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今的手机媒体已经是一种全新的全媒体,兼具了众多媒体的优势,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也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建立了手机短信群发平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手机媒体的更多功能被开发且在部分高校已经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观念,充分利用手机媒体,依托校园手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43-02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拥有手机,且随时随身携带,对手机的使用时间较长,消费也较高。如今的手机用途也很广泛,不再像传统的电话那样仅用于通话,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上网、手机小说、手机游戏、手机即时通讯等功能让大学生们十分钟情,给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许多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手机媒体在大学校园的影响力和作用,对利用手机媒体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了重视,并已经开始实践手机思想政治教育。
一、手机媒体的含义
手机,即移动电话,是一种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通讯工具。手机媒体通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1]。它最初仅用于语音通讯,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效发展,逐渐演变成综合型的媒体工具,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全媒体”[2]。
二、手机媒体的特点
手机媒体兼具了传统媒体和现代传媒的优势,即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及时、信息资源共享、多媒体融合、跨时空性、全球性、互动性、开放性、自由性、?隐蔽性、平等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机统一。此外,手机媒体还具有便携性,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
手机这个“全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让其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有趣,让大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间的平等互动交流,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好地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融洽了他们的关系,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改善。
三、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成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2月18日下午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手机电视、手机报等新的多媒体形式的应用,尤其是手机报和手机小说业务,普及率已经分别达到了39.6%和27.7%[3]。可见,手机媒体正逐渐为人们所依赖,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它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这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工具,也为其带来挑战。高校应高度重视这把“双刃剑”,充分利用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一)许多高校建立了手机短信群发平台
现阶段,高校用手机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包括飞信)实行的。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各类信息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如四川农业大学与中国移动雅安分公司联手打造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短信平台,让川农毕业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及时收到就业信息。同时,班干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把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老师反映,让思想政治教育者迅速掌握学生们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节假日,高校通过手机短信向同学们送去祝福和问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增加了学校与学生们的情谊。一些高校还利用手机短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手机短信的安全私密性让心理辅导老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析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二)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许多高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当手机荤段子、黄段子流行,并荼毒着广大青少年时,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创制出了许多红段子,这些积极健康的短信对荤段子、黄段子形成挑战,在学校广为流传。陕西科技大学汇海基金会开展了三期“关注健康,青春飞扬”发绿色健康短信,领奖学金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参加的大学生数万人。该活动以友情、亲情、爱情、健康及催人向上的内容为中心编写短信,积极号召大家献出最温馨的绿色祝福短信,关注朋友、亲人健康,献出最温暖的爱心,让每个家庭都温馨和睦,让每个校园都充满着真挚的笑容、真挚的感情,让整个社会都相信爱心的力量,一点一滴汇成大海,一分一角凝聚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手机媒体的更多功能被开发,在部分高校已经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手机媒体的基本普及和功能优势的逐渐完善,手机媒体的许多功能被大学生所运用,并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因此一些高校抓住契机,把手机媒体的更多功能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自己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机报、思想政治教育WAP网站和利用手机即时通讯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依托校园手机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利用手机报、手机广播的信息传递功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水平
高校可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建立手机信息平台(如手机报、手机广播等),发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如会议通知、文件精神学习、表彰先进、通报批评不良行为、警告提醒、评奖评优、就业信息、祝福问候等等,让大学生及时收到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利用信息平台宣传学校政策、活动等信息,加大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信息传播的速率,保证了校园信息的畅通传递。目前许多高校还计划建设数字化校园,把灵活、轻便的手机变为一卡通,让大学生们可以在大学校园的食堂、澡堂、超市、教室(课堂考勤)、图书馆、网络室、后勤处、保卫处和教务处等多部门多功能的刷卡通行,并且还能随时随地收到这些部门传播的信息。 (二)利用手机媒体的WAP网络功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为无线应用协议,它提供了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的便捷途径,大学生只要拥有一个支持WAP技术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利用手机媒体的WAP网络功能建立了自己的手机WAP网站或WAP与WEB同步的网站,如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手机网,是中国第一个高校手机网,为在校师生提供院系信息、校内新闻,发布各部门重要通知信息,给广大师生群体带来了方便。