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怀揣一本名为《魔法的故事》的图书,数次穿行在通向阿尔村各个小组(寨)险峻的山间小道时,面对大山之颠的皑皑白雪与纯朴善良的村民,昼夜之间,在我内心回荡的只有德里克·帕克的那一句警世名言:
“必须记住,无论人们对于大自然魔法的信仰是什么,它都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产生着巨大影响”;我内心抱着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即使现在科学不敢背离传统去深入研究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古老信仰,但“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答案!”因为,宇宙,不仅仅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神奇,它,甚至比我们的想象还要神秘。
红色释比马成林
1935年8月底的一天,阿尔寨释比马腊寿从威州(今汶川县)陕西帮茶商“丰盛合”的茶号中领到了几包茶杆制成方包的“边茶”,他将沉甸甸的“茶包子”背在背上,开始了从威州经阿尔村远至理番县(今理县)的长途跋涉。
在威州与桑坪之间的小索桥前,阿尔村阿尔寨的马腊寿靠在路边小憩。桥下,咆哮的岷江水振聋发聩,桥边,一大群老百姓正围拥在一起,熙熙攘攘,异常热闹。好奇的马腊寿挤上前去,一打听,才知道是红军在动员当地民众收留那些因伤或年幼而无法继续北上的红军战士。中年丧妻,膝下又只有一女的马腊寿当时就动了心。在人群中,他左顾右盼,一个12岁的小男孩,进入了他的视线。那个小男孩,上身破烂的军装都掉到了膝盖下,衣着极不协调,但一双大眼睛,透亮而灵气。马腊寿眼前一亮,与红军首长交谈后,争得了小战士的同意,当天,马腊寿就兴高采烈地把这位出生于四川阆中的小男孩领回了家,并正式为他取名“马成林”。
1935年8月的这一天,对于威州市民而言,马腊寿不过就是当地司空见惯的卖苦力背子中的一位,而对于马腊寿而言,这一天苦力的收获,完全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了:从此,他有了聪明伶俐的儿子,在阿尔村,这不仅就意味着一个家庭有了传承香火的可能,而且,更拥有了劳力、收成和粮食,甚为重要的是,身为“法力无穷”的释比,马腊寿依然可以遵循羌释比“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古训,名正言顺把自家祖上的道法弘扬下去。
现在,当我第一次走近阿尔村时,马氏父子早已作古。在这里,这两人代表了羌释比文化全部的神秘与神奇。1937年,胡鉴民曾在四川西北部作边疆民族考察,在其(《羌族之信仰与习之》一文中,先生记曰:“在五六十年以前,释比尚有凌空之术,以酒杯缚在胸之两旁即能纵身人云,其所用法器,均能随之飞行。”据阿尔村上年纪的老人回忆,胡所言及的能“御鼓而飞”的释比,乃马腊寿的师傅,而马腊寿也得此“真传”,但在一次意外事故后,他发誓将这一“秘术”不再下传。
在今天阿尔村村民的记忆中,马成林是马腊寿的真传弟子。这位过继马家的小红军战士,几年后,便娶了马腊寿的女儿为妻,一边务农,一边跟着自己的岳父学习神秘的释比法术。至今,马永清等人仍能清晰回忆出20世纪60年代,马成林作法用刀砍头、砍手臂后,毫发无伤的神奇经历。而最离奇的,莫过于“送茅人”。在我对当地村民马永清、余永清等人的采访中,前者认定此一奇术为亲眼所见,后者为转述其他亲眼所见者的叙述。“把草人送到村外的城隍庙烧了,不久,病者一般都会转危为安。”他们最后都会这样补充到。
支书释比马永清
阿尔寨旁的乡间小道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到半山腰,抬头便可看见山顶上,一幢形式独特的碉房与阿尔寨高耸的碉楼,一左一右,遥遥相呼。那幢独特的碉楼,便是阿尔寨释比马永清的家。这是一幢汉式干栏式建筑与羌族碉房合二为一的独一无二的建筑物。曾有到此考察的专家认为,此建筑物至少应有数百年的历史。
2005年8月,当我第一次走近马家时,登上木梯,推开房门,马家一家人正围在火塘边吃早餐。厚道的马永清从火塘边一跃而起,他一直站立着,微笑面对我们,直到我们落座了,他才在火塘边缓缓坐下来。对于这位从1974年到2002年,一直担负阿尔村村支书的领导人,28年间的从政生涯,政治学丝毫没有侵蚀掉他身上那份属于山民的朴实与率真。
