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最初是基于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问题的,但是,伴随着不断质疑、思辨、否定与改革,逐渐开拓出崭新的天地、促进着生命的成长、实现了理想的达成。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之下,建构跨学科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跨学科统整学习的切入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通常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国学”教育,就其学科内涵而言,中华传统文化融汇了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不同时期文化的思想、体例、流派都包容其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仿佛在与历代文人对话,与不同思想交锋,观历史变迁,品人生百态;就其学科外延来说,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孕育于其中,又独成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认清了国学教育的综合性特质,开展国学教育也随即成为了一项统整学习活动,将国学与历史、人文、音乐、美术等统整起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场,让学生通过主题式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打破学科的壁垒,让国学与其他学科以一种自然的、和谐的、完整的形式“共处一堂”,并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其生活呢?基于这样的质疑,我们创新研发了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国学精品课程APP,以移动学习软件,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国学精品课程APP一共分为九大板块:分别是“四季主题”“国学相关主题”“诗词解谜”“配乐背诵”“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场景化学习”“校园实践”“个人成就”。该APP各大模块以场景化的形式铺开,音乐、美术、科学、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兼容其中,通过移动终端的支持,课堂内外得到链接,自学与指导有机结合,跨界统整成为现实。
该APP的核心板块是“四季主题”板块,主要学习的是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诗歌,通过时间轴和四张国画,巧妙将四季变化融入一个界面,季节诗词暗藏画中,充满探索的乐趣,提升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季节,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以 “秋”主题下的诗歌为例,这里有《山行》《望洞庭》等描写秋季景观的诗歌,学生可以逐一学习相关的内容。每一首诗歌都包含“诗词欣赏”“诗人故事”“视频欣赏”等几个栏目,学生通过学习诗歌的词句解析、学唱根据诗歌谱写的歌曲、阅读诗人写作的背景、观看与诗歌相关的科普动画片(例如,学习《山行》一诗时,配套的视频是《枫叶为什么在秋天会变红》),获得对于“秋”主题的立体全面的信息。
“配乐背诵”板块是女生非常喜欢的栏目。学生根据诗歌来选取自己认为合适的古典乐曲,并借助PAD录制成自己的配乐朗诵音频,就像“卡拉OK”一样,糅合了对音乐的欣赏和对古诗的理解,是一种巧妙有趣的统整学习。“闯关题目”里要学生根据不同的诗歌选择最适合诗词意境的音乐,这打通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壁垒,让学生在闯关中潜移默化感受文化的浸染。
男生们特别乐于在“场景化学习”板块中流连。他们可以穿越时空,化身为不同朝代、不同场景的人物,并且跟随里面的人物一起吟诵诗歌。学生在场景中面临各种选择,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路径。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首首诗词,还有当时的文化背景、历史变迁、诗人的情怀等。这是传统课堂上无法呈现的学习内容。
“校园实践”板块里,我们把学习的内容扩展到了整个校园,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朵都蕴含着丰富的“国学”教育资源。学生通过APP扫描二维码,无需上网就可以了解和这些景物有关的诗词及相关知识,包括诗词里蕴含的情感、名画的欣赏、名作的赏析等。学生通过里面的注解,不仅学习了有关诗词的诗、情、画、意,同时也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这种学习是润物细无声的。
“知识竞赛”板块有三种不同知识类型的闯关,分别是“文学理解”“国画欣赏”“科学认知”,通过学生最喜欢的闯关形式来测评孩子们学习了有关诗词知识后在文学、书画、科学领域的掌握水平。这种测评,是对古诗学习的一种跨学科的整合,每一种闯关都会给学生不同等级的激励。
在“个人成就”板块里,APP系统可以从文学、科学、实践、艺术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浸润度的考量,记录学生所有操作数据,用于后期分析,辅助教学研究。
国学精品课程APP内容丰富多元,界面精致典雅,形式妙趣横生,吸引着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加入学习的队伍,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季节里的某一首诗歌深入学习,指导学生查找资源的方法。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运用方法自学、闯关、配音、欣赏、检测……课内是对课外学习的一个方法的指导,课外是对课内学习的一个有效延伸,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如果将既定领域内的纵向积累比喻为“物理式”的进化,那跨界统整带来的将是“化学式”的连锁反应与激变。