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道德,当代中国人难免给人一种态度暧昧的印象。一方面他们极力贬低道德作用,一方面又明白无误地宣称中国正在面临一场道德危机。一个自称有着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有着无数道德君子的国家,为什么面临道德危机?中国人失去道德能力了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道德一词在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声名狼藉。就国家而言,政府一讲道德,民众就会发笑——“请先治理好贪腐问题再说吧!”社会上也有人谈道德,但情况通常不妙,他们常常会被沾上“道德分子”的恶名——“除了道德,你还会点什么呢?”
今日中国社会,比道德沦丧更令人痛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道德。既然“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学家伯尔曼也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就形同虚设”,如果我们承认法律的规制源于一个社会的整体上的道德需要,而一旦所有道德基础都崩塌,人们为什么要相信法律?如果法律被信仰正是因为它是建立于道德的内核之上,一部没有道德内核的法律又怎么可能得到真正运行?
道德并非只是品行,更意味着明辨是非。因为法治不彰而贬低道德,和因为伪善盛行而唾弃道德一样,都是一种自暴自弃。任何一个功能正常的国家,都不会贬斥道德。对于身处转型期的国家,道德与法律更可以互为良药,同舟共济。一方面,善法可以提升道德的水准,另一方面,道德可以打破恶法的坚冰。如果法律不被信仰,道德也被放弃,不但所有的秩序都崩溃了,而且社会也将丧失重生、再造的可能。
网上流行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话,比如:
“我们恨贪官,又拼命报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削尖脑袋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不公平,而是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 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真正应该反思的。”
通过这种泛腐败论,腐败竟变成了人人皆可道德上免责的当代中国文化。你指责官员腐败,他说你当官了不也一样腐败?这种现象,无异于城管在打人,你不去制止他,反而责备自己有问题,说如果你是城管,你也会打人。在这种没有是非、没有道德勇气的社会里,结果只有一个:坏人无所不能,好人无所作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需要治理的是公权力的德行。道德的魅力更在于它所具有的沟通人心的能力。在一个功能正常的国家,选民可以通过选票表达他们的道德诉求或利益诉求,而在一个功能尚未正常的国家,尚未获得选票的人可以通过道德压力来争取选票。
通常认为,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而法律是一种他律行为。事实上,道德所暗含的感召力(扬善)与羞耻心(抑恶)同样具有他律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艾丽斯·保尔、甘地、马丁·路德·金等人备受推崇之原因。在一个充满仇恨和不平等的世界里,他们不仅唤起了同代人勇敢地面对不公,他们的艰忍也唤起了统治者的羞耻心。
回顾转型期国家的历史,无处不彰显道德的力量。中国人多知道《西风颂》里的雪莱,却不知道《无政府主义的假面游行》里的雪莱。甘地多次在演讲中提到雪莱的这首长诗。在这首长诗里,雪莱说,如果有人作恶,我们却无法制止,但我们也要像寂静的森林一样挺立,而当作恶者平息了对人民的怒气,回到街上,我们当中的每一位妇女都要鄙视她。如果好人必须把监狱填满,坏人也必须在狱外孤独终老。
再看看梭罗。梭罗说如果政府进行的是不义的战争,那么作为公民就权利拒绝缴税。再看看马丁·路德·金,他在为黑人争取权利时保持了怎么样的克制与宽容。还有艾莉丝·保尔。1917年到1919年间,正是因为艾莉丝·保尔及其支持者的坚持,日复一日在白宫前面举旗质问威尔逊总统,才有可能有了随后的第十九条宪法修正案,使美国妇女获得了与男人同等的投票权。她们甚至不用喊激烈的口号,只是在举起的旗帜上发问——“威尔逊总统先生,我们什么时候有选举权?”
凡是有所追求的社会,都不会放弃“以德治国”的可能。当然,我所理解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以德行要求政府,而不是相反。前面已经说过,法律源于道德,而道德本应由社会生产,在此基础上授权政府去制定并执行法律。如果道德也由政府生产,那社会便完全成了国家的奴仆。而这也正是封闭社会的首要特征,即“有什么样的政府,便有什么样的人民”。
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大家都有病”的逻辑,因为它貌似公允,实则无日不在消耗一个社会的道德资源。而这种道德资源,本是推动一个国家社会转型所必须的。历史记住了雪莱、艾莉丝·保尔、马丁·路德·金、甘地等人,是因为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道德力量,成为一个社会走向公平正义最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母。
(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教授)
(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教授)
不得不承认的是,道德一词在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声名狼藉。就国家而言,政府一讲道德,民众就会发笑——“请先治理好贪腐问题再说吧!”社会上也有人谈道德,但情况通常不妙,他们常常会被沾上“道德分子”的恶名——“除了道德,你还会点什么呢?”
