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创新离不开学术交流,这是中外科学技术发展史证明了的一条真理。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本文提出了从学术交流的动因来思考其机制创新方略的观点,并围绕学术期刊和学会组织这两种最重要的学术交流载体,从剖析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扼要地阐明了作者对学术交流机制创新的看法和主张。
关键词:学术交流 机制创新
Discusses the academic exchanges the mechanism to innovate shallowly
Feng Qixu Guo Jinrong Wu Yumei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nnot leave the academic exchanges,this is the surgery technology history has proven a truth.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country,we must strengthe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exchanges vigorously.This article proposed from the academic exchanges agent pondered its mechanism innovation plan the viewpoint,and revolves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and the academic society organizes these two kind of most important academic exchanges carrier,from analyzes its current existence main question obtaining,succinctly has expounded the author to the academic exchanges mechanism innovation view and the position.
Keywords:The academic exchanges Mechanis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32-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告报中,多次反复强调科技和自主创新,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项任务之首。这是继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之后,党中央在自主创新战略共识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自主创新离不开学术交流,这时中外科学技术发展史充分证明了的一条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国内以及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1.从学术交流的动因思考其机制创新的方略
社会为什么要组织学术交流?科技工作者又为什么要撰写论文并参加学术交流?这是学术交流的动力机制问题,或者说学术交流的动因。它是引发学术交流活动的源头。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当前我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动因。
首先,从社会需求的层面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学术交流是科学劳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必需手段。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学术交流不仅是推动其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和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科技工作者通过彼此间学术思想和科学实践经验的相互交流和琢磨,不仅能够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中获取教益,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且在相互讨论切磋甚至质疑与争论中,研究者还能够从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抽象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得到深刻的启迪,从思想碰撞的火花中,获得新的创新源泉,甚至找到新的突破口,从而提高自主创新的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交流制度也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其次,从科技工作者个体的层面来看。上述学术交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每个科技工作者来说也是适用的。只是对科技工作者个体而言,学术交流活动的另一方面的重要意义是,通过学术交流公布自己的成果并希望被同行所承认。甚至通过这一活动,还有可能使自己的某项科学发现获得最早或最先的权威认可。换言之,学术交流也为有成就的科技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成就感。除此之外,在目前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及学术评价体系的作用下,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还有:完成一定的论文数量,为晋升不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积攒学术“资本”;通过发表论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获取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制订有鼓励自己的教职员工发表论文的规定);完成上级管理部门规定的任务指标(有些科研计划项目合同不仅对发表论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发表论文的等级和数量作也了具体规定);在读研究生毕业前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比较顺利地拿到学位证;许多名校的在校大学生如果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他们在评定奖学金甚至入党等问题上就可以获得加分;等等。
从以上学术交流的动力机制分析可以看出,学术交流是自主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客观的内在要求。学术交流的质量不仅影响到自主创新的成效,而且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具有直接的正面作用。科学需要积累更需要合作,“创新中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改进创新绩效是关键性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一大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学术交流的使命必然更加神圣和庄重,客观上对创新学术交流机制的要求也必然更加迫切。从源头上来思考学术交流机制创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正本清源,比较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排除干扰,厘定规章制度,确保学术交流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2.按照共公事业的属性深化学术期刊的管理体制改革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科技工作者将自己从事的某项科技活动所得到的心得体会、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以研究报告或总结的形式,将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得的数据、形成的观点和得到的结论,写成学术论文,通过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或科技期刊予以发表,这是我国学术界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虽然有专家预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论文在网上开放阅读”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会对传统的学术出版业造成重大冲击。