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或突聋伴眩晕综合征(非BPPV)与突聋不伴眩晕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0例突聋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眩晕症状,分为突聋伴眩晕组(163例)和突聋不伴眩晕组(237例)两组。163例突聋伴眩晕组患者进一步分为突聋伴BPPV组(97例)和突聋伴非BPPV组(66例)。所有入院患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检查,根据不同听力曲线采用分型治疗,记录不同分组的听力疗效。结果突聋伴BPPV组与突聋伴非BPPV组比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造模方法,研究优化模型条件,构建一种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模型。方法:8周龄MKR小鼠2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MKR空白组,剩余MKR小鼠(MKR模型组)与FVB/N小鼠(FVB/N对照组,10只)及ApoE-/-小鼠(ApoE-/-模型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经高脂乳剂及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灌胃联合诱导完成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制备,另取10只FVB/N小
2021年6月15日是俄罗斯医学家加夫里尔·阿布拉莫维奇·伊里扎洛夫(G.A.Ilizarov)百年诞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组稿并以专刊形式刊发20多篇有关Ilizarov技术的论文,以
基层医疗机构是诊治骨质疏松症的前沿阵地,为了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骨质疏松症防治过程中面临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问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基层医疗机构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