“我36岁开始师从马成林学习下坛释比。”他开门见山口述起一个村支书的“释比”之路。1990年,对于67岁的马成林而言,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年纪不小的自己,该找一位真正称心如意的年轻人来传承释比之术了。这时,自家亲戚、晚辈马永清被他列为首选对象,这位已担任了16年村支书的年轻人,为人正直善良,相对其他年轻人,他更有文化,办事也公道稳妥。这一年的5月,在马永清赠送一只活公鸡作为拜师礼后,马成林收下了这位徒弟。
“我们上课的地点就在我家的房顶。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来,师傅就来了。一般只教上午,下午,大家都要去种地。”
由于释比有经无文,有经无书,与其他释比的师传一样,马成林对马永清的传学也全仗口传心授。马永清学徒习法的主要途径是随师作法,实地见习。
“第一年,我主要是习诵经典和基本仪礼,经文由马成林口念,我复念。自己晚上或下午,经常在山上找一个僻静的地点背诵当天学到的经文。科仪由他做一遍,我复作或将白天在他“作法”时的动作学做一遍,请马成林予以纠正。”
第二年,马成林言传身教,亦步亦驱教授马永清作法时打羊皮鼓的舞蹈步态、释比作法的手舞足蹈、为人驱疫解难时诵念的经咒。每个授课的清晨,马永清家高高的碉房房顶上,阿尔寨空气依然清新,晨起的大雾依然雪白浓密,太阳总会慢慢从东方升起了,一切的景象和去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没有谁会想到,此时,释比马成林的人生快要走到尽头了。
在马永清拜马成林为师的第3个年头,一个深夜,在一场神秘的“招魂仪式”上,马林成突然脸色大变,两行浊泪从他眼帘顿然而下,身旁的马永清听见他轻声自言自语道:
“我该走了……”
不久后,释比马成林去世,马永清从此独自开始了自己的“释比之路”。
在英国学者玛格塔看来,在原始社会里,医生与巫师所起的作用很可能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同伴被未知的力量击垮时,人们就要想尽各种办法,用崇拜和献祭的方式来慰籍超自然的力量。而马克思早在1845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对于神秘主义与人的现实之间关系就进行了高度概括: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羌族释比的时光片断,既是羌族社会的独特现象,更是羌族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维系,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缩影。
“必须记住,无论人们对于大自然魔法的信仰是什么,它都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产生着巨大影响”;我内心抱着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即使现在科学不敢背离传统去深入研究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古老信仰,但“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答案!”因为,宇宙,不仅仅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神奇,它,甚至比我们的想象还要神秘。
红色释比马成林
1935年8月底的一天,阿尔寨释比马腊寿从威州(今汶川县)陕西帮茶商“丰盛合”的茶号中领到了几包茶杆制成方包的“边茶”,他将沉甸甸的“茶包子”背在背上,开始了从威州经阿尔村远至理番县(今理县)的长途跋涉。
在威州与桑坪之间的小索桥前,阿尔村阿尔寨的马腊寿靠在路边小憩。桥下,咆哮的岷江水振聋发聩,桥边,一大群老百姓正围拥在一起,熙熙攘攘,异常热闹。好奇的马腊寿挤上前去,一打听,才知道是红军在动员当地民众收留那些因伤或年幼而无法继续北上的红军战士。中年丧妻,膝下又只有一女的马腊寿当时就动了心。在人群中,他左顾右盼,一个12岁的小男孩,进入了他的视线。那个小男孩,上身破烂的军装都掉到了膝盖下,衣着极不协调,但一双大眼睛,透亮而灵气。马腊寿眼前一亮,与红军首长交谈后,争得了小战士的同意,当天,马腊寿就兴高采烈地把这位出生于四川阆中的小男孩领回了家,并正式为他取名“马成林”。
1935年8月的这一天,对于威州市民而言,马腊寿不过就是当地司空见惯的卖苦力背子中的一位,而对于马腊寿而言,这一天苦力的收获,完全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了:从此,他有了聪明伶俐的儿子,在阿尔村,这不仅就意味着一个家庭有了传承香火的可能,而且,更拥有了劳力、收成和粮食,甚为重要的是,身为“法力无穷”的释比,马腊寿依然可以遵循羌释比“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古训,名正言顺把自家祖上的道法弘扬下去。
