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
一、情境引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这样学生也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上册《金鱼》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鱼展示在实验桌上便问:“你们看看面前的鱼,可以发现什么?”学生马上就观察起来。他们有的用小手去拨弄,有的小声议论。我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倾听他们的议论:“鱼是怎样游动的?”“鱼睡觉时是躺着还是立在水中?”“鱼靠什么立在水中?”“鱼为什么有鳞?”“鱼喜欢吃什么?”……当我将孩子们的问题汇总后,每个孩子很快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寻求志趣相同的同伴一起合作研究。这样就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注重实际,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
只有学生感兴趣,熟悉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等,才可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在设计时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学校和周边环境去考量,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设计,这样方可如鱼得水。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们就要准备各种质地、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材料(石块、木块、小铁钉、橡皮、泡沫塑料等)供学生实验用。没有做好这些准备,那么实验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保证时间,创造拓展探究空间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要留出错误时耽误的时间,要留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来展开讨论。因此充足的时间成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在《电和磁》这一课中,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变得更为明显。按照一般的处理,指导学生观察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性,让学生尝试,用不了几分钟时间,探究活动就结束了。我们可以设计成让学生探究了几种增加磁性的方法后,着重探究通电线圈,引出不同的绕法、放置方法等等,教师只是适时地提供相助锦囊,一切活动都由学生按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直到全班同学都完成探究。
四、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实验效果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多媒体应用在小学科学和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动态教学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表现,而信息技术(多媒体)却能实现这一教学效果,让实验操作过程、生物特征十分鲜明,可见度高。如《耳朵的科学》一课,耳朵的内部构造是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并认识的,耳朵接受声波的过程也是肉眼无法看清的,若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那么本课的难点就无法解决。我校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构思:(1)利用电脑屏幕展示一幅耳朵与脑相连接的剖面图,通过点击耳朵的各部分,让其各部分从中分离出来,然后组成一个耳朵模型。(2)利用动画直观演示声波的传播路径、耳朵各部分收集和传递声波的模拟图。(3)直观展示耳、鼻、咽三者相通的位置关系图,解决耳朵“卫生保健”的知识点。又如《血液循环》一课,课件的动画演示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血液在全身血管和心脏内循环流动,了解到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情况。
五、课外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课外小实验是巩固知识、发散思维、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外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种子的一生》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由种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直到开花结果,并收获种子,每一点的变化都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最后,将所有学生的实验成果都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这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了植物生长的一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习惯。
六、鼓励学生自己写实验日记、心得、方案
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人,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而且还要鼓励他们自己写实验日记、心得、方案,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自己体会实践过程的艰辛,自己享受实验成功后的喜悦。只有让学生从头到尾经历实验的全过程,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总之,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
一、情境引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这样学生也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上册《金鱼》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鱼展示在实验桌上便问:“你们看看面前的鱼,可以发现什么?”学生马上就观察起来。他们有的用小手去拨弄,有的小声议论。我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倾听他们的议论:“鱼是怎样游动的?”“鱼睡觉时是躺着还是立在水中?”“鱼靠什么立在水中?”“鱼为什么有鳞?”“鱼喜欢吃什么?”……当我将孩子们的问题汇总后,每个孩子很快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寻求志趣相同的同伴一起合作研究。这样就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注重实际,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
只有学生感兴趣,熟悉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等,才可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在设计时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学校和周边环境去考量,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设计,这样方可如鱼得水。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们就要准备各种质地、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材料(石块、木块、小铁钉、橡皮、泡沫塑料等)供学生实验用。没有做好这些准备,那么实验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保证时间,创造拓展探究空间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要留出错误时耽误的时间,要留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来展开讨论。因此充足的时间成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在《电和磁》这一课中,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变得更为明显。按照一般的处理,指导学生观察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性,让学生尝试,用不了几分钟时间,探究活动就结束了。我们可以设计成让学生探究了几种增加磁性的方法后,着重探究通电线圈,引出不同的绕法、放置方法等等,教师只是适时地提供相助锦囊,一切活动都由学生按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直到全班同学都完成探究。
四、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实验效果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多媒体应用在小学科学和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动态教学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表现,而信息技术(多媒体)却能实现这一教学效果,让实验操作过程、生物特征十分鲜明,可见度高。如《耳朵的科学》一课,耳朵的内部构造是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并认识的,耳朵接受声波的过程也是肉眼无法看清的,若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那么本课的难点就无法解决。我校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构思:(1)利用电脑屏幕展示一幅耳朵与脑相连接的剖面图,通过点击耳朵的各部分,让其各部分从中分离出来,然后组成一个耳朵模型。(2)利用动画直观演示声波的传播路径、耳朵各部分收集和传递声波的模拟图。(3)直观展示耳、鼻、咽三者相通的位置关系图,解决耳朵“卫生保健”的知识点。又如《血液循环》一课,课件的动画演示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血液在全身血管和心脏内循环流动,了解到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情况。
五、课外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课外小实验是巩固知识、发散思维、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外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种子的一生》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由种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直到开花结果,并收获种子,每一点的变化都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最后,将所有学生的实验成果都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这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了植物生长的一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习惯。
六、鼓励学生自己写实验日记、心得、方案
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人,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而且还要鼓励他们自己写实验日记、心得、方案,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自己体会实践过程的艰辛,自己享受实验成功后的喜悦。只有让学生从头到尾经历实验的全过程,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总之,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