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外资零售企业逐渐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外资零售企业正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扩张,并且逐渐适应了中国的“水土”,人才、采购等也逐渐本土化。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刺激了中国零售业市场的活力,为本土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提供了最直接的学习渠道。但是,这些外资零售业同时也给本土零售企业带来了生存的压力(甚至是危机)。外资企业的这种战略性扩张,既是本土零售企业的巨大机遇,也客观地造成了一定的生存危机。
关键词: 零售业 规模 竞争 供应链
Abstract:As deep development of opening-up,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gradually start to open the market in china. Now,these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 are expanding their market from coastal big cities to inland rural cities day by day,and gradually accommodate into local circumstances,for example,human resources,purchasing etc. Are all localized. The entering of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on the one hand,inject new blood to Chinese retail market as well as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ion,also provide the direct learning channel,on the other hand,causing great pressure and competition to Chinese retail market. In one word,this kind of strategic expand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ese retail enterprise.
Key words: retail trade scale competition supply chain
一、中国零售业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已经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经济领域了。目前,中国大约有各类零售网点1500多万个,基本形成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增长。经济发展,消费畅旺,民众收入增加,社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商品结构的不断改善,带动了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超市作为现代零售业的代表之作,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中国零售业现状
由于我国零售业发展迅速的特点,目前我国超市呈现出以下特点:
1.现代零售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零售市场上的零售业态,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零售业态,如: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折扣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网上购物等等。而且现代新型零售业态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连锁经营己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2.行业竞争加剧,销售额提高,但是利润有所下滑
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国消费市场继续扩大,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众多的本土零售企业,如武汉中商一样步入了薄利甚至亏损时代。武汉、重庆等多个内地大中城市先后发出商业网点过剩的呼声,或许这才是零售企业“赔本赚吆喝”的真正原因。外资大卖场带来的“低价风潮”,本土企业不得不跟进,直接冲击了整个零售行业的毛利水平。
3.外资零售企业扩张加快,且加快资本运作和本土化过程
根据2007年中国零售商大会统计数据,从1995年第一家“家乐福”在中国开张,到2006年底,家乐福在中国共有大卖场79家,冠军店8家,折扣店225家。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家乐福大多采用合资的方式开店。通过合资,有助于其了解当地情况、熟悉市场、网点开发和门店证照办理等。但目前,家乐福已经开始了独资的过程。2006年7月上旬,家乐福中国第一家店——北京国展店获得商务部批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其中持有的45%股份将转让给荷兰家乐福(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1年前为规避政策限制而曲线进京的家乐福国展店,就此完成了从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的变身。
(二)本土零售业与外资零售业的差距
1.从规模上来分析,国外零售企业资本实力雄厚、规模大,能形成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益
欧美国家零售企业的集中度高达60%左右,日本为50% ,而我国只有10%左右。世界最二大的连锁零售商——家乐福,截止到2006年7月在全球有5214家分店,2004年的销售额达到906.81亿欧元,而沃尔玛的销售额是家乐福的三倍。在美国前100强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其本国全部市场的34%;德国前10名零售企业零售额占其本国市场的84%。我国连锁企业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缺陷。就我国的连锁店而言,在规模上仅仅是区域连锁,远未及全国甚至世界连锁。从网点布局来看也仅仅是抢占了大城市商业中心,忽视了农村等边缘商业区的开发。中国80%的零售企业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态。
2.从经营方式上分析,国外零售企业经营业态特征鲜明
