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灵魂从不在荒芜停留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多来,文永的诗稿一直放在书房案头,只要挤出点时间,我就要翻一翻,那种感觉就像和一位暌违已久的老朋友彻夜畅谈,很慰人心。昨夜,金猴年的第一场雪飘落下来,次日清晨爬上南山,满目薄雪,林木阖寂,不觉想起了文永。他说:
  许多人从我身边走过,顺着背影
  我回味好多,连同这片
  城市中心仅存的杨树林
  独守着身边的湟水河
  好像与世隔绝,它的灵魂
  却高高地高高地,在人间
  活着。
  此刻,文永远在巴山蜀水,肯定不知道在他生活的西宁城里,还有一个男人站在凤凰山上,远望他经常独坐的麒麟湾。其时,那一张空椅子已被风占据,而安静仍在。
  和文永相识,快十年了,虽在同一座城市,但各有营生,见面并不多。至于诗歌写作交流,同是远离圈子、木讷寡言之人,更是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几次,听他朗诵昌耀先生的诗作,音色沉厚、情绪转承不失原作,不免惊诧:他平静的状态和内心的情绪反差如此之大。
  以前我阅读过文永的部分作品,其中一些很合心意,我觉得,他和这个功利化的社会保持着适度的距离,融入而不迎合,积极而不消沉。近十年来,中国诗歌在文本技术上日臻娴熟,各种活动接二连三,民间诗歌刊物不断推出;但冷静反观,关注人性、审视现实的力作越来越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诗人们使命感缺失、自觉不自觉地圈子化、过分强化自我表达和注重技术细节而轻视人类共同情感需求所致,以至于造成目前和读者的陌生与疏远。一群诗人或体制内的人聚集在小屋内,吹捧与自我吹捧,俨然中国的诗歌创作从他们开始进入了划时代的阶段。实际上,走出屋子,诗歌闪耀着的迷人光芒仍然在久远以前,他们炮制的文字依旧没有走进百姓的生活——当然,他们是有理由的,那就是诗歌是少部分人的精神享受。显然,这是非常无力而且扯淡的借口,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把诗歌贵族化,而况所谓的贵族们上数三代,基本上都是普通民众。
  我这样说,无意将文永放在比他们高的位置——位置不是一个人定的,它需要读者的认可和时间的检验。我指的是,文永的诗歌保持了自觉的书写,而不是迎奉眼前的时髦;或者说,他的诗歌风格一直秉承着传统的血脉,几乎与被扭曲的先锋性无缘。这在追求现代性的写作者看来,已经落伍,根本不屑一顾。但事实恰恰是,除却个别伟大的诗人,中国当代诗歌创作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平,更不用说接近古人们缔造的顶峰了。长期以来,我们崇尚外来文学理念和技法,轻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这种主动切断根脉的拿来式写作,注定要在实践中长时间处于模仿和难以摆脱他人印记的尴尬——我并不将没有内化的简单借用和承袭视为文学创作的精神谱系。一个真正的诗人,一定清楚自己出发的地方和到达所在,他遵从灵魂(不仅是自己的)指引,而不任性妄为。失去个性、摇摆不定的写作,永远不能堆垒自己的高地。
  文永对此了然于心,所以不会往喧闹处扎堆,多少年,他拒绝矫情,执意在溯源寻根的路上前行,似乎很享受追寻的乐趣。这样的探寻,固然清冷和寂寞,但不同于苦行僧式的自我修行,而带有普遍的人生求解价值。仔细阅读他的作品,发现不少诗歌中蕴含着或多或少的禅意,而这也正是人到中年的绝大部分所体悟的生活:无所强求,淡定從容,随遇而安。他在《一个人,坐在阳台》中说:
  一个人,坐在阳台
  沏一壶铁观音,自斟自饮
  静静地看窗外的风景
  整整一个下午,一个人
  端着一杯茶,细细地
  品味,慢慢地回味


  孤独的日子,我总是
  在喝茶,一杯一杯地
  腾空,再一杯一杯地斟满
  一个人,坐在阳台
  喝着自己的沧桑,默默地
  望着这座城市的远方
  此种心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顺其自然思想相当吻合,却有别于消极无为。细细推究,文永的诗歌精神源头非常清晰,他在传统文化中获得营养,然后温润着生活,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他的诗歌的一个原因。艺术对人类心灵的关照永恒如一,其本质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会改变。如果诗歌远离了生活,或者被一群自恋者施虐,成为他们笔下的文字玩物,还有意义吗?所幸,每一个时代都不乏真诚的书写者。