但是对WAP网站的建设还不成熟,还没充分发挥手机的WAP网络功能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还需进一步的建设。高校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延伸到手机WAP网络上,建立诸如,手机校园报、手机校园博客、手机校园论坛、手机WAP图书馆等形式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利用手机短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较长,且多以手机短信息进行交流,高校可以建立校园手机短信平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改变了旧有的低效率座谈会、搜集调研报告和面对面交谈等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模式,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时解决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短信群发”、“飞信”等平台向学生发送短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这些短信可以是生日或节假日祝福,也可以是关于社会、经济、政治、体育、军事、娱乐、学习、生活、国际国内新闻、就业、升学等的信息。而且现在的手机服务运营商提供的手机短信、彩信服务等内容多样,为大学生涉猎信息提供了渠道。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短信素质教育。通过一些校园手机短信创作大赛和鉴赏高雅的短信文化活动等,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高品位手机短信的韵味,提升其短信文化素质,并激发其创作激情和灵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手机即时通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即时通讯简称IM(InstantMessaging),它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的实时通讯服务,是一种即时的在线信息沟通方式,可以随时得到对方的回应,而手机IM就是在手机上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手机IM是一种重要的手机媒体形式[4]。目前的手机IM主要有:飞信、手机QQ、手机MSN,其中飞信是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5],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便利的手机QQ、飞信建立群组,在群内聊天、发布信息,利用群空间的论坛、共享文件、相册等和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利用群组与学生群体沟通,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的团结。目前很多高校缺少固定的班集体聚集场所,难以开展班集体活动,同学之间得不到很好的交流,班级概念淡化,使大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建立班级QQ群和飞信群,则能加强班集体的活动交流,让集体力量得到汇聚。思想政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建立班级QQ群和飞信群,则能加强班集体的活动交流,让集体力量得到汇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适时参与其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群体的共同讨论,强化积极的思想观念,从而感染群中的每个成员。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或登录手机WAP客户端,群发短消息传递信息,只要学生身上带着手机,不用上网都能及时接收信息。
参考文献:
[1]王欣.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J].商情,2009,(52):63.
[2]姚利权.浙江省高校本科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实证调查研究报告[R].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11):45.
[3]中国手机媒体报告概述.[EB/OL]http://tech.sina.com.cn/i
/2009-02-17/16292832019.shtml
[4]杜亮.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3):40-41
[5]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053491.htm.
(责任编辑:石 银)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43-02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拥有手机,且随时随身携带,对手机的使用时间较长,消费也较高。如今的手机用途也很广泛,不再像传统的电话那样仅用于通话,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上网、手机小说、手机游戏、手机即时通讯等功能让大学生们十分钟情,给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许多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手机媒体在大学校园的影响力和作用,对利用手机媒体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了重视,并已经开始实践手机思想政治教育。
一、手机媒体的含义
手机,即移动电话,是一种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通讯工具。手机媒体通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1]。它最初仅用于语音通讯,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效发展,逐渐演变成综合型的媒体工具,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全媒体”[2]。
二、手机媒体的特点
手机媒体兼具了传统媒体和现代传媒的优势,即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及时、信息资源共享、多媒体融合、跨时空性、全球性、互动性、开放性、自由性、?隐蔽性、平等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机统一。此外,手机媒体还具有便携性,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
手机这个“全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让其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有趣,让大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间的平等互动交流,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好地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融洽了他们的关系,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改善。
三、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成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2月18日下午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手机电视、手机报等新的多媒体形式的应用,尤其是手机报和手机小说业务,普及率已经分别达到了39.6%和27.7%[3]。可见,手机媒体正逐渐为人们所依赖,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它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这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工具,也为其带来挑战。高校应高度重视这把“双刃剑”,充分利用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一)许多高校建立了手机短信群发平台
