有限的助学金资源与广泛助学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要求高职院校助学金在配置过程中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一、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研究出发点
高职院校申请助学金人数多,评定认定的贫困生规模大。目前,高职院校助学金就管理而言存在较多问题:一是过分强调贫困生的评定和认定工作,而受助后的跟踪管理比较薄弱甚至缺失;二是过分强调助学金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费用支持,在贫困生的教育辅导管理方面比较薄弱;三是强调贫困生在享受资助期间出现重大的与应有情况不符的处理,忽略了贫困生日常管理过程的管控、预警、引导;四是助学金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或者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标准,但却不全面,且缺失管理标准的调整与改进;五是重视贫困生入库标准建设,忽视调整、出库相关标准建设等。
更加有效地进行助学金管理,将助学金评定、认定及过程管理的公平公正性提到较高层次,影响到学生及社会对助学金的认可和评价,影响到助学金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是否较好地实现对学生思想引导、教育辅导、学业指导。研究发现,以上问题在当前高职院校助学金管理中非常突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职院校助学金管理普遍采用静态方式,不能有效解决具有明显过程特性和动态特征的助学金管理问题。高职院校助学金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则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能够有效解决或者改善以上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体系
动态管理指的是管理过程中,通过外部环境预测、内部数据分析,对经营策略、管理手段进行适时调整和对计划进行修改与补充的管理方式。动态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引入了动态化的概念和方法,其核心点在于通过预测、分析等前期的处理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补充。特点在于更加贴合要求,顺应变化,更能适应实际情况。
助学金动态管理是针对助学金管理系统的,面向与助学金相关人员、组织、资金、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助学金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引入动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当助学金管理系统所处环境因素、内外部因素等发生变化后,系统的驱动机制和相关流程能够迅速启动,进行趋优调整,使助学金管理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能够达到一个有序有效状态。具体是指助学金管理系统中,对于系统的相关要素全过程管理和实时的反馈调整管理,以确保助学金管理系统诸要素相适应的一种状态。
从系统角度讲,助学金动态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组织、动态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助学金管理系统中各类关系的处理等,其关键在于管理系统针对内外部变化是否能进行适应调整,进而使管理更加有效。重视变化,正视变化,通过调整优化,是动态管理的核心。要较好地实现调整优化则需要厘清助学金管理系统中的过程关系,适时适度地调整,以达到理想的目标状态。助学金动态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
助学金动态管理具有与静态管理不同的特点:(1)开放性。重视并正视变化,认为在管理系统中处处存在着变化,接受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化并进行调整。(2)有序性。虽然强调变化和调整,但却是有序的调整,以趋于整体优化。(3)连续性。关注过程环节,关注过程之间的关联,从一个变化开始,触发一系列连锁的调整,重在跟踪管理过程,受过程影响,在过程中变化。(4)循环性。在整个管理过程或一些阶段具有一定的循环性,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但这种循环是改善循环,经过各个层次的动态改进,不断提升,每次循环管理系统均能改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达到一个更加有序的稳定状态。(5)更好的公平公正性。通过改善系统要素和内容,确保助学金资源配置给最需要的学生。
三、高职院校助学金动态管理的关键过程
开展助学金动态管理要针对整个助学金管理系统。整个助学金动态管理系统分成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当中形成诸如输入—反馈—调整—优化—稳定的动态管理过程。
1.环境要素影响系统而进行的动态管理导入。在院校内部助学金管理系统当中,一切外部输入的信息、资源都可以作为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于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对于系统的刺激可能需要系统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但是并不必须产生一定的变化,也存在量变和质变的转变过程。外部环境对于系统的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需要进行调整变化。如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助学金或者贫困生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或者一定区域内经济水平的变化、发生的自然灾害、社会人员对于助学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其他院校助学金管理当中有效的经验等,这些都可能对确定的院校助学金管理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助学金管理系统在某些方面做出调整。
2.系统内部的评定管理模块动态调整。系统内部的评定管理模块包括评审、评议和公示。该阶段是目前各院校助学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中评审、评议的标准首先按照上级助学金管理部门的要求,并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标准的设定,但是这些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因素影响,同时各院校情况又具有特殊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需针对特定的情形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类调整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标准内部的一些环节、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在较短的周期内有一定的调整。另外,其间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由于评定认定的不完全合理,或者申请者、评定人员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而采取的调整,使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得以增强。 3.贫困生库的动态调整。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贫困生库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是绝对不变,在标准合理、流程完善、理由充分的条件下,进行贫困生库的调整是助学金动态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通过学生申请、各级组织的评定和认定后,符合条件的学生将被纳入贫困生库。在实际助学金管理中,贫困生库绝对的稳定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贫困生能够享受国家助学金及其他优惠政策,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形需要根据实际(如积分)进行调整,可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采取调整优先顺序、冻结暂停资助金发放、取消资格、追回已获得资助等措施。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对贫困生库的调整需要严格的标准和严格执行流程作为保证。
4.教育、辅导和引导管理。助学金对贫困生的教育、辅导和引导功能是目前众多院校在助学金管理中缺失的部分,但是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施助学金政策的目的在于让贫困学生获得助学金后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调研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思想、行为习惯、学习方面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如果忽视了这些问题,即使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贫困生也很难较好地完成学业并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辅导和引导功能是助学金助学功能的延伸,在助学的基础上,需增加学业指导功能、思想引导功能、心理疏导及能力提升功能。引入动态管理也是助学金管理的一个重要进步,除了发放助学金外,动态管理更加关注贫困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措施。
5.助学金管理动态化的标准化要求。要实现助学金动态管理,就要通过跟踪、关注和分析助学金管理当中存在的变化、不适应情形,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内部甚至系统性的改善调整。相关部门之所以要求贫困生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在于对过程调整合理性的综合考量。但是从助学金管理的突出问题看,如果不调整,系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必然被掩盖。如果调整,针对如何调整、按照哪种路径调整、调整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哪些人员和组织在哪些环节可进行相应的调整等问题则应该进行标准化,否则动态管理将陷入混乱状态。通过标准化,将相关要求制度化、制度执行流程化、标准调整规范化、操作路径通畅化,达到助学金动态管理的相关行为活动有据可依、有条不紊。
6.后续跟踪及其他管理。这个阶段是助学金管理系统的延伸,不但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还关注学生在获得资助甚至完成学业后的情况。通过适当跟踪研究后续情况,根据实际反馈,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动态管理系统。
目前助学金管理的现状和突出问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改革,摒弃原有的静态思维和管理方式,在动态管理系统模型的指导下,开展助学金动态管理,将每一届贫困生的助学金管理工作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后续阶段进行系统性动态设计,同时采用动态标准化手段奠定动态的管理基础。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助学金动态管理实践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动态管理更具有适应性,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公平公正性,使得助学金在达成一般助学功能外,更具学业指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及能力提升等功能,非贫困生、贫困生及社会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盛来运.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徐玲.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4(14).
[3]李海民.高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4]刘继同.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J].管理世界,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