灵活多样的业态是指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网上购物等多种方式。由于企业采取的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营方式,也使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如:美国的DELL电脑公司营销方式主要是网上零售, 目前网上销售占公司销售总额的80%。相比之下,我国零售业在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90年代初大型百货商店处于竞争优势,随着国外超市市场模式的引进,百货商店模式逐步失去竞争优势,连锁超市、专业商店、购物中心模式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其发展规模、商品结构、服务方式等方面存留着许多传统单店的特征。
3.从价格方面分析,外资零售企业的商品价格很低
由于其商品价格有时甚至低于国内企业同种商品的进货价格,使国内企业无法与之竞争。这也是国内企业普遍感到的巨大压力的原因。外商企业商品价格便宜的主要原因:多数合营企业以多品种、少品牌为经营策略,形成批量进货优势,批量越大进货价格必然就越便宜;这些外商企业都实行国际上通用的买断的经营方式,很少像国内商业企业那样以代销为业务;合营企业的外商大多有其国外的庞大销售网,因而在国内采购量更大,这势必可以要求生产商、供货商做出更多的进货价格的优惠;合营企业员工精干,没有冗员,更无离退休职工的负担;合营企业自身资金较为充裕,贷款利息的负担比国内企业要小得多,因而可以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4.科技含量高,营销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国外零售企业依靠高科技支持,以商用卫星系统、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以网络为辅助的商业自动化,使顾客资料的搜集与分析、销售资料、补货系统、营销手段的调整等都可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适应激烈竞争的快节奏。如沃尔玛在美国总部,拥有仅次于美国联邦政府的最大民用卫星通讯系统,其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的联系都是通过共同的电脑系统进行。而我国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科技含量较低,仍在用人力方式进行相对低效的采购、销售、物流、财务处理等等,一切都凭经验、随意性、主观性大,时效性、科学性差。就总体而言,与国际上巨大商业集团相比,中国的商业企业仍不够发达,在规模、经营理念、发展机制、营销水平、融资渠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5.国外零售企业具有品牌形象优势
作为国际知名零售企业集团在中国开办的企业,它们一开始就具有较好的公众形象,并对部分商品采用自有品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愿意为确保商品的质量而付出代价,因此,外商投资的零售企业对其更具有吸引力。
我国自1992年有限制的开放国内零售业市场以来,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已有300多家,其中不乏全球知名的大零售企业。如家乐福已在中国城市开办79家连锁店,100多家折扣店,仅在北京就有6家。随着我国对外的全面放开, 外资零售企业也势必全面“开花”。
二、中国零售业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零售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扩大,零售商业已开始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型行业。零售商业的发展状况会引起整个商品流通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零售商业经营状况不佳、销售不畅,商品在零售环节积压,就会引起批发贸易和社会生产的停滞,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衰退。此外,由于国家经济危机往往都通过零售商业销售危机表现出来,所以零售商业的兴旺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景气的必要条件。
(一)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从2006年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情况分析,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的特点。从2006年零售业百强前十名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来看,有着明显的规模递增、市场集中度提高的趋势。2001年百强企业前十强销售额合计792.4亿元,占百强销售额合计的33.8%;2002-2005年前十强销售额分别为1123.2亿元、1672.1亿元、2256.5亿元、3196.7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8.8%、40.5%、41.0%和43.2%,2006年前十名企业销售额高达4089.8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上升至46.68%。
(二)零售企业规模化
近年来中国零售企业为壮大规模而不断开展的各种重组、并购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6年,中国前10家零售企业销售总额达到了4073亿元,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48%,比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前30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6396亿元,占100强的75%。国家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中的17家零售企业,在2005年全部进入零售企业百强中的第一阵营。从单个企业看,100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85.5亿元,平均拥有店铺510家(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2005年则分别为70.8亿元和383家店。2006年,100强企业中最后一位销售规模达11.8亿元,比2005年的最后一位增长44%,比2004年增长145%。
(三)外资连锁企业进入态势凶猛
自从2004年l2月中国政府完全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商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仅2006年,家乐福新开33家店,沃尔玛新开15家店,麦德龙新开6家。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的11家外资零售商(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好又多、易初莲花、麦德龙、乐购TESCO、百佳、欧尚、永旺、华糖)新开店铺数量超过100家,也超过了上年同期水平。外资企业普遍采取了并购的扩张方式。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百思买控股江苏五星电器,家得宝并购家世界家居,特易购增资并控股乐购,百盛收购输出管理百货店等。在这些并购案例中,并购企业实力强,涉及金额大,并购的战略意图明显。此外,在现有的中外合资公司内,外方通过收购合作公司的股权,加快了独资经营的步伐。
