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出学问的江南“有钱人”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余榴梁,大家对他丰富的藏品和渊博的知识十分佩服。曾有人问余榴梁:“你收藏了多少种钱币?”余榴梁没有正面回答他,相反问他:“你知道汉代的五铢钱有多少个版别?”“几十种吧?!”来人不曾肯定地答复道。“400多种,我都收齐了”。“真的?”问者佩服中带着疑问。
  五铢钱是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开始发行的,“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当时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的“五铢”钱,实际上是很轻很轻的。
  汉朝上下四百年,五铢钱一统天下,一直使用到隋朝,其外圆内方的特征,象征着天地乾坤,奠定了中国钱币圆形方孔的传统。而在小铜钱上用篆字铸出的“五铢”二字,600多年里竟然有400多种版本。
  2000年后,在有“收藏半壁江山”之称的上海,著名钱币收藏鉴赏家余榴梁先生把它们都收齐了,一个钱币收藏家的学问和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收藏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一位哲人说过,人一生中只要做一件事,抓住重点,有所成就,就会成为真正的人才。余榴梁在几十年的收藏生涯中,“抓住重点,有所成就”,成为泉界著名的人才。
  今年68岁、有着50年钱币收藏经历的余榴梁与许多为投资获利而进行收藏的爱好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始终抱着为国家整理文物、传播文化和弘扬文明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以务实的收藏精神来填补钱币研究及文献出版方面的一些空白。
  采访中,余榴梁告诉笔者,“钱币虽小,且其貌不扬,却是历朝历代兴衰成败的最直接的见证,其包涵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他藏品难以望其项背的”。
  1958年,学习铸造专业的余榴梁毕业后留在江南造船厂技校当教师。作为一个铸造专业的老师,余榴梁知道,中国古币的铸造史就是翻砂工艺的历史,为了让学生能有感性上的认识,余榴梁将古币当成教具,给学生们以直观的感受。而且,他下班后也经常到废品回收站去寻觅各种古钱币,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藏品,又可以给学生上课提供范本。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废品”堆里发现了唐朝的“得壹元宝”和宋代的“靖康通宝”等珍贵钱币,“这些钱币为什么是珍贵品?”由此,他从收藏转向了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榴梁对古钱的热爱和向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天,他“奉妻命”去菜场排队买菜,突然看见站在他前面的一位老人打开皮夹取钱,令他喜出望外和情不自禁的是:皮夹内竟然有一枚十分罕见的南宋“招纳信宝”女钱,一种对钱币的钟爱之情吸引着他伸手就去摸对方皮夹内的古钱,“真漂亮!”那位老人见他如此喜欢,就毫不犹豫地将那枚古钱送给了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收藏逐渐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进入寻常百姓家。喜欢钱币的余榴梁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在江南造船厂举办了一次个人收藏展,《新民晚报》为此发了一篇报道。就是这篇小小的报道,引起了著名钱币学家马定祥先生的关注,他当场伏案挥笔,给余榴梁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目前,钱币收藏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想和你进行一番交流”。
  “当时真的是太激动了”,余榴梁说。接到钱币泰斗马老师的信后,年轻的余榴梁夜不能寐,欣喜万分。“我收藏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但马老师给我的教育和帮助让我提升了自己的品位,并且朝研究方面进了一大步”。确实,马定祥老师的学识和为人对余榴梁的影响很大,而善于学习和钻研的他在收藏的同时,开始对当时钱币界存在的一些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此后,余榴梁屡屡在厂内外搞钱币展览,被誉为“江南有钱人。”
  
  通过收藏填补空白
  
  如今,这个江南“有钱人”拥有战国至民国和现代钱币近4万种,所以,有人又戏称他为“万国银行行长”。这些古今中外的钱币其材质有金、银、铜、铁、锡、铝、铅、锑、陶、镍、竹、骨、纸、琉璃等共15种。它上起夏商原始贝币,下至当代主题金银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尽被收纳其中,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在国内首屈一指。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还收藏了2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枚硬币。有的国家已经消亡,但它制造的金属钱币却在余榴梁手里留下了痕迹。在余榴梁的手中,许多“独此一枚”的钱币不仅为我国的钱币研究提供了实物,还填补了相关文献的空白。如他收藏的清代上海钱庄票就因它的独特性而成为绝无仅有的史料。
