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1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偲(1989.05-),男,汉族,吉林长春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资源管理。
  摘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迅速,在全国的海洋经济中地位日益显著,对于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山東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受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利用低效、海洋产业结构失衡和海洋科技创新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须进一步探索其突破路径。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制约因素;路径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界定
  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而且海洋产业在经济区内属于支柱性产业的地理区域,这是一种复合型的功能区,其中包含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海陆一体化开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山东省15万余平方公里海域,以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滨州、东营7个省辖市、沿海岸线的37个县市区,海岸线3121公里。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成效
  (1)海洋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GDP18.9%(946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以828.4万吨蝉联全国第一;涉及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的增加值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第一位的。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山东省现有88处各类海洋和渔业保护区已经建成,并且分别在日照、牟平和长岛建成了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三个示范区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第一的。此外,由于山东省近年的努力,在海域的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海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山东省是我国北方唯一拥有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三个亿吨大港的省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港口有184个深水泊位,达到了7.3亿吨的总吞吐量,在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中的占比达到了15%。同时,山东省也在不断加快建设沿海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和管道网络的建设,不断完善水利、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海洋旅游产业合作加强。山东省建设了一批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建设了青岛、烟台、威海三地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的精品线路,打造了海洋旅游产业合作开发的山东蓝色旅游品牌。
  (5)海洋科技引领作用明显。山东省海洋科研实力在全国居于第一位,全省共拥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50%以上;拥有10个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20多艘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在60%以上。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1)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严重阻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黄海、渤海,包括胶州湾在内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严重,使得海洋生态环境显得十分脆弱。其中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港口、海湾、河口及靠近城市的区域,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近海养殖废水的不合理处置、海洋石油开采或者泄露带来的污染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污染是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几大主要污染来源。
  (2)海洋资源利用低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渔业和养殖业为标志的第一产业上,而涉及到海洋资源开采的采矿业、渔业资源深度开发的水产品加工业和海岛旅游业方面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对海洋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综合利用显得不足,这也就造成了当前出现的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并存矛盾、海洋能源利用不足(多限于潮汐能和风能的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3)海洋产业结构失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从整体层面上来说是不合理的,其中渔业和养殖业为主的传统第一产业占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比重,但是在第二、三产业方面发展不足,而且发展过程缓慢,新兴产业占比较小,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成长不足,使海洋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的相对匮乏。
  (4)海洋科技创新不足。由于海洋水产养殖是经济区主要的产业,所以当前的产业科技创新也主要集中在海洋水产养殖方面。这也导致了经济区内在海洋相关产业中所涉及的电子、生物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化学、激光等领域少有科技创新的出现,而且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程度较低,速度较慢,科研与市场脱节的状况比较明显。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强海洋生态环保。制定与海洋环保法、海洋渔业法等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海域有偿使用、海域污染排放、海域权属管理等制度;实施海陆统筹、河海兼顾、一体化治理的联动治理机制;建立禁渔期、禁渔区和保护区,实行休渔制度,压缩近海捕捞力量,发展外海及远洋捕捞渔业,保护近海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2)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化工、海洋新材料等领域的深度开发,并促进其成果转化;挖掘山东省丰富的海洋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渔村、渔业等特色旅游;积极开发海洋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核电建设等新能源,加大海洋能源的开发力度,努力构筑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
  (3)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主导海洋产业,在新兴海洋产业方面加大培植和扶持力度,做大做强海洋绿色工业,如海洋精细化工、海洋生物制药等相关产业;打造港口物流产业群、临海重化工业产业群和新兴海洋产业群三大主要产业群;强力打造相关产业基地,如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提升经济区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现代海洋化工产业基地和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加工基地;在海洋运输物流业和海洋文化旅游业方面加大发展和投资的力度,建立和完善现代海洋运输体系,打造以青岛为发展龙头,强势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胜地。
  (4)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山东省拥有雄厚的海洋科技力量,优势明显,因此应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使得这种优势最大化,从而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成果形成,推动海洋石油核心技术、制造大型海洋装备方面的技术、海洋生物制药等相关重大课题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此外,还应该加强涉海院校建设,完善相关海洋学科建设,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教学体系,以海洋相关学科为发展的着重点,将经济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海洋教育基地;通过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强,吸纳高端的海洋人才进驻经济区,同时加快专业性海洋人才市场的建设,为经济区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鹏、董燕.浅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J].经济纵横,2011(8).
  [2]司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发展研究[D].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0.
  [3]陈华、汪洋.基于海洋产业发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J].理论学习,2010(2).
  [4]马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分析[J].经济视角,2012(4).
  [5]郑贵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定位与建设思路初探[J].理论学习,2009(8).
  [6]马丽娜.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研究及发展对策建议[D].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2.
  [7]王以胜.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越趋频繁,商务谈判活动越趋增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际贸易的
本文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日益增加谈起,分析了就业成本的内容、就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及其外部性影响,对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进行了探讨.
为了加快云南楚雄州山区农村水利建设步伐,夯实水利基础,州水利局提出了建设“山区小康水利”的构想,并在双柏县西城社区、南华县石桥河村、武定县山品村3个地方进行试点,探
在我国实施向西陆地开放战略中,中亚地区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同哈萨克斯坦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中国和哈萨克斯坦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二十多年间
基层民主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重要保障。基层民主自治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也出现了许多
伴随着一系列互联网工具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被互联网影响着,如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来支付人们在日常中的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等等,五花八门的支付方式逐渐在现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