  文永的诗歌,去繁就简,说得都是平常话,用得都是简单词,不拽不装,让人一眼明了。简单并非没有内涵,复杂不一定丰富。这使他和当前一些妄自尊大的“诗人”区别开来。由此我联想到流传至今的许多经典古诗,其中不少质朴之极,读出来,有文化的能懂,不识字的也明白,丝毫没有影响所表达的思想。如今,不少人将诗人和精神病患者等同,除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少“诗人”完全抛弃了社会大众,将写作矮化为个人的自我情绪宣泄和胡言乱语,毫不夸张地说,连自己的作品也解释不清楚的“诗人”大有人在。文永的诗歌和这类“诗人”的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作品中,普普通通的语言营造着耐人寻味的诗意,而且充满了力量。他在《工人老张》中写到:
  那个居住在干打垒平房的人
  是我们厂的老张。他在这个工厂
  默默工作了四十年,他最关心的
  是这辈子能否住上新楼房
  前些年厂里卖掉了工业用地
  也没给职工解决住房,说
  开发的只是工厂,不是生活区
  后来,只一墙之隔的老厂
  瞬间建起了一片楼房。于是房价一涨再涨
  老张的目光透出迷茫,
  在这个年代,他没钱没房
  他不敢想搬出平房的日子还有多长
  他真的不敢想新楼房那缕阳光是个啥模样
  再譬如《姥姥》:   姥姥是攥着一把菠菜
  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去世的
  很安然,整个过程如此平静
  想起来让我充满敬意
  小时候,我喜欢依偎在姥姥身边
  就如同门前的老槐树
  姥姥是我童年的星空和梦
  是放学路上那条永远抹不去的山间小路
  这些年,我一直在城市的人流中穿梭
  但始终忘不掉姥姥裹足的小脚
  和那常年不变的发鬓
  还有那件四季不变的蓝大襟的衣服
  姥姥虽然不识字
  常常坐在家里的土炕上
  把皮影戏里的历史人物讲给我听
  有时候我也会好奇地提问,姥姥就会微笑着
  伸出一只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
  可我的眼睛却盯着她的另一只
  残疾了一生的手臂
  这样的诗句,在文永的作品中俯拾皆是。隐藏在这些诗句背后的那一颗心,必然是敏感的。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并没有停留在生活或自身层面,而是辐射开来,面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在前面说过,文永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意味,这也符合我对他一贯的印象。生活中的文永,内敛,低调,待人诚恳,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我却读出了一些挣扎,生活中宁静的文永为何在诗歌里并不安宁?
  记得小时候,生产队给我家
  分了一畦韭菜,那浅黄的嫩叶
  从春天开始,总是一茬一茬
  长得很快,它的周期仅有二十几天
  那段日子,我们家就像被韭菜包围了
  里里外外,都是韭菜的味道
  一茬一茬的,拿到集市上卖
  卖不了,就拿回来送给邻居和自家吃
  想想那一茬一茬的韭菜
  就像如今的我,每逢过年
  对姥姥、姥爷的思念就越来越深
  想家的味道就越来越浓
  我承认
  我的内心也长满了韭菜
  一茬一茬的
  總是长得越来越快
  ——《一茬一茬的韭菜》
  大约是2012年初秋,曾经在佑宁寺旁边的一个小村庄,我们有过一次关于他的诗歌的长谈,心中的疑惑仍然未解。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和文永在南川朋友的餐馆吃饭,我告诉了我的感受,他没有直接回答,却向我讲起了他的童年和生活经历:幼年和姥姥在河北农村相依为命,及长来西宁和父母相聚,不堪思念,又扒火车跑回河北老家,随后再返西宁就读,不到十六岁考上一所技校,开始独立生活……有些往事,囿于私密,我不能一一转述。当了解了这些,其中的迷惑就随之解开了。所以当他写到在巴颜喀拉山度过的夏天、在曲麻莱草原锥心的思念、在麒麟湾独自安享寂静、工厂老工人的长久期盼……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以往生活在他内心的又一次相会和再次反刍,命运对他的青睐,在他的诗歌中转化为了心灵喷涌之火。他的精神挣扎,在深层次的意义上,是对宁静生活的不断追索,其中充满主动、向上的能量,绝少迷茫、苦闷、抑郁和不知所措。
  文永不以诗人自居,但二十多年来从未放弃用诗歌的方式表达敬畏、感恩和知足。我想,一个合格的诗人,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心怀悲悯的人,在这方面,文永是坚定的行动者。假如在青藏高原深秋的一天午后,你在麒麟湾看见这个独坐的中年男人凝视黄叶飘落,默默不着一声,切莫以为他在伤怀,因为宁静的灵魂从不在荒芜停留。正如他所说:
  我坐在杨树林下,内心
  没有一丝风声,只是静静地
  静静地坐着
  那么,我就把祝福和敬意送给他

其他文献