(四)区域优势企业份额持续扩大
在2007年4月8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在京举行了“2006年度(第十五届)我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其中数据显示,2006年100强企业中,有58家是以区域发展为主的企业,比2005年增加了4家,其中北京、山东、江苏各有7家。2006年,58家企业共实现销售规模2660亿元,店铺数23700个,占100强的比重为31%和34%,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1%和23%。
区域性企业一般在本地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进入100强的三家山东企业为例,2006年,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销售规模(注:含部分威海市外门店销售额)占威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维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则占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
(五)特许经营发展迅速
在2006年100强企业中,共有46家开展了特许经营(2005年为41家),其销售规模达1020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7%,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比重为11%。2006年100强企业共有加盟店4.1万个,超过了开展特许经营企业的直营店数量,比2005年翻了一番,占100强总店数的59%。开展特许经营较多的业态和业种是便利店、农村超市、餐饮企业等。
(六)多元化竞争态势形成
从近几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的统计来看,仅我国百强的零售企业就已经涉及了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标准超市、便利店、专业店、折扣店、仓储式会员店等多种业态,可见其业态差异化程度较高。而在2005-2006年间,专业店的销售规模增长最快,销售额达6085.9亿元,同比增长30.99%,比百货业的增幅高出6.45个百分点。而专业店经营的商品品类也在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家电、药品、服装、眼镜扩展到化妆品、玩具、家居用品、礼品等。这种变化趋势表明百货店再也不是零售老大,并逐渐退出了主流业态的舞台;超级市场与便利店适应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超级市场成为了零售市场的主导业态;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追求差异、追求个性、追求名牌、追求新颖的消费倾向和趋势愈加明显,加之随着消费进入品牌时代,使得专业店、专卖店这种具有品牌优势且符合当前购买需求的业态迅速发展。
三、中国零售企业发展对策
同国外零售业巨头相比,我国的连锁超市还存在着经营规模盲目扩张、超市雷同定位、连锁物流管理水平较低、超市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不足。随着外资零售企业的大规模进入,中国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高手林立的零售业中很好的保存、发展自己的企业,是中国零售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零售企业内部管理
内资零售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有与外资零售业一较高下的资本。
1.实行差异化战略
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在顾客广泛重视的方面采用比竞争者更好的方式来满足特有顾客的需求,力求独树一帜,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一个能够取得和保持差异性形象的企业,如果其产品的溢价超过了为达到差异性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会获得出色的业绩,取得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而构建差异性战略,首先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即知道竞争对手和自己的优劣势,很显然,因为差异会使你失去一部分市场,但正因为差异也会使你牢牢把握另一部分市场。
其次要注意扬长避短,量力而为。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差异化战略要以顾客为中心,不能为顾客所认同的差异性是毫无意义的。
2.建立畅通的沟通体系
作为领导,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常在工作现场,与顾客和员工交流,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想法,以及员工对工作的建议,可以不定时的召开正式或非正式的探讨会,邀请员工和顾客参加讨论,发送一些赠品,让他们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意见。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收集反馈的意见,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管理者应该给予鼓励并注意宣传,树立模范效应。
3.增强工作透明度,建立监督体制
超市应该将自己的信息定期的向员工公布,并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工作,特别是有重大决策时,至少应有职工代表参加,共同协商探讨,商议结果应及时公布。对于人员变动晋升也应该广泛听取多数人的意见。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信息,应采用适当的媒体形式对外公开发布,让各岗位人员之间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相互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一旦发现应严肃处理。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为员工制定发展计划,将收入、晋升与工作绩效挂钩。为员工分别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计划,对表现不错的员工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调节员工压力;保护员工的建议,对于好的建议要及时采纳,并对提出者表示奖励,而对不合理的意见也不要直接拒绝,可以换一个场合再委婉说明不能采纳的原因;同时进行合理的惩罚,如果员工确实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必须对他进行惩罚。
5.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方法
