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被称为“电子地皮”的PCB行业经历了近三年低潮后,在今年迎来了开门红。受益于国内4G和汽车电子等市场需求的推动,PCB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今年一季度均给出了靓丽的报表。另外,今年欧美两大消费市场重新打开了消费与采购的大门,有效拉升了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作为核心零组件的PCB也是直接受益。市场景气在逐渐恢复,但过去几年低潮期酝酿的产业调整仍在持续发酵。如今,PCB产业链进入了主动调整结构的阶段,业内也出现了两种比较集中的声音:一曰整合,二曰重构。
所谓整合,是针对行业存在的散、乱等问题而言;所谓重构,主要是因传统经营模式适应不了环境变化而提出来的。从表面上来看,整合与重构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都与环境变化有关——告别了暴利时代,迎来了微利时代。以PCB行业来说,市场行情起伏波动大,靠拉差价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转型成为PCB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选择。
一个行业的整合,往往与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CB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其整合的动力往往源于上、下游整合的力度。国内PCB产业起步相对较晚、进入门坎相对较低、受市场景气影响较大等等,均是造成行业现有各类状况的因素,直接导致大企业所占比例不足。
PCB行业对“整合”的理解,应立足现实,并赋于贴近地气的现实意义。应该看到,整合,不仅仅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快鱼吃慢鱼”的一面,还应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一面。现阶段,在PCB行业应把整合的重点放在资源整合上,寻找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把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可控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进行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PCB行业的赢利之道。
行业集中度不高 竞争白热化
对于PCB行业而言,集中度并不高。国内PCB生产企业呈现高度分散的竞争格局,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国内PCB行业集中度一直不高的原因是:国内PCB企业生产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壁垒低,想切入国际代工或品牌厂商供应链较难;各地方政府纷纷支持投资兴建市场需求大、见效快的PCB产业,导致PCB产业竞争激烈,产能相对过剩。
“PCB行业的特点正在发生变化,未来集中度将向国外同行靠拢,逐渐淘汰竞争力不足中小企业,大者更大。”业内专家表示,PCB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在于FPC、HDI、IC载板等高端产品,PCB小厂在技术上难以达到标准,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市场逐渐会被大企业蚕食而被淘汰或被并购整合。另外,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要求也会促使PCB行业集中度提高,PCB是一个存在污染的行业,而小型PCB厂在治污上投资有限,遭遇政府管制、发展受限。
PCB产品具有非标准化、差异化、客户导向、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点。非标准产品和客户导向导致了行业集中度较低和竞争激烈,从而毛利率降低,因此PCB厂商将寻求更低的成本。比如在产业链中,覆铜箔板(CCL)产品处于上游供应商,产品类型标准化,易于形成规模化生产。位于产业链上游的CCL企业在价格方面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具有较强的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易于把价格波动转嫁给下游PCB生产企业。而印制电路板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涨跌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对于行业内的PCB企业来说,延长产业链,实现纵向发展是化解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国际巨头的普遍策略。
目前PCB行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在发挥平台整合的作用,在行业内积极兼并收购。超华科技自2009年上市以来,相继收购了广州三祥、梅州泰华、惠州合正三家公司,公司自2009年以来收入保持47%的复合增长,2013年营业收入9.3亿,随着惠州合正的整合,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突破10亿以上。
今年5月23日,中京电子则抛出了以现金和发行股份收购湖南省方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案,正式切入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表示,未来双方的整合可以有效扩张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实现产品的规模优势。
纵向一体化衔接“柔性”生产
PCB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联系紧密,上游的电解铜箔、专用木浆纸、CCL等产品在PCB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也集中了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其价格变动对于PCB企业的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上游资源,实现垂直一体化的生产不仅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材料,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及时交货,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产品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为了巩固企业地位,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实施垂直一体化,构造完整的产业链成为PCB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国内形成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PCB企业还为数不多,但随着上游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产业链的优势迅速显现,也有一些PCB企业开始向PCB上游延伸。近年来,国内以PCB生产为主的超声电子开始向上游发展,已能生产超薄CCL自用;以CCL为主要产品的山东金宝向上游发展,扩充其电解铜箔的产能。目前国际知名的PCB制造企业中,也有建滔化工集团、南亚集团等企业实现了垂直一体化生产。
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超华科技是国内最早实施上下游产业链滚动发展模式的PCB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打造了从电解铜箔、专用木浆纸、CCL到PCB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丰厚的积淀,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发展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上游关键原材料的企业之一。由于超华科技能够生产PCB上游主要产品,大幅降低了最终产品的成本。公司纸基CCL、复合基CCL等单位成本均大大低于行业同类产品平均售价。因此,与同行业未掌握上游关键原材料的PCB企业相比,公司产品成本优势突出,毛利率水平较高,在行业周期波动背景下,一体化的优势更为明显。
除了产品的成本优势,一体化还带来了质量一致性和柔性生产优势等多方面的优势。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由于用户选择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性化,过去规模化、集约式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在未来的个性化时代,小订单、个性化定制将越来越多,这对企业生产的柔性生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类似超华就整合了上游相关原物料企业,使得公司PCB产品在成本、规模、技术、快速交货、质量一致性保持了竞争优势,这种“无缝式”衔接生产无疑使节省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利润。