但笔者认为,建立了严格的学术审查制度并认真实施的学术期刊,在审稿过程中其实就包涵着某种程度的学术交流的成份。因此经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其权威性仍将是母庸置疑的。由此可见,网络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术期刊的功能。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传媒和学术论文质量的“把门人”角色,在科技创新的整个链条中承担着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所指出的:“学术期刊的水平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优势,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但是,最近几年来,一些学术期刊和科技期刊,也不由自主地走上了“权力寻租”的生财之道,利用其从政府出版管理部门获得的刊号,将杂志当作了营利的工具,以收取版面费的形式拼命逐利,使国内的学术期刊出版界蒙上了一层阴影,越来越失去了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的公信力。
据《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报道,“核心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情况令人咋舌。一家核心期刊在向业内同行“取经”后,开始以收取版面费、协办费等形式创收。由于市场需求巨大,杂志不断扩版,由原来60多页,逐步扩增到了120多页,字体则越排越小,每页的版面费由500元逐步提高到了1000元。据此推算,该杂志社每一期的版面费收入就超过10万元,其利润之丰厚,不言而喻。据知情者透露,该杂志的收费标准还不是最高的。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核心期刊,收费标准达到每千字2000元的天价,比一般的稿费标准不知高出多少倍!除此之外,有些学术期刊还会以出增刊的形式来创收;围绕这个灰色产业,“论文中介”、“论文代理商”也纷纷应运而生。据说,仅在“百度”上搜索,论文代理商的名录就有成百上千。
迄今为止,学术期刊出版界收取版面费的情况已成公开的潜规则。更有甚者,有的学术期刊或科技期刊的主管单位,采取竞价拍卖期刊经营权或以招标承包等形式,将其转手给民企或个人经营,刊号所有权的单位则坐享其成。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期刊的公平、公正、严谨、认真等等圣洁性,不能不令人心生疑惑。收取版面费,对论文作者的伤害更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在人们心目中发表论文的荣誉感将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因“付费”而蒙羞。对于我国学术期刊在生存压力和利益诱惑的双重夹击下论为有偿发表晋级论文的逐利场所的现象,学术界有识之士多有微词,激烈者甚至将其列入学术不端行为的一方,予以口诛笔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0年发布的《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任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则规定,著作权人对发表自己的作品有获得稿费报酬的权利。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而且违法违规的做法不但得不到遏制,反而变本加厉,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走向事物的反面,败坏学术风气,污染学术环境,腐蚀人们的心灵,成为学术生态中的一大社会公害。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跃升期,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科技发展的体制改革,也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以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的理性新阶段。学术交流作为自主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面对学术期刊在办刊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要从事关营造诚信合作、和谐奋进、尊重创造、激励人才的创新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的高度,来思考“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体制中处于轴心位置”的学术期刊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根本问题。
学术期刊之所以产生收取版面费的念头,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出版单位全部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加之国外也有类似做法。出于生存的需要以及难以抗拒的巨大利益诱惑,于是收取版面费的“经验”,就在这个圈子里不胫而走。难怪有的专家将这种学术管理体制尖锐地批评为“逼良为娼”。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的编辑由过程以及出版发行,同其他类别的报刊杂志相比较,是存在许多差别的。首先,学术期刊的编辑因其涉及学科领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稿件审查中稿件质量评价标准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一个注重声誉的负责任的编辑部,稿件的审查必须依靠编辑部内的责任编辑、主编和编辑部外的专家共同来完成。而一般类别的报刊则无需如此。其次,在发行方面,由于受到学科和专业的局限,学术期刊的发行范围和读者对象是有限的。而其他类别的报刊则可以随着营运者的智慧,在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今天的报业之所以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报业之所以赚钱,靠的并不是发行上的订费收入,而是靠广告盈利。据悉,在美国,一家报社的发行收入约占报社经济构成的20%~35%,广告收入则占65%~80%。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原因,学术期刊只要仍固守其原本的办刊宗旨,其发行范围、发行量以及读者对象必定是有限的,不可能揽到很多的广告收入。加之在办刊成本方面,学术期刊还要承担一笔向外聘请专家参与审稿把关的费用。所以,学术期刊不可能仅以创收的形式来赚到足以维持其运转的钱。
由此可见,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我们必须将具有鲜明社会公益性特点的学术期刊纳入到国家公共事业的管理范畴,为其提供办刊所需的必要财政事业经费支持。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只能通过制订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在广泛吸收作者和读者参与的前提下,对学术期刊进行等级评比、并作出相应的差别化管理等竞争的办法来发挥作用。
3.充分发挥学会在学术交流中的主渠道作用
学会(包括按照学科、专业、行业等门类而组建的学会、协会、研究会)是集结在同级科学技术协会旗帜下的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综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学会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学会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出版科技书刊,促进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开展科技论证,提出政策建议;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接受政府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等;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反对迷信愚昧和伪科学;发现并推荐人才;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提供为会员服务的条件,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发展对科技创新要求的日益提升,学会的主要功能又定位为“三主一家”。“三主”是学术交流的主渠道,民间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代表,科学普及工作的主力军;“一家”即:科技工作者之家。