现阶段,高校用手机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包括飞信)实行的。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各类信息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如四川农业大学与中国移动雅安分公司联手打造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短信平台,让川农毕业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及时收到就业信息。同时,班干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把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老师反映,让思想政治教育者迅速掌握学生们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节假日,高校通过手机短信向同学们送去祝福和问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增加了学校与学生们的情谊。一些高校还利用手机短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手机短信的安全私密性让心理辅导老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析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二)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许多高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当手机荤段子、黄段子流行,并荼毒着广大青少年时,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创制出了许多红段子,这些积极健康的短信对荤段子、黄段子形成挑战,在学校广为流传。陕西科技大学汇海基金会开展了三期“关注健康,青春飞扬”发绿色健康短信,领奖学金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参加的大学生数万人。该活动以友情、亲情、爱情、健康及催人向上的内容为中心编写短信,积极号召大家献出最温馨的绿色祝福短信,关注朋友、亲人健康,献出最温暖的爱心,让每个家庭都温馨和睦,让每个校园都充满着真挚的笑容、真挚的感情,让整个社会都相信爱心的力量,一点一滴汇成大海,一分一角凝聚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手机媒体的更多功能被开发,在部分高校已经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手机媒体的基本普及和功能优势的逐渐完善,手机媒体的许多功能被大学生所运用,并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因此一些高校抓住契机,把手机媒体的更多功能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自己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机报、思想政治教育WAP网站和利用手机即时通讯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依托校园手机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利用手机报、手机广播的信息传递功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水平
高校可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建立手机信息平台(如手机报、手机广播等),发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如会议通知、文件精神学习、表彰先进、通报批评不良行为、警告提醒、评奖评优、就业信息、祝福问候等等,让大学生及时收到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利用信息平台宣传学校政策、活动等信息,加大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信息传播的速率,保证了校园信息的畅通传递。目前许多高校还计划建设数字化校园,把灵活、轻便的手机变为一卡通,让大学生们可以在大学校园的食堂、澡堂、超市、教室(课堂考勤)、图书馆、网络室、后勤处、保卫处和教务处等多部门多功能的刷卡通行,并且还能随时随地收到这些部门传播的信息。 (二)利用手机媒体的WAP网络功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为无线应用协议,它提供了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的便捷途径,大学生只要拥有一个支持WAP技术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利用手机媒体的WAP网络功能建立了自己的手机WAP网站或WAP与WEB同步的网站,如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手机网,是中国第一个高校手机网,为在校师生提供院系信息、校内新闻,发布各部门重要通知信息,给广大师生群体带来了方便。但是对WAP网站的建设还不成熟,还没充分发挥手机的WAP网络功能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还需进一步的建设。高校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延伸到手机WAP网络上,建立诸如,手机校园报、手机校园博客、手机校园论坛、手机WAP图书馆等形式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利用手机短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较长,且多以手机短信息进行交流,高校可以建立校园手机短信平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改变了旧有的低效率座谈会、搜集调研报告和面对面交谈等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模式,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时解决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短信群发”、“飞信”等平台向学生发送短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这些短信可以是生日或节假日祝福,也可以是关于社会、经济、政治、体育、军事、娱乐、学习、生活、国际国内新闻、就业、升学等的信息。而且现在的手机服务运营商提供的手机短信、彩信服务等内容多样,为大学生涉猎信息提供了渠道。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短信素质教育。通过一些校园手机短信创作大赛和鉴赏高雅的短信文化活动等,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高品位手机短信的韵味,提升其短信文化素质,并激发其创作激情和灵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手机即时通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即时通讯简称IM(InstantMessaging),它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的实时通讯服务,是一种即时的在线信息沟通方式,可以随时得到对方的回应,而手机IM就是在手机上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手机IM是一种重要的手机媒体形式[4]。目前的手机IM主要有:飞信、手机QQ、手机MSN,其中飞信是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5],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便利的手机QQ、飞信建立群组,在群内聊天、发布信息,利用群空间的论坛、共享文件、相册等和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利用群组与学生群体沟通,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的团结。目前很多高校缺少固定的班集体聚集场所,难以开展班集体活动,同学之间得不到很好的交流,班级概念淡化,使大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建立班级QQ群和飞信群,则能加强班集体的活动交流,让集体力量得到汇聚。思想政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建立班级QQ群和飞信群,则能加强班集体的活动交流,让集体力量得到汇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适时参与其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群体的共同讨论,强化积极的思想观念,从而感染群中的每个成员。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或登录手机WAP客户端,群发短消息传递信息,只要学生身上带着手机,不用上网都能及时接收信息。
参考文献:
[1]王欣.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J].商情,2009,(52):63.
[2]姚利权.浙江省高校本科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实证调查研究报告[R].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11):45.
[3]中国手机媒体报告概述.[EB/OL]http://tech.sina.com.cn/i
/2009-02-17/16292832019.shtml
[4]杜亮.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3):40-41
[5]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053491.htm.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