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报告4例口周角化棘皮瘤,除有广泛的神经周围侵犯外,3例还伴有静脉内侵犯。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为27~80岁。3例皮损发生于上唇,1例发生在右颊近口唇处,大小约1~4cm。2例伴剧烈疼痛,2例有局部破坏。3例的肿瘤被切除后,很快又复发。再次切除后,随访24~44个月未复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4例口周角化棘皮瘤,除有广泛的神经周围侵犯外,3例还伴有静脉内侵犯。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为27~80岁。3例皮损发生于上唇,1例发生在右颊近口唇处,大小约1~4cm。2例伴剧烈疼痛,2例有局部破坏。3例的肿瘤被切除后,很快又复发。再次切除后,随访24~44个月未复发。
其他文献
13-顺维甲酸(isotretinoin)治疗期间,血肌酸激酶值(CPK)偶尔升高,然而这一异常情况迄今尚未弄清楚。作者发现在最近几年用13-顺维甲酸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的63例病人中,有10例(16%)CPK值升高。其中4例治疗前检验CPK值已稍高,3例为运动员,另1例已在服用能升高血CPK值的抗癫痫药物。
作者以往已证实培养的角朊细胞释放到培养基中的表皮细胞衍生的胸腺细胞活化因子(ETAF)是一种细胞激活因子,其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与IL-1相似或相同,并证实了新生儿的角朊细胞决定着他的培养基对其他的新生儿角朊细胞具有生长调节作用。为了检查ETAF的自体分泌生长刺激的可能性和供体年龄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作者将外源性ETAF加到取自新生儿或成人供体的角朊细胞培养物中,分别测定新生儿和成人培
作者从1976~1986年,连续收治鼻咽癌(NPC)1154例,其中10例(0.867%)伴有皮肌炎(DM)。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5~77岁,平均49.7岁。按HO氏分期:Ⅰ期6例,Ⅱ期3例,Ⅲ期1例,因而诊断时大多数属早期(Ⅱ)。3例无NPC症状患者是在DM随诊中发现的,2例颈部有转移肿块,但无耳鼻咽喉症状;2例有鼻衄与颈部肿块;鼻衄、鼻溢液与耳鸣各1例。
本文报告1例21岁女性梅毒性胃炎患者。主诉:呕吐、上腹部疼痛1个月。体检:上腹部肌卫,有触痛,双掌跖有鳞屑性红斑。梅毒血清试验结果:VDRL 1:64,FTA-ABS(+),TPHA 1:1280,19S-IgM-FTA-ABS 1:60。胃镜检查:见胃粘膜有多发性糜烂性出血性斑片。胃粘膜病检HE染色发现灶性溃疡处有淋巴组织细胞及较多浆细胞浸润。
对药物引起的色素沉着,临床医师主要应掌握下面所列举的药物,同时需要了解色素沉着是否由药物本身所引起,或与日晒有关:还是由于处在暴露于光活性物质的一种光接触性/光毒性反应。
在英国的一些地方,皮肤科病床过多,而门诊皮肤科病人基本治疗的设备却不足。鉴于在北欧和美国开设皮肤科门诊病人治疗服务部有成效,作者决定把一个病区用作门诊病人治疗服务部。本文描述了医护人员如何改变治疗策略和如何建立服务部以适应新的需要。
新生儿狼疮综合征(NLS)是见于婴儿的一种暂时性胶原综合征.表现为环状红斑、盘状损害、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以及在出生后数周抗核抗体阳性.患儿母亲常患胶原脉管性疾病,有或无症状.近年报告NLS患儿血清抗SS-A、SS-B及RNP抗体阳性,当皮损自行消退后,自身抗体阴转.Franco等曾假设经胎盘传递的自身抗体与NLS有关.本文报告1例NLS.患者女,6周,生后第3周于
作者报告6例未成熟的毛发上皮瘤患者,其中4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20~69岁,皮损大小为2~10mm,发生部位2例在颏部,2例肩部,1例腿部,1例腹股沟。皮疹均经切除活检,用常规HE染色观察。其中有4例随访1~8年无肿瘤复发。组织病理示,所有病例均表现出相同的组织学改变,肿瘤具有清楚的界限,但无包膜,在疏松的细胞和纤维基质内小基底样细胞聚集而形成肿瘤。
经皮释药系统适用于许多简单有效的、<1000 道尔顿的药物分子.它经皮连续持久的给药,减少了给药次数;可获得稳定的血药浓度而没有口服给药的高峰浓度,有助于减轻全身性的副作用;避免了胃肠道及肝脏的首过代谢,胃部的不适感也较口服为低.半衰期很短的药物也可连续释放.
本文报告1例用氯苯吩嗪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的顽固性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23岁女性,1983年9月初,颜面出现痤疮样皮疹及境界清楚的圆形溃疡,之后泛发全身,可见红斑、糜烂、脓疱及溃疡,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