综观古今中外的学会发展史可以看出,推动学会成立的源动力正是出于学术交流的需要。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是迄今尚存的最有名、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会,也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学会。该学会成立之前,一些研究大自然的爱好者经常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观察和实验手段,去扩大知识促进科学发展。直至1662年国王查理二世赐给学会一张皇家特许状,才正式定名为皇家学会。学会的主要活动是组织科学讨论,出版刊物和书籍。学会主张国际科学合作,吸收一些国家的科学学为会员并和外国科学家建立了诚挚的关系,共同促进自然科学的学术交流。该学会从建立时起,就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组织。它由会员组成,会员每年交付会费,制订自己的章程,任命自己的公职人员。政府也为学会提供住宿设备,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在法律上,该学会有私人独立组织的法律地位。1676年,牛顿的出现,使英国皇家学会从胡克时代转入了牛顿时代。皇家学会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席都是由学术造诣很深的科学家担任。1915年后,学会主席几乎都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皇家学会对欧美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代表了近代学会发展的一种模式。
坚持学会的学术属性,充分发挥学会在学术交流中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断地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所提出的要求,更是学会自身加强其能力建设、提高其学术地位、增强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增进其对会员的凝聚力与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其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等的迫切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学会的生存境况也是我国软实力的一种比较直接的体现。
当前,学会较普遍存在的学术交流活动不经常、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学会自身认识不到学术交流对其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而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活动经费的严重不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行政权力深度侵蚀下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独立价值观的缺失。
稍具社会常识的科技工作者都知道,当前我国学会能够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由学会的靠挂靠单位来提供的,其“衣食父母”是担任着学会会长理事长的有着不同的行政领导头衔并掌握着一定财政实权的各级领导,学会活动所需的各种花销,都是由他们提供赞助,谁当学会领导也是由挂靠单位提名“推荐”。有的学会为了筹措必要的活动经费,甚至对在该学会中担任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角色人选,还名码实价规定了不同的会费交纳标准。因此,如果你只是一位学者,而没有可以为你交付费用的领导头衔,那末不论你的学术造诣有多深,都恐难登上学会领导的宝座。由此可见,学会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依附于某个挂靠单位或部门的“附庸”。诚如杨文志先生所言:“基于科学共同体范式、以学术交流为基本方式、同行认可的科技社团的学术性评价体系,与建立在政治制度基础上、政府主导的权力性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在利益最大化、自发的市场性评价体系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因此,创新科技社团学术交流机制,最根本任务是要更新旧的观念,强调科技社团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的独立地位,让科技社团摆脱对各种权力的依附和商业利益的诱惑,在科技社团内部形成一种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如果说,我们曾经有过类似的制度设计,那末,当务之急就是要扎扎实实地认真抓好落实,并首先要从确保其经济上的独立开始,实现机制创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文志.科技社团学术交流动机及其机制创新.见:学术建设与自主创新(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学术交流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文集),2006
[2]杨沛霆编著.科学技术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3]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编.学会干部培训教材.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
[4]赵鹰、杨玉圣.审视学术期刊的出路,科学时报,2006年1月24日
[5]金文.新闻•传媒•传媒素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居浓、王婧.核心期刊“版面费”真相.南方周末,2008年2月28日
[7]冯启旭、郭锦荣、吴玉梅.学术交流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华东科技,2008,(9):58~59
关键词:学术交流 机制创新
Discusses the academic exchanges the mechanism to innovate shallowly
Feng Qixu Guo Jinrong Wu Yumei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nnot leave the academic exchanges,this is the surgery technology history has proven a truth.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country,we must strengthe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exchanges vigorously.This article proposed from the academic exchanges agent pondered its mechanism innovation plan the viewpoint,and revolves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and the academic society organizes these two kind of most important academic exchanges carrier,from analyzes its current existence main question obtaining,succinctly has expounded the author to the academic exchanges mechanism innovation view and the position.