员工的绩效考核与最后的劳动所得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利润。没有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方法,会使员工感到不满,这不仅会影响工作态度导致业绩不佳,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工作环境导致不再积极向上,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
(二)零售业经营规模化
同外资连锁企业相比,中国内资零售企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发展中国的零售企业,必须实施集团化、规模化战略,有重点地扶持、发展一批大型的、有实力的零售企业。
1.兼并重组,健全资金链的供应
在国外众多大型零售企业进入国内的情况下,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进行扩张是必然之路,即通过上市和并购等资本集中的方式降低企业扩张的成本。零售业需要规模效应,连锁店的网点至少需要发展到2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才会盈利。纵观外国零售巨头的发展史,几乎没有一家是依靠其自身的原始积累而发展起来的。零售巨头以商业资本的集中实现了商业现代化,并由此全面改造供应链。以家乐福为例,1999年,家乐福以167亿欧元的巨资并购了法国当时第二大食品零售商普拉马德斯。经过这次合并后,家乐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家乐福也成为了以食品零售为主,从食品到电脑以及服装等大型综合的零售商,经营业态也有了新的发展。
2.实行连锁经营和多行业、多业态的发展经营模式,实现整个流通链的规模经营
连锁经营是企业由小到大“聚合”的过程。聚合的优势在于组织交易量大,交易经常化,流通线路稳定,容易建立生产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稳定的利益关系。“聚合”的过程则主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实现。横向一体化主要是指以连锁经营的方式重新改造我国零售商业组织形式;纵向一体化是指大型连锁企业之间建立起的制造加工机构和物流中心的产供销一条龙组织。连锁经营将一改传统的单店商业圈的局限性,将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强,可以更有效的实现企业内部分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组织形式联合化,经营方式一体化。这既提高了企业管理运作效率,又实现了系统的整体优化,又容易产生顾客定向消费信任或依赖,减少顾客消费的风险成本,提高顾客的消费忠诚度。这将具有市场整合效应、资源共享效率和无形资产倍增效益等方面的优势,避免了重复成本支出和营销费用。零售业态将呈现更加多样化,出现大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SHOPPINGMALL等多种业态齐头并进的态势。
(三)加强超市存货管理
超市企业的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存货价值直接影响着流动资产价值,正确反映存货价值对于客观、公正的反映流动资产价值,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实施盘点控制;发挥审计人员作用,对存货进行键盘。
(四)建立高效供应链管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上游的供应商开始,经由中间商或者直接进货、运输、储存,最后通过销售网络将商品或者服务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
(五)政府支持
国家对已建立的内资连锁超市企业应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连锁超市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域发展。对资产质量好、经营机制规范、成本低、效益好的连锁经营企业要鼓励其上市发展。为了保证零售业能够保持规模经济优势,保持适度竞争的活力,政府有必要对某些零售业态进行管制,如对大型百货商店,连锁企业等制定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达不到最小规模经济的企业不得进入该行业。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经过科学测定,制定出各时期特定市场上某种特定业态企业最高数量限制。通过规模经济和数量管制政策,构筑双重市场保险,实现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陈广.家乐福内幕[M].海天出版社,2007
2.姚晓霞.中国零售业如何与国外零售企业竞争[J].现代经济探讨,2006(l2)
3.牛宏莉.中国零售业如何面对外资零售业的竞争[J].商场现代化,2006(10)
4.马志忠.完善市场竞争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J].经济与法,2006(10)
5.2005—2006年中国零售业年报告[J].中国商报,2006(9)
6.汪旭晖.零售国际化:动因、模式与行为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刘治江.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6(2)
9.(美)凯瑟琳·华格纳.经理人财务管理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美)詹姆斯·B-迪尔沃思.运作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6
关键词: 零售业 规模 竞争 供应链
Abstract:As deep development of opening-up,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gradually start to open the market in china. Now,these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 are expanding their market from coastal big cities to inland rural cities day by day,and gradually accommodate into local circumstances,for example,human resources,purchasing etc. Are all localized. The entering of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on the one hand,inject new blood to Chinese retail market as well as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ion,also provide the direct learning channel,on the other hand,causing great pressure and competition to Chinese retail market. In one word,this kind of strategic expand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ese retail enterprise.
