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进入了2018年,受十九大精神的感召,文化界和文艺界很多人士如沐春风。何以如此?国家对文化艺术领域已经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予以指导。如同总书记所说的那般: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作为总书记曾在报告里明确提出的传统艺术中的两个门类,京剧与相声,是被明确到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高度。
相信,曲艺界人士尤其是相声演员们内心应该是雀跃的。因为,在笔者记忆中,能将相声拔高到如此层面,并且在国家领导人的正式报告中明确提出,尚属首次。
然而,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如何将政策转化为动能,实事求是地说,难度颇大,业界迄今尚未形成清晰规划。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媒体时代,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物的交流,物与物的交流,靠一部智能手机便能走遍天下。尤以甚之,而今的电子传媒甚至压倒纸质媒体,各类自媒体、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其本质是一个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压倒传统的实体文化平台。借助数字化媒体有人可能一夜成名,远离数字化媒體或者说轻视新媒体可能无人理睬,“云时代”的传媒力量对人的控制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譬如曾经红极一时并且至今余音未袅的于丹、易中天现象,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他们站在传统媒体巨头央视的《百家论坛》平台,又被网络媒体介入传播,由新旧两种媒体共同打造出来的站在历史分水岭上的爆炸型文化现象。若没有传统媒体的基础,没有新媒体的当量级传播以及市场化出版业的联手,点击率、发行量和收视率都不可能如此巨大。完成这一切的重要核心,就是适应当下社会大众的通俗化、普及化、娱乐化、表演化,满足平民精神需要和知识趣味的需求。
笔者是个曲艺爱好者,更是个相声爱好者。仅就相声表演、相声作品而言,我个人认为,和现在的时代脱节亦远。虽然,各类民间相声小团体此起彼伏,各类资讯、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相声作品以十万、百万计量,但听完以后给人留下印象的并不多,而其中,又有多少作品是让人能够回味并且如同以往那些名篇一般顺口就拿来引用的?我们的老演员,有些因为年事已高,业已成名,或者从业甚久,各种习惯想法根深蒂固。我们的青年演员,大多没有了苦寒锻炼,即便是少年求学,也有很多人只得皮毛。
更有甚者,相声表演完全脱离了对艺术品位和格调的追求,以卖丑、低俗舞台行为(如脱衣、赤身等)为卖点,这早已违背了相声前辈艺术改革的初衷。
为什么?原因之一是目前对文艺作品正确引领声音的缺位。而追究缺乏正确引领声音的根本,是我们现在对文艺批评或者说曲艺评论的理论性和真实性的缺失。客观地讲,受众中容易存在从众心理,何谓好,何谓坏,他们的判断标准其实常常尚未定型,尤其青年观众受偶像情结左右的现象不在少数。而没有了对文艺批评或者说曲艺评论的理论性和真实性要求,容易导致无法对作品的优劣有一个严肃客观的判断,进而左右作品的创演。如此下去,无疑对行业生态有百害而无一利。
今天的作品创作离不开传媒,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通过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反观行业内现状,由于曲艺评论的队伍相对狭窄,因此看待曲艺作品,尤其是所谓的“相声”“幽默”作品,其真实性和专业性还是不够。
放眼大众传媒的汪洋大海,书籍、报刊、网络、电视、排行榜、研讨会、新闻发布会铺天盖地,按说选择空间理应增大,而实际情况是如果固守传统思维,让“批”与“评”显得更加不真实和被动,阵地和地位萎缩,也就不可能体现今天文艺评论应有的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要求及定位。
评什么不评什么,发什么不发什么,以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言说,常常受到各种利益以及发行量、人情面子等多种因素牵制。以作品为例,笔者很怀念那些继承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经典,如《巧立名目》《宇宙牌香烟》《虎口遐想》《如此照相》《电梯奇遇》……这并不是一种单纯怀旧,或者以过去来简单地贬低目前平庸的相声创作。怀旧心理源于现在的相声作品创作缺乏前辈在艺术上的执著、雕琢以及自身生活的积淀,缺乏准确捕捉时代生活重要特征的能力。
对于社会阴暗面的讽刺,我想至今没有作品能超越或者比肩《特大新闻》《巧立名目》和《小偷公司》的,放至今天,其仍旧对社会负能量滋长有着警示作用。但它们渐渐被海量的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遗忘了。
探究今天的相声演出市场,大量“过去时”相声大行其道,人们的文化用语日新月异,早已更新换代好几代了,而舞台上的陈词老调依旧不痛不痒地说着,尴尬如斯。毋庸讳言,今天的相声创作能力在衰退,无论语言结构还是精神内涵上,其针砭犀利远比不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水平。
每每想至此,我都会苦笑着问自己,相声是不是距离博物馆又迈进了一步?