钢 琴  海滨城市的下午,日光  在空调低沉的抱怨声中衰减  像镇定之后的癔症病人  晚报过早地送到,洗净的蔬菜  还在塑料盆里谈论价格  妻子还没回来  隔壁在放霍洛维茨,在他  刀头面朝的方向  心跳很轻,像被轻轻剁着的葱头  他认真地看着案板,有一次  将左手食指放到嘴边吮吸  但刀没有停  秋 日  远行者像清晨,跨过我们  在过去的路上并肩躺下的身体,并以此刻  趋向落下梦的树冠。  我
期刊
易格尔洛克  玻璃池里的  爬虫  一动不动。  一个女人晾晒着衣服。  她的沉默。  让死亡驻足。  在水底深处  我的灵魂静静地下滑  像一颗彗星。  表 象  1  在路的尽头我目睹强权  像一只洋葱  重重叠叠的面孔  脱落,一层又一层……  2  戏院已空。午夜里。  言词在表面燃烧。  没有回应的字母,难解的谜团  在闪烁的寒光里沉落。  十一月  当刽子手烦躁他变得危险。  燃烧的天
期刊
慈悲禧年  光束中飞荡的炊烟和  尘埃,在我的  耳朵里,鼓起风中的  哀乐。我浸透毛巾,  好像进入你的身体。  我打开盒中的云朵,  云层走近,我的眼睛,  如同冰镜。我喝下的  酒,不足以酿造我的  肋骨。我:躲进人群,  细声狂吼。墙上的瓦,  磨尖细雪,磨尖喜鹊。  午 后  我站在窗口。成群的  白象,从海上  穿过升起的大火。  尖叫的光,在我的  头颅里,回荡着,撞击着,  即将关
期刊
青 草  “还记得吗,查莉?在夏威夷?我们晚上去海滩时,下起雨来了?”  罗尔夫在和姐姐查琳说话,查琳很瞧不上自己的真名。但因为他们和参加野游的人都蹲坐在篝火边,因为罗尔夫平常话没那么多,也因为他们的爸爸卢坐在他们身后的折叠椅上(这时他们正用小棍子在尘土里画画),他是个音乐制片人,他的私生活能引起广泛的兴趣,那些离得近的人都会侧耳倾听。  “记得吗,查莉?爸妈是怎么坐在餐桌旁,再要了一瓶酒——” 
期刊
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头痛。”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不,我没事儿。”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又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烧得很厉害。  “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  “我
期刊
厄尔·奥伯一直当推销员,但工作时有时无。不过他妻子多琳却每晚到城边一家通宵咖啡屋当女招待。有一天晚上,厄尔正喝着酒,突然决定到咖啡屋那儿停一下,吃点儿东西,他想看看多琳在哪儿工作,他还想看看能不能从那儿订点儿货。  他坐到柜台前,读着菜谱。  “你在这儿干什么?”多琳看见他坐那儿就问他。  她把一份订菜单递给厨子。“厄尔,你想来点儿什么?”她说,“孩子们好吗?”  “不错,”厄尔说,“我要喝杯咖啡
期刊
敷 衍  酒桌上我俩端起酒杯  应酬的话比真心话还真诚  所以,我知道了  我们的路只会越走越远  我叫你一声弟兄的时候  你也叫我弟兄,还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那一刻,我们的微笑有点像  冬日里挂在枝头的最后一片树叶  临别的时候你已经喝醉  你为我打开出租车的门,还千叮咛万嘱咐  然而,我只想赶紧逃离  因为白菜不可能和萝卜挤在同一个坑里  给波德莱尔的一封信  ——评波德莱尔的诗《血泉》  在
期刊
1  井上有一的“书法”作品,令人想到“元书法”这三个字,想到日本人对书法艺术的称谓——“书道”,想到在颜真卿、王羲之们之前书法应该是怎样的,甚至想到在汉字诞生之前可能的“书法”应该是怎样的,它们触及到“书写”的先在性,毫无疑问,“书写”要远远早于“书法”,早于汉字及美术,“书写”是人类最原始,最直接的冲动之一。  在井上有一的“书法”作品里,可以看到“书写”活动更大的自由,正如高尔泰所言:“美是
期刊
一个时间被切开的夜晚/你曾写下天空的星群/并在语言与词语之间/寻找生命存在下去的理由/你从来就不是一个神话/因为桃花、炊烟、大海、土地/就是你全部诗歌中永恒的元素/兄弟,在德令哈/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吉狄马加《致海子》  这位被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亲切地称为兄弟的人,就是在25岁时以我们不愿提及的方式结束了他在这个世界的使命和履历,创作了足以留给我们终生捧读的作品——
期刊
从《风声霞影》谈起  2013年中秋前后,收到柳小霞的散文随笔集《风声霞影》,顿时为一位极富实力和潜力的文学新秀的出场感到说不出的兴奋。《风声霞影》全书十六万字,分五卷将发表在各地报刊上的散文随笔“捆扎”在一起。之所以用“捆扎”,是因为我觉得,几乎所有的散文随笔集都可用“捆扎”二字。写作时间有前有后,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各个不同,使得每一篇文章都如旷野上的花朵,各有各的颜色和姿态。面对缤纷多彩的鲜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