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4排CT冠脉成像以其较宽的探测器真正实现了动态容积扫描,其优越性逐渐地受到了临床医患人员的关注和信赖。血管的成像离不开对比剂,正确使用对比剂是冠脉成像成功的重要因素。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冠脉CTA具有无创,安全,痛苦小,经济快捷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众所周知,对比剂是一种高分子粘稠性很强的渗透液体,在高压的作用下注射必然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研究表明,当针尖所处的血管壁有损伤,或针尖与血管壁成角接触,或静脉较细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传统强化头皮针,斜面相对较大,在注射对比剂时引起针尖摆动,易刺破血管壁,特别是弹性差、脆弱的血管,易造成对比剂快速外渗,如:①行为失控的老年人,其皮肤松弛、静脉脆弱;②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放疗,静脉硬化,弹性降低;③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静脉回流障碍;另外,病人肢体的改变引起针尖和血管摩擦也是造成对比剂渗漏的原因,一旦发生对比剂渗漏,使检查扫描失败,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安全顺利地将对比剂注入血管,需要护士,技师及医生共同协作,仔细观察,认真对待每一环节。即使出现外渗,也要力争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对比剂外渗或外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剂的渗漏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就我科预防对比剂渗漏谈一些经验。
1 熟悉护理常识,提高护理技术。正确选择血管和熟练的穿刺技术是穿刺成功的基础。一般。上臂弹性较好的粗、直静脉为穿刺血管,以肘正中静脉为首选。进针时,针尖与血管成15—30度角,做到稳、准且要一针见血,见到回血后放平针,推软管且退硬针,然后用敷带固定。套管针选用18-—22 G,根据注射速率选择套管针的大小。注射速度为5 mL/s或6 mL/s时,选用18—20 G;注射速度为4 mL/s时,选用20—22 G。固定好套管针后再确保血管通畅,用封堵液固定等待上机。并嘱咐患者尽量减少穿刺侧肢体活动,避免针尖刺破血管或套管针脱出。实际工作中,套管针脱出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胶带固定好后,一般不易脱出。由于肢体活动,针尖刺破或穿透血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以6.0 mL/s速度注射30 mL生理盐水来检测静脉通路是否畅通时,患者会感觉到穿刺处疼痛,局部皮肤隆起。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漏液者,其套管针的软管并未脱落出血管,而是刺破血管漏掉了液体。
2 病人上机后,嘱咐患者伸直上臂保持软针管尖端与血管的平行关系。有时患者感觉不到穿刺点有胀痛,外表也未出现渗漏。上举上臂后,血管与周围肌腱的解剖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平行关系,由于肌腱收缩可能变成了扭转或挤压关系。结果,软管针尖处血管受压,造成针尖与血管成角接触。当高速度的对比剂冲击此点,容易造成漏液。解决的办法是内旋或外展上臂,通过回抽血液确保液路畅通。
3 根据不同的病员情况,制定不同的扫描方案。对于年老体弱,血管榻瘪,弹性差,皮肤松弛,不易固定及配合不好者,要酌情减慢注射速度。
4 尽量使用单腔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保持患者检查时舒适的体位,尤其是对于耐受力差的患者,由于检查时问较长,为了避免产生运动伪影,常保持固定的姿势,留置针套管在血管内有很好的柔软性,血管顺应性强,与穿刺点血管壁衔接紧密,可以随体位改变而不会破坏血管,从而减少了血管外渗的发生率,提高了检查成功率。②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小,加之易妥善固定,针头不宜脱出。③静脉留置针因其管壁薄,管腔大,减少了注射阻力,保证了最大注射速率,提高了图像质量。④ 由于静脉留指针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套管在留置期间无特殊感觉,便于保留。⑤有利于对比剂发生毒副反应的抢救用药,由于对比剂存在毒副反应,虽然皮试为阴性,也有发生毒副反应的可能。所以,留置针使用可方便抢救用药,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了时间保证。
5 保持对比剂接近体温,可以降低其粘稠度,缓解出现漏液的几率。我们发现相同条件下注射盐水不发生漏液而注射粘稠的对比剂却出现漏液。可见,高压下的粘稠度与漏液也有关系。
6 完成扫描后,嘱咐病人休息30 min左右并滞留静脉针待观察,预防发生过敏反应等不适情况。应多喝水,以利代谢。
医护人员要掌握对比剂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及其副作用的处理方法。在使用对比剂前向病人解释使用过程及相关情况,消除其顾虑,争得配合。当出现了渗漏,视情况做相关的处理。
对比剂外渗与注射速度、穿刺针的粗细及血管的粗细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做过实验,用18G和22G的穿刺针以相同的6ml/s的速度,模拟高压注射,发现针尖在水中摆动强烈,用手指能感觉到很强的冲击力;22G的穿刺针的冲击力比18G的穿刺针的冲击力要大。由此推断,如果针尖与血管壁接触不良,高压快速下注射造成渗漏的几率明显增大。CT冠脉成像依赖于对比剂通过血管显影,了解对比剂的特点及作用有助于强化护士及技师的操作意识和重视程度。掌握相关护理、药理及急救知识,会使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差错,避免医患矛盾。CT冠脉成像过程要求精细和相对繁琐,由于病员的认知程度不同及病情状况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各种情况,但只要我们关注每一个病例,认真对待每一个操作过程,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失误。