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原因呼之欲出,缺乏能够适应时下社会节奏和实现有效传播运营的权威性平台。
那么,克服目前的新兴资讯环境中,存在着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曲艺作品的群体现象,便是当前包括曲艺媒体工作者在内的全体从业者乃至我们真正的曲艺爱好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主宰他人的思想,市场的资本运作中,杠杆的力量的确大于纯粹理论的呼唤。如某位演员因为演绎某个作品火了,拿到了行业内甚至是跨越行业的很多个人荣誉,但是否有客观的声音透过表象看本质,关心其作品的原创能力究竟如何?对一些文艺现象和文艺热点,评论界虽然会在第一时间披露,但更多却仍停留在一种介绍和平面的推荐层面,这是远远不够的。
热爱了曲艺几十年,并且从事着相关的新媒体等工作,面对未来,笔者依然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曲艺评论在新时期中再度塑造自己,尽可能保持独立的精神品格,发出掷地有声的声音。我们说学院批评擅长归纳历史,媒体批评善于现实分析,而专业批评介乎两者之间,做得好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云时代”的曲艺评论,应该具有权威性的多媒体平台创建,给包括相声在内的曲艺艺术以新的生命,在文化创新中走出自己的道路,也给有志于研究曲艺理论、曲艺创作的伙伴们以真正的鼓励。这样,跟上时代步伐为期不远矣。
有一位哲学家说,如果把民族复兴理解为经济复兴就完全错了,任何民族复兴关键都是主旨价值的交融。
“云时代”的曲艺评论理应在娱乐化、人文化、新闻化与学理化的中间寻找生长点。批评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主要看批评的个人的选择和追求,看批评能不能从市场化的价值中把宝贵的精神价值解救出来;能不能把文学的审美特性完整地结合;能不能在物质和商品化中发现更多有精神价值的东西;能不能有独立的发现;能不能在建立了权威的学术导向地位上,对行业内野蛮生长的不良生态予以鞭挞。今天及更远的未来,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作为总书记曾在报告里明确提出的传统艺术中的两个门类,京剧与相声,是被明确到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高度。
相信,曲艺界人士尤其是相声演员们内心应该是雀跃的。因为,在笔者记忆中,能将相声拔高到如此层面,并且在国家领导人的正式报告中明确提出,尚属首次。
然而,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如何将政策转化为动能,实事求是地说,难度颇大,业界迄今尚未形成清晰规划。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媒体时代,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物的交流,物与物的交流,靠一部智能手机便能走遍天下。尤以甚之,而今的电子传媒甚至压倒纸质媒体,各类自媒体、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其本质是一个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压倒传统的实体文化平台。借助数字化媒体有人可能一夜成名,远离数字化媒體或者说轻视新媒体可能无人理睬,“云时代”的传媒力量对人的控制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譬如曾经红极一时并且至今余音未袅的于丹、易中天现象,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他们站在传统媒体巨头央视的《百家论坛》平台,又被网络媒体介入传播,由新旧两种媒体共同打造出来的站在历史分水岭上的爆炸型文化现象。若没有传统媒体的基础,没有新媒体的当量级传播以及市场化出版业的联手,点击率、发行量和收视率都不可能如此巨大。完成这一切的重要核心,就是适应当下社会大众的通俗化、普及化、娱乐化、表演化,满足平民精神需要和知识趣味的需求。
笔者是个曲艺爱好者,更是个相声爱好者。仅就相声表演、相声作品而言,我个人认为,和现在的时代脱节亦远。虽然,各类民间相声小团体此起彼伏,各类资讯、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相声作品以十万、百万计量,但听完以后给人留下印象的并不多,而其中,又有多少作品是让人能够回味并且如同以往那些名篇一般顺口就拿来引用的?我们的老演员,有些因为年事已高,业已成名,或者从业甚久,各种习惯想法根深蒂固。我们的青年演员,大多没有了苦寒锻炼,即便是少年求学,也有很多人只得皮毛。
更有甚者,相声表演完全脱离了对艺术品位和格调的追求,以卖丑、低俗舞台行为(如脱衣、赤身等)为卖点,这早已违背了相声前辈艺术改革的初衷。