Keywords:The academic exchanges Mechanis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32-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告报中,多次反复强调科技和自主创新,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项任务之首。这是继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之后,党中央在自主创新战略共识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自主创新离不开学术交流,这时中外科学技术发展史充分证明了的一条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国内以及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1.从学术交流的动因思考其机制创新的方略
社会为什么要组织学术交流?科技工作者又为什么要撰写论文并参加学术交流?这是学术交流的动力机制问题,或者说学术交流的动因。它是引发学术交流活动的源头。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当前我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动因。
首先,从社会需求的层面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学术交流是科学劳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必需手段。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学术交流不仅是推动其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和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科技工作者通过彼此间学术思想和科学实践经验的相互交流和琢磨,不仅能够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中获取教益,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且在相互讨论切磋甚至质疑与争论中,研究者还能够从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抽象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得到深刻的启迪,从思想碰撞的火花中,获得新的创新源泉,甚至找到新的突破口,从而提高自主创新的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交流制度也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其次,从科技工作者个体的层面来看。上述学术交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每个科技工作者来说也是适用的。只是对科技工作者个体而言,学术交流活动的另一方面的重要意义是,通过学术交流公布自己的成果并希望被同行所承认。甚至通过这一活动,还有可能使自己的某项科学发现获得最早或最先的权威认可。换言之,学术交流也为有成就的科技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成就感。除此之外,在目前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及学术评价体系的作用下,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还有:完成一定的论文数量,为晋升不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积攒学术“资本”;通过发表论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获取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制订有鼓励自己的教职员工发表论文的规定);完成上级管理部门规定的任务指标(有些科研计划项目合同不仅对发表论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发表论文的等级和数量作也了具体规定);在读研究生毕业前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比较顺利地拿到学位证;许多名校的在校大学生如果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他们在评定奖学金甚至入党等问题上就可以获得加分;等等。
从以上学术交流的动力机制分析可以看出,学术交流是自主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客观的内在要求。学术交流的质量不仅影响到自主创新的成效,而且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具有直接的正面作用。科学需要积累更需要合作,“创新中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改进创新绩效是关键性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一大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学术交流的使命必然更加神圣和庄重,客观上对创新学术交流机制的要求也必然更加迫切。从源头上来思考学术交流机制创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正本清源,比较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排除干扰,厘定规章制度,确保学术交流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2.按照共公事业的属性深化学术期刊的管理体制改革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科技工作者将自己从事的某项科技活动所得到的心得体会、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以研究报告或总结的形式,将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得的数据、形成的观点和得到的结论,写成学术论文,通过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或科技期刊予以发表,这是我国学术界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虽然有专家预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论文在网上开放阅读”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会对传统的学术出版业造成重大冲击。但笔者认为,建立了严格的学术审查制度并认真实施的学术期刊,在审稿过程中其实就包涵着某种程度的学术交流的成份。因此经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其权威性仍将是母庸置疑的。由此可见,网络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术期刊的功能。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传媒和学术论文质量的“把门人”角色,在科技创新的整个链条中承担着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所指出的:“学术期刊的水平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优势,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但是,最近几年来,一些学术期刊和科技期刊,也不由自主地走上了“权力寻租”的生财之道,利用其从政府出版管理部门获得的刊号,将杂志当作了营利的工具,以收取版面费的形式拼命逐利,使国内的学术期刊出版界蒙上了一层阴影,越来越失去了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的公信力。