Key words: retail trade scale competition supply chain
一、中国零售业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已经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经济领域了。目前,中国大约有各类零售网点1500多万个,基本形成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增长。经济发展,消费畅旺,民众收入增加,社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商品结构的不断改善,带动了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超市作为现代零售业的代表之作,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中国零售业现状
由于我国零售业发展迅速的特点,目前我国超市呈现出以下特点:
1.现代零售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零售市场上的零售业态,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零售业态,如: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折扣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网上购物等等。而且现代新型零售业态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连锁经营己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2.行业竞争加剧,销售额提高,但是利润有所下滑
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国消费市场继续扩大,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众多的本土零售企业,如武汉中商一样步入了薄利甚至亏损时代。武汉、重庆等多个内地大中城市先后发出商业网点过剩的呼声,或许这才是零售企业“赔本赚吆喝”的真正原因。外资大卖场带来的“低价风潮”,本土企业不得不跟进,直接冲击了整个零售行业的毛利水平。
3.外资零售企业扩张加快,且加快资本运作和本土化过程
根据2007年中国零售商大会统计数据,从1995年第一家“家乐福”在中国开张,到2006年底,家乐福在中国共有大卖场79家,冠军店8家,折扣店225家。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家乐福大多采用合资的方式开店。通过合资,有助于其了解当地情况、熟悉市场、网点开发和门店证照办理等。但目前,家乐福已经开始了独资的过程。2006年7月上旬,家乐福中国第一家店——北京国展店获得商务部批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其中持有的45%股份将转让给荷兰家乐福(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1年前为规避政策限制而曲线进京的家乐福国展店,就此完成了从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的变身。
(二)本土零售业与外资零售业的差距
1.从规模上来分析,国外零售企业资本实力雄厚、规模大,能形成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益
欧美国家零售企业的集中度高达60%左右,日本为50% ,而我国只有10%左右。世界最二大的连锁零售商——家乐福,截止到2006年7月在全球有5214家分店,2004年的销售额达到906.81亿欧元,而沃尔玛的销售额是家乐福的三倍。在美国前100强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其本国全部市场的34%;德国前10名零售企业零售额占其本国市场的84%。我国连锁企业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缺陷。就我国的连锁店而言,在规模上仅仅是区域连锁,远未及全国甚至世界连锁。从网点布局来看也仅仅是抢占了大城市商业中心,忽视了农村等边缘商业区的开发。中国80%的零售企业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态。
2.从经营方式上分析,国外零售企业经营业态特征鲜明
灵活多样的业态是指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网上购物等多种方式。由于企业采取的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营方式,也使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如:美国的DELL电脑公司营销方式主要是网上零售, 目前网上销售占公司销售总额的80%。相比之下,我国零售业在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90年代初大型百货商店处于竞争优势,随着国外超市市场模式的引进,百货商店模式逐步失去竞争优势,连锁超市、专业商店、购物中心模式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其发展规模、商品结构、服务方式等方面存留着许多传统单店的特征。
3.从价格方面分析,外资零售企业的商品价格很低
由于其商品价格有时甚至低于国内企业同种商品的进货价格,使国内企业无法与之竞争。这也是国内企业普遍感到的巨大压力的原因。外商企业商品价格便宜的主要原因:多数合营企业以多品种、少品牌为经营策略,形成批量进货优势,批量越大进货价格必然就越便宜;这些外商企业都实行国际上通用的买断的经营方式,很少像国内商业企业那样以代销为业务;合营企业的外商大多有其国外的庞大销售网,因而在国内采购量更大,这势必可以要求生产商、供货商做出更多的进货价格的优惠;合营企业员工精干,没有冗员,更无离退休职工的负担;合营企业自身资金较为充裕,贷款利息的负担比国内企业要小得多,因而可以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4.科技含量高,营销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国外零售企业依靠高科技支持,以商用卫星系统、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以网络为辅助的商业自动化,使顾客资料的搜集与分析、销售资料、补货系统、营销手段的调整等都可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适应激烈竞争的快节奏。如沃尔玛在美国总部,拥有仅次于美国联邦政府的最大民用卫星通讯系统,其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的联系都是通过共同的电脑系统进行。而我国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科技含量较低,仍在用人力方式进行相对低效的采购、销售、物流、财务处理等等,一切都凭经验、随意性、主观性大,时效性、科学性差。就总体而言,与国际上巨大商业集团相比,中国的商业企业仍不够发达,在规模、经营理念、发展机制、营销水平、融资渠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5.国外零售企业具有品牌形象优势