借助国学精品课程APP展开的统整学习,不仅仅是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更是打破各学科的壁垒,融汇各方面的知识,达到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生态悄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之下,建构跨学科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跨学科统整学习的切入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通常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国学”教育,就其学科内涵而言,中华传统文化融汇了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不同时期文化的思想、体例、流派都包容其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仿佛在与历代文人对话,与不同思想交锋,观历史变迁,品人生百态;就其学科外延来说,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孕育于其中,又独成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认清了国学教育的综合性特质,开展国学教育也随即成为了一项统整学习活动,将国学与历史、人文、音乐、美术等统整起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场,让学生通过主题式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打破学科的壁垒,让国学与其他学科以一种自然的、和谐的、完整的形式“共处一堂”,并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其生活呢?基于这样的质疑,我们创新研发了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国学精品课程APP,以移动学习软件,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国学精品课程APP一共分为九大板块:分别是“四季主题”“国学相关主题”“诗词解谜”“配乐背诵”“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场景化学习”“校园实践”“个人成就”。该APP各大模块以场景化的形式铺开,音乐、美术、科学、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兼容其中,通过移动终端的支持,课堂内外得到链接,自学与指导有机结合,跨界统整成为现实。
该APP的核心板块是“四季主题”板块,主要学习的是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诗歌,通过时间轴和四张国画,巧妙将四季变化融入一个界面,季节诗词暗藏画中,充满探索的乐趣,提升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季节,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以 “秋”主题下的诗歌为例,这里有《山行》《望洞庭》等描写秋季景观的诗歌,学生可以逐一学习相关的内容。每一首诗歌都包含“诗词欣赏”“诗人故事”“视频欣赏”等几个栏目,学生通过学习诗歌的词句解析、学唱根据诗歌谱写的歌曲、阅读诗人写作的背景、观看与诗歌相关的科普动画片(例如,学习《山行》一诗时,配套的视频是《枫叶为什么在秋天会变红》),获得对于“秋”主题的立体全面的信息。
“配乐背诵”板块是女生非常喜欢的栏目。学生根据诗歌来选取自己认为合适的古典乐曲,并借助PAD录制成自己的配乐朗诵音频,就像“卡拉OK”一样,糅合了对音乐的欣赏和对古诗的理解,是一种巧妙有趣的统整学习。“闯关题目”里要学生根据不同的诗歌选择最适合诗词意境的音乐,这打通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壁垒,让学生在闯关中潜移默化感受文化的浸染。
男生们特别乐于在“场景化学习”板块中流连。他们可以穿越时空,化身为不同朝代、不同场景的人物,并且跟随里面的人物一起吟诵诗歌。学生在场景中面临各种选择,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路径。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首首诗词,还有当时的文化背景、历史变迁、诗人的情怀等。这是传统课堂上无法呈现的学习内容。
“校园实践”板块里,我们把学习的内容扩展到了整个校园,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朵都蕴含着丰富的“国学”教育资源。学生通过APP扫描二维码,无需上网就可以了解和这些景物有关的诗词及相关知识,包括诗词里蕴含的情感、名画的欣赏、名作的赏析等。学生通过里面的注解,不仅学习了有关诗词的诗、情、画、意,同时也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这种学习是润物细无声的。
“知识竞赛”板块有三种不同知识类型的闯关,分别是“文学理解”“国画欣赏”“科学认知”,通过学生最喜欢的闯关形式来测评孩子们学习了有关诗词知识后在文学、书画、科学领域的掌握水平。这种测评,是对古诗学习的一种跨学科的整合,每一种闯关都会给学生不同等级的激励。
在“个人成就”板块里,APP系统可以从文学、科学、实践、艺术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浸润度的考量,记录学生所有操作数据,用于后期分析,辅助教学研究。
国学精品课程APP内容丰富多元,界面精致典雅,形式妙趣横生,吸引着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加入学习的队伍,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季节里的某一首诗歌深入学习,指导学生查找资源的方法。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运用方法自学、闯关、配音、欣赏、检测……课内是对课外学习的一个方法的指导,课外是对课内学习的一个有效延伸,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如果将既定领域内的纵向积累比喻为“物理式”的进化,那跨界统整带来的将是“化学式”的连锁反应与激变。借助国学精品课程APP展开的统整学习,不仅仅是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更是打破各学科的壁垒,融汇各方面的知识,达到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生态悄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