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系统而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缺乏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引导,因此,做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求,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中通过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93-01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大学毕业生充实到高职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如何做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能够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求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高职教师,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职教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指青年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自身存在问题
问题一: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
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理论水平较高、观念较新、创新意识较强等优点,但由于走上工作岗位时间较短,对教育教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技能相对缺乏,亟待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二: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换
青年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研究生阶段接受的都是普通教育,一些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理解,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致力的方向可能不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而是学生的学历、学位,不自觉地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参照,重学科体系、轻动手实践,追求“精、专、深”。
问题三:由掌握理论向实践动手转换
一是教学方面如何从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转换的问题,做到强调教学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中心,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模式;以技术、技能操作作为考试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备“零距离”上岗素质。二是科研方面,如何从纯学术研究向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转换的问题。
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对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采取的是自然发展过程,使得青年教师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动力不足;缺乏对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定位、教学方式与技能、实践能力提升的帮助和有价值指导。
面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保证青年教师完成教学、实训、科研任务的同时,不断激发青年教师内在潜力,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这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同样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1、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要由过去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偏重培训转变为重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上来。强调高职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关注青年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其工作动力。
2、明确青年教师双师素质目标方向
双师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形态。高职教育离不开教师实践能力支撑,高职院校教师只有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整合和双向转化,既双师素质,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教学与实践相互交替,知识与技能相互促进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
3、校企合作开放式培养
从国培项目和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实践看到,?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来为青年教师创设各种有利于其职业发展的专业发展环境,提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体验学习平台。这已成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实际可行的新途径。
4、改革高職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以往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程度评价的指标就是看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或培训后是否达到一定的学历标准。这种学历达标机制有积极一面,也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通过评价者本人对自身评价来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途径,这种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转换,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向。
综合上述,建立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坚定树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观,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探究其有效途径和策略,这是对当前我国职教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要求的回应,是对高职青年教师个体专业自主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回应。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祥明.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新审视[J].教育评论,2005(01).
[3]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93-01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大学毕业生充实到高职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如何做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能够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求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高职教师,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职教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指青年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自身存在问题
问题一: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
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理论水平较高、观念较新、创新意识较强等优点,但由于走上工作岗位时间较短,对教育教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技能相对缺乏,亟待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二: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换
青年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研究生阶段接受的都是普通教育,一些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理解,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致力的方向可能不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而是学生的学历、学位,不自觉地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参照,重学科体系、轻动手实践,追求“精、专、深”。
问题三:由掌握理论向实践动手转换
一是教学方面如何从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转换的问题,做到强调教学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中心,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模式;以技术、技能操作作为考试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备“零距离”上岗素质。二是科研方面,如何从纯学术研究向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转换的问题。
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对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采取的是自然发展过程,使得青年教师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动力不足;缺乏对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定位、教学方式与技能、实践能力提升的帮助和有价值指导。
面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保证青年教师完成教学、实训、科研任务的同时,不断激发青年教师内在潜力,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这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同样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1、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要由过去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偏重培训转变为重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上来。强调高职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关注青年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其工作动力。
2、明确青年教师双师素质目标方向
双师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形态。高职教育离不开教师实践能力支撑,高职院校教师只有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整合和双向转化,既双师素质,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教学与实践相互交替,知识与技能相互促进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
3、校企合作开放式培养
从国培项目和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实践看到,?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来为青年教师创设各种有利于其职业发展的专业发展环境,提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体验学习平台。这已成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实际可行的新途径。
4、改革高職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以往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程度评价的指标就是看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或培训后是否达到一定的学历标准。这种学历达标机制有积极一面,也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通过评价者本人对自身评价来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途径,这种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转换,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向。
综合上述,建立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坚定树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观,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探究其有效途径和策略,这是对当前我国职教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要求的回应,是对高职青年教师个体专业自主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回应。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祥明.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新审视[J].教育评论,2005(01).
[3]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