作为国际知名零售企业集团在中国开办的企业,它们一开始就具有较好的公众形象,并对部分商品采用自有品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愿意为确保商品的质量而付出代价,因此,外商投资的零售企业对其更具有吸引力。
我国自1992年有限制的开放国内零售业市场以来,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已有300多家,其中不乏全球知名的大零售企业。如家乐福已在中国城市开办79家连锁店,100多家折扣店,仅在北京就有6家。随着我国对外的全面放开, 外资零售企业也势必全面“开花”。
二、中国零售业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零售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扩大,零售商业已开始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型行业。零售商业的发展状况会引起整个商品流通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零售商业经营状况不佳、销售不畅,商品在零售环节积压,就会引起批发贸易和社会生产的停滞,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衰退。此外,由于国家经济危机往往都通过零售商业销售危机表现出来,所以零售商业的兴旺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景气的必要条件。
(一)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从2006年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情况分析,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的特点。从2006年零售业百强前十名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来看,有着明显的规模递增、市场集中度提高的趋势。2001年百强企业前十强销售额合计792.4亿元,占百强销售额合计的33.8%;2002-2005年前十强销售额分别为1123.2亿元、1672.1亿元、2256.5亿元、3196.7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8.8%、40.5%、41.0%和43.2%,2006年前十名企业销售额高达4089.8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上升至46.68%。
(二)零售企业规模化
近年来中国零售企业为壮大规模而不断开展的各种重组、并购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6年,中国前10家零售企业销售总额达到了4073亿元,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48%,比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前30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6396亿元,占100强的75%。国家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中的17家零售企业,在2005年全部进入零售企业百强中的第一阵营。从单个企业看,100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85.5亿元,平均拥有店铺510家(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2005年则分别为70.8亿元和383家店。2006年,100强企业中最后一位销售规模达11.8亿元,比2005年的最后一位增长44%,比2004年增长145%。
(三)外资连锁企业进入态势凶猛
自从2004年l2月中国政府完全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商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仅2006年,家乐福新开33家店,沃尔玛新开15家店,麦德龙新开6家。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的11家外资零售商(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好又多、易初莲花、麦德龙、乐购TESCO、百佳、欧尚、永旺、华糖)新开店铺数量超过100家,也超过了上年同期水平。外资企业普遍采取了并购的扩张方式。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百思买控股江苏五星电器,家得宝并购家世界家居,特易购增资并控股乐购,百盛收购输出管理百货店等。在这些并购案例中,并购企业实力强,涉及金额大,并购的战略意图明显。此外,在现有的中外合资公司内,外方通过收购合作公司的股权,加快了独资经营的步伐。
(四)区域优势企业份额持续扩大
在2007年4月8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在京举行了“2006年度(第十五届)我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其中数据显示,2006年100强企业中,有58家是以区域发展为主的企业,比2005年增加了4家,其中北京、山东、江苏各有7家。2006年,58家企业共实现销售规模2660亿元,店铺数23700个,占100强的比重为31%和34%,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1%和23%。
