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近年来亚太地区EV71的流行呈上升趋势,EV71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易造成流行.人对EV71普遍易感,成人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因此感染后发病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机 构】
: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近年来亚太地区EV71的流行呈上升趋势,EV71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易造成流行.人对EV71普遍易感,成人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因此感染后发病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HBV感染后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1)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中的表达和功能,并了解RIGI和MoDC在HBV感染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8例HBV感染者外周血,21例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例为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CD14免疫微珠分离纯化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联合
患者女,65岁,因进行性智力减退,抽搐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语言迟钝,行为异常而就诊,按"老年性痴呆"给予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出现昏睡,呼之可醒,大、小便失禁,双上肢阵发性抽动,此后昏迷渐加深,呼之不醒,诊断: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转入我科。
目的 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fbe基因)的致病性.方法 采用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葡菌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得到除fbe基因以外遗传背景相同的fbe基因阳性菌株和阴性菌株.然后建立表葡菌致大鼠导管相关性感染模型,比较fbe基因阳性菌株HB与其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B-ermB体内致病性的差异,同时采用ELISA测定并比较fbe基因阳性和fbe基因阴性两组表葡菌体外与纤维
患者男,19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外侧及右腿外侧皮肤麻木,4个月前曾诊断为多发性单神经炎,予泼尼松、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但出现皮疹,右膝外侧皮肤烫伤后无痛感再次入院诊治。
1999年起国内开展HIV/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云南省瑞丽市于2004年8月开始对符合治疗条件的HIV/AlDS患者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
目的 研究15岁以下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HIV对患儿的影响.方法 分析275例即将入选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分期、实验室特点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75例AIDS患者主要以母婴途径传播为主,占78.9%,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为16.0%.平均年龄(7.6±3.7)岁,其中1岁以内5例,1~5岁104例,6岁以上166例.世界卫生组织临床3期和
目前,批准应用于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较多,主要有干扰素类(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核苷类似物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但核苷类似物治疗后的病毒学反跳、耐药变异以及干扰素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反应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
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7亿感染者[1].75%左右的HCV急性感染者转为慢性,其中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展至肝硬化,1%~5%发展为肝细胞癌[2].我国约有3800万人感染HCV,超过60%的HCV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而慢性HCV感染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直接相关.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慢性HCV感染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首
近年来,动物源性传染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在与动物相关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不断发生,流行或暴发频率大为增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引起世界的关注[1]。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HBV基因型分型及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西藏地区HBsAg阳性的藏族HBV感染者60例.采用S基因序列分析法检测HBV基因型,并分析相应的前C/C区基因序列特点.结果 60例HBV样本基因型中,59例为Dc混合型,1例为Dbc混合型,其前C/C基因与B、C基因型均发生重组.结论 本次调查HBV基因型为Dc混合型和Dbc混合型,无纯D型及其他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