现在,当我第一次走近阿尔村时,马氏父子早已作古。在这里,这两人代表了羌释比文化全部的神秘与神奇。1937年,胡鉴民曾在四川西北部作边疆民族考察,在其(《羌族之信仰与习之》一文中,先生记曰:“在五六十年以前,释比尚有凌空之术,以酒杯缚在胸之两旁即能纵身人云,其所用法器,均能随之飞行。”据阿尔村上年纪的老人回忆,胡所言及的能“御鼓而飞”的释比,乃马腊寿的师傅,而马腊寿也得此“真传”,但在一次意外事故后,他发誓将这一“秘术”不再下传。
在今天阿尔村村民的记忆中,马成林是马腊寿的真传弟子。这位过继马家的小红军战士,几年后,便娶了马腊寿的女儿为妻,一边务农,一边跟着自己的岳父学习神秘的释比法术。至今,马永清等人仍能清晰回忆出20世纪60年代,马成林作法用刀砍头、砍手臂后,毫发无伤的神奇经历。而最离奇的,莫过于“送茅人”。在我对当地村民马永清、余永清等人的采访中,前者认定此一奇术为亲眼所见,后者为转述其他亲眼所见者的叙述。“把草人送到村外的城隍庙烧了,不久,病者一般都会转危为安。”他们最后都会这样补充到。
支书释比马永清
阿尔寨旁的乡间小道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到半山腰,抬头便可看见山顶上,一幢形式独特的碉房与阿尔寨高耸的碉楼,一左一右,遥遥相呼。那幢独特的碉楼,便是阿尔寨释比马永清的家。这是一幢汉式干栏式建筑与羌族碉房合二为一的独一无二的建筑物。曾有到此考察的专家认为,此建筑物至少应有数百年的历史。
2005年8月,当我第一次走近马家时,登上木梯,推开房门,马家一家人正围在火塘边吃早餐。厚道的马永清从火塘边一跃而起,他一直站立着,微笑面对我们,直到我们落座了,他才在火塘边缓缓坐下来。对于这位从1974年到2002年,一直担负阿尔村村支书的领导人,28年间的从政生涯,政治学丝毫没有侵蚀掉他身上那份属于山民的朴实与率真。
“我36岁开始师从马成林学习下坛释比。”他开门见山口述起一个村支书的“释比”之路。1990年,对于67岁的马成林而言,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年纪不小的自己,该找一位真正称心如意的年轻人来传承释比之术了。这时,自家亲戚、晚辈马永清被他列为首选对象,这位已担任了16年村支书的年轻人,为人正直善良,相对其他年轻人,他更有文化,办事也公道稳妥。这一年的5月,在马永清赠送一只活公鸡作为拜师礼后,马成林收下了这位徒弟。
“我们上课的地点就在我家的房顶。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来,师傅就来了。一般只教上午,下午,大家都要去种地。”
由于释比有经无文,有经无书,与其他释比的师传一样,马成林对马永清的传学也全仗口传心授。马永清学徒习法的主要途径是随师作法,实地见习。
“第一年,我主要是习诵经典和基本仪礼,经文由马成林口念,我复念。自己晚上或下午,经常在山上找一个僻静的地点背诵当天学到的经文。科仪由他做一遍,我复作或将白天在他“作法”时的动作学做一遍,请马成林予以纠正。”
第二年,马成林言传身教,亦步亦驱教授马永清作法时打羊皮鼓的舞蹈步态、释比作法的手舞足蹈、为人驱疫解难时诵念的经咒。每个授课的清晨,马永清家高高的碉房房顶上,阿尔寨空气依然清新,晨起的大雾依然雪白浓密,太阳总会慢慢从东方升起了,一切的景象和去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没有谁会想到,此时,释比马成林的人生快要走到尽头了。
在马永清拜马成林为师的第3个年头,一个深夜,在一场神秘的“招魂仪式”上,马林成突然脸色大变,两行浊泪从他眼帘顿然而下,身旁的马永清听见他轻声自言自语道:
“我该走了……”
不久后,释比马成林去世,马永清从此独自开始了自己的“释比之路”。
在英国学者玛格塔看来,在原始社会里,医生与巫师所起的作用很可能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同伴被未知的力量击垮时,人们就要想尽各种办法,用崇拜和献祭的方式来慰籍超自然的力量。而马克思早在1845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对于神秘主义与人的现实之间关系就进行了高度概括: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羌族释比的时光片断,既是羌族社会的独特现象,更是羌族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维系,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