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中职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城镇园林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已迫在眉睫,成为中职园林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职校 园林专业 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园林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存在缺陷,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园林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成为高等园林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明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
1、根据岗位需要,确立培养目标。社会的需求,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立人与自然融合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极大地促进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园林绿化第一线融园林植物栽培与管护、园林环境改造、园林植物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懂施工、会管理、精于绿地养护”人才的需求。加之中职学校生源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美学基础和审美能力薄弱,学生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教育过程和方式。
2、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和方法,应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的课程新体系。公共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基础理论课按专业特点开设,整合教材内容,实用、够用即可。专业课强调应用性,针对能力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化”教材,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并考虑模块间的有机结合。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实践训练体系
1、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情景式、案例式、任务和模块教学方法,配合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突出园林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让实践性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以大赛促技能上水平。
2、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实现中职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依托实训基地,改过去分散实习为集中生产实习,真题真作,采用项目教学、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方法。比如绿化树种栽植,采用项目教学,从图纸设计、场地测量、树种配置、放样、定植、检查验收,由学生亲自完成,提高实践能力,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大树移栽、名贵树木保护,进行专题教学。园林植物的修剪、扦插、嫁接,进行现场教学,理论和示范相结合,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花卉从播种到采收的全过程,组织学生到园林绿化企业集中生产实习,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获得就业和创业本领。同时,丰富课外实践,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
3、实施技能考核评价,训练与考证相结合。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是实施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由实践训练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组成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引入社会评价体系,技术操作专业化、标准化要求。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实行“双证制”和“多证制”,要求学生毕业前通过园艺工中级考试,至少取得一张专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证书,实现实践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增强就业优势和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前提。在园林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教师是主导,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行引进来、送出去,同时注重传帮带。首先,大力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具有行业或工程背景的教师;其次,送出去培养。选拔年轻教师赴985或211大学在职进修,或进入园林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后,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搭档年轻的新教师组成课程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方位、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多培养“双师”型教师,形成一支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的主体,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完善国家、省级、学校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向教师持续提供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的教师培养体系。⑴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政策鼓励,资金投入,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提高学历,业务提高教育;⑵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的能力;⑶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骨干教师到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专业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研修学习,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甚至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或经营学校的相关产业,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⑷聘请专家、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主动走出校门、深入公司,了解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质要求等,使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定位进一步清晰和具体,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调整依据。据此,对教材、课程设置内容及建设等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现行的很多教材都是沿用重点大学使用的教材,内容过多、过深,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选用合适的教材。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首先是选用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规划教材;其次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规划和面向21世纪教材的编写,多结合前沿技术和行业背景,编写实用教材,让学生学以致用,学得轻松,又能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
总之,中职园林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园林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也在不断变化,促使我们不断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职校 园林专业 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园林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存在缺陷,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园林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成为高等园林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明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
1、根据岗位需要,确立培养目标。社会的需求,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立人与自然融合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极大地促进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园林绿化第一线融园林植物栽培与管护、园林环境改造、园林植物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懂施工、会管理、精于绿地养护”人才的需求。加之中职学校生源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美学基础和审美能力薄弱,学生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教育过程和方式。
2、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和方法,应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的课程新体系。公共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基础理论课按专业特点开设,整合教材内容,实用、够用即可。专业课强调应用性,针对能力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化”教材,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并考虑模块间的有机结合。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实践训练体系
1、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情景式、案例式、任务和模块教学方法,配合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突出园林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让实践性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以大赛促技能上水平。
2、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实现中职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依托实训基地,改过去分散实习为集中生产实习,真题真作,采用项目教学、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方法。比如绿化树种栽植,采用项目教学,从图纸设计、场地测量、树种配置、放样、定植、检查验收,由学生亲自完成,提高实践能力,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大树移栽、名贵树木保护,进行专题教学。园林植物的修剪、扦插、嫁接,进行现场教学,理论和示范相结合,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花卉从播种到采收的全过程,组织学生到园林绿化企业集中生产实习,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获得就业和创业本领。同时,丰富课外实践,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
3、实施技能考核评价,训练与考证相结合。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是实施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由实践训练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组成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引入社会评价体系,技术操作专业化、标准化要求。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实行“双证制”和“多证制”,要求学生毕业前通过园艺工中级考试,至少取得一张专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证书,实现实践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增强就业优势和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前提。在园林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教师是主导,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行引进来、送出去,同时注重传帮带。首先,大力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具有行业或工程背景的教师;其次,送出去培养。选拔年轻教师赴985或211大学在职进修,或进入园林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后,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搭档年轻的新教师组成课程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方位、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多培养“双师”型教师,形成一支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的主体,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完善国家、省级、学校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向教师持续提供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的教师培养体系。⑴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政策鼓励,资金投入,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提高学历,业务提高教育;⑵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的能力;⑶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骨干教师到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专业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研修学习,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甚至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或经营学校的相关产业,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⑷聘请专家、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主动走出校门、深入公司,了解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质要求等,使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定位进一步清晰和具体,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调整依据。据此,对教材、课程设置内容及建设等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现行的很多教材都是沿用重点大学使用的教材,内容过多、过深,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选用合适的教材。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首先是选用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规划教材;其次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规划和面向21世纪教材的编写,多结合前沿技术和行业背景,编写实用教材,让学生学以致用,学得轻松,又能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
总之,中职园林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园林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也在不断变化,促使我们不断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