区域性企业一般在本地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进入100强的三家山东企业为例,2006年,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销售规模(注:含部分威海市外门店销售额)占威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维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则占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
(五)特许经营发展迅速
在2006年100强企业中,共有46家开展了特许经营(2005年为41家),其销售规模达1020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7%,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比重为11%。2006年100强企业共有加盟店4.1万个,超过了开展特许经营企业的直营店数量,比2005年翻了一番,占100强总店数的59%。开展特许经营较多的业态和业种是便利店、农村超市、餐饮企业等。
(六)多元化竞争态势形成
从近几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的统计来看,仅我国百强的零售企业就已经涉及了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标准超市、便利店、专业店、折扣店、仓储式会员店等多种业态,可见其业态差异化程度较高。而在2005-2006年间,专业店的销售规模增长最快,销售额达6085.9亿元,同比增长30.99%,比百货业的增幅高出6.45个百分点。而专业店经营的商品品类也在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家电、药品、服装、眼镜扩展到化妆品、玩具、家居用品、礼品等。这种变化趋势表明百货店再也不是零售老大,并逐渐退出了主流业态的舞台;超级市场与便利店适应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超级市场成为了零售市场的主导业态;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追求差异、追求个性、追求名牌、追求新颖的消费倾向和趋势愈加明显,加之随着消费进入品牌时代,使得专业店、专卖店这种具有品牌优势且符合当前购买需求的业态迅速发展。
三、中国零售企业发展对策
同国外零售业巨头相比,我国的连锁超市还存在着经营规模盲目扩张、超市雷同定位、连锁物流管理水平较低、超市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不足。随着外资零售企业的大规模进入,中国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高手林立的零售业中很好的保存、发展自己的企业,是中国零售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零售企业内部管理
内资零售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有与外资零售业一较高下的资本。
1.实行差异化战略
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在顾客广泛重视的方面采用比竞争者更好的方式来满足特有顾客的需求,力求独树一帜,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一个能够取得和保持差异性形象的企业,如果其产品的溢价超过了为达到差异性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会获得出色的业绩,取得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而构建差异性战略,首先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即知道竞争对手和自己的优劣势,很显然,因为差异会使你失去一部分市场,但正因为差异也会使你牢牢把握另一部分市场。
其次要注意扬长避短,量力而为。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差异化战略要以顾客为中心,不能为顾客所认同的差异性是毫无意义的。
2.建立畅通的沟通体系
作为领导,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常在工作现场,与顾客和员工交流,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想法,以及员工对工作的建议,可以不定时的召开正式或非正式的探讨会,邀请员工和顾客参加讨论,发送一些赠品,让他们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意见。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收集反馈的意见,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管理者应该给予鼓励并注意宣传,树立模范效应。
3.增强工作透明度,建立监督体制
超市应该将自己的信息定期的向员工公布,并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工作,特别是有重大决策时,至少应有职工代表参加,共同协商探讨,商议结果应及时公布。对于人员变动晋升也应该广泛听取多数人的意见。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信息,应采用适当的媒体形式对外公开发布,让各岗位人员之间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相互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一旦发现应严肃处理。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为员工制定发展计划,将收入、晋升与工作绩效挂钩。为员工分别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计划,对表现不错的员工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调节员工压力;保护员工的建议,对于好的建议要及时采纳,并对提出者表示奖励,而对不合理的意见也不要直接拒绝,可以换一个场合再委婉说明不能采纳的原因;同时进行合理的惩罚,如果员工确实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必须对他进行惩罚。