  那是1986年的夏季,家住宜昌路附近的余榴梁来到设在此地的古玩市场,在地摊前闲逛的余榴梁在一堆旧纸币中发现了这张当时无人问津的奇特的纸币。这张纸币诞生于清光绪年问,由上海一家钱庄印制发行。面值1000文,背面印上海地图图案。当时,他仅从票面上的图案判断,认为这张纸币很有收藏价值,于是,他花了3元钱把其收入囊中。回家后,他经过仔细研究和查阅资料发现,此币创造了两个“中国”纪录:唯一存世的实物孤品;把地方地图印在纸币上,全国仅此一种。而且,他认定发行这张钱庄票的遗址是现今的黄浦区半淞园路小学,因为,小学的原址名叫万寿宫。钱庄票上的地址也叫万寿宫。如今这张曾经被上海历史博物馆借用展览过的珍贵的钱庄票经常被诸如《上海货币史》和《上海钱庄史》这样的钱币权威书籍收纳在内。此外,在他的藏品中,一枚清皇朝驻英国第七任大使罗丰禄的纪念章也是十分罕见的。清代后期,当时的有识之士向光绪皇帝提出,引进西方先进的铸币技术为我所用。接到朝廷的指令后,驻英大使罗丰禄正式拜访了英国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当日上午,罗大使参观了造币公司的生产线,了解了造币工艺等情况。在参观过程中,该公司为他拍了一张照片,没想到,下午结束参观准备回大使馆时,他竟然拿到了一枚正面是自己头像、背面为英文“中国大臣阁下对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的访问”的纪念章。如今,这枚举世无双的纪念章也成了余榴梁钱币收藏馆里的传世之宝。在余榴梁的身上,这种“独一无二”的故事不胜枚举。笔者还听到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周末,休息中的老余又去逛古玩市场了,漫步在摊位旁,他看见了两枚清代的琉璃钱币,“这可是钱币中的宝贝”,他当即掏钱把它收入囊中。回去后,经过研究、查询和考证,他发现这两枚正面刻“状元及第”,背面刻“天仙送子”的琉璃钱,是清咸丰朝制造的,当时的发行量极少,成为达官贵人佩戴的饰品或送人的珍物。清朝时中国可以说没有工业,更没有制造琉璃的工厂,但是,却能制造和发行琉璃钱币。所以,弥足珍贵。现在的钱币收藏爱好者不仅没见过,更没有听说过。所以,他们根本不知其史料和经济价值,放在市场上一直无人问津。直到被余榴梁发现,它的历史和收藏价值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早些年许多人还不懂钱币,所以,一些珍贵的钱币都散落在各种小摊上,等待我们去发现。”喜欢做学问的余榴梁说:“我的使命就是要让它们‘重见天日’,再现它们的历史价值”。
  
  收藏与研究是他的心愿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研究来体现中国钱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的经济价值。”因此,“家藏万贯”的余榴梁经常撰文,论述自己对一些钱币的认识。至今,他已经在中外报刊上发表了700多篇文章。此外,他还撰稿、编写和参与编写并完成了《古钱》《钱币漫谈》《中国花钱》《钱币学纲要》《钱币投资技巧》《世界流通铸币》等16部著作,充分显示了他丰富的钱币知识和深厚的研究学识。
  在收藏、研究的过程中,他还会对社会上的一些传言亲自进行实验,以澄清事实。十多年前,社会上盛传清康熙皇帝从四川进藏平叛途中所铸的罗汉钱内含有金子成分。为了证实罗汉钱内到底为何物,他将一枚罗汉钱锯成小块,然后用强酸进行熔融,接着化验里面的各种成分,最后证明其中没有含金,于是,他在《中国钱币》刊物上撰文,否定了这一讹说。
  原来,所谓的“罗汉钱”是为康熙皇帝六十花甲祝寿而在北京铸的钱币,叫“万寿钱”。这种钱做工精细、铜质优良。在清嘉庆年间,善男信女常去杭州净寺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有一次,一个信徒想在罗汉身上取得一些信物带回家除病压邪,结果,他在佛腔内摸出一些“万寿钱”,以为神赐“罗汉钱”,从此,净寺内香火旺盛,罗汉钱名扬华夏。
  正因为余榴梁的收藏知识相当丰富,所以,他能准确地判断钱币的真伪。2001年年初,台湾《钱币世界》创刊号在封面上刊出了一张“柿子银饼”的钱币照片,并认为该钱币为稀世珍宝。余榴梁几经考证,否定了这种说法,并且撰写了《也谈汉柿子银饼》的文章,发表在该刊第三期,引起了钱币界热烈的讨论。该刊在编后语中还说:“白金三品尚有质疑处,就此掀起讨论高潮,试为我国泉币学界探索的一大课题。余先生文章道德、学术地位,令人景仰,有此宏文,亦本刊莫大荣耀。”
  确实,由收藏而鉴赏,进而成为一个学者型的鉴赏和研究专家,余榴梁走过了50年收藏的历程,在这50年中,他把时间换成了知识空间。笔者在他家里采访时,发现他钱币方面的藏书竟然有1600本之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我现在的目标是做学问,搞研究,把更多的钱币知识传授给大家。”也正因为余榴梁有独到的眼光,他能做学问,把普通的收藏转变成知识和学问并向他人传授,为此,他经常受邀去大学讲课。20世纪90年代,他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讲钱币,一讲就是六年,成为收藏界连续讲课时间最长的第一人。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把普通的钱币集成系列,从而使其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乌鸦成了凤凰”。那是七年前,一位美国人在本国观看了介绍余榴梁收藏钱币的专题片后,来上海时要求与余见面交流,并且,提出了想看看余的钱币藏品的请求。见面时他问道:“你收藏了美国哪些珍贵钱币?”余榴梁笑眯眯地回答说:“美国的一分面值的硬币。”那位美国人听了,耸耸肩不屑地说道:“一分硬币我们是用它来夹泡泡糖当垃圾扔掉的!”
