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东即墨周戈庄的民间信仰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因民众功利性的需求而产生的信仰对象多样化的特点,当地民众同时信仰龙王敖广、妈祖、狐仙等神灵;二是因民众的精神需求而引发的信仰对象多重性的特征,当地信仰融合了佛道与村民自身的道德体系。
關键词:周戈庄;民间信仰;信仰对象多样化;信仰对象多重性
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海域的横门湾中,坐落着一个名为田横岛的小岛,岛上的周戈庄村是一个自然渔村,村民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海上作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生活。周戈庄具有独特的民俗传统,当地的信仰对象除了有沿海村庄常见的海龙王敖广、妈祖娘娘,还有极具地域特色的狐仙“四财主”和“孙仙姑”。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周戈庄的居民普遍对当地的“神灵”有着一种无条件的崇信,有些人也许并不清楚这些神仙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的轶事,大部分民众只是一味怀着虔诚、纯洁的心情去敬仰膜拜。在考察过程中,一直萦绕在笔者心中的疑问就是:为何当地人如此信奉龙王、狐仙、仙姑等神仙——那是从心底的一种敬畏,从他们的神情、语气就能够清晰地感觉出来。这种坚定的信仰是如何产生并一辈辈传承至今,以至于直到现在当地人仍严格遵守着某些古老的禁忌和有严格程序的信仰活动。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地的民间信仰具有两条主要的线索,其一是民众功利性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对象多样化,其二是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其引发的信仰对象多重性的特点。
在与周戈庄当地村民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世代都祭拜东海龙王敖广,敖广可以说是当地最具影响力与威信的神灵。无论在每次出海前、还是祭海节,甚至仅仅是路过龙王庙,人们都会去虔诚地跪拜龙王,祈求佑护。当地居民对于龙王的崇信无疑是至诚的,但这究竟是何原因呢?周戈庄是一个天然渔村,村民大都以打渔为生,渔民出海捕鱼的收入在很长时间里是当地一个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但是海上生活随时可能遇到暴风雨或迷雾等非人为能解决的危险情况,这往往使人产生强烈的被威胁感,于是渔民们便对海上的某种超验力量(譬如海龙王、妈祖等等)产生了信赖。这种信仰与渔民的切身利益,与整个渔村的整体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乌丙安先生在其《中国民俗学》中所说,信仰习俗具有“极其狭隘和直接的功利性,民间信仰中的所有迷信事象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或生活共同体的局部利益密切相关”,而人们的功利要求又总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往往为了保佑平安、治病求医、求生子孙或者晋官发财等等愿望,就要去祈求管辖相应职能的神仙。民间生产生活中的需求是杂多的,而每一种具体的需求往往都专门地指向一个具体的信仰对象。当地人说,出海想要保平安就去求龙王,保佑渔民满载而还就要拜妈祖,家里人得了重病或者遇上怪异的事一般要去请狐仙。“四财主”便是田横岛黄山上的狐仙,镇海观有供奉他的神位,其左供奉“狐三太爷”,右边供奉着“狐五少爷”。镇海观在黄山半山腰,海拔高出几百米的地方竖着很多旗杆——都是人们向狐仙许愿时所竖。据当地人说,一般遇到怪事、患了重病就会去求狐仙,拿着一碗酒水,敞开盖子,求狐仙赐药,那碗酒水就是狐仙赐药的水,拿回去喝了病就会好,并且一般都是病重之人,去医院治疗不好,实在无法,才会来山上求狐仙。总之每遇上一件人们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有一个相应的神仙可以让人们去求助。
正是由于涉及日常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功利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催生了周戈庄民间信仰中如此众多的保护神。在黄山上的黄山镇海观,庙宇中可谓菩萨神仙济济一堂:中间的庙堂,正中是送子观音,其西为二郎真君,东为关公财神;其他庙堂中还分别供奉着龙王、狐四爷、孙仙姑和地藏王等。据其中的工作人员郑居士说,逢祭拜时节,人们进庙便烧香,对每个菩萨都虔诚跪拜,并不厚此薄彼,反而觉得菩萨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才能够都有保障。