今日中国社会,比道德沦丧更令人痛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道德。既然“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学家伯尔曼也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就形同虚设”,如果我们承认法律的规制源于一个社会的整体上的道德需要,而一旦所有道德基础都崩塌,人们为什么要相信法律?如果法律被信仰正是因为它是建立于道德的内核之上,一部没有道德内核的法律又怎么可能得到真正运行?
道德并非只是品行,更意味着明辨是非。因为法治不彰而贬低道德,和因为伪善盛行而唾弃道德一样,都是一种自暴自弃。任何一个功能正常的国家,都不会贬斥道德。对于身处转型期的国家,道德与法律更可以互为良药,同舟共济。一方面,善法可以提升道德的水准,另一方面,道德可以打破恶法的坚冰。如果法律不被信仰,道德也被放弃,不但所有的秩序都崩溃了,而且社会也将丧失重生、再造的可能。
网上流行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话,比如:
“我们恨贪官,又拼命报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削尖脑袋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不公平,而是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 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真正应该反思的。”
通过这种泛腐败论,腐败竟变成了人人皆可道德上免责的当代中国文化。你指责官员腐败,他说你当官了不也一样腐败?这种现象,无异于城管在打人,你不去制止他,反而责备自己有问题,说如果你是城管,你也会打人。在这种没有是非、没有道德勇气的社会里,结果只有一个:坏人无所不能,好人无所作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需要治理的是公权力的德行。道德的魅力更在于它所具有的沟通人心的能力。在一个功能正常的国家,选民可以通过选票表达他们的道德诉求或利益诉求,而在一个功能尚未正常的国家,尚未获得选票的人可以通过道德压力来争取选票。
通常认为,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而法律是一种他律行为。事实上,道德所暗含的感召力(扬善)与羞耻心(抑恶)同样具有他律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艾丽斯·保尔、甘地、马丁·路德·金等人备受推崇之原因。在一个充满仇恨和不平等的世界里,他们不仅唤起了同代人勇敢地面对不公,他们的艰忍也唤起了统治者的羞耻心。
回顾转型期国家的历史,无处不彰显道德的力量。中国人多知道《西风颂》里的雪莱,却不知道《无政府主义的假面游行》里的雪莱。甘地多次在演讲中提到雪莱的这首长诗。在这首长诗里,雪莱说,如果有人作恶,我们却无法制止,但我们也要像寂静的森林一样挺立,而当作恶者平息了对人民的怒气,回到街上,我们当中的每一位妇女都要鄙视她。如果好人必须把监狱填满,坏人也必须在狱外孤独终老。
再看看梭罗。梭罗说如果政府进行的是不义的战争,那么作为公民就权利拒绝缴税。再看看马丁·路德·金,他在为黑人争取权利时保持了怎么样的克制与宽容。还有艾莉丝·保尔。1917年到1919年间,正是因为艾莉丝·保尔及其支持者的坚持,日复一日在白宫前面举旗质问威尔逊总统,才有可能有了随后的第十九条宪法修正案,使美国妇女获得了与男人同等的投票权。她们甚至不用喊激烈的口号,只是在举起的旗帜上发问——“威尔逊总统先生,我们什么时候有选举权?”
凡是有所追求的社会,都不会放弃“以德治国”的可能。当然,我所理解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以德行要求政府,而不是相反。前面已经说过,法律源于道德,而道德本应由社会生产,在此基础上授权政府去制定并执行法律。如果道德也由政府生产,那社会便完全成了国家的奴仆。而这也正是封闭社会的首要特征,即“有什么样的政府,便有什么样的人民”。
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大家都有病”的逻辑,因为它貌似公允,实则无日不在消耗一个社会的道德资源。而这种道德资源,本是推动一个国家社会转型所必须的。历史记住了雪莱、艾莉丝·保尔、马丁·路德·金、甘地等人,是因为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道德力量,成为一个社会走向公平正义最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母。
(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教授)
(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