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误诊;EB病毒;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常见的发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重症患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早期诊断和即时正确的处理对防止和减轻脏器的损伤非常重要,延误诊疗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我院收治1例发热、休克及多脏器损伤病人,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初步诊断考虑EB病毒感染,但转至上级医院后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最终治疗无效病人死亡,故对该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为今后防止流行性出血热的误诊提供参考资料。
1临床病例
患者,男,35岁,发热伴意识障碍、失语1天来院。既往健康。来我院前,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因休克(血压70/60mmHg)给予扩容治疗后转至我院。来院当时血压125/91mmHg,体温39.2℃,一般状态差,神志清楚,雙瞳等大同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球结膜出血、水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36次/分,腹肌紧张,全腹弥漫性压痛,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有多处出血点。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38×109/L,血红蛋白190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64%,血小板8×109/L;末梢血象:分叶50%,异常淋巴2%,杆状31%;出凝血时间:PT20-30s,PT%39.5%;肝功:AST2664u/L,ALT2040u/L,TBIL38u/L,DBIL20u/L;肾功:BUN10.8mmol/L,CRE197umol/L;心肌酶:CK1173IU/L,CK-MB 75IU/L,LDH 5219IU/L;血K+3.4mmol/L,Na+129mmol/L,CL-87umol/L;尿常规:蛋白+;腹部CT:腹水,腹腔脂肪间隙模糊,不除外腹膜炎,上段小肠壁明显增厚,建议全腹部强化CT检查;骨穿血象三系显著降低。请感染科、血液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诊断先后考虑恶性组织细胞病、EB病毒感染合并多脏器损伤(暂时排除流行性出血热),给予抗休克、消炎、激素、保护肝脏及心肌、输血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向家属交代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可能。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后经治疗无效死亡(尸体解剖未做)。
2讨论
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感染可累积全身各脏器,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早期症状轻、体征少,以其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或病初即有多脏器受累,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早期病例更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本病例为青年男性,发热伴有休克,球结膜水肿、出血,皮肤有出血点,血象检查示有炎症、血小板低,凝血功能显著异常,肝功、心肌酶明显升高。结合骨穿检查专科诊断倾向于EB病毒感染,但治疗无明显效果,病情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转至上级医院,检查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最终治疗无效而死亡。
本例患者,虽然来院时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中有多处符合流行性出血热,但经过专科会诊排除该病后,加上我院目前尚没有条件进行EHF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急诊科医生依赖专科诊断,导致思维局限,体检不全面、不细致、遗漏重要体征,特别是早期患者病史及早期实验室检查。另外,对某些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所见诊断本病,存在一些矛盾时,缺乏全面分析又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因此,为减少误诊要求急诊科医生提高对该病认识,重视流行病学资料、疫区及接触史等,全面掌握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病理过程,对该病提高警惕,认真检查,查体要细心入微,重要的体征早期可能阴性,需要监测。鉴别诊断克服粗俗作风,特别是注意易被忽视环节。重视血、尿常规检查,EHF患者尿蛋白出现早、变化快,是判断本病肾损害的重要依据。EHF中白细胞、血小板异型淋巴细胞都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如能做EHF的特异性抗体检测,EHF的误诊将显著降低。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常见的发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重症患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早期诊断和即时正确的处理对防止和减轻脏器的损伤非常重要,延误诊疗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我院收治1例发热、休克及多脏器损伤病人,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初步诊断考虑EB病毒感染,但转至上级医院后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最终治疗无效病人死亡,故对该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为今后防止流行性出血热的误诊提供参考资料。
1临床病例
患者,男,35岁,发热伴意识障碍、失语1天来院。既往健康。来我院前,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因休克(血压70/60mmHg)给予扩容治疗后转至我院。来院当时血压125/91mmHg,体温39.2℃,一般状态差,神志清楚,雙瞳等大同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球结膜出血、水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36次/分,腹肌紧张,全腹弥漫性压痛,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有多处出血点。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38×109/L,血红蛋白190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64%,血小板8×109/L;末梢血象:分叶50%,异常淋巴2%,杆状31%;出凝血时间:PT20-30s,PT%39.5%;肝功:AST2664u/L,ALT2040u/L,TBIL38u/L,DBIL20u/L;肾功:BUN10.8mmol/L,CRE197umol/L;心肌酶:CK1173IU/L,CK-MB 75IU/L,LDH 5219IU/L;血K+3.4mmol/L,Na+129mmol/L,CL-87umol/L;尿常规:蛋白+;腹部CT:腹水,腹腔脂肪间隙模糊,不除外腹膜炎,上段小肠壁明显增厚,建议全腹部强化CT检查;骨穿血象三系显著降低。请感染科、血液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诊断先后考虑恶性组织细胞病、EB病毒感染合并多脏器损伤(暂时排除流行性出血热),给予抗休克、消炎、激素、保护肝脏及心肌、输血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向家属交代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可能。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后经治疗无效死亡(尸体解剖未做)。
2讨论
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感染可累积全身各脏器,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早期症状轻、体征少,以其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或病初即有多脏器受累,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早期病例更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本病例为青年男性,发热伴有休克,球结膜水肿、出血,皮肤有出血点,血象检查示有炎症、血小板低,凝血功能显著异常,肝功、心肌酶明显升高。结合骨穿检查专科诊断倾向于EB病毒感染,但治疗无明显效果,病情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转至上级医院,检查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最终治疗无效而死亡。
本例患者,虽然来院时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中有多处符合流行性出血热,但经过专科会诊排除该病后,加上我院目前尚没有条件进行EHF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急诊科医生依赖专科诊断,导致思维局限,体检不全面、不细致、遗漏重要体征,特别是早期患者病史及早期实验室检查。另外,对某些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所见诊断本病,存在一些矛盾时,缺乏全面分析又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因此,为减少误诊要求急诊科医生提高对该病认识,重视流行病学资料、疫区及接触史等,全面掌握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病理过程,对该病提高警惕,认真检查,查体要细心入微,重要的体征早期可能阴性,需要监测。鉴别诊断克服粗俗作风,特别是注意易被忽视环节。重视血、尿常规检查,EHF患者尿蛋白出现早、变化快,是判断本病肾损害的重要依据。EHF中白细胞、血小板异型淋巴细胞都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如能做EHF的特异性抗体检测,EHF的误诊将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