为什么?原因之一是目前对文艺作品正确引领声音的缺位。而追究缺乏正确引领声音的根本,是我们现在对文艺批评或者说曲艺评论的理论性和真实性的缺失。客观地讲,受众中容易存在从众心理,何谓好,何谓坏,他们的判断标准其实常常尚未定型,尤其青年观众受偶像情结左右的现象不在少数。而没有了对文艺批评或者说曲艺评论的理论性和真实性要求,容易导致无法对作品的优劣有一个严肃客观的判断,进而左右作品的创演。如此下去,无疑对行业生态有百害而无一利。
今天的作品创作离不开传媒,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通过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反观行业内现状,由于曲艺评论的队伍相对狭窄,因此看待曲艺作品,尤其是所谓的“相声”“幽默”作品,其真实性和专业性还是不够。
放眼大众传媒的汪洋大海,书籍、报刊、网络、电视、排行榜、研讨会、新闻发布会铺天盖地,按说选择空间理应增大,而实际情况是如果固守传统思维,让“批”与“评”显得更加不真实和被动,阵地和地位萎缩,也就不可能体现今天文艺评论应有的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要求及定位。
评什么不评什么,发什么不发什么,以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言说,常常受到各种利益以及发行量、人情面子等多种因素牵制。以作品为例,笔者很怀念那些继承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经典,如《巧立名目》《宇宙牌香烟》《虎口遐想》《如此照相》《电梯奇遇》……这并不是一种单纯怀旧,或者以过去来简单地贬低目前平庸的相声创作。怀旧心理源于现在的相声作品创作缺乏前辈在艺术上的执著、雕琢以及自身生活的积淀,缺乏准确捕捉时代生活重要特征的能力。
对于社会阴暗面的讽刺,我想至今没有作品能超越或者比肩《特大新闻》《巧立名目》和《小偷公司》的,放至今天,其仍旧对社会负能量滋长有着警示作用。但它们渐渐被海量的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遗忘了。
探究今天的相声演出市场,大量“过去时”相声大行其道,人们的文化用语日新月异,早已更新换代好几代了,而舞台上的陈词老调依旧不痛不痒地说着,尴尬如斯。毋庸讳言,今天的相声创作能力在衰退,无论语言结构还是精神内涵上,其针砭犀利远比不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水平。
每每想至此,我都会苦笑着问自己,相声是不是距离博物馆又迈进了一步?
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原因呼之欲出,缺乏能够适应时下社会节奏和实现有效传播运营的权威性平台。
那么,克服目前的新兴资讯环境中,存在着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曲艺作品的群体现象,便是当前包括曲艺媒体工作者在内的全体从业者乃至我们真正的曲艺爱好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主宰他人的思想,市场的资本运作中,杠杆的力量的确大于纯粹理论的呼唤。如某位演员因为演绎某个作品火了,拿到了行业内甚至是跨越行业的很多个人荣誉,但是否有客观的声音透过表象看本质,关心其作品的原创能力究竟如何?对一些文艺现象和文艺热点,评论界虽然会在第一时间披露,但更多却仍停留在一种介绍和平面的推荐层面,这是远远不够的。
热爱了曲艺几十年,并且从事着相关的新媒体等工作,面对未来,笔者依然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曲艺评论在新时期中再度塑造自己,尽可能保持独立的精神品格,发出掷地有声的声音。我们说学院批评擅长归纳历史,媒体批评善于现实分析,而专业批评介乎两者之间,做得好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云时代”的曲艺评论,应该具有权威性的多媒体平台创建,给包括相声在内的曲艺艺术以新的生命,在文化创新中走出自己的道路,也给有志于研究曲艺理论、曲艺创作的伙伴们以真正的鼓励。这样,跟上时代步伐为期不远矣。
有一位哲学家说,如果把民族复兴理解为经济复兴就完全错了,任何民族复兴关键都是主旨价值的交融。
“云时代”的曲艺评论理应在娱乐化、人文化、新闻化与学理化的中间寻找生长点。批评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主要看批评的个人的选择和追求,看批评能不能从市场化的价值中把宝贵的精神价值解救出来;能不能把文学的审美特性完整地结合;能不能在物质和商品化中发现更多有精神价值的东西;能不能有独立的发现;能不能在建立了权威的学术导向地位上,对行业内野蛮生长的不良生态予以鞭挞。今天及更远的未来,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