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从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势在必行.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应把本该生动的课堂还给他们,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 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前段时间我上了苏科版初中数学(八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课堂实践;评析;反思
一、课堂实录
根据本课特点,教学过程分为六大步:
(一)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进行图片欣赏
在看图片之后,问: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学生欣赏后异口同声地回答: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评析 通过丰富的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更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实验探究新知识并简单应用
实验一: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位于折痕两侧的图案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活动,合作交流后选代表回答实验成果)
评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要鼓励每名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
找一找 :尽可能多的从你周围的环境中找出轴对称的物体和建筑物.
学生畅所欲言……
(师提示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有已经学过了哪些简单的图形、数字、字母……)
评析 通过练习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实验二:折纸印墨迹(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动画演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轴对称、对称轴及对称点的概念)
(课件展示练习,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三)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自己思考,组内合作,畅所欲言.
评析 要给学生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新知,并能准确运用新知.
(四)中考链接
课件展示中考题.
评析 教学内容直指中考,说明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五)课堂回顾,畅谈感受
评析 给学生留出时间回顾梳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六)活学活用
动脑动手:用你获得的知识为学校或班级设计校徽、班徽……
评析 为学生布置了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化.
二、案例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使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
这节课首先给学生展示了大量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初步感知“对称”的含义;通过学生折纸、剪图案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感知“轴对称”的含义. 這样,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其次,增加了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研究、探索,在巩固“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的“数学思想”.
最后,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让学生自主地折纸、剪图案,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性地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了“轴对称图形”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例子,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说说你准备在哪些地方利用“轴对称图形”,设计这些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此外,我在教学中还注重了以下几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加强实验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充分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感知、思考、探索新知识,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概念.
2. 重视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本节课中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两个重要概念,且易混淆. 在教学中应充分地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事物与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
书本是有效的“教学平台”,但是在本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书本进行重组与优化,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动画演示形象直观地感知新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扎实.
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关键词】 课堂实践;评析;反思
一、课堂实录
根据本课特点,教学过程分为六大步:
(一)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进行图片欣赏
在看图片之后,问: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学生欣赏后异口同声地回答: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评析 通过丰富的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更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实验探究新知识并简单应用
实验一: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位于折痕两侧的图案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活动,合作交流后选代表回答实验成果)
评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要鼓励每名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
找一找 :尽可能多的从你周围的环境中找出轴对称的物体和建筑物.
学生畅所欲言……
(师提示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有已经学过了哪些简单的图形、数字、字母……)
评析 通过练习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实验二:折纸印墨迹(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动画演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轴对称、对称轴及对称点的概念)
(课件展示练习,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三)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自己思考,组内合作,畅所欲言.
评析 要给学生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新知,并能准确运用新知.
(四)中考链接
课件展示中考题.
评析 教学内容直指中考,说明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五)课堂回顾,畅谈感受
评析 给学生留出时间回顾梳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六)活学活用
动脑动手:用你获得的知识为学校或班级设计校徽、班徽……
评析 为学生布置了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化.
二、案例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使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
这节课首先给学生展示了大量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初步感知“对称”的含义;通过学生折纸、剪图案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感知“轴对称”的含义. 這样,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其次,增加了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研究、探索,在巩固“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的“数学思想”.
最后,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让学生自主地折纸、剪图案,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性地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了“轴对称图形”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例子,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说说你准备在哪些地方利用“轴对称图形”,设计这些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此外,我在教学中还注重了以下几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加强实验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充分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感知、思考、探索新知识,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概念.
2. 重视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本节课中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两个重要概念,且易混淆. 在教学中应充分地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事物与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
书本是有效的“教学平台”,但是在本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书本进行重组与优化,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动画演示形象直观地感知新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扎实.
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