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唤起我们对道德与法的再思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9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宏春,内蒙古赤峰人,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摘要:马加爵事件,是值得我们对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不断反思的,我们不禁要问:道德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道德最终要靠什么来守护?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再思考的。
  关键词:马加爵;道德与法;思考
  一、永远无法回避的“马加爵”
  有句著名的谚语:冲动是魔鬼,魔鬼是邪恶与恐怖的代名词,丧失理智,一个人一旦丧失理智难免陷入邪恶与恐怖的艰难境地,或贻害他人,或神仙不测。
  为什么说“马加爵”永远无法回避?这一案例有那么多的新闻报道,那么多的街谈巷议,那么多的专家学者研究成果,这似乎是一个看上去被“研究烂了”、被“琢磨透了”的“没有什么新鲜味”的案例,其实不然。马加爵先是震撼了大家的神经和眼球,大学生三天杀四人,将尸体藏匿于寝室衣柜,畏罪潜逃…..一张通缉照片,让不少人惊愕、恐惧。随着马加爵的落网,案情以及与案情相关的信息的披露,马加爵又再次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人们试图从道义的角度为他找出一个可以开脱的理由和借口,可尝试了那么多,结果都是显得是那样的苍白与无力。他杀人后居然打开电脑上网,然后睡觉,直到第二天上午,没有害怕与恐惧,没有罪恶感与内疚,之后还做了第二起、第三起,直至第四起。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也是一致的,于是以杀人的方式 解决生活中的人际冲突也就顺理成章。关于马加爵事件的一些矛盾、一些不可思议之处仍需我们去做深层面的探求。这个更深层面就是敏感、最多变、最丰富的“人性”。
  二、道德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我们没有理由不得不问:道德在一具具血染的尸体面前,道德有没有力量,使得人感到非按照它做不可?这个道德感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
  中国社会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不断的革命加上改革,老是在动荡中,或者老是在变动中,这就使得所有人都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变的,包括道德。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基本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都是传统的。我们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包括要有诚信、不要杀人、不要放火、不要偷盗,那一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所以一个真正良性的现代社会,不在于形成一套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道德,而在于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有很好的维持。传统道德维持的越好,这个社会相对运行的越好。
  一个人可以不信仰宗教,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人要所遵循,必要有所敬畏。否则,言行必将失范,社会和谐发展也难维系。“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风,人有精气神”“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这些都是中国的重要思想精髓,他们道出做人做事的法则,对天的仰望、信奉和敬畏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兵戎主导炎黄子孙内心世界,成为一种精神寄托。中国儒家思想将道德的根归结于天,借助人们对上天的敬畏,树立起道德敬畏感,道德敬畏始终是开展道德实践的根本前提。像“天道酬勤”“心地无私天地宽”“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等等,这些关于“天”的古训,流传千百年并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善恶标准和行为规范,对它们的继承发扬可以成为道德训导的重要文化资源。
  当然,敬畏天地不是倡导思想迷信,对天的敬畏更应唤起人们对自然以及客观规律的敬重。古语常言:尊自然、合天意,便是告诫人们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要最难寻客观规律办事。敬畏天地,是中国人历史优良传统,能够使人思想产生自律,能够使人行为正大光明,能够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除此之外,仁爱是永恒的道德要义。仁爱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仁爱是一个重要内容和范畴,其核心思想即爱人,经历代思想家阐释而具有丰富内涵,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仰“仁爱”的当代价值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宽容与理性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世界等,其实现途径是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即通过教育使社会成员向善,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同类,不能因私利而冷漠并伤害他人。
  三、法律须守护道德
  一桩桩一件件各类严重的道德失范事件,不仅增大了社会交往的成本,破坏了社会秩序,而且瓦解了人们的社会信任心理,扰乱了人的心灵秩序。在道德建设中,我们要注意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的协调一致,尤其不能出现法律与道德的背离。法律对道德的守护,是法律价值的体现。即法律所维护的社会秩序、保障的社会安全、追求的社会效率,必须要合乎正义的道德价值,概言之,法律运行的宗旨和目的是维护社会正义。显然,无论何种类型的法律价值,都不可能与道德价值无涉。正义乃是法律价值的灵魂。如何发挥好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以使法律更好地守卫道德,应该纳入到解决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教育和治理中。
