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
在夏天人体的消耗是非常大的,不易进行长时间的运动,避免由于过度的消耗而导致身体的受伤。因此在夏天的时候,大家可以进行一些强度比较大,但是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的运动。比如可以进行10~20分钟的“快速跑”或者30分钟左右的快走等。不能长时间的跑步,使汗出了一身又一身的,这样容易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及大量流失的矿物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补充一些盐分,比如自己做一些果汁,或者喝专门的运动饮料等。对一些特殊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最好还是自己配一些含糖更低的“运动饮米斗”,避免在运动后过多的摄入糖分。比如在温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鲜榨的果汁,再加上几滴醋或者柠檬汁,使饮料的保存时间延长。
夏季早晚的快速行走,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好的,特别是上午的八九点钟,下午的3点到5点,晚上七八点做这些练习的时候比较好。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33℃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适合在夏季进行的运动:羽毛球、健步走、游泳、瑜伽。
三伏天,贴伏贴
有一种养生加治疗的方法,就是在三伏天贴伏贴。贴伏贴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通常可以达到以巧破千斤的功效,因此被自古流传下来。由于现代人狂吹空调、狂吃冷饮,因此多阳虚体质。而贴伏贴刚好适合阳虚体质之人,再加上这种治疗方案,不像西药那样副作用明显,因而现在是广受欢迎。
三伏天防空调病
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得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是将冷空气一同闭在了体内;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种人体自保本能反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一把,换言之,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孔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时,千万不要一发烧就输液,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总之,面对空调病的发病初期,可采用上述6种方法,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记住,你的第一选择不是输液,而是通过自然疗法去处理。
三伏天四类特殊人的注意事项 伏天高温高湿,很容易使老人的基础代谢增加,机体负担过重,水盐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自身基础病变的加重,导致疾病复发。老人白天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午睡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要比成人差,对伏天的湿热通常很难适应,以往群发性的中暑现象往往都发生在学校。所以,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医生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必须保证工作2至3小时后换人休息,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护。
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上班族,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办公室,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刻闭塞,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医生建议,空调不宜开得太低,以28℃左右为官。
三伏天怎么睡得香?
切忌贪凉空调开整晚
开空调睡觉,其实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好睡眠,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患上感冒、落枕,而且极易引发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疾病。因此,即便是天气实在太过炎热,必须开空调睡觉,最佳温度也应当调整为25—27℃,可以给空调设定关机时间,避免开整晚。同时,要注意盖被,最好穿着睡衣避免着凉。
三伏天需“扶阳”
夏日里如果人体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一味追求“冰爽”感觉,是有饽于夏日养生原则的。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观察发现,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则易损伤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故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甚至加重这些疾病的冬天发作机会:而夏令过度贪食冰镇冷饮,极易损伤“脾阳”和“胃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此时养生应当顺时而为,当顾护体内阳气,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维持夏日健康不病,也才能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所以凡是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习惯皆应避免,如不宜长期处于低温空调环境,不可过度贪食冰镇冷饮等。
具体的护阳措施体现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精神调摄,应主动调节情志,避免动怒烦躁,保持神清气爽。饮食上以温养阳气为佳,尤可饮用温胃宁心的生姜大麦茶、益气健脾的黄精红枣汤、温阳解毒的绿豆肉桂汤等,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也是“春夏养阳”理论的实际应用。
很多人在夏天喜欢洗冷水澡,认为用冰凉来消除暑热最有效。其实不然,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所以以热制热才是最健康的方法。洗热水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摇扇入睡消暑又养生
在没有风扇空调的时代,人们都靠摇扇来消暑助眠。其实这个办法对人体很有好处。摇扇子能不断运动手臂、手腕,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防止血压突然升高。睡眠不好的人更是可以尝试用檀香扇助眠。檀香扇的芳香对嗅觉神经可产生较强的良性刺激,特别是神经衰弱者,对此刺激特别敏感,能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