以上是关于功利需求及其引起信仰多样性特点的陈述,而精神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产生于功利需求的基础之上,当一个人遇到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释的时候、当遇到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的难题的时候,他的心灵在这时是最脆弱无依、孤寂无助的,往往一个普通人无法忍受这样的状态(这是一种潜伏于内心的恐惧,与文化素质的高低无关,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这时他必然会对某种可能的解释与帮助(例如狐仙、仙姑等等)产生信任和依赖,而当这种信仰真的给予了他实效性的帮助,化解了对未知事物的困惑后(也许只是精神上的鼓舞使之克服了困难,但他却把这种成功归于神的帮助),他便继续信赖这种超自然力,在这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产生了,而功利需求就与精神需求相互统一融合,并逐渐形成一种信仰与崇拜,这便是一般的信仰形成的过程,即“不断变动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说教越来越难于解释周围并不令人满意的现实世界,于是必须转而去寻找人性上和精神上的寄托和力量。精神上祈望一种超自然力。”当一个人把自己在这种无助下形成的信仰公布于众,而又取得相当数目的人的赞同时,就会在大众之间形成一种权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信仰中来,于是信仰便得到进一步加深与巩固,形成其特定的禁忌或程序,之后便在一个特定地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后代的人们往往并不了解他们的信仰本身朴素的来源,采取了盲目接受和崇信的态度,并不去也不愿去深究这些信仰背后的东西。
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周戈庄的民间信仰还兼有多重性的特点。民间信仰的多重性与信仰多样性不同,它并不是信仰对象的单纯并列相加,而是重在一种融合渗透,主要是指民间信仰中渗入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周戈庄的民间信仰也具有此特点,并且民众自身就是这种混生的主动施行者。当我们询问郑居士他信仰的究竟是佛家还是道家,他做了如下的回答:
我是佛道双修,不管是信什么,都有相同的东西。第一要讲德行,有德行就什么都有,无德行就什么也没有。佛教道教在一起没有冲突,都为了行善积德、修身养性,虽然修的功法不一样,但总的宗旨就是行善积德。他们也是叫我念大悲咒啦,学经啦,说在庙里要学这些,我说心诚则灵,佛在心中,只要我处处做好事,不做恶事,就行了,我就要求这一点,忍让二字很重要,亲情二字值千金,这是我自己觉出来的,我悟出这么个道理:尊重别人等于自己尊重自己,要得到别人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1] 从以上这段录音资料以及与其他居民的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民众对于他们的信仰具体属于哪个宗教并不在意,或者可以说,这样的信仰本身就不属于正统的宗教体系。民众对于自己敬拜的神仙属于佛教还是道教并不感兴趣,他们显示出了对于信仰的极大适应性,或者更准确说是一种随意性。我们的另一个访谈对象刘玉根大爷是当地一个有威望的老人,曾经参与重建文君庙,他并不是僧人或是道士,但庙里“坐神像”的时候是请他去开光的。而在黄山镇海观里,郑居士对我们说,开光是不能随便请什么人都可以的,必须要请“庙里的正经师傅”,并且要请“有名的师傅”才行,不然是没有用的,是请不来菩萨魂灵的,那样的神像不过是个泥块,人们祭拜也是不管用的。这一点似乎与刘玉根大爷所讲的有所违背,但是这也许正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多重性。在重大信仰活动中,民众并不排斥交叉邀请从属不同信仰的人,也许在研究者看来,佛道是泾渭分明的,但是在普通民众看来并无区别,都是一种信仰而已。正像郑居士所说,“都为了行善积德、修身养性”。并且民众在接受这种混生信仰时,会不自觉地将其纳入自己的道德体系中,成为自身道德体系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信仰也受到本来道德体系的影响,根據具体的需要人们会对其做出修改,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一种道德观。就如郑居士所说:
佛在心中,你上哪去问问,真正的师傅都这么跟你说,就是佛时时在你心中,就对起了自己良心,对起了人,对起了社会,这就是佛在你心中。佛就是做好事,处处叫你做好事,做善事。忍让二字很重要,亲情二字值千金。
在郑居士心中,无论“佛”还是“道”,都是叫人们行善积德、注重德行修养的。也许郑居士理解中的“佛”、“道”的含义与宗教本身的教义并不严格相符,但是他从中吸取自己理解并认同的一部分,加上他自己对于生活的真实感悟,便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观念,即一种崇尚朴素的“善”的观念。这是多重性民间信仰对于民众所起的一种影响力,通过与个体道德体系之间的互相影响,起到重构民众道德观念的作用。这种经过改造的道德观念往往是朴素而粗糙的,但大多是驱人向善的,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周戈庄的信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涉及多个信仰对象以及宗教派别,其动因是民众的功利需求与精神需求,具有多样化以及多重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2]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顾希佳.社会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注释】
