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 世纪以来, 中国现代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以银行、保险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些金融中心城市虽然地处不同的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表现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目标定位日益明确、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和金融功能区建设形成规模等最新态势。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金融中心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实力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比如扩大的生产和贸易对资金筹募和资本流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必然导致和促进金融活动的集中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目前,我国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并且大多数城市都是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因此,只有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实力,才有可能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入驻开展业务。
上海曾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在中国金融史上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上海将不负“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带动长三角”的历史新重任。截止到2009年,在上海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实现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汇集了以“一行三会"为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和监管部门,以及众多的国内外金融巨头和跨国公司总部。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目标,以加快提升金融业承载能力,大力引进金融机构聚集,基本形成了以“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为特征的金融功能区布局体系。2009年,北京GDP达到了12153.03亿元,仅金融街地区的金融资产总量就占到全国的60%以上,金融企业运营总资产达到13万亿元,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和65%以上的保险资金。2010年,在《财富》全球500强中,有中国大陆企业42家,其中有30家企业的总部聚集在北京。
与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广州、天津、重庆、沈阳、大连、南京、成都、武汉、济南、青岛、西安、厦门等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尽管在经济总量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所在地区其经济实力是十分明显的(见表1)。因此,这些城市都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资源禀赋和在区域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先后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
二、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快速发展,已从1978年的68.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7727.6亿元,增长了26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左右,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服务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大部分都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格局,并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突出,其中金融服务业占GDP比重都超过了5%以上(见表2),特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和杭州等城市,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10%以上。
三、目标定位日益明确
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资源稟赋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目标定位和辐射范围(见表3),多数城市制定了金融中心发展规划,其中包括战略目标、发展原则、发展步骤和实施方案等。通过明确的金融中心发展构想,一方面扩大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差异化的金融中心发展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无序竞争。与此同时,为实现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多数城市都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见表4),以优化金融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高对中外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加快推进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金融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只提出建设同质化的区域金融中心,而没有突出自身特点的功能定位,对于大多数金融中心城市来说,将会陷入低水平的无序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开始调整战略思路,注重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纷纷提出了更加符合本身实际的目标定位。比如济南提出,要建设成为“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华北的金融管理中心、投融资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青岛在国内第一个提出建设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宁波积极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欲将其打造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苏州提出努力打造成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互补的功能性金融中心,强调与上海错位发展,建设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外包中心”。郑州提出建设三大金融功能中心,即“中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中心,重要的区域性保险中心和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
中国的金融中心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促进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除上海、北京、深圳和大连等城市先后提出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外,其他城市的发展定位则都基于建设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考虑。但“十一五”以来,我们发现一些城市开始注重国际化的定位,其视野开始跳出狭隘的城市和区域本位,将自身的建设发展与国家经济总体战略紧密结合。
在这些城市中,迈向国际化趋势最为明显的当属深圳,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提出深圳要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积极开展粤港澳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进一步提升“深圳国际金融中心中”的地位。东北地区的大连抓住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有利时机,提出将大连建设成为“立足大连、面向东北三省、辐射华北腹地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哈尔滨也提出建设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立足黑龙江、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西部地区的成都提出打造“中西部首选、全国领先、辐射全球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西南地区的昆明提出建设“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等等。
四、金融功能区建设形成规模
为实现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首先,各城市纷纷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或金融工作局等工作机构,主要负责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协调服务、宣传推广和招商引资等相关工作。其次,各城市还在中心城区或发展新区规划建设金融功能区,作为金融机构聚集开展业务的物化平台。第三,各金融中心城市还积极走出去,到境外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进驻本功能区发展业务。根据调研,这些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务配套服务日臻完善,初步具备了较强的金融聚集和辐射能力。目前,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深圳福田CBD、广州珠江CBD、沈阳金融街、大连星海湾金融城、重庆中央商务区等金融功能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聚集的核心区域。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的金融中心建设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这与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提速。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定位更加清晰,金融功能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强大的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①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所 )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金融中心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实力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比如扩大的生产和贸易对资金筹募和资本流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必然导致和促进金融活动的集中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目前,我国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并且大多数城市都是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因此,只有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实力,才有可能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入驻开展业务。
上海曾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在中国金融史上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上海将不负“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带动长三角”的历史新重任。截止到2009年,在上海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实现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汇集了以“一行三会"为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和监管部门,以及众多的国内外金融巨头和跨国公司总部。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目标,以加快提升金融业承载能力,大力引进金融机构聚集,基本形成了以“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为特征的金融功能区布局体系。2009年,北京GDP达到了12153.03亿元,仅金融街地区的金融资产总量就占到全国的60%以上,金融企业运营总资产达到13万亿元,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和65%以上的保险资金。2010年,在《财富》全球500强中,有中国大陆企业42家,其中有30家企业的总部聚集在北京。
与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广州、天津、重庆、沈阳、大连、南京、成都、武汉、济南、青岛、西安、厦门等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尽管在经济总量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所在地区其经济实力是十分明显的(见表1)。因此,这些城市都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资源禀赋和在区域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先后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
二、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快速发展,已从1978年的68.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7727.6亿元,增长了26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左右,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服务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大部分都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格局,并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突出,其中金融服务业占GDP比重都超过了5%以上(见表2),特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和杭州等城市,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10%以上。
三、目标定位日益明确
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资源稟赋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目标定位和辐射范围(见表3),多数城市制定了金融中心发展规划,其中包括战略目标、发展原则、发展步骤和实施方案等。通过明确的金融中心发展构想,一方面扩大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差异化的金融中心发展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无序竞争。与此同时,为实现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多数城市都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见表4),以优化金融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高对中外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加快推进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金融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只提出建设同质化的区域金融中心,而没有突出自身特点的功能定位,对于大多数金融中心城市来说,将会陷入低水平的无序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开始调整战略思路,注重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纷纷提出了更加符合本身实际的目标定位。比如济南提出,要建设成为“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华北的金融管理中心、投融资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青岛在国内第一个提出建设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宁波积极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欲将其打造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苏州提出努力打造成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互补的功能性金融中心,强调与上海错位发展,建设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外包中心”。郑州提出建设三大金融功能中心,即“中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中心,重要的区域性保险中心和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
中国的金融中心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促进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除上海、北京、深圳和大连等城市先后提出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外,其他城市的发展定位则都基于建设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考虑。但“十一五”以来,我们发现一些城市开始注重国际化的定位,其视野开始跳出狭隘的城市和区域本位,将自身的建设发展与国家经济总体战略紧密结合。
在这些城市中,迈向国际化趋势最为明显的当属深圳,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提出深圳要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积极开展粤港澳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进一步提升“深圳国际金融中心中”的地位。东北地区的大连抓住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有利时机,提出将大连建设成为“立足大连、面向东北三省、辐射华北腹地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哈尔滨也提出建设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立足黑龙江、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西部地区的成都提出打造“中西部首选、全国领先、辐射全球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西南地区的昆明提出建设“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等等。
四、金融功能区建设形成规模
为实现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首先,各城市纷纷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或金融工作局等工作机构,主要负责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协调服务、宣传推广和招商引资等相关工作。其次,各城市还在中心城区或发展新区规划建设金融功能区,作为金融机构聚集开展业务的物化平台。第三,各金融中心城市还积极走出去,到境外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进驻本功能区发展业务。根据调研,这些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务配套服务日臻完善,初步具备了较强的金融聚集和辐射能力。目前,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深圳福田CBD、广州珠江CBD、沈阳金融街、大连星海湾金融城、重庆中央商务区等金融功能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聚集的核心区域。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的金融中心建设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这与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提速。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定位更加清晰,金融功能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强大的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①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