5.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方法
员工的绩效考核与最后的劳动所得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利润。没有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方法,会使员工感到不满,这不仅会影响工作态度导致业绩不佳,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工作环境导致不再积极向上,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
(二)零售业经营规模化
同外资连锁企业相比,中国内资零售企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发展中国的零售企业,必须实施集团化、规模化战略,有重点地扶持、发展一批大型的、有实力的零售企业。
1.兼并重组,健全资金链的供应
在国外众多大型零售企业进入国内的情况下,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进行扩张是必然之路,即通过上市和并购等资本集中的方式降低企业扩张的成本。零售业需要规模效应,连锁店的网点至少需要发展到2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才会盈利。纵观外国零售巨头的发展史,几乎没有一家是依靠其自身的原始积累而发展起来的。零售巨头以商业资本的集中实现了商业现代化,并由此全面改造供应链。以家乐福为例,1999年,家乐福以167亿欧元的巨资并购了法国当时第二大食品零售商普拉马德斯。经过这次合并后,家乐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家乐福也成为了以食品零售为主,从食品到电脑以及服装等大型综合的零售商,经营业态也有了新的发展。
2.实行连锁经营和多行业、多业态的发展经营模式,实现整个流通链的规模经营
连锁经营是企业由小到大“聚合”的过程。聚合的优势在于组织交易量大,交易经常化,流通线路稳定,容易建立生产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稳定的利益关系。“聚合”的过程则主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实现。横向一体化主要是指以连锁经营的方式重新改造我国零售商业组织形式;纵向一体化是指大型连锁企业之间建立起的制造加工机构和物流中心的产供销一条龙组织。连锁经营将一改传统的单店商业圈的局限性,将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强,可以更有效的实现企业内部分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组织形式联合化,经营方式一体化。这既提高了企业管理运作效率,又实现了系统的整体优化,又容易产生顾客定向消费信任或依赖,减少顾客消费的风险成本,提高顾客的消费忠诚度。这将具有市场整合效应、资源共享效率和无形资产倍增效益等方面的优势,避免了重复成本支出和营销费用。零售业态将呈现更加多样化,出现大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SHOPPINGMALL等多种业态齐头并进的态势。
(三)加强超市存货管理
超市企业的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存货价值直接影响着流动资产价值,正确反映存货价值对于客观、公正的反映流动资产价值,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实施盘点控制;发挥审计人员作用,对存货进行键盘。
(四)建立高效供应链管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上游的供应商开始,经由中间商或者直接进货、运输、储存,最后通过销售网络将商品或者服务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
(五)政府支持
国家对已建立的内资连锁超市企业应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连锁超市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域发展。对资产质量好、经营机制规范、成本低、效益好的连锁经营企业要鼓励其上市发展。为了保证零售业能够保持规模经济优势,保持适度竞争的活力,政府有必要对某些零售业态进行管制,如对大型百货商店,连锁企业等制定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达不到最小规模经济的企业不得进入该行业。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经过科学测定,制定出各时期特定市场上某种特定业态企业最高数量限制。通过规模经济和数量管制政策,构筑双重市场保险,实现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陈广.家乐福内幕[M].海天出版社,2007
2.姚晓霞.中国零售业如何与国外零售企业竞争[J].现代经济探讨,2006(l2)
3.牛宏莉.中国零售业如何面对外资零售业的竞争[J].商场现代化,2006(10)
4.马志忠.完善市场竞争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J].经济与法,2006(10)
5.2005—2006年中国零售业年报告[J].中国商报,2006(9)
6.汪旭晖.零售国际化:动因、模式与行为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刘治江.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6(2)
9.(美)凯瑟琳·华格纳.经理人财务管理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美)詹姆斯·B-迪尔沃思.运作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