[1]根据录音整理,个别字句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做了改动。以下相同。
作者简介:
王超然,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
關键词:周戈庄;民间信仰;信仰对象多样化;信仰对象多重性
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海域的横门湾中,坐落着一个名为田横岛的小岛,岛上的周戈庄村是一个自然渔村,村民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海上作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生活。周戈庄具有独特的民俗传统,当地的信仰对象除了有沿海村庄常见的海龙王敖广、妈祖娘娘,还有极具地域特色的狐仙“四财主”和“孙仙姑”。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周戈庄的居民普遍对当地的“神灵”有着一种无条件的崇信,有些人也许并不清楚这些神仙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的轶事,大部分民众只是一味怀着虔诚、纯洁的心情去敬仰膜拜。在考察过程中,一直萦绕在笔者心中的疑问就是:为何当地人如此信奉龙王、狐仙、仙姑等神仙——那是从心底的一种敬畏,从他们的神情、语气就能够清晰地感觉出来。这种坚定的信仰是如何产生并一辈辈传承至今,以至于直到现在当地人仍严格遵守着某些古老的禁忌和有严格程序的信仰活动。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地的民间信仰具有两条主要的线索,其一是民众功利性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对象多样化,其二是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其引发的信仰对象多重性的特点。
在与周戈庄当地村民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世代都祭拜东海龙王敖广,敖广可以说是当地最具影响力与威信的神灵。无论在每次出海前、还是祭海节,甚至仅仅是路过龙王庙,人们都会去虔诚地跪拜龙王,祈求佑护。当地居民对于龙王的崇信无疑是至诚的,但这究竟是何原因呢?周戈庄是一个天然渔村,村民大都以打渔为生,渔民出海捕鱼的收入在很长时间里是当地一个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但是海上生活随时可能遇到暴风雨或迷雾等非人为能解决的危险情况,这往往使人产生强烈的被威胁感,于是渔民们便对海上的某种超验力量(譬如海龙王、妈祖等等)产生了信赖。这种信仰与渔民的切身利益,与整个渔村的整体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乌丙安先生在其《中国民俗学》中所说,信仰习俗具有“极其狭隘和直接的功利性,民间信仰中的所有迷信事象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或生活共同体的局部利益密切相关”,而人们的功利要求又总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往往为了保佑平安、治病求医、求生子孙或者晋官发财等等愿望,就要去祈求管辖相应职能的神仙。民间生产生活中的需求是杂多的,而每一种具体的需求往往都专门地指向一个具体的信仰对象。当地人说,出海想要保平安就去求龙王,保佑渔民满载而还就要拜妈祖,家里人得了重病或者遇上怪异的事一般要去请狐仙。“四财主”便是田横岛黄山上的狐仙,镇海观有供奉他的神位,其左供奉“狐三太爷”,右边供奉着“狐五少爷”。镇海观在黄山半山腰,海拔高出几百米的地方竖着很多旗杆——都是人们向狐仙许愿时所竖。据当地人说,一般遇到怪事、患了重病就会去求狐仙,拿着一碗酒水,敞开盖子,求狐仙赐药,那碗酒水就是狐仙赐药的水,拿回去喝了病就会好,并且一般都是病重之人,去医院治疗不好,实在无法,才会来山上求狐仙。总之每遇上一件人们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有一个相应的神仙可以让人们去求助。
正是由于涉及日常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功利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催生了周戈庄民间信仰中如此众多的保护神。在黄山上的黄山镇海观,庙宇中可谓菩萨神仙济济一堂:中间的庙堂,正中是送子观音,其西为二郎真君,东为关公财神;其他庙堂中还分别供奉着龙王、狐四爷、孙仙姑和地藏王等。据其中的工作人员郑居士说,逢祭拜时节,人们进庙便烧香,对每个菩萨都虔诚跪拜,并不厚此薄彼,反而觉得菩萨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才能够都有保障。