据《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报道,“核心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情况令人咋舌。一家核心期刊在向业内同行“取经”后,开始以收取版面费、协办费等形式创收。由于市场需求巨大,杂志不断扩版,由原来60多页,逐步扩增到了120多页,字体则越排越小,每页的版面费由500元逐步提高到了1000元。据此推算,该杂志社每一期的版面费收入就超过10万元,其利润之丰厚,不言而喻。据知情者透露,该杂志的收费标准还不是最高的。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核心期刊,收费标准达到每千字2000元的天价,比一般的稿费标准不知高出多少倍!除此之外,有些学术期刊还会以出增刊的形式来创收;围绕这个灰色产业,“论文中介”、“论文代理商”也纷纷应运而生。据说,仅在“百度”上搜索,论文代理商的名录就有成百上千。
迄今为止,学术期刊出版界收取版面费的情况已成公开的潜规则。更有甚者,有的学术期刊或科技期刊的主管单位,采取竞价拍卖期刊经营权或以招标承包等形式,将其转手给民企或个人经营,刊号所有权的单位则坐享其成。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期刊的公平、公正、严谨、认真等等圣洁性,不能不令人心生疑惑。收取版面费,对论文作者的伤害更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在人们心目中发表论文的荣誉感将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因“付费”而蒙羞。对于我国学术期刊在生存压力和利益诱惑的双重夹击下论为有偿发表晋级论文的逐利场所的现象,学术界有识之士多有微词,激烈者甚至将其列入学术不端行为的一方,予以口诛笔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0年发布的《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任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则规定,著作权人对发表自己的作品有获得稿费报酬的权利。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而且违法违规的做法不但得不到遏制,反而变本加厉,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走向事物的反面,败坏学术风气,污染学术环境,腐蚀人们的心灵,成为学术生态中的一大社会公害。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跃升期,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科技发展的体制改革,也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以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的理性新阶段。学术交流作为自主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面对学术期刊在办刊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要从事关营造诚信合作、和谐奋进、尊重创造、激励人才的创新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的高度,来思考“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体制中处于轴心位置”的学术期刊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根本问题。
学术期刊之所以产生收取版面费的念头,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出版单位全部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加之国外也有类似做法。出于生存的需要以及难以抗拒的巨大利益诱惑,于是收取版面费的“经验”,就在这个圈子里不胫而走。难怪有的专家将这种学术管理体制尖锐地批评为“逼良为娼”。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的编辑由过程以及出版发行,同其他类别的报刊杂志相比较,是存在许多差别的。首先,学术期刊的编辑因其涉及学科领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稿件审查中稿件质量评价标准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一个注重声誉的负责任的编辑部,稿件的审查必须依靠编辑部内的责任编辑、主编和编辑部外的专家共同来完成。而一般类别的报刊则无需如此。其次,在发行方面,由于受到学科和专业的局限,学术期刊的发行范围和读者对象是有限的。而其他类别的报刊则可以随着营运者的智慧,在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今天的报业之所以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报业之所以赚钱,靠的并不是发行上的订费收入,而是靠广告盈利。据悉,在美国,一家报社的发行收入约占报社经济构成的20%~35%,广告收入则占65%~80%。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原因,学术期刊只要仍固守其原本的办刊宗旨,其发行范围、发行量以及读者对象必定是有限的,不可能揽到很多的广告收入。加之在办刊成本方面,学术期刊还要承担一笔向外聘请专家参与审稿把关的费用。所以,学术期刊不可能仅以创收的形式来赚到足以维持其运转的钱。
由此可见,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我们必须将具有鲜明社会公益性特点的学术期刊纳入到国家公共事业的管理范畴,为其提供办刊所需的必要财政事业经费支持。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只能通过制订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在广泛吸收作者和读者参与的前提下,对学术期刊进行等级评比、并作出相应的差别化管理等竞争的办法来发挥作用。
3.充分发挥学会在学术交流中的主渠道作用