  “如果你看了我的藏品后你还会扔掉吗?!”余榴梁笑眯眯地拿出一叠钱币盒子:“这是美国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各家造币厂制造的所有的一分面值的硬币,大约有五百多个品种,你要不要数一下?这里还有美国建国初期和二战时期因为缺铜而用铁代铸的一分硬币。此外,你们国家四大造币厂的产品,分S版、D版、P版和光版……”如数家珍的介绍,让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钱币收藏爱好者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肃然起敬中他赞美余榴梁说:“您真了不起!”
  
  (责编:石 晓)
其他文献
徐达明艺术档案  徐达明,1952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大师长子。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理事。  插队期间掌握细作红木工艺,后随父徐汉棠大师继承发扬紫砂艺术。设计创新运用多种材质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形制和材质的变化使壶艺的内涵更为
期刊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香味,而最沁人心脾的莫过于泥土的气息。紫砂泥被称为富贵土,说的是它的世间罕有,独产自宜兴丁蜀一带。虽是富贵之土,却无法掩饰它作为泥土的自然与质朴,如此,才成就了紫砂壶古朴典雅的独特韵味。  在欣赏紫砂女薛晨芝的紫砂壶艺作品时,清新而自然的泥香气息扑面而来,激荡于心头,立消满身倦怠,目悦神怡,如至艺术圣殿,此番感受毕生难忘。  薛晨芝从艺紫砂绝非偶然,她家学渊源,外婆是紫砂工艺厂最早
期刊
《中国情》创作说明: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中国情》取世界独特宜兴紫砂陶土为制作材料,它气孔细微、密度高。能吸茶之香味,且能够保持较长时间,壶容积为400毫升,壶高10厘米,壶身直径10厘米,经过拍打、塑形、烧成、绘画、雕刻等二百余道手工工序制成。  设计者、制作者以华表为创作理念,身筒为“八方柱”造型,厚重
期刊
在同一个茶具店内,宜兴紫砂壶有的一把几十元,有的一把数千元。同是紫砂壶,价格何以相差如此之大呢?《收藏界》今年第三期《名家名壶一路看涨》一文,已解读了名人制作的壶与非名人制作的壶,在价格上有天壤之别的原因。紫砂壶和书画一样,名人作品的价格,远远超过普通紫砂艺人作品的价格。除此之外,决定紫砂壶价格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紫砂壶的工艺价值    紫砂壶的制作按照成型方法来说分为:注浆壶、拉坯壶、半
期刊
黄丽娟艺术档案  高级工艺美术师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1958年出生于福建省罗源县  1972年~1978年为罗源雕刻厂技术骨干  1978年~1981年就读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  1981年~1993年任罗源县电影公司美工  1993年继续石雕专业,开始将工厂、学校和美工三处掌握的雕刻技法、艺术造型和色彩关系有机的结合起来,创作一系列现代感强、生活气息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物。其中有孩童
期刊
《锦绣中华》特制纪念瓷由一主瓶二辅瓶组成,主瓶《祖国花正红》高约40.8cm,以创造世界记录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为原型,细长秀美、大气华贵!辅瓶《华夏千秋富》、《神州万年春》高约38.0cm,以拍出1117万天价的“清乾隆青花穿花龙纹梅瓶”为原型,风雅动人蕴涵吉祥风水宝瓶的寓意。独家采用工艺极尽繁琐的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顶尖制瓷工艺,集青花斗彩、新彩、重工粉彩等众多制瓷绝技于一
期刊
吴亚亦艺术档案  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  1972年进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启蒙老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丽君师傅;  1976年师成带班培训陶工。  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  1989年进中央工艺美术陶瓷艺术系进修,在创作思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十五年如
期刊
中国·郑州CBD东环中原文化步行街    CBD东环中原文化步行街是在郑东新区政府统一规划下,由宏信(郑州)置业有限公司建设开发的一条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由下属河南商都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经营管理。CBD东环中原文化步行街位于郑东新区CBD内环与外环中间,从商务东五街至九如东路紧邻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全长900余米,宽50米,成弧状,两侧是高档商务楼及高档住宅楼。总建筑面积达1
期刊
6月12日,“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陶艺展由宜兴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  本次艺术展开幕式由宜兴市副市长洪雅先生介绍来宾名单;中共宜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苏先生致辞;高振宇先生担任此次艺术展的主持人。出席本次展览的来宾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武警部队政委喻林祥上将
期刊
文化部中外首工美术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