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进和加强对党政 “一把手” 的监督,既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党内权力过度集中、制度体系不健全、监督渠道不畅等方面的问题导致 “一把手”监督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就必须要抓好“一把手”这个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从严治党 一把手 监管体系
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中, 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又是重中之重。 因此, 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这是我们当前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针对社会上普遍反映的“‘一把手’权力太大”、“‘一把手’监督难”等问题,笔者通过到铜川市以及四个区县单位、乡镇(街道)进行深入调研,认为“一把手”监督不仅失之于软,而且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急需深入探索,着力解决。
一、加强对“一把手”的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
1.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力度。“一把手”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的中心人物,更应该成为干部监督的首要关注对象。“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位置,集人事权、决策权、审批权、监督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引发权力寻租、利益输送、贪污受贿等问题,导致监督真空的出现。因此,必须紧紧抓住 “关键少数”中的关键群体,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真正做到从严治吏。
2.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巩固反腐成果的现实需要。“我们查处的腐败分子中,方方面面的一把手比例不低。这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监督缺位、监督乏力,少数一把手习惯了凌驾于组织之上、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可见,在以往干部监督中,我们对“一把手”的监督还存在着很多漏洞。对“一把手”监督乏力,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大瓶颈和软肋。
3.加强“一把手”监督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什么人就是风向标。”作为干部队伍中的核心人物,“一把手”的喜好、领导风格、道德品行等对整个部门的政治生态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 改进和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不仅是推进领导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保证,更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关键。
二、当前监督“一把手”存在的问题
1.“一把手”自律意识差,监督流于形式。在“一把手总负责”框架内,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的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里,这就客观上助长了官僚主义、个人专断、特权思想、封建家长作风。在这种种“潜规则”的诱导下,部分“一把手”视以权谋私、家长制、惟我独尊为天经地义,容不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
2.监督体系不健全,制度监督失去保证。由于当前相关制度内容不够细化,缺少可操作性;制度内容不全,没有建立起相互配套、具体有效的监督体系;制度规范也缺乏刚性。这就给一些心术不正者还有可乘之机。
3.监督渠道不畅,群众监督难以落实。长期以来,部分“一把手”在权力实际运作中形成了“大权独揽,小权不放”的专权习惯,领导活动不公开,权力运作不透明。作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对“一把手”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一些群众遇到并未触及自己直接利益的“一把手”腐败现象,通常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舆论监督也缺乏法律保障, 影响了舆论效力的发挥和监督渠道的通畅等。
三、加强对“一把手”党内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把手”是干部监督中的重点,也是干部監督中的难题。在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建设新形势下,必须以制度建设破题,“明规矩”破“潜规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扎紧扎牢笼子的同时,注重制度落实,使党内监督持续发力,不断净化“一把手” 用权的政治生态。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一把手”自律的内在动力。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接受监督的态度,要使“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就要注重提醒防范。今后工作中,要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 使“一把手”真正从思想深处意识到监督是党对干部的爱护。通过开展官德教育,使“一把手”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官理念。通过开展宗旨意识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规章制度是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依据。要让制度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以高度的敬畏心和责任感带头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身先示范,着力构建执行制度没有例外的生动局面。通过完善“一把手”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克服和防止一把手以“特殊党员”身份,居高临下作指示,盛气凌人提要求,只讲他人不讲自己。创新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到“一把手”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管理就落实到哪里。
3.做实办事公开,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公开化。俗话说,“严禁不如公开”。做实了办事公开,就等于把权力放在了阳光下。第一,要进一步扩大公开的范围,把“一把手”的行权监督向相应的同级监督拓展,充分尊重同级监督组织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公开的内容;第三,要进一步改进公开的方式方法,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络等载体实行公开。第四,要进一步增强公开制度的刚性权威,要把“一把手”主持办理的重要的党务政务公开,作为一项硬性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2]习近平 :《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136页.
作者简介:李倩(1986—)女。陕西铜川人。中共党史专业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史与党建。
关键词:从严治党 一把手 监管体系
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中, 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又是重中之重。 因此, 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这是我们当前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针对社会上普遍反映的“‘一把手’权力太大”、“‘一把手’监督难”等问题,笔者通过到铜川市以及四个区县单位、乡镇(街道)进行深入调研,认为“一把手”监督不仅失之于软,而且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急需深入探索,着力解决。
一、加强对“一把手”的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
1.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力度。“一把手”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的中心人物,更应该成为干部监督的首要关注对象。“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位置,集人事权、决策权、审批权、监督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引发权力寻租、利益输送、贪污受贿等问题,导致监督真空的出现。因此,必须紧紧抓住 “关键少数”中的关键群体,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真正做到从严治吏。
2.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巩固反腐成果的现实需要。“我们查处的腐败分子中,方方面面的一把手比例不低。这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监督缺位、监督乏力,少数一把手习惯了凌驾于组织之上、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可见,在以往干部监督中,我们对“一把手”的监督还存在着很多漏洞。对“一把手”监督乏力,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大瓶颈和软肋。
3.加强“一把手”监督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什么人就是风向标。”作为干部队伍中的核心人物,“一把手”的喜好、领导风格、道德品行等对整个部门的政治生态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 改进和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不仅是推进领导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保证,更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关键。
二、当前监督“一把手”存在的问题
1.“一把手”自律意识差,监督流于形式。在“一把手总负责”框架内,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的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里,这就客观上助长了官僚主义、个人专断、特权思想、封建家长作风。在这种种“潜规则”的诱导下,部分“一把手”视以权谋私、家长制、惟我独尊为天经地义,容不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
2.监督体系不健全,制度监督失去保证。由于当前相关制度内容不够细化,缺少可操作性;制度内容不全,没有建立起相互配套、具体有效的监督体系;制度规范也缺乏刚性。这就给一些心术不正者还有可乘之机。
3.监督渠道不畅,群众监督难以落实。长期以来,部分“一把手”在权力实际运作中形成了“大权独揽,小权不放”的专权习惯,领导活动不公开,权力运作不透明。作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对“一把手”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一些群众遇到并未触及自己直接利益的“一把手”腐败现象,通常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舆论监督也缺乏法律保障, 影响了舆论效力的发挥和监督渠道的通畅等。
三、加强对“一把手”党内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把手”是干部监督中的重点,也是干部監督中的难题。在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建设新形势下,必须以制度建设破题,“明规矩”破“潜规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扎紧扎牢笼子的同时,注重制度落实,使党内监督持续发力,不断净化“一把手” 用权的政治生态。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一把手”自律的内在动力。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接受监督的态度,要使“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就要注重提醒防范。今后工作中,要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 使“一把手”真正从思想深处意识到监督是党对干部的爱护。通过开展官德教育,使“一把手”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官理念。通过开展宗旨意识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规章制度是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依据。要让制度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以高度的敬畏心和责任感带头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身先示范,着力构建执行制度没有例外的生动局面。通过完善“一把手”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克服和防止一把手以“特殊党员”身份,居高临下作指示,盛气凌人提要求,只讲他人不讲自己。创新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到“一把手”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管理就落实到哪里。
3.做实办事公开,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公开化。俗话说,“严禁不如公开”。做实了办事公开,就等于把权力放在了阳光下。第一,要进一步扩大公开的范围,把“一把手”的行权监督向相应的同级监督拓展,充分尊重同级监督组织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公开的内容;第三,要进一步改进公开的方式方法,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络等载体实行公开。第四,要进一步增强公开制度的刚性权威,要把“一把手”主持办理的重要的党务政务公开,作为一项硬性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2]习近平 :《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136页.
作者简介:李倩(1986—)女。陕西铜川人。中共党史专业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史与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