以上是关于功利需求及其引起信仰多样性特点的陈述,而精神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产生于功利需求的基础之上,当一个人遇到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释的时候、当遇到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的难题的时候,他的心灵在这时是最脆弱无依、孤寂无助的,往往一个普通人无法忍受这样的状态(这是一种潜伏于内心的恐惧,与文化素质的高低无关,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这时他必然会对某种可能的解释与帮助(例如狐仙、仙姑等等)产生信任和依赖,而当这种信仰真的给予了他实效性的帮助,化解了对未知事物的困惑后(也许只是精神上的鼓舞使之克服了困难,但他却把这种成功归于神的帮助),他便继续信赖这种超自然力,在这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产生了,而功利需求就与精神需求相互统一融合,并逐渐形成一种信仰与崇拜,这便是一般的信仰形成的过程,即“不断变动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说教越来越难于解释周围并不令人满意的现实世界,于是必须转而去寻找人性上和精神上的寄托和力量。精神上祈望一种超自然力。”当一个人把自己在这种无助下形成的信仰公布于众,而又取得相当数目的人的赞同时,就会在大众之间形成一种权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信仰中来,于是信仰便得到进一步加深与巩固,形成其特定的禁忌或程序,之后便在一个特定地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后代的人们往往并不了解他们的信仰本身朴素的来源,采取了盲目接受和崇信的态度,并不去也不愿去深究这些信仰背后的东西。
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周戈庄的民间信仰还兼有多重性的特点。民间信仰的多重性与信仰多样性不同,它并不是信仰对象的单纯并列相加,而是重在一种融合渗透,主要是指民间信仰中渗入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周戈庄的民间信仰也具有此特点,并且民众自身就是这种混生的主动施行者。当我们询问郑居士他信仰的究竟是佛家还是道家,他做了如下的回答:
我是佛道双修,不管是信什么,都有相同的东西。第一要讲德行,有德行就什么都有,无德行就什么也没有。佛教道教在一起没有冲突,都为了行善积德、修身养性,虽然修的功法不一样,但总的宗旨就是行善积德。他们也是叫我念大悲咒啦,学经啦,说在庙里要学这些,我说心诚则灵,佛在心中,只要我处处做好事,不做恶事,就行了,我就要求这一点,忍让二字很重要,亲情二字值千金,这是我自己觉出来的,我悟出这么个道理:尊重别人等于自己尊重自己,要得到别人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1] 从以上这段录音资料以及与其他居民的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民众对于他们的信仰具体属于哪个宗教并不在意,或者可以说,这样的信仰本身就不属于正统的宗教体系。民众对于自己敬拜的神仙属于佛教还是道教并不感兴趣,他们显示出了对于信仰的极大适应性,或者更准确说是一种随意性。我们的另一个访谈对象刘玉根大爷是当地一个有威望的老人,曾经参与重建文君庙,他并不是僧人或是道士,但庙里“坐神像”的时候是请他去开光的。而在黄山镇海观里,郑居士对我们说,开光是不能随便请什么人都可以的,必须要请“庙里的正经师傅”,并且要请“有名的师傅”才行,不然是没有用的,是请不来菩萨魂灵的,那样的神像不过是个泥块,人们祭拜也是不管用的。这一点似乎与刘玉根大爷所讲的有所违背,但是这也许正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多重性。在重大信仰活动中,民众并不排斥交叉邀请从属不同信仰的人,也许在研究者看来,佛道是泾渭分明的,但是在普通民众看来并无区别,都是一种信仰而已。正像郑居士所说,“都为了行善积德、修身养性”。并且民众在接受这种混生信仰时,会不自觉地将其纳入自己的道德体系中,成为自身道德体系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信仰也受到本来道德体系的影响,根據具体的需要人们会对其做出修改,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一种道德观。就如郑居士所说:
佛在心中,你上哪去问问,真正的师傅都这么跟你说,就是佛时时在你心中,就对起了自己良心,对起了人,对起了社会,这就是佛在你心中。佛就是做好事,处处叫你做好事,做善事。忍让二字很重要,亲情二字值千金。
在郑居士心中,无论“佛”还是“道”,都是叫人们行善积德、注重德行修养的。也许郑居士理解中的“佛”、“道”的含义与宗教本身的教义并不严格相符,但是他从中吸取自己理解并认同的一部分,加上他自己对于生活的真实感悟,便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观念,即一种崇尚朴素的“善”的观念。这是多重性民间信仰对于民众所起的一种影响力,通过与个体道德体系之间的互相影响,起到重构民众道德观念的作用。这种经过改造的道德观念往往是朴素而粗糙的,但大多是驱人向善的,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周戈庄的信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涉及多个信仰对象以及宗教派别,其动因是民众的功利需求与精神需求,具有多样化以及多重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2]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顾希佳.社会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注释】
[1]根据录音整理,个别字句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做了改动。以下相同。
作者简介:
王超然,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