在夏天人体的消耗是非常大的,不易进行长时间的运动,避免由于过度的消耗而导致身体的受伤。因此在夏天的时候,大家可以进行一些强度比较大,但是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的运动。比如可以进行10~20分钟的“快速跑”或者30分钟左右的快走等。不能长时间的跑步,使汗出了一身又一身的,这样容易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及大量流失的矿物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补充一些盐分,比如自己做一些果汁,或者喝专门的运动饮料等。对一些特殊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最好还是自己配一些含糖更低的“运动饮米斗”,避免在运动后过多的摄入糖分。比如在温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鲜榨的果汁,再加上几滴醋或者柠檬汁,使饮料的保存时间延长。
夏季早晚的快速行走,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好的,特别是上午的八九点钟,下午的3点到5点,晚上七八点做这些练习的时候比较好。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33℃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适合在夏季进行的运动:羽毛球、健步走、游泳、瑜伽。
三伏天,贴伏贴
有一种养生加治疗的方法,就是在三伏天贴伏贴。贴伏贴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通常可以达到以巧破千斤的功效,因此被自古流传下来。由于现代人狂吹空调、狂吃冷饮,因此多阳虚体质。而贴伏贴刚好适合阳虚体质之人,再加上这种治疗方案,不像西药那样副作用明显,因而现在是广受欢迎。
三伏天防空调病
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得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是将冷空气一同闭在了体内;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种人体自保本能反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一把,换言之,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孔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时,千万不要一发烧就输液,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总之,面对空调病的发病初期,可采用上述6种方法,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记住,你的第一选择不是输液,而是通过自然疗法去处理。
三伏天四类特殊人的注意事项 伏天高温高湿,很容易使老人的基础代谢增加,机体负担过重,水盐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自身基础病变的加重,导致疾病复发。老人白天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午睡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要比成人差,对伏天的湿热通常很难适应,以往群发性的中暑现象往往都发生在学校。所以,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医生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必须保证工作2至3小时后换人休息,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护。
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上班族,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办公室,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刻闭塞,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医生建议,空调不宜开得太低,以28℃左右为官。
三伏天怎么睡得香?
切忌贪凉空调开整晚
开空调睡觉,其实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好睡眠,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患上感冒、落枕,而且极易引发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疾病。因此,即便是天气实在太过炎热,必须开空调睡觉,最佳温度也应当调整为25—27℃,可以给空调设定关机时间,避免开整晚。同时,要注意盖被,最好穿着睡衣避免着凉。
三伏天需“扶阳”
夏日里如果人体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一味追求“冰爽”感觉,是有饽于夏日养生原则的。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观察发现,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则易损伤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故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甚至加重这些疾病的冬天发作机会:而夏令过度贪食冰镇冷饮,极易损伤“脾阳”和“胃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此时养生应当顺时而为,当顾护体内阳气,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维持夏日健康不病,也才能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所以凡是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习惯皆应避免,如不宜长期处于低温空调环境,不可过度贪食冰镇冷饮等。
具体的护阳措施体现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精神调摄,应主动调节情志,避免动怒烦躁,保持神清气爽。饮食上以温养阳气为佳,尤可饮用温胃宁心的生姜大麦茶、益气健脾的黄精红枣汤、温阳解毒的绿豆肉桂汤等,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也是“春夏养阳”理论的实际应用。
很多人在夏天喜欢洗冷水澡,认为用冰凉来消除暑热最有效。其实不然,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所以以热制热才是最健康的方法。洗热水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摇扇入睡消暑又养生
在没有风扇空调的时代,人们都靠摇扇来消暑助眠。其实这个办法对人体很有好处。摇扇子能不断运动手臂、手腕,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防止血压突然升高。睡眠不好的人更是可以尝试用檀香扇助眠。檀香扇的芳香对嗅觉神经可产生较强的良性刺激,特别是神经衰弱者,对此刺激特别敏感,能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