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充分认识中国耕地压力的现状、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差异,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该文利用修正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计算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1978-2015年的耕地压力指数,并在
【机 构】
: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城市扩展过程的动态空间格局指标与自组织空间结构分析模型(4157138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地生态网络与城镇扩张空间协同耦合与优化模拟(2017CFC8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认识中国耕地压力的现状、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差异,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该文利用修正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计算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1978-2015年的耕地压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四大经济区域、省域3个尺度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该文借鉴力学原理,引入耕地压力重心的概念,通过计算耕地压力重心坐标,进一步揭示了耕地压力指数的空间变动情况。研究发现,中国耕地压力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耕地压力重心随时间推移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耕地压力逐渐增加,西部地区耕地压
其他文献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开采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近年来,随着煤矿资源的减少,煤矿开采的环境和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如果在那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没有适宜
计算机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仪器从普通发展到智能,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计算机的软硬件优势是测量仪器的功能增多,技术性能也有所提高。但是大多数仪器是依靠智能数据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进行打印和数据处理,自动化仪表测量还无法真正的实现,大部分内容仍需要人工完成。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强度,需要融合光电技术来实现自动化测量。本文主要对自动化仪表测量中光电技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