所谓整合,是针对行业存在的散、乱等问题而言;所谓重构,主要是因传统经营模式适应不了环境变化而提出来的。从表面上来看,整合与重构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都与环境变化有关——告别了暴利时代,迎来了微利时代。以PCB行业来说,市场行情起伏波动大,靠拉差价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转型成为PCB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选择。
一个行业的整合,往往与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CB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其整合的动力往往源于上、下游整合的力度。国内PCB产业起步相对较晚、进入门坎相对较低、受市场景气影响较大等等,均是造成行业现有各类状况的因素,直接导致大企业所占比例不足。
PCB行业对“整合”的理解,应立足现实,并赋于贴近地气的现实意义。应该看到,整合,不仅仅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快鱼吃慢鱼”的一面,还应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一面。现阶段,在PCB行业应把整合的重点放在资源整合上,寻找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把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可控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进行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PCB行业的赢利之道。
行业集中度不高 竞争白热化
对于PCB行业而言,集中度并不高。国内PCB生产企业呈现高度分散的竞争格局,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国内PCB行业集中度一直不高的原因是:国内PCB企业生产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壁垒低,想切入国际代工或品牌厂商供应链较难;各地方政府纷纷支持投资兴建市场需求大、见效快的PCB产业,导致PCB产业竞争激烈,产能相对过剩。
“PCB行业的特点正在发生变化,未来集中度将向国外同行靠拢,逐渐淘汰竞争力不足中小企业,大者更大。”业内专家表示,PCB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在于FPC、HDI、IC载板等高端产品,PCB小厂在技术上难以达到标准,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市场逐渐会被大企业蚕食而被淘汰或被并购整合。另外,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要求也会促使PCB行业集中度提高,PCB是一个存在污染的行业,而小型PCB厂在治污上投资有限,遭遇政府管制、发展受限。
PCB产品具有非标准化、差异化、客户导向、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点。非标准产品和客户导向导致了行业集中度较低和竞争激烈,从而毛利率降低,因此PCB厂商将寻求更低的成本。比如在产业链中,覆铜箔板(CCL)产品处于上游供应商,产品类型标准化,易于形成规模化生产。位于产业链上游的CCL企业在价格方面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具有较强的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易于把价格波动转嫁给下游PCB生产企业。而印制电路板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涨跌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对于行业内的PCB企业来说,延长产业链,实现纵向发展是化解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国际巨头的普遍策略。
目前PCB行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在发挥平台整合的作用,在行业内积极兼并收购。超华科技自2009年上市以来,相继收购了广州三祥、梅州泰华、惠州合正三家公司,公司自2009年以来收入保持47%的复合增长,2013年营业收入9.3亿,随着惠州合正的整合,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突破10亿以上。
今年5月23日,中京电子则抛出了以现金和发行股份收购湖南省方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案,正式切入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表示,未来双方的整合可以有效扩张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实现产品的规模优势。
纵向一体化衔接“柔性”生产
PCB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联系紧密,上游的电解铜箔、专用木浆纸、CCL等产品在PCB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也集中了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其价格变动对于PCB企业的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上游资源,实现垂直一体化的生产不仅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材料,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及时交货,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产品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为了巩固企业地位,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实施垂直一体化,构造完整的产业链成为PCB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国内形成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PCB企业还为数不多,但随着上游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产业链的优势迅速显现,也有一些PCB企业开始向PCB上游延伸。近年来,国内以PCB生产为主的超声电子开始向上游发展,已能生产超薄CCL自用;以CCL为主要产品的山东金宝向上游发展,扩充其电解铜箔的产能。目前国际知名的PCB制造企业中,也有建滔化工集团、南亚集团等企业实现了垂直一体化生产。
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超华科技是国内最早实施上下游产业链滚动发展模式的PCB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打造了从电解铜箔、专用木浆纸、CCL到PCB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丰厚的积淀,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发展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上游关键原材料的企业之一。由于超华科技能够生产PCB上游主要产品,大幅降低了最终产品的成本。公司纸基CCL、复合基CCL等单位成本均大大低于行业同类产品平均售价。因此,与同行业未掌握上游关键原材料的PCB企业相比,公司产品成本优势突出,毛利率水平较高,在行业周期波动背景下,一体化的优势更为明显。
除了产品的成本优势,一体化还带来了质量一致性和柔性生产优势等多方面的优势。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由于用户选择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性化,过去规模化、集约式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在未来的个性化时代,小订单、个性化定制将越来越多,这对企业生产的柔性生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类似超华就整合了上游相关原物料企业,使得公司PCB产品在成本、规模、技术、快速交货、质量一致性保持了竞争优势,这种“无缝式”衔接生产无疑使节省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