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人的聪明才智和心灵、精神,尽情地释放人的才华、灵气和创造力。情动辞发,言为心声,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行为,凝聚着个体生命的情致。思至此,笔者不禁要套用叶教授的话,大声疾呼:也让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吧!
一、让作文重现生命
对话:还作文的本来面目——与社会人际对话的言语交际活动。在操作上,一是从学生的交际需要出发,每次作文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写给谁看,从而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二是努力创设多维度、多层面、多样式、多对象的沟通情境,让学生在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学生与社会其他人群)的积极交往中,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思想和情感。
激励: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采用赏识评价,努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如优秀习作展评,推荐报刊发表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写作的良性循环,让学生爱写乐写,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自发的需求,让作文重现生命的活力。
二、让作文展示生命
说真话,让学生在作文中放飞心灵。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世界。作文中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捕捉心情的瞬息变化,宣泄喜怒哀乐的情绪。冰心曾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见此时此刻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纸上。”小学生的习作何尝不是如此呢?作文应当是学生心灵的独白,情感交流的园地。几年来,我一直引导学生写日记,写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写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引起的内心种种矛盾冲突……这样的作文,真正放开了学生的手脚,写出了真我风采,从而实现了“我手写我心”。
写真情,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生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轨迹,它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孩子们的生活,成为生命赖以存在的本质表现。少年儿童朝气蓬勃,最具生命活力,也最喜好活动,让作文来全面地记叙学生的各种活动,就能确保作文从“真”起步。作文描述实践活动,即是为学生打开了生活的大门,生活浩瀚如海,学生习作,以活动为切口,沟通生活,作文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作文走进学生心灵,走向学生生活,让作文展示他们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歌唱,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作文教学才会鲜活生动起来。
三、让作文充满个性
想像创新,展示个性。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我常用“2045的书”、“我的一个奇妙的梦”、“今天,我来到了月球”……做题目,让学生练习写周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翱翔。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奇妙的、五彩缤纷的,他们的作文理应充满美好与奇幻。他们需要: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多倾注心血,让孩子的思维之花在那块净土里自由绽放。
突破常规,独抒性灵。在平时作文中,我常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文体:可写记叙文,也可写童话、寓言、科幻故事、调查报告、产品说明、广告词、建议书、主持词、日记、随笔、诗歌等。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笔,有借雨抒情,娓娓道来,述说着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的《雨,你让我明白了……》(朱眉清),而张庆东同学的《妈妈的爱》则用诗歌为我们谱写一曲母子情深之歌。由于作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所以,这次作文真正闪现学生个性的风采,突破了文体僵化的藩篱。
四、让作文塑造生命
韩军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领进一个新天地!确实学生在学习母语,提高理解和运用母语能力时,也是一个丰富自我精神体验、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个性的生命过程。作文本来就是用书面语言表现自我精神、抒发心灵体验的行为。它的本质应是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升华。也就是要通过作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好的心灵。
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唤醒。作文教学尤为如此。作文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想认识的反映。写作的情感方式说到底就是人生方式。尊重生命,让作文重现生命;直面生命,让作文展示生命;呵护生命,让作文充满个性;扶持生命,让作文塑造生命。还学生一片作文的自由天空,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蓝天上翱翔,敞开心扉,独抒性灵。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一、让作文重现生命
对话:还作文的本来面目——与社会人际对话的言语交际活动。在操作上,一是从学生的交际需要出发,每次作文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写给谁看,从而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二是努力创设多维度、多层面、多样式、多对象的沟通情境,让学生在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学生与社会其他人群)的积极交往中,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思想和情感。
激励: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采用赏识评价,努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如优秀习作展评,推荐报刊发表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写作的良性循环,让学生爱写乐写,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自发的需求,让作文重现生命的活力。
二、让作文展示生命
说真话,让学生在作文中放飞心灵。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世界。作文中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捕捉心情的瞬息变化,宣泄喜怒哀乐的情绪。冰心曾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见此时此刻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纸上。”小学生的习作何尝不是如此呢?作文应当是学生心灵的独白,情感交流的园地。几年来,我一直引导学生写日记,写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写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引起的内心种种矛盾冲突……这样的作文,真正放开了学生的手脚,写出了真我风采,从而实现了“我手写我心”。
写真情,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生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轨迹,它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孩子们的生活,成为生命赖以存在的本质表现。少年儿童朝气蓬勃,最具生命活力,也最喜好活动,让作文来全面地记叙学生的各种活动,就能确保作文从“真”起步。作文描述实践活动,即是为学生打开了生活的大门,生活浩瀚如海,学生习作,以活动为切口,沟通生活,作文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作文走进学生心灵,走向学生生活,让作文展示他们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歌唱,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作文教学才会鲜活生动起来。
三、让作文充满个性
想像创新,展示个性。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我常用“2045的书”、“我的一个奇妙的梦”、“今天,我来到了月球”……做题目,让学生练习写周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翱翔。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奇妙的、五彩缤纷的,他们的作文理应充满美好与奇幻。他们需要: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多倾注心血,让孩子的思维之花在那块净土里自由绽放。
突破常规,独抒性灵。在平时作文中,我常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文体:可写记叙文,也可写童话、寓言、科幻故事、调查报告、产品说明、广告词、建议书、主持词、日记、随笔、诗歌等。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笔,有借雨抒情,娓娓道来,述说着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的《雨,你让我明白了……》(朱眉清),而张庆东同学的《妈妈的爱》则用诗歌为我们谱写一曲母子情深之歌。由于作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所以,这次作文真正闪现学生个性的风采,突破了文体僵化的藩篱。
四、让作文塑造生命
韩军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领进一个新天地!确实学生在学习母语,提高理解和运用母语能力时,也是一个丰富自我精神体验、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个性的生命过程。作文本来就是用书面语言表现自我精神、抒发心灵体验的行为。它的本质应是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升华。也就是要通过作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好的心灵。
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唤醒。作文教学尤为如此。作文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想认识的反映。写作的情感方式说到底就是人生方式。尊重生命,让作文重现生命;直面生命,让作文展示生命;呵护生命,让作文充满个性;扶持生命,让作文塑造生命。还学生一片作文的自由天空,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蓝天上翱翔,敞开心扉,独抒性灵。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