众所周知,对比剂是一种高分子粘稠性很强的渗透液体,在高压的作用下注射必然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研究表明,当针尖所处的血管壁有损伤,或针尖与血管壁成角接触,或静脉较细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传统强化头皮针,斜面相对较大,在注射对比剂时引起针尖摆动,易刺破血管壁,特别是弹性差、脆弱的血管,易造成对比剂快速外渗,如:①行为失控的老年人,其皮肤松弛、静脉脆弱;②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放疗,静脉硬化,弹性降低;③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静脉回流障碍;另外,病人肢体的改变引起针尖和血管摩擦也是造成对比剂渗漏的原因,一旦发生对比剂渗漏,使检查扫描失败,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安全顺利地将对比剂注入血管,需要护士,技师及医生共同协作,仔细观察,认真对待每一环节。即使出现外渗,也要力争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对比剂外渗或外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剂的渗漏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就我科预防对比剂渗漏谈一些经验。
1 熟悉护理常识,提高护理技术。正确选择血管和熟练的穿刺技术是穿刺成功的基础。一般。上臂弹性较好的粗、直静脉为穿刺血管,以肘正中静脉为首选。进针时,针尖与血管成15—30度角,做到稳、准且要一针见血,见到回血后放平针,推软管且退硬针,然后用敷带固定。套管针选用18-—22 G,根据注射速率选择套管针的大小。注射速度为5 mL/s或6 mL/s时,选用18—20 G;注射速度为4 mL/s时,选用20—22 G。固定好套管针后再确保血管通畅,用封堵液固定等待上机。并嘱咐患者尽量减少穿刺侧肢体活动,避免针尖刺破血管或套管针脱出。实际工作中,套管针脱出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胶带固定好后,一般不易脱出。由于肢体活动,针尖刺破或穿透血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以6.0 mL/s速度注射30 mL生理盐水来检测静脉通路是否畅通时,患者会感觉到穿刺处疼痛,局部皮肤隆起。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漏液者,其套管针的软管并未脱落出血管,而是刺破血管漏掉了液体。
2 病人上机后,嘱咐患者伸直上臂保持软针管尖端与血管的平行关系。有时患者感觉不到穿刺点有胀痛,外表也未出现渗漏。上举上臂后,血管与周围肌腱的解剖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平行关系,由于肌腱收缩可能变成了扭转或挤压关系。结果,软管针尖处血管受压,造成针尖与血管成角接触。当高速度的对比剂冲击此点,容易造成漏液。解决的办法是内旋或外展上臂,通过回抽血液确保液路畅通。
3 根据不同的病员情况,制定不同的扫描方案。对于年老体弱,血管榻瘪,弹性差,皮肤松弛,不易固定及配合不好者,要酌情减慢注射速度。
4 尽量使用单腔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保持患者检查时舒适的体位,尤其是对于耐受力差的患者,由于检查时问较长,为了避免产生运动伪影,常保持固定的姿势,留置针套管在血管内有很好的柔软性,血管顺应性强,与穿刺点血管壁衔接紧密,可以随体位改变而不会破坏血管,从而减少了血管外渗的发生率,提高了检查成功率。②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小,加之易妥善固定,针头不宜脱出。③静脉留置针因其管壁薄,管腔大,减少了注射阻力,保证了最大注射速率,提高了图像质量。④ 由于静脉留指针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套管在留置期间无特殊感觉,便于保留。⑤有利于对比剂发生毒副反应的抢救用药,由于对比剂存在毒副反应,虽然皮试为阴性,也有发生毒副反应的可能。所以,留置针使用可方便抢救用药,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了时间保证。
5 保持对比剂接近体温,可以降低其粘稠度,缓解出现漏液的几率。我们发现相同条件下注射盐水不发生漏液而注射粘稠的对比剂却出现漏液。可见,高压下的粘稠度与漏液也有关系。
6 完成扫描后,嘱咐病人休息30 min左右并滞留静脉针待观察,预防发生过敏反应等不适情况。应多喝水,以利代谢。
医护人员要掌握对比剂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及其副作用的处理方法。在使用对比剂前向病人解释使用过程及相关情况,消除其顾虑,争得配合。当出现了渗漏,视情况做相关的处理。
对比剂外渗与注射速度、穿刺针的粗细及血管的粗细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做过实验,用18G和22G的穿刺针以相同的6ml/s的速度,模拟高压注射,发现针尖在水中摆动强烈,用手指能感觉到很强的冲击力;22G的穿刺针的冲击力比18G的穿刺针的冲击力要大。由此推断,如果针尖与血管壁接触不良,高压快速下注射造成渗漏的几率明显增大。CT冠脉成像依赖于对比剂通过血管显影,了解对比剂的特点及作用有助于强化护士及技师的操作意识和重视程度。掌握相关护理、药理及急救知识,会使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差错,避免医患矛盾。CT冠脉成像过程要求精细和相对繁琐,由于病员的认知程度不同及病情状况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各种情况,但只要我们关注每一个病例,认真对待每一个操作过程,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