  首先,健全和完善对有道者道德权利保障的相关法律制度,降低道德风险,增强人们追求道德的行为动力。
  对有德者道德权利的尊重,不仅需要社会的广泛倡导,而且需要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即法律对德者合理权益的保障。一是注重精神褒奖,是社会形成对有德者美颂、对恶德者鞭笞的社会舆论氛围,强化美德者的德育荣誉感和尊严感,促发恶德者内疚和羞愧的道德耻感,从而发挥道德示范的社会辐射作用。二是要注重物质保障和奖励。在经济社会中,社会对先进分子的奖励基本都坚持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原则,但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道德模范的奖励,需要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三是在相关法律中,应增加见义勇为者行为过失的免责规定,以消除善心之人的后顾之忧,这种制度安排,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义举保护的通则,四是要建立对有道者蒙冤的法律救助制度,使那些有德者在无法自证清白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社会公理和正义的支持,减少被救者以怨报德无耻行为对人心的伤害。
  再者,司法判决既要合乎法理,也要合乎伦理。
  司法的公信力,源于司法的公正性,时效性和廉洁性,而司法判决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体现这法律对社会正义维护的价值,也是司法公信力的具体体现。进言之,司法判决既是对事实的澄清,也是对社会基本价值理念的传递。故而,司法判决仅合乎法律逻辑和程序是不够的,还不能背离社会的道德常理。一旦司法判决有背社会基本的道德精神,在客观上就会产生向恶的诱导性。近年来,社会发生的多起道德冷漠事件,与“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许云鹤案”无不相关。现实生活中司法判决存在的法律与道德精神背离的鲜活实例,对社会成员道德追求的消解,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在司法活动中,一定要强调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道德性,不要把法律的工具价值目的化,避免法律与道德反目的现象。恶行合法化必会摧毁整个社会道德。法律唯有守卫好道德,社会上才会形成普遍的良善道德。(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程小白、汪立夏、曹晋主编:《当代大学生罪错行为典型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英]亚当·斯密著,谢祖钧译,孟晋校:《道德情感论》,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周燕、李亚梅主编:《高校学生案件实录与评析》,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王淑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其他文献
在现代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本文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其改进方法与路径进行分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大众最重要的娱乐设施,其发展对于大众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由于技术突破,光纤技术的应用,电视广播行业已经得到了较
该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建议.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和效益,确保资产增值升值,已成为高校资产管理
“中国设计瑰谷”落户大兴,该园区将被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创新竞争力的设计产业聚集区2013中国设计节暨第二届中国设计发展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1日在大兴·亦庄举行。年会举办期
期刊
1.引言rn展会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很多职业“黄牛”,他们为了赚钱甚至会全国赶场,一些制贩假票、伺机扒窃的嫌疑人也会混迹其中.其中一些扒窃团伙甚至借鉴了职业“黄牛”的经验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正在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监测监管工作也变得更加繁重,现有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已显落后和不足,无法达到广播电视监管工
1.需求分析rn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卡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的累赘,结合多卡
本文探讨了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德国、欧盟与美国在规范经济自我调节与国家干预这两者关系时各自采取的模式。在欧盟,《里斯本条约》所带来的改革并未改变其对于跨成员国市场
1.系统工作原理rn本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投影技术集成于一体,构成了一个会议自动报到的集成系统.rn会议代表所佩戴的标签,我们称之为代表证,它是一种非接触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在某一项工程中所有的花费.在实施建筑过程中,只有合理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减少支出,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意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