学会(包括按照学科、专业、行业等门类而组建的学会、协会、研究会)是集结在同级科学技术协会旗帜下的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综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学会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学会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出版科技书刊,促进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开展科技论证,提出政策建议;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接受政府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等;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反对迷信愚昧和伪科学;发现并推荐人才;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提供为会员服务的条件,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发展对科技创新要求的日益提升,学会的主要功能又定位为“三主一家”。“三主”是学术交流的主渠道,民间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代表,科学普及工作的主力军;“一家”即:科技工作者之家。
综观古今中外的学会发展史可以看出,推动学会成立的源动力正是出于学术交流的需要。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是迄今尚存的最有名、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会,也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学会。该学会成立之前,一些研究大自然的爱好者经常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观察和实验手段,去扩大知识促进科学发展。直至1662年国王查理二世赐给学会一张皇家特许状,才正式定名为皇家学会。学会的主要活动是组织科学讨论,出版刊物和书籍。学会主张国际科学合作,吸收一些国家的科学学为会员并和外国科学家建立了诚挚的关系,共同促进自然科学的学术交流。该学会从建立时起,就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组织。它由会员组成,会员每年交付会费,制订自己的章程,任命自己的公职人员。政府也为学会提供住宿设备,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在法律上,该学会有私人独立组织的法律地位。1676年,牛顿的出现,使英国皇家学会从胡克时代转入了牛顿时代。皇家学会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席都是由学术造诣很深的科学家担任。1915年后,学会主席几乎都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皇家学会对欧美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代表了近代学会发展的一种模式。
坚持学会的学术属性,充分发挥学会在学术交流中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断地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所提出的要求,更是学会自身加强其能力建设、提高其学术地位、增强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增进其对会员的凝聚力与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其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等的迫切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学会的生存境况也是我国软实力的一种比较直接的体现。
当前,学会较普遍存在的学术交流活动不经常、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学会自身认识不到学术交流对其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而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活动经费的严重不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行政权力深度侵蚀下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独立价值观的缺失。
稍具社会常识的科技工作者都知道,当前我国学会能够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由学会的靠挂靠单位来提供的,其“衣食父母”是担任着学会会长理事长的有着不同的行政领导头衔并掌握着一定财政实权的各级领导,学会活动所需的各种花销,都是由他们提供赞助,谁当学会领导也是由挂靠单位提名“推荐”。有的学会为了筹措必要的活动经费,甚至对在该学会中担任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角色人选,还名码实价规定了不同的会费交纳标准。因此,如果你只是一位学者,而没有可以为你交付费用的领导头衔,那末不论你的学术造诣有多深,都恐难登上学会领导的宝座。由此可见,学会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依附于某个挂靠单位或部门的“附庸”。诚如杨文志先生所言:“基于科学共同体范式、以学术交流为基本方式、同行认可的科技社团的学术性评价体系,与建立在政治制度基础上、政府主导的权力性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在利益最大化、自发的市场性评价体系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因此,创新科技社团学术交流机制,最根本任务是要更新旧的观念,强调科技社团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的独立地位,让科技社团摆脱对各种权力的依附和商业利益的诱惑,在科技社团内部形成一种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如果说,我们曾经有过类似的制度设计,那末,当务之急就是要扎扎实实地认真抓好落实,并首先要从确保其经济上的独立开始,实现机制创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文志.科技社团学术交流动机及其机制创新.见:学术建设与自主创新(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学术交流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文集),2006
[2]杨沛霆编著.科学技术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3]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编.学会干部培训教材.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
[4]赵鹰、杨玉圣.审视学术期刊的出路,科学时报,2006年1月24日
[5]金文.新闻•传媒•传媒素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居浓、王婧.核心期刊“版面费”真相.南方周末,2008年2月28日
[7]冯启旭、郭锦荣、吴玉梅.学术交流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华东科技,2008,(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