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级现实主义”r——艺术批评中的圣像美学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k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观介于功利主义美学观和纯艺术论之间,既肯定艺术的绝对价值,也认为艺术有其“观念性”和“倾向性”,具有超出美学的道德和社会价值.陀思妥耶夫斯基称自己的创作是“高级现实主义”或者说“更深刻的、真正的现实主义”,他并不满足于自然主义式地、准确地再现现实生活的事实,而更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现实,认为物质的现实应该向着精神现实“变容”.基督教思想及美学是贯穿他一生创作的审美偏好,他对绘画作品的评论以圣像画的创作和观看方式为批评标准,圣像画力图表现的不是此世的现实和人体的优美,而是指向肉眼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传达基督教的精神内涵和教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要求艺术家具有“看”的能力、对不可见精神世界的洞见,即看见“更大、更广、更深的东西”的“视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审美判断的根据是基督教美学观,他对现实的看法根本上是宗教性的,他的“最高现实”概念是神学话语“变容的世界”的美学表述.
其他文献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发展格局下扩内需成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内需、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作出系统安排,要求“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
期刊
埃及作家叶海亚· 哈基的短篇小说《温姆· 哈希姆灯》,通过讲述一位埃及青年在欧洲留学期间及回国之后遇到多重挑战的故事